2月19日凌晨,西湖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發文章稱,近日,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
該文章稱,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長結構。相關研究內容於北京時間2月19日凌晨3點左右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
這也是西湖大學承擔的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應急科研攻關任務的重要成果。
ACE2-B0AT1 複合物的冷凍電鏡密度圖。
ACE2-B0AT1 複合物結構圖。
上述文章稱,此前,曾有研究解析出ACE2的一個胞外結構域與SARS病毒S蛋白形成的複合物的三維結構。最近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團隊又展示了新冠病毒的S蛋白結構。然而,ACE2到底在細胞膜上是以什麼狀態存在?新冠病毒對比SARS病毒與ACE2結合有何異同?獲取ACE2的全長蛋白及其與S蛋白的複合物結構,將大大有助於解答上述疑問。
ACE2-B0AT1 複合物和之前解析複合物(SARS-CoV的S蛋白與ACE2的PD結構域的複合物)的比較,兩種複合物通過PD結構域錨定在一起。
這一研究發現為進一步解析全長ACE2和新冠病毒的S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奠定了基礎。而這個工作本身為理解新冠病毒侵染細胞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線索。比如,ACE2的二聚體與新冠病毒S蛋白的三聚體是否可以發生更高層級的交聯,從而促進病毒與宿主細胞膜的融合或者內吞?之前有研究表明ACE2的胞外區如果被切割,將會更有效地促進冠狀病毒的侵染,但是ACE2與B0AT1的複合物結構顯示B0AT1的存在有可能阻礙蛋白酶靠近這個切割位點,這是否解釋了病毒侵染症狀主要發生在沒有B0AT1的肺部?
這一系列通過結構研究揭示的問題有待未來多學科探索。
周強(右)和鄢仁鴻(左)
「總體而言,ACE2全長結構的解析,將有助於理解冠狀病毒進入靶細胞的結構基礎和功能特徵,對發現和優化阻斷進入細胞的抑制劑有重要作用。」上述文章引述清華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教授的評論稱。
該項研究成果的論文已公開發表,論文第一作者為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鄢仁鴻,通訊作者為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周強,他們均為西湖大學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