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入侵人體機制被破解

2021-01-09 騰訊網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S蛋白通過「劫持」ACE2入侵人體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讓冠狀病毒、S蛋白、ACE2這些冷僻的生物學名詞進入公眾視野。

此前有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關鍵在於冠狀病毒的S蛋白與人體ACE2 蛋白的結合。準確地說,是新冠病毒S蛋白「劫持」了原本控制血壓的ACE2,通過與它的結合入侵人體。

S蛋白全稱為刺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位於新冠病毒最外層,像一個個突起的「皇冠」。根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團隊的最新解析結果,新冠病毒S蛋白以三聚體形態存在,每一個單體中約有1300多個胺基酸,其中300多個胺基酸構成了「受體結合結構域」(RBD),即S蛋白與ACE2相聯結的地方。

ACE2全稱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是人體內一種參與血壓調節的蛋白,在肺、心臟、腎臟和腸道廣泛存在。

對於S蛋白與ACE2之間的關係,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陶亮用了一個更加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體想像成一間房屋,把新冠病毒想像成強盜,那麼,ACE2就是這間房屋的門把手;S蛋白抓住了它,病毒進而長驅直入闖進人體細胞。」

S蛋白像一座橋橫跨在ACE2表面

雖然S蛋白和ACE2是敵我雙方接觸的最前線,但在此次疫情爆發前,科學家們從未看清ACE2的全貌及ACE2與新冠病毒S蛋白的相互作用。

兩天前,周強實驗室率先報導了ACE2全長蛋白的高分辨三維空間結構。這一次,他們進一步解析出ACE2全長蛋白與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的複合物結構。

那麼,從解析出來的複合物結構中能看到什麼?

周強研究團隊發現,在形態上,新冠病毒的S蛋白像一座橋橫跨在ACE2表面,又像病毒的一隻手,緊緊抓住ACE2,這一點與SARS病毒很相似。新冠病毒S蛋白的受體結合結構域與SARS病毒的序列也非常像,相似性達到82%。

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RBD)和ACE2的相互作用示意圖

進一步分析,研究人員可以看到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到底是由哪些胺基酸與ACE2相互作用。對比此前已經解析出來的SARS病毒與ACE2的相互作用,新冠病毒S蛋白有一部分胺基酸殘基發生了較大改變。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團隊19日發布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人體ACE2蛋白與新冠病毒S蛋白結合的親和力,比與SARS病毒S蛋白結合的親和力高10到20倍。

RBD-ACE2-B0AT1複合物與冠狀病毒S蛋白的結構比較,二者通過RBD結構域錨定在一起。左側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右側為SARS病毒。

周強團隊的這項研究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新冠病毒和SARS與ACE2的結合能力不一樣,這種結合能力可能影響了病毒的傳染力。但對傳染力的具體影響,還需要通過其他實驗手段驗證。

為後續靶向藥物研究提供關鍵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由於至今仍缺乏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藥,公眾對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科學研究格外期待。

RBD-ACE2-B0AT1複合物的冷凍電鏡密度圖,框內為RBD與ACE2的相互作用界面。

周強團隊表示,此次對複合物結構的解析屬於基礎研究領域的進展,與抗疫藥物的研發沒有必然聯繫。然而,它又確實非常重要。因為蛋白質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的性質與功能,看清新冠病毒S蛋白、ACE2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構,相當於看清了「敵人的樣子」,為後續科學家的靶向藥物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該項研究成果的另一個意義在於,計算生物學的研究人員可以在此基礎上去構建不同的模型,進而展開具有針對性的研究,判斷什麼樣的突變可能會進一步提高S蛋白與ACE2的相互作用,從而設計針對S蛋白或者ACE2蛋白的藥物和抗體;又或者設計小分子破壞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都為藥物設計和檢測手段開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過去兩年,周強實驗室一直在研究人源胺基酸轉運蛋白,他們鎖定了數種目標蛋白,ACE2就是其中一種。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周強團隊迅速提升ACE2研究工作的優先級,以最快速度取得研究成果,為後期藥物研發提供了關鍵信息。

來源:科技日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如何入侵人體細胞?
    2020年2月22日 三分鐘速覽《光明日報》↓↓↓1重慶:一手抓防控 一手抓發展(1版)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表2月19日,重慶出臺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分類防控實施方案,按照全市疫情實際情況和發展態勢,綜合考慮人口流動等因素,以區縣為單元分別劃分低風險區縣
  • 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瞬間發生了什麼?西湖大學破解真相
    通訊員 馮怡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新冠病毒逃逸人體免疫系統識別機制揭示
    記者14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講席教授馬丁·F.巴赫曼和查麗莎教授團隊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表面抗原蛋白間距不利於人體免疫系統的識別,進而不能使人體產生良好的保護抗體反應。該項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子刊。與所有病毒相似,人體對抗新冠病毒的一個重要保護機制是能夠產生針對該病毒的保護性抗體。
  • 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病毒毒株分離鑑定、感染機理、快速檢測、診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疫苗研製都在被積極推進,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非常明確的是,新冠病毒SARS-CoV-2通過Spike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結合,介導膜融合和病毒侵入。
  • 【新冠疫情】科學前沿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病毒毒株分離鑑定、感染機理、快速檢測、診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疫苗研製都在被積極推進,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非常明確的是,新冠病毒SARS-CoV-2通過Spike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結合,介導膜融合和病毒侵入。
  • 西湖大學: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劫持」人體ACE2蛋白入侵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再次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中國研究:流感合併新冠感染將令病毒更易入侵人體,複製量增加1萬倍
    中國研究:流感合併新冠感染將令病毒更易入侵人體,複製量增加1萬倍  olivia chan • 2020-10-26 10
  • 這所民辦高校厲害了,揭開新冠病毒入侵人體之謎,由施一公創辦
    自打新冠肺炎爆發以後,它就引起了人們的格外關注。對於這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我們對它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因此,它已一爆發就給人們來了個「下馬威」,讓我們領教到了它的「厲害」。22日,浙江傳來了好消息。據媒體報導,浙江第一批疫苗產生了抗體,已經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開始進行重組病毒的培養,將於近期開展動物實驗。同時西湖大學的周強實驗室也深度破解了新冠病毒,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西湖大學的周強實驗室深度破解了新冠病毒,初看這樣的新聞,可能不少人都會感到驚訝。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迷惑新冠病毒,西湖大學研究團隊設計出新冠病毒蛋白抑制劑
    疫情發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了解病毒入侵機理,研究破解之道。疫苗以及抗體作為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經取得很大進展。除了這些手段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能有效遏制新冠病毒?ACE2三聚體蛋白,其中T-ACE2與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親和力達到KDpan>也就是說,這個聯合研究團隊製造了一個ACE2假體蛋白「迷惑」病毒,並且它對病毒的「吸引力」比ACE2本身要高1000倍以上。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體溫升高可能有助於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人體對抗新冠肺炎的機制...
    新冠肆虐已一年有餘,在沒有特效藥,且病毒變異、疫苗尚存在種種不確定性的狀況下,如何有效改善疾病的進展、降低死亡率,成為新冠救治中的頭號話題。本項研究發現,人體早有有效對抗新冠肺炎的機制:高燒。 新冠病毒依賴其表面的S蛋白與人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進而入侵細胞。
  • 新冠病毒傳染性為何更強?冷凍電鏡圖破解答案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為何更強?科學家用「火眼金睛」的冷凍電鏡技術,終於找到了其背後的原因——新冠病毒的關鍵刺突蛋白(S蛋白)與人體細胞的受體蛋白的親和力,要遠高於SARS-CoV。病毒要進入人體細胞,必須找到人體細胞上相應的受體蛋白,而每個受體好比是一把「鎖」,得有相應的「鑰匙」才能打開,而後進入細胞內部。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Rosen稱該研究在理解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體細胞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關鍵在於冠狀病毒的S蛋白與人體ACE2 蛋白的結合。準確地說,是S蛋白「劫持」了原本是控制血壓的ACE2,通過與它的結合入侵人體。S 蛋白全稱為spike glycoprotein (刺突糖蛋白),位於新冠病毒最外層,像一個個突起的「皇冠」。
  • 諾獎科學家告訴你:如何破解有3萬個鹼基對的新冠病毒
    新冠爆發以來,80歲的多爾蒂教授不僅躬身入局,活躍在新冠疫苗研發一線,更是筆耕不輟,用他慣有的輕鬆詼諧以一周一會的頻率撰文做「科普」。 新的一周開始,科學家和新冠病毒的「死磕」仍在繼續。小編給大家帶來他最新科普文,解讀人類如何發現的DNA編碼機制及新冠病毒作為一種有3萬個鹼基對的RNA病毒該如何破解。
  • 過於狡猾:西湖大學/復旦大學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新受體
    新冠肺炎的致病病原體SARS-CoV-2,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包膜正鏈RNA病毒,能夠在人類中引起上呼吸道疾病,發燒和嚴重肺炎。SARS-CoV-2優先感染呼吸道細胞,但已在幾乎所有人體器官中被檢測到,包括肺、咽、心臟、肝臟、腦、腎臟和消化系統器官。
  • 新冠病毒如何侵入人體細胞?專家最新成果揭曉答案
    此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要想侵入人體細胞,必須藉助它表面的S蛋白抓住人體細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並與之結合,才能進入人體細胞為非作歹。那麼,S蛋白是如何抓住ACE2蛋白的?ACE2蛋白長的什麼樣?兩者結合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劫持」人體免疫細胞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境外媒體稱,科學家警告說,新冠病毒能殺死強大的人體免疫細胞,而這些免疫細胞本應殺死病毒。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2日報導,由上海和紐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隊意外地發現了這一點,而這剛好符合一線醫生的觀察結果,即新冠病毒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報導稱,上海復旦大學和紐約血液中心的研究人員把活性新冠病毒置入實驗室培養的T淋巴細胞系。
  • 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天敵是什麼?
    能否通過找到天敵的方法來殺死新冠病毒呢?病毒是地球上一種十分特殊的存在,當地球上第一次進化出細胞時,病毒可能就隨之誕生了。病毒與通常意義上的生物區別很大,病毒不存在細胞結構,它們只由遺傳物質(RNA或DNA)與蛋白質外殼組成。病毒無法獨立自我複製,需要藉助宿主的細胞才能進行。病毒會入侵人體,但人類也有相應的東西來阻止病毒入侵,這些東西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病毒的天敵。病毒入侵人體之後,巨噬細胞會識別出入侵的病毒,併吞噬和消化它們。
  • 我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並原位揭示了刺突蛋白的天然構像及分布特徵,以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在病毒體內的結構及分子組裝機制,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 | 圖源: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據介紹,冠狀病毒因其如日冕般外圍的冠狀而得名,病毒表面的這些冠狀物質叫做刺突蛋白,是一種糖蛋白,也是我們能看到的最直觀的病毒結構。它的作用就是感染細胞,可以說是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 「鑰匙」,如果沒有了刺突蛋白,病毒也就不具有感染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