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皮細胞與ACE2受體

2020-10-24 上海啟達生物

2003年春季,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中國暴發,研究發現,導致SARS的冠狀病毒(SARS-CoV)通過其表面的棘突糖蛋白(S蛋白)與人體呼吸道上皮細胞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相結合而侵入細胞,因此ACE2被確認為SARS-CoV的受體[1]。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地區暴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隨後全世界迅速爆發疫情。研究顯示,2019-nCoV通過病毒表面的棘突糖蛋白與宿主呼吸道上皮細胞的ACE2結合感染人體。因此,ACE2也已被確認為2019-nCoV的受體。

那麼ACE2是什麼呢?

它是:SARS-CoV的受體 也是:2019-nCoV的受體,還是:維持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平衡的關鍵分子,能更好的保護血管。

來自《柳葉刀》文章也指出了,ACE2受體與2019-nCoV的關係,除了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外,心血管併發症正迅速成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主要威脅。然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 (SARS-CoV-2)感染對心血管共病患者造成不成比例影響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SARS-CoV-2通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 (ACE2)受體感染宿主,該受體在包括肺、心、腎和腸在內的多個器官中表達。內皮細胞也表達ACE2受體。目前尚不清楚COVID-19的血管紊亂是否由病毒參與內皮細胞所致。有趣的是,SARS-CoV-2可以在體外直接感染人類工程血管類器官。研究指出,在一系列COVID-19患者中,內皮細胞累及不同器官的血管床,我們發現炎症細胞的積累與內皮細胞有關。

Cell Systems有大量可供研究的內皮細胞。我們細胞主要的特徵是細胞不帶任何抗體,無抗體幹擾,這是一種更具生物學相關性的工具,也是一種增強科學研究的更有效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內皮細胞與ACE2受體的關係
    因此,ACE2也已被確認為2019-nCoV的受體 那麼ACE2是什麼呢? 它是:SARS-CoV的受體 也是:2019-nCoV的受體,還是:維持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平衡的關鍵分子,能更好的保護血管。 來自《柳葉刀》文章也指出了,ACE2受體與2019-nCoV的關係,除了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外,心血管併發症正迅速成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主要威脅。
  • OPPO Reno ace2參數曝光,電池額定容量1955mAh引爭議,新技術?
    而最近,預計將在四月發布的Reno ace2參數已經被大致曝光,其中電池額定容量1955mAh引來眾多網友爭議,難道這一款手機電池就這麼一點?其實它配備了雙電芯!大家都知道快充需要高電壓和大電流,但是傳統的type C充電頭只能支持最高5A的電流,這樣的充電速度想要充滿一部4000mAH的手機需要大約一個小時,這對許多時間高強度使用者來說,難以滿足日常需求。
  • 血管內皮細胞凋亡幕後「元兇」鎖定
    血管內皮細胞凋亡幕後「元兇」鎖定
  • 特定藥物可逆轉血管內皮細胞在衰老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功能改變
    而腦血管內皮細胞是血管最內層的基本結構。它是腦血屏障(BBB)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可同時與多種細胞相互作用而實現不同的生物功能。衰老過程中,這些重要的功能是如何被影響的,卻知之甚少。隨著單細胞測序技術的發展,通過特徵基因表達譜系,將血管細胞進一步分類。而在新的分類體系下,衰老是如何影響各種內皮細胞亞類的,卻從未被研究過。
  • 【震驚】ACE2並非新冠病毒唯一受體!菸民和老人易感,白人比亞洲人風險更高可能是它們的鍋!
    近日,南卡羅萊納大學的Guoshuai Cai團隊在預印本網站Preprint.org上發表重要工作,鑑於新冠病毒與SARS-CoV的高度同源性,宿主細胞中的三種SARS-CoV結合受體:ACE2、DC-SIGN和L-SIGN,可能均是新冠病毒的潛在受體;這三種受體在吸菸者、老人的肺部表達水平更高,在白人中表達水平比亞洲人高
  • TLR3-SLIT2軸在內皮細胞中的腫瘤活化作用驅動腫瘤轉移(NATURE;IF:42.778)
    深度測序提示轉移性腫瘤誘導軸突導向基因Slit2在內皮細胞中的表達,建立內皮細胞(高Slit2表達)和腫瘤(低Slit2表達)間的差異表達.內皮細胞驅動SLIT2蛋白以及它的受體ROBO1促進了癌症細胞向內皮細胞的轉移和內滲。敲除內皮細胞Slit2基因抑制了乳腺癌和肺癌小鼠模型的轉移播散。相反,腫瘤Slit2的缺失增強了轉移進展。
  • 內皮細胞損傷模型
    內皮細胞損傷模型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1-21 21:53 一、細胞因子損傷模型將內皮細胞鋪板後待即將單層融合時
  • Cell Signal:心臟內皮細胞間質轉型中microRNA的差異表達
    最近研究表明,成纖維樣細胞過內皮細胞間質轉型(EndMT)演變成內皮細胞通,促進心肌纖維化的發病。然而EndMT的分子機制卻知之甚少。近來發表在Cellular Signalling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探究了TGF-β2對小鼠心臟內皮細胞(MCECs)的EndMT的分子作用。心臟內皮細胞暴露於TGF-β2會發生形態學變化,主要表現為攝取乙醯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能力的缺乏,以及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染色呈陽性,這些都證明心臟內皮細胞發生了間質轉型。
  • ...團隊解析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RBD與受體蛋白ACE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清華大學團隊解析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RBD與受體蛋白ACE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2020年2月1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新泉課題組和醫學院張林琦課題組緊密合作,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區(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與人受體ACE2蛋白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 苗俊英:血管內皮細胞自噬與動脈硬化
    苗俊英,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從事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研究工作。在2014自噬轉化醫學與疾病研討會上,苗教授就「血管內皮細胞自噬與動脈硬化」做了精彩分享,該演講視頻已上傳至行雲學院供交流學習。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點(mTOR)在細胞自噬中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並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密切關係,因此,調控mTOR的信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
  • 兩篇Nature揭示新冠病毒結合ACE2受體的晶體結構
    一種新型高致病性冠狀病毒(SARS-CoV-2)自2019年12月以來肆掠全球,應對這一疫情的關鍵是了解病毒的受體識別機制,調節其感染性、發病機制和宿主範圍。而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了解SARS-CoV-2如何感染細胞有利於科學家們更快開發出更有效地預防或者治療性藥物。
  • 鄭大一附院首次發現MSCs不表達ACE2受體
    鄭大一附院發表世界首篇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文章首次發現MSCs不表達ACE2受體 本報訊(記者 常娟 通訊員 周厚亮)2月29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宏建教授、冷子寬博士團隊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趙春華院士合作在國際期刊《Aging and Disease》發表世界首篇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文章,研究團隊對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移植的間充質幹細胞作RNA測序,發現其不表達新冠病毒受體ACE2或TMPRSS2,這是國內外首次報導該成果。
  • 發現血管內皮細胞選擇造血命運新機制
    近日,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曉課題組和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劉兵課題組合作,發現哺乳動物血管內皮細胞選擇造血命運的負向調控機制——內皮細胞Smad4信號通過維持內皮下間質的BMP4表達以及抑制動脈內皮ERK的活化,從而阻止過度的內皮—造血轉化。相關研究在《血液》雜誌在線發表。
  • 兩篇Nature揭示SARS-CoV-2結合ACE2受體的晶體結構
    2020年4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種新型高致病性冠狀病毒(SARS-CoV-2)自2019年12月以來肆掠全球,應對這一疫情的關鍵是了解病毒的受體識別機制,調節其感染性、發病機制和宿主範圍。而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了解SARS-CoV-2如何感染細胞有利於科學家們更快開發出更有效地預防或者治療性藥物。
  • 科學家發現多數細胞因子受體屬於幾個較大的多基因家族
    單核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 種40kD 的多肽,主要來源於單核一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其功能主要是刺激骨髓單核一巨噬細胞的前體細胞,使之分化成熟,形成單核細胞集落。第六節細胞因子受體隨著細胞因子受體及基因的確認,人們發現多數細胞因子受體屬於幾個較大的多基因家族(multigenefamilies) (表5-1) .每個家族的成員具有獨特的結構特徵,相互之間在進化上可能有一一定關係。
  • 【大力推薦】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
    進入取決於S蛋白與細胞受體的結合以及細胞蛋白酶對S蛋白的啟動。SARS-S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ACE2)作為進入受體(14),並利用細胞絲氨酸蛋白酶TMPRSS2啟動S蛋白(15-17)。SARS-S/ACE2的界面已經被闡明,發現ACE2的生物利用度是SARS-CoV傳播能力的關鍵決定因素。(6,18)。SARS-S和2019-nCoV-S的胺基酸同源性約為76%。
  • 中外科學家揭示肺腫瘤內皮細胞特點
    中外科學家揭示肺腫瘤內皮細胞特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0:08:11 比利時Vib-KULeuven癌症生物學中心Peter Carmeliet、深圳華大基因羅永倫、中山大學李旭日團隊等合作,利用一種綜合的基因表達譜分析方法
  • ...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細胞蛋白酶TMPRSS2進入靶細胞
    進入取決於S蛋白與細胞受體的結合以及細胞蛋白酶對S蛋白的啟動。SARS-S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ACE2)作為進入受體(14),並利用細胞絲氨酸蛋白酶TMPRSS2啟動S蛋白(15-17)。SARS-S/ACE2的界面已經被闡明,發現ACE2的生物利用度是SARS-CoV傳播能力的關鍵決定因素。(6,18)。SARS-S和2019-nCoV-S的胺基酸同源性約為76%。
  • Science丨解密內皮細胞向造血幹細胞轉變的「sugar code」
    目前只知道EHT是在一類具有造血潛能的內皮細胞(hem ECs)內發生,但其中的分子機制卻並未研究清楚。而這其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在於:在EHT的發生過程中內皮細胞與造血幹細胞相關基因的表達究竟是如何被調控的?2020年12月4日,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研究中心的Stefania Nicoli與Karen K.
  • 第四章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第一節 細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點
    第四章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   細胞因子(cytokine)是指主要由免疫細胞分泌的、能調節細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細胞因子對於細胞間相互作用、細胞的生長和分化有重要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