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朋友邀請,暗自開心好幾天:比起別人的感受,做自己才重要

2020-12-04 木曜說

01.

朋友多,生活亦是平添了幾分樂趣,讓你在清冷的時候,心中還會有些許暖意。很多人在輾轉反側之時,總會想起跟小夥伴們一起鬨鬧的時光,那份自在隨意,讓人留戀懷念,更為關鍵的是不摻雜任何東西。

成長仿佛就是一瞬間的事兒,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到最後,能夠留下來的沒有幾人。而我們在生活的沉浮中,竟然開始害怕被別人稱作「朋友」。原因無他,那一聲「朋友」,再也不是路見不平時的拔刀相助,更多的是利益牽扯。

對方的一句淺言,都會讓你在腦海裡幾經思慮,面對他的邀約,你竟然不知這是善意的結交,還是一場鴻門宴。所以,拒絕會負了人家好意,如約又不是心中所想,實在是進退兩難啊。

有人說,成年以後的我們,不論本事怎樣,都學會了裝,明明不是自己喜歡的,卻要裝作很喜歡的樣子,別人說了什麼,趕快隨口誇兩句,生怕自己被孤立。至於你心裡想些什麼,有什麼感受,通通都埋在了心底。

不重要,你對自己說。

02.

每年到了銀杏葉變黃之際,我會拉著好友前去觀賞,一片片金黃的葉子,隨著風就那麼緩緩落了下來。看多少次,都不會覺得膩,我當時便覺著這或許跟我與朋友之間的感情一樣,如同埋在泥土下的陳年佳釀,年份越久,越是香醇。

到了一定的年歲,還能有幾個好友,可以隨心所欲的說話,行事,真的是難得。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這份情誼,很多人早早地就與知心朋友走散了。

「以前咋沒看出來她是這樣的人,還是說,結了婚,生了孩子的女人,都顧不得別人想什麼了?」

陳婉惱怒極了,剛進門就拉著我說道。她說的是與她相識結交了將近10年的好友荔灣。兩人從學生時代認識之後,就形影相隨,有什麼事都會一起商量。而讓陳婉始終不敢忘記這份友情的關鍵是,有一年暑假,陳婉和荔灣相約出門旅遊,還沒到景點,她不小心丟了錢包。這下可糟了,兩家家境一般,能有錢出來旅遊,還是她們攢了好久的錢。

一份錢,可不夠支撐兩個人的費用。荔灣想了個辦法,她們本來就計劃出來一個月,不如打些零工,還能多看幾個地方。話是這麼說,兩人到底還是小,沒吃過社會的苦,幾天下來,兩人腳站的腫了,胳膊酸痛。

陳婉說,如果不是荔灣咬著牙幫她多做了好多活,她可能真的堅持不下來,也不會看到那麼多未曾看過的風景。那時候,她就在心裡默念,以後荔灣的事,就是她的事。

患難見真情。

有了這段共同的經歷,荔灣和陳婉的情誼又深了許多。後來,兩人雖說念大學的時候,一個在南方,一個在本地,每次見面卻如同以往,沒有半分生疏。直到這一次,陳婉實在忍不住了。

荔灣嫁人後的生活,不太如意,而陳婉卻是一路高升,收入頗豐。陳婉有心幫忙,所以對荔灣也算是有求必應,畢竟好姐妹能過得好一點,她也高興。有些事,陳婉不說,不代表她沒有想法,對於荔灣,她只是沒有說而已。她不說,荔灣卻當她是認同了。

天氣漸冷,荔灣提出要在家裡吃火鍋,她帶著孩子沒法做。陳婉卻是隻身一人,還有做飯的好手藝。第一次說,陳婉忙著工作,荔灣明白掙錢是正事,主動說算了。第二次,陳婉因為和別人有約在先,荔灣再次主動說沒事,下次吧。第三次,陳婉倒是閒在家裡,可她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以前她和荔灣,經常在家裡吃飯。她是買菜下廚的那個,而荔灣會帶上好幾個人,一群人吃完喝完就走了,留給荔灣的是滿地狼藉。

花錢是小事,可她不想次次都當善後的人。她本身不是很喜歡廚房的油煙味,但奈何自己總愛吃好吃的,這才耐著性子學會了做飯。可如果拒絕了,荔灣會不會埋怨她小氣,不就是來她家裡吃頓飯嗎?荔灣本來就過得不好,她這個朋友如果不站在她這一邊,以後,荔灣還會把自己當作好友嗎?

越想越亂,越想越糊塗,陳婉不由得頭疼,不過她還是小心地問了荔灣,結果回答她的是一頓指責。「陳婉,你是不是嫌棄我帶著孩子,怕給你家弄亂了?還是覺得我老去蹭你家飯,是佔你便宜?不就是一頓火鍋,我還是吃得起的,為啥非要去你家吃?還不是覺得你一個人,日子有些冷清,去你家熱鬧熱鬧?」

我不覺得冷清啊,我覺得一個人挺好的。陳婉心裡默念,卻沒有說出來,所以,她見我時心裡才憋屈,也不敢再想拒絕荔灣,而是決定下班買多一些菜,哄好這位好友。

我拍了她一下,「人啊,相處的久了,就忘了本心。荔灣和你,是好友的關係沒錯,可她這個好友卻是不稱職呢。你想啊,從你幫著她起,她從你身上得了多少好處,卻從沒記得你一分好,也沒問過你缺什麼,過得好不好?還總是賴著你,想要掏空你的錢包。拒絕別人,的確是需要勇氣,可你連你自己心裡的感受都不敢當著她的面說,你說你們是好友,我還以為你們是路人呢?」

陳婉心裡的害怕,我是知道的。她念著荔灣對她的好,慢慢地就不敢在荔灣面前做真實的自己了。而荔灣也理所當然的接受了陳婉所有的好,卻沒有相應的回報不說,還真的覺得陳婉沒了她這個好友,會如何如何。

事實上,說出你的感受,並不會傷害了你在意的人,因為他們不會介意,反而會高興你說出了你的想法。反而是那些不重要的人,覺得你出言不遜,這些人不重要,幹嘛還要委屈自己呢?

|| 平等的關係,才是好的關係

人生一世,誰還沒有幾個朋友?但真真假假,唯有時間才能讓我們慢慢看清,嘴上說著稱兄道弟的人,是不是真的為我們好。不論放在什麼樣的感情裡,如果從一開始兩人就不是站在對等的位置上,那這段情誼不過是風中雪月罷了。

||表達感受,不是軟弱,不需要害怕

不只是那一個瞬間,我們突然就長大了,再也不會隨意地說出內心的感受。大多時候,會跟隨者眾人的腳步,不落單就好。甚至有些人認為有些話說出來,會傷害到彼此,也會讓那些人認為自己太過軟弱。在我看來,我們更害怕說出來以後,少了表面上的和氣,不知該怎麼繼續以後的相處。

其實,生活本就負重難行,如果在朋友面前,你還要瞻前顧後,說明你們的感情不是牢不可破。說出自己的看法,不是軟弱,反而需要很多勇氣,說的時候可能很惶恐,但次數多了,你會懂得如何拒絕別人,也會經營好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何樂不為呢?

||消失了的友情,不需要挽留,做自己就好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友情是何時消失的?從被稱作人脈的那一刻起。

人生是一列開往前方的列車,從來不缺少上車下車的人,有些人與你的緣分只到這裡,強作挽留,耽誤的不只是別人,還有自己。聚散終有時,如果彼此還念著對方,說不定哪天就會重聚。所以,對於有些人,不必太執著,安安靜靜的做好自己,未嘗不好。

至於陳婉,她終是婉拒了昔日好友的盛情,趁著休息的時候,給自己做了好吃的。一碟點心,一杯茶水,一日過了。這樣靜好的時光,她以前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不知你是陳婉,會怎麼做呢?

相關焦點

  • 讓自己開心,是最好的活法
    因此,讓自己活得舒服,比什麼都重要!正如張小嫻所言:「你不過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若有人因為你喜歡做的事而覺得噁心和取笑你,那是他們的事。」人這一輩子,與其費力去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 從現在起,你要開始為自己做的30件事
    5真正地開始做自己試圖成為別人只會浪費你的時間。做你自己,擁抱內心深處那個有想法,有優勢,有天賦,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忠誠,要相信你是帶著使命來過完這一生的。如果暫時不能全力以赴,那就先讓自己擺脫困境。
  • 成長路上,學會自我療傷,把自己哄開心最重要!
    在我們生活中總是很奇怪,努力了,總是期待別人的表揚,所以會有失望。困難了,總是想著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會有無助。是因為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我們忽略了自己,忽略了自己心,其實自我欣賞也是一種藝術,自信是自己成長的助推器。
  • 討好別人是傻子的工作取悅自己才是生活的重心
    以前,我一直想得到別人的認可,想盡辦法討好別人,想盡辦法像別人一樣生活。最後你會發現與其去討好別人,不如珍惜自己,討好自己。遵從內心的指引,遵從內心去遇見真實的自己。正如一位智者所說:「真正的幸福來自內心的滿足。」與其討好別人,不如討好自己。人的一生,就是為自己而活。
  • 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
    但大多數的感受卻像軍號那樣單調! ——羅洛·梅 我是一位不太會溝通的人,當我遭遇不解、誤會時,我更多時候會選擇不理會或者壓抑自己的情緒。 後來我才發現,情緒壓抑久了會傷害到身體,因此便學著情緒理療法去疏導自己的情緒,但是我從未想過去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 復旦美女教授陳果:朋友是無用的,孤獨者才有朋友
    雖然朋友間的互黑只是常見的增加樂趣的小打小鬧。但是這類朋友可不是這樣想的。他的毒舌不敢說道別人,卻會盯著你的短處猛烈攻擊,踩朋友來彰顯自己的優秀,還要美其名曰為你好。例如和其他人透露你的秘密或是醜照,合照美化自己丑化對方,或是某些場合拉你做墊背來襯託它。如果和這樣人做朋友只能感覺夠嗆。很明顯以上這些朋友交友時挑三揀四,往往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私慾。
  • 「沒有不開心,也沒有很開心」|成年人的情緒穩定意味著什麼?
    「沒有很開心,也沒有不開心,生活就是這樣,平靜而寡淡,但這就是生活」,一個朋友和我這樣聊到當下的狀態。我們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再細細品味一下這種「沒有很開心,也沒有不開心」的狀態下,還蘊藏著什麼。「終於休假了感覺開心到飛起,突然被一個老闆電話打來就不愉快了。」其實你可以繼續愉快的,但是你選擇了「不愉快」。
  • 當我們被別人「孤立」時,不妨試著這麼做,幫幫自己
    很多時候不需要,你就算站著別人也覺得你擋了他的陽光。孤立別人的人,總能在孤立別人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的滿足。似乎,在孤立別人這件事上,讓他們忘記了人性,忘了自己的醜陋,找到了一絲絲成就。做個善良的人,需要用一輩子的善念,而做件惡事,卻是一念之間。01你為什麼會被孤立?什麼是孤立?一行四人,卻只有三人行,而你是被遺忘的那一個。
  • 研究生為情自殺:把別人活成自己的宇宙的本質是自私和佔有
    很多人把別人活成了自己的全部。你愛的那個人,本應該是千萬顆星星中的一顆,只不過你們離得最近,在空寂的宇宙,能夠彼此訴說一下寂寞的心情,聊一下開心的事情,但是不知不覺你把TA活成了你的全部。當有一天擦肩而過的時候,TA失去了一個知己,而你失去了整個宇宙。
  • 穿到20年前和媽媽做朋友?這部青春校園劇有點厲害!
    它就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為什麼說這部劇不一樣呢?因為它除了加入穿越元素外,還加了一條母女和解線,從女兒的角度去解讀母親的青春,然後與母親達成和解。李進步剛穿到20年前,無處可去,李青桐主動邀請她來自己家住,免了她的後顧之憂。李進步得罪了校霸陳君何,李青桐不顧自己對陳君何的害怕,將李進步牢牢護在身後,還為了讓陳君何不再追究,用鞋狠狠地打自己的臉。
  • 自己偷偷跑去做了全肋軟骨隆鼻,恢復後才發現,朋友說的話是對的
    所以我找了好多資料才知道鼻子也可以整呀,所以我想去整,我瞞著我的家人朋友偷偷去微整了,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是原來的我哦,我是一個愛笑的女孩子,都說我很溫柔,愛笑的女孩子運氣好哦。術後一天,好安靜,感覺做了偷偷摸摸的事一樣,哈哈。
  • 看似多情又無情,把溫柔都給了別人,對自己卻很苛刻的星座
    這句話是告誡我們,不要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強加給別人。可是有一些小夥伴卻恰恰與這句話相反,他們卻會把溫柔都留給別人,將難題留給自己。本期,我們要分享的就是看似多情又無情,把溫柔都給了別人,對自己卻很苛刻的星座。
  • 15歲高中少女成「科學家」,曾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但是要想做科學家絕非易事,小時候,很多人的夢想就是長大後當科學家。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可牛了,別人是長大想後當科學家,而她15歲時就成了正兒八經的科學家。15歲高中少女成「科學家」,曾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這位15歲的小天才叫做談方琳,談方琳出生自書香門第,父母都是當地有名的老師,父親是華東師範大學的數學教授,曾經多次獲得過國際數學獎項。
  • 人性的弱點:認識到自己的弱點,並學會修正自己
    這本書像一面鏡子,幫助我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從而完善自我,駕馭自我,成為一個善於經營自己生活的成功者。它讓我在能看清來路的同時,更清楚自己在面對怎樣的未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一個眼神,一句話都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特別是你在乎的人說的話,一句讚美的話可以讓你開心好幾天,一句生氣的話足於讓你苦惱得沒心情去做其他事情。
  • 「2020年,我該做開心的事還是對的事?」
    目標可能實現的差不多了,有幾本書可能翻了幾頁就放下了,但我們要要好好想想看,這一年除了吃飯和睡覺,自己在什麼事情上花費的時間最多。之前有朋友發朋友圈問:「年輕的時候該做開心的事還是對的事?」很多人會回答:「生命很短,你要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
  • 逗人開心又撩人的話,逗女生開心的幽默套路
    逗人開心又撩人的話, 對於情侶之間來說是必不可少。當你想和對方去談戀愛的同時,想追求對方的同事,那麼你就要學會和對方在相處過程中說一些讓對方開心的話。之所以一個女孩子能夠對你念念不忘,更多時候也是因為你足夠了解對方,也能夠讓對方感覺到對你記憶深刻。想要和這個女孩子在感情中走到最後,你不只需要多一些行動,也需要和對方在說話過程中注重對方的感受。
  • 想做你的太陽,開心的時候溫暖你,不開心的時候曬死你
    想做你的太陽,開心的時候溫暖你,不開心的時候曬死你1:承受不了的就釋放,接受不來的就拒絕,學會沉默,也學會一個人認真生活;像用盡全力跑完八百米之後那種,全身無力,呼吸困難,胸口沉悶,腦子混亂,這就是你不要我的感覺;心裡的房間空著,只是為了留給對的人來往
  • 朋友圈裡的那些正能量,是給自己打雞血還是給別人打雞血?
    往常,每天都會5點30起床,冥想、做早餐、閱讀,最重要是把這些事情都記錄下來發一兩條朋友圈。每天會收到很多點讚和評論,這時候往往會特別滿足,有存在感!當我停下來,在每天隨心所欲的生活裡,我發現,之前的生活狀態不知不覺有一點變態。像一個穿著華服的婦人每天努力扮演著小丑的角色,為了所謂的影響力、品牌形象等等,不停的裝扮粉飾著真實的自己,迷失了也不自知。
  • 聚光燈效應:別人沒你想像中那麼在意你
    01記得小時候爸爸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他下班回家,發現自己臉上粘了一個飯粒。當時他感到無比羞愧和尷尬,想著這下可丟大人了,同事們一定在背後各種笑話他,因為這件事他鬱悶了好幾天,甚至不好意思跟同事一起吃飯。幾天後,他終於不那麼在意這件事了,並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