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救到底!南陽「公益達人」再捐淋巴細胞助力患者康復

2020-11-26 大河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救人救到底!8月11日上午,提前一天冒著酷暑趕到鄭州的河南第500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南陽「公益達人」耿偉,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捐獻淋巴細胞(也稱「二次捐獻」),繼續助力同一位「有緣」患者的康復。「感覺這是一種緣分!因為2015年我答應對方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二次也絕對不會猶豫!」再次捐獻救人的耿偉,臉上的笑容與當年捐獻造血幹細胞時一樣燦爛。

今年44歲的耿偉是中共黨員,中共南陽市第六次代表大會黨代表、南陽市青聯委員、新野縣慈善協會秘書長、新野縣社區志願者協會會長、新野縣人武部防汛搶險突擊隊隊長、新野縣藍天救援隊隊長。從小就富有愛心、樂於助人的他,是南陽市很有名望的一位「公益達人」。

生活中,他始終保有一顆樂觀、向上、助人的公益心。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後,心繫災區的耿偉得知當地需要有駕駛經驗的黨員志願者,便只身前往災區參與救援,並向受重災的家庭捐款2000元;2009年,他號召來自各行各業的群眾參加到志願服務活動中,成立了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新野分會,不斷向社會傳遞愛心;2013年,他聯繫10多個愛心商家籌款購買西瓜,邀請居民免費吃西瓜,號召群眾為尿毒症患者捐款10餘萬元……耿偉也榮獲全國「五星」志願者、「河南省首屆優秀志願者」、「南陽市五一勞動獎章」、「新野縣新長徵突擊手」、「新野縣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夕,耿偉被評為南陽市第二屆「最美退役軍人」。

如此熱心腸的耿偉,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當然也並非偶然。自1998年起,他開始無償獻血,此後,年年獻血,從未間斷過。2009年前,耿偉參加無償獻血時,偶然看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救人的宣傳,毅然報名加入。2015年5月,經中華骨髓庫檢索,耿偉與一名血液病患者HLA(人類白細胞表面抗原)配型相同。他毫不猶豫答應捐獻,經過高分辨檢測和全面體檢,耿偉完全符合捐獻條件,於2015年8月3日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河南第500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年1月份,由於患者病情出現反覆,需要耿偉再捐獻淋巴細胞為患者康復「助力」,得知消息後,耿偉再次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捐獻。因患者病情和疫情影響,捐獻日期也一再推遲,最終定於8月11日捐獻淋巴細胞,於當天上午順利完成了捐獻,繼而擁有了另一個榮譽數字——河南省第887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耿偉說:自己身體條件允許,再次捐獻淋巴細胞救人可謂舉手之勞,祝願「有緣人」早日康復!

新聞多一點:「二次捐獻」有啥要求?

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文梅英表示,按照中華骨髓庫「捐獻者二次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管理規範」:捐獻者第二次捐獻距第一次捐獻的時間應大於三個月,「二次捐獻」前,捐獻者必須進行全面體檢,再次採集的「生命種子」只用於治療首次移植術後同一受者的造血幹細胞恢復不良或繼發性植入排斥。「這種捐獻者需要為同一患者二次捐獻的概率有,但非常低,截至目前,我省共計887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中,二次捐獻者共有7位。」

值得一提的是,捐獻者每次捐獻後,都會有相對應的榮譽證書和捐獻編號,因此,二次捐獻者每人擁有兩份榮譽證書和捐獻編號。

以耿偉為例,既是河南省第500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河南省第887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二次捐獻」榮譽證書上的內容與第一次有所不同,8月11日,河南省紅十字會頒發給耿偉的榮譽證書上寫著:「感謝您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再次為患者捐獻淋巴細胞,您的大愛善舉將助力血液病患者康復。」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辦法的榮譽證書上寫著:「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您在2015年8月捐獻造血幹細胞後,於2020年8月11日再次捐獻了淋巴細胞。您的這一人道善舉使患者獲得了重生。」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一格

相關焦點

  • 時隔五年再獻愛心 河南公益達人捐淋巴細胞救陌生「有緣人」
    &nbsp&nbsp&nbsp&nbsp自捐獻過造血幹細胞後,時隔五年,河南公益達人耿偉再捐淋巴細胞救陌生患者。文梅英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鄭州8月11日電 (記者 韓章雲 通訊員 文梅英)2015年8月3日,為挽救一名未曾相識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河南志願者耿偉捐獻了造血幹細胞。五年後的2020年8月11日,由於患者病情變化,需要耿偉再捐獻淋巴細胞為其康復助力,一直熱心公益的耿偉再次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
  • 救人救到底 河南身殘醫生再為患者捐獻淋巴細胞
    劉振起再次為患者捐獻淋巴細胞。 文梅英 攝中新網鄭州5月11日(記者 韓章雲 通訊員 文梅英)繼2019年8月26日捐獻造血幹細胞後,5月11日,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醫生劉振起在鄭州再次為同一患者捐獻淋巴細胞,助力患者康復。
  • ...河南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偉和湖北受捐者胡磊相約寫書講述捐獻...
    本報訊(通訊員侯博李巖記者李燕)9月15日,中國紅十字會在北京舉行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兩度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河南省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隊長黃偉與湖北省受捐者胡磊同時受邀出席活動,這對曾兩度「血脈相連」的「親人」在相知6年後,終於相見。
  • 臨沂漢子二次捐獻淋巴細胞 白血病女孩寫感謝信
    半年後,得知女孩仍需要救助,諸葛福國來到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二次捐獻淋巴細胞。雖然妻子預產期臨近,諸葛福國還是毅然決定二次捐獻,他想給即將降臨的小寶起個特殊的名字,紀念捐獻這件有意義的事。義無反顧,救人就要救到底「救人救到底。
  • 90後大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兩次"出手"挽救同一名患者
    就是這個略顯瘦弱的身體,剛剛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壯舉——在7個月內,21歲的他為同一名患者先後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事實上,李溢新也是廈門迄今為止,唯一一位既捐獻造血幹細胞又捐獻淋巴細胞的志願者。
  • 為救小女孩他毫不猶豫 捐完造血幹細胞又捐淋巴細胞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蔡櫻柳 見習記者 黃伊娜 通訊員 王宇徵 熊文靚)一部《我不是藥神》,把白血病帶進了人們的視野,讓大家看到了這些吃藥維持生命的白血病患者的痛苦和艱辛。但要想擺脫白血病,光靠吃藥是不夠的,有些患者可能還需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機率很低,有些患者一生也沒能等到。
  • ...患者症狀開始減輕,淋巴細胞比例上升,C反應蛋白下降,發現患者肺...
    【首批9例重症患者血漿抗體治療效果顯著】1月20日,武漢20多名新冠肺炎感染的醫務人員在康復後10天獻出自己的血液。2月8日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抗體治療開始進行,首批共有9例重症患者接受這項治療。專家表示:一般24小時後,患者症狀開始減輕,淋巴細胞比例上升,C反應蛋白下降,發現患者肺CT表現,滲出明顯減少。
  • 「謝謝你救了我!」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減重近20斤
    「謝謝你,救了我!」湖北省受捐者胡磊見到恩人黃偉的那一刻瞬間淚目,深深彎腰鞠躬。很快,她被確診為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晚期,病情危重。醫生告訴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沒想到,不到一周時間,這個幸運的女孩就找到了跟自己配型全相合的供者。2014年9月6日,入移植倉的第17天,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緩緩流進了胡磊的身體。
  • 162例新冠患者研究:淋巴細胞比例可作病情指標
    當病情開始好轉時,血液中的淋巴細胞百分比逐漸上升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血液淋巴細胞水平持續低下的患者,尤其是低於5%的患者往往預後差。作者認為,淋巴細胞百分比可作為一個可靠的指標,獨立於其他輔助指標,用於中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分類。
  • 東莞小夥捐幹細胞救人,受助者寫來感謝信:終有一天找到您_金羊網新聞
    (原標題:東莞小夥捐幹細胞救人,受助者寫來感謝信:終有一天找到您_金羊網新聞)
  • 99公益日|騰訊公益活動策劃方案大全
    特殊學生關愛計劃安徽省紅十字基金會組織「99公益日-特殊學生關愛計劃」或「我救人人、人人救我」愛心無限、大愛無疆活動,希望通過機構、媒體、企業、各界愛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彰顯企業社會擔當,喚起社會各界參與公益的熱情,打造一個全民參與的公益日,為構建大美阜陽貢獻力量。
  • 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一句「我願意」陌生患者獲得希望
    呼和浩特日報訊 6日,28歲來自四川廣元的小夥母春茂躺在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血液科中華骨髓庫內蒙古分庫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室的床上,三個半小時後,採集出的140毫升淋巴細胞被緊急送走。這是繼2016年9月,母春茂捐獻造血幹細胞兩年後,他再一次為這位陌生人帶去生的希望。
  • 國內首個漸凍人康復護理公益課堂落戶福建:希望患者走的有尊嚴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鄒漳鈺是程浩父親的確診醫生,多年來看著很多患者在自己的身邊從健康走向痛苦,他一直也有一個正在完成的心願:今年福建協和醫院建立了國內首個漸凍人康復護理公益課堂,期待有更多愛心機構和志願者組織加入。
  • 蘭州:一男子有償捐腎 救己救人?(圖)
    「我有償捐腎與骨髓,我不接受救助,我不欠別人人情……」  他年齡不詳,姓名不知,家在那裡,無人了解。  每日甘肅網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1月28日,一男子站在東崗西路省人民醫院門口的立交橋邊,身著黑色棉衣,頭頂黑帽,粗糙的臉龐被吹得泛紅,他依著欄杆慵懶的站著,身旁紙板上的文字觸人心弦,一張牛皮紙板上寫著:「有償捐獻腎與骨髓,救人救己,望幫轉告,人在省人民醫院立交橋上」。
  • 陸道培醫院連續兩例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獲得完全緩解
    近日,在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一病區和血液科二病區相繼傳來好消息,來自內蒙古和湖南的 2 名患者入組「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7月16日,在山東省立醫院,馬秋收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個噩耗讓他幾近崩潰。11月,馬秋收在籌款平臺上發起求助,他說:「因為自費藥很多,幾次化療就花費了十多萬,高昂的治療費讓原本困難的家庭陷入絕境。
  • 8歲男孩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姐姐:我不怕疼,我只想救她的命
    △ 弟弟守在姐姐床邊,緊緊拉著姐姐的手原來,為了讓得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姐姐小靜早日康復,弟弟小晨勇敢地站了出來,為 11 歲姐姐捐獻造血幹細胞。經過一個月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小靜戰勝了移植期間的排異反應並成功出倉,回到血液科普通病房接受下一步治療。
  • 時隔不足三個月 大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再次捐獻淋巴細胞
    時隔不足三個月 大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再次捐獻淋巴細胞 2019-11-22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