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航天精神,感悟使命擔當

2020-12-04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民兵微信公眾號

遼寧省黑山縣

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參觀航天科普館

聽講解、看模型、多媒體互動、觀看4D電影……

8月9日上午,遼寧省黑山縣人武部組織本單位、駐軍部隊官兵和基層武裝部長、專武幹事和重點民兵分隊民兵等共200餘人到縣太空科普館參觀學習。

這是人武部從認知上、站位上增強官兵的軍人榮譽感和使命感是又一舉措,讓官兵們近距離感受航天精神,感悟使命擔當,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效果。

黑山縣太空科普館以航天科普、人防教育為主題,於當天揭匾牌正式開放,設有太空科普——美麗家園、時代人防——應急防護、應急防災——以人為本、太空艙4D影院、中國夢航天夢等5個展區,還設有多媒體互動遊戲和神舟十號虛擬體驗。科普館不僅展示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並融入了曾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黑山籍航天員張曉光的個人元素,展出了他贈予的具有航天科普教育意義的視頻、圖片、模型及教學展品。為了支持場館建設,張曉光不僅在建設階段到館幫助指導,並於開館前日傳來視頻,鼓勵家鄉父老鄉親熱愛家鄉、崇尚科學、奮發圖強、勇於探索、為國盡責、為家鄉爭光!

在太空科普館各個展區,官兵們一起開啟奇妙的科技之旅,在高科技的環境氛圍中,觀看航天模型,參與多媒體互動,集體觀看太空艙4D電影,親身體驗「神十」升空虛擬場景,深入了解宇宙奧秘,學習太空科學知識,近距離感受航天英雄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真正了解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艱辛歷程和輝煌成就。

該人武部部長曹春光說:

「英雄航天員村張曉光等航天員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畫出了標準像,立起了好樣子,讓我一次次感悟崇高、感受力量、感到震撼。今後我們要更注重傳承紅色基因,在抓好理論學習的同時,充分利用駐地紅色資源開展教育,凝聚強軍興軍正能量,更好履行國防動員主責主業,為實現強軍強國目標貢獻力量。」

此次參觀是黑山縣人武部開展主題教育的參觀見學活動之一。自教育開展以來,該人武部注重挖掘駐地紅色資源,並整合提高教育效果,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按照要求和標準,做好規定動作,不斷加強自主學習,創新載體,高質量完成自選動作,先後組織官兵到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的「三大阻擊戰」之一的黑山阻擊戰紀念館、101高地戰鬥遺址、烈士陵園、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二十八師戰時指揮所、《義勇軍進行曲》背景地、小英雄張德新犧牲地等紅色教育基地和場館參觀學習。

「戰爭年代至今,我的家鄉英雄輩出,我將以他們為榜樣,汲取砥礪前行的信心、勇氣和力量,學習他們的血性和品德,專武、愛武、精武,努力幹好本職工作。黑山縣芳山鎮長武裝部部長王帆參觀之後感慨地說。

該人武部除了挖掘教育資源,還擴大教育範圍,參觀學習時不僅包含人武部官兵和民兵,更將駐軍部隊官兵融入其中,讓這些珍貴的紅色教育資源最大的發揮作用,讓大家現地感受當年先烈用生命換來的解放,以烽火換來的寧靜,提升大家的自豪感、榮譽感、使命感,讓國防的肌體擁有更多「活力細胞」,在實現強軍重任中多一分責任與擔當。

作者:雷斌、付強

相關焦點

  • 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原標題: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述方志敏同志的故事,也曾多次讀他寫下的《清貧》。學習方志敏同志的革命精神,對於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今年8月21日,是方志敏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 感悟訓詞精神 鑄牢忠誠根基——東萊街派出所開展「學習訓詞精神...
    感悟訓詞精神 鑄牢忠誠根基——東萊街派出所開展「學習訓詞精神」系列活動 2020-09-11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新時代傳人
    50多年來,「兩彈一星」精神激勵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發憤圖強,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奏響了一曲又一曲動人凱歌。她強調,讓「兩彈一星」精神煥發時代光芒,是廣大青年英才的時代使命。要進一步樹立遠大理想、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之責,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譜寫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人生篇章。
  • 學訓詞、談感悟、記囑託、踐行動
    >2020年9月15日,四川省西昌強制隔離戒毒所圍繞「學訓詞、談感悟、記囑託、踐行動」開展主題大討論活動。活動通過面對警旗重溫入警誓詞、觀看紀錄片、談感悟等方式,強化了黨員民警對訓詞精神的學習。重溫入警誓詞 全體黨員民警面對警旗高舉右手,緊握拳頭,莊嚴宣誓,重溫入警誓詞。
  • 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在川舉行
    本報綿陽11月5日電(記者李曉東、周洪雙)「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是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11月5日,在四川綿陽市梓潼縣「兩彈城」舉辦的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上,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多名院士通過主旨演講,與社科理論界的多位專家學者一道,感悟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挖掘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價值。
  • 從抗疫中發掘培育大學生時代擔當精神的素材
    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使所有人都無法置身於外,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抗擊疫情,盡顯擔當。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忠誠與擔當是戰「疫」勝利的制勝法寶。以抗擊重大疫情為契機,把災難轉化為寶貴的教學資源,以鮮活的現實素材讓大學生在感動中感悟,在感悟中感受,在感受中增強他們的擔當精神,是高校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
  • 戚發軔院士對話南開師生 講述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
    我們這一代人解決了有無的問題,你們這一代人要完成超越的使命。」  10月10日,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做客「科學與南開」主題論壇。這位耄耋之年的「老航天人」,結合一生所伴的航天事業,向200餘名南開師生講述了「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
  •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時期中國軍隊的使命與擔當
    什麼是新時期中國軍隊的使命與擔當?請談談你的看法。 秦天: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我軍建設的根本方向,同時也體現了新形勢下軍隊建設和履行職能使命的新要求。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涉及諸多方面,但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保持自己的光榮本色?軍隊打勝仗,硬體條件是器物層面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品質,是軍隊的靈魂。
  • 展示航天成果 弘揚科學精神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拍攝擷英
    編者按:8月,國內首部以航天科技為內容的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在金昌「火星1號基地」開拍。電影《火星使命》由中國科學技術館和「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聯合出品,委、市政府協拍,嘉星一族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攝製。
  • 新時代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與擔當
    11月28日,新時代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與擔當暨省社科聯成立60周年座談會在廣州召開。新時代需要新擔當、呼喚新作為。廣東哲學社會科學如何才能更有作為,承擔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所賦予的使命?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揚廣東勇於探索、務實擔當、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二要紮根中國大地,以更大的格局、胸懷與視野,思考謀劃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使廣東哲學社會科學與廣東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地位和影響力相匹配、相促進。
  • 愛國和創新詮釋「航天精神」的真諦
    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發射成功,中華民族向著實現航天強國的夢想又邁出堅實一步。航天讓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從夢想走進現實,見證了中國夢實現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的奇蹟。祖國航天路上的徵程詮釋了航天人愛國和創新的真諦,這種時代精神讓國人得以鼓舞和振奮。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眾所周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國已經發展幾十年後起步的。
  • 她詮釋了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圖)
    2020年「最美大學生」、南醫大博士研究生倪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 她詮釋了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 「傳頌分享」這8個航天精神小故事,帶你感受四院老航天的艱辛創業史
    >自力更生 自主創新之路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弘揚航天精神,傳承創業奮鬥優良傳統,院組織開展了「航天精神小故事」徵文活動,活動得到了院屬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徵文100餘篇,經過整理和對老一代航天人的深入採訪,形成了一個個深沉、激昂、感人肺腑的故事。
  • 【焦點】彰顯發改特質 擔當責任使命
    【焦點】彰顯發改特質 擔當責任使命 2020-09-09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程遠雄:培養醫學生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傳承鍾南山的精神力量
    程遠雄表示,自己還要將鍾南山院士給予自己的精神力量傳承下去,「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是醫學生教育中最重要一課。除了在教學中融入理念的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他通過分享經歷、以身作則,將醫者精神傳遞給年輕醫師和醫學生。在本次抗疫行動中,他的科室醫師和護士全體報名援鄂。
  •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帶隊到航天六院101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以80、90後新一代航天人為代表,傳承航天精神,肩負使命擔當,表現得十分充分和生動。嶽文龍還介紹了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發展情況,也同樣體現了擔當精神和為國分憂的追求,共同為航天夢、中國夢貢獻力量。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副部長譚華霖、青年職工代表時少哲也暢談了此次主題黨日活動的收穫和感受,表達了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向航天人學習,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態度和決心。
  • 載人航天精神:勇於攀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1992年,黨中央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並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迄今為止,中國航天員先後11人、14人次徵戰太空。在航天報國和科技強國的偉大實踐中,他們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 載人航天精神:勇於攀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1992年,黨中央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並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迄今為止,中國航天員先後11人、14人次徵戰太空。在航天報國和科技強國的偉大實踐中,他們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 「醫學生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的使命與擔當」(網絡)研討會召開
    「醫學生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的使命與擔當」(網絡)研討會召開 2020年04月08日 11: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陸航 趙立凡 字號 內容摘要:
  • 航天科技集團召開2020年年度工作會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央企業負責人會、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的具體部署,進一步動員和號召全體幹部職工,堅定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接續拼搏奮鬥,全力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為建設航天強國、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