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國家衛計委召開通氣會,宣布肺癌和B肝兩個病種的三個藥品進入首批談判名單,分別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英國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浙江貝達生產的埃克替尼,以及治療慢性B肝的韋瑞德(GSK),三種藥物降幅分別為55%、54%、67%。治療罕見病多發性骨髓瘤的來那度胺(美國新基製藥)將稍後公布。
稍早前在名單中的全球最大腫瘤藥公司瑞士羅氏確認退出。
上述信息與本報18日獨家報導的《腫瘤藥最高降價50% 國家醫保談判首批名單本周公布》、19日獨家報導的《醫保談判名單本周五公布 瑞士羅氏退出》內容基本一致。
據悉,慢性B肝治療用藥「替諾福韋酯」由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SK)生產,產品名為「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商品名為「韋瑞德」,包裝規格為300mg×30片/瓶。談判後月均藥品費用從1500元降至490元,價格降幅為67%。
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用藥「吉非替尼」由英國阿斯利康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產品名為「吉非替尼片」,商品名為「易瑞沙」,包裝規格為0.25g×10片/盒。易瑞沙為靶向抗癌藥物,談判後月均藥品費用從15000降至7000元,價格降幅為55%。
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用藥「埃克替尼」由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產品名為「鹽酸埃克替尼片」,商品名為「凱美納」,包裝規格為125mg×21片/盒。這一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談判後月均藥品費用從12000元降至5500元,降價幅度為54%。
而在此次公布的三個品種中,唯一的B肝藥韋瑞德以67%的降幅「領降」,並在降價後使中國售價成為全球最低。
「今天,葛蘭素史克(GSK)中國宣布降低抗B肝病毒治療一線藥物、尚在專利保護期內的藥品韋瑞德®(替諾福韋酯)在中國的價格,降幅高達67%。這一宣布基於今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其他相關部委公布的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20日,GSK中國在衛計委吹風會後第一時間向第一財經確認了這一消息。
GSK的聲明顯示,根據國家談判結果的落實,韋瑞德價格將為治療慢性B肝適應症的全球最低價,並將與醫保支付政策銜接,這一舉措將顯著提高中國慢性B肝患者對於一線藥物韋瑞德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GSK高級副總裁,中國/香港區處方藥及疫苗部總經理季海威先生表示,「支持政府舉措是我們踐行「立足中國、攜手中國、服務中國」承諾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政府致力於將創新藥品納入國家醫保支付政策,我們為韋瑞德能夠參與政府這一重要舉措而感到自豪。我們相信這一舉措將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可負擔的、高質量、創新的藥品,從而最終改善患者預後。」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統計數字,目前,中國有9000萬B肝病毒攜帶者,其中有2800萬是慢性B肝患者,760萬C肝感染者,需要及時正確的抗病毒藥物治療——B肝患者的藥物成本負擔沉重。
近日,全球四大肝病學會籤署根除病毒性肝炎聯合聲明,聲明敦促政府部門、健康護理組織、非政府組織採取若干行動,其中包括開展基於已有的實踐指南診治慢性B肝、C肝的衛生保健項目並給予資金支持,以實現降低並最終根除病毒性肝炎所造成的健康負擔。
公開信息顯示,韋瑞德於2013年10月在中國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成人及12歲以上青少年慢性B型肝炎,是國內外指南都推薦的治療慢性B肝的臨床一線用藥,8年臨床數據證明,韋瑞德的療效和耐受性良好,且未檢測到相關耐藥。
國際肝病協會前任主席,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賈繼東教授此前也曾指出,「要打破B肝治療的瓶頸,降低患者負擔,政府主導的多方合作是關鍵。我相信如果能大幅度降低替諾福韋這個一線治療藥物的價格,並儘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一定會讓更多的慢性B肝患者受益。」
而事實上,此次積極的參與國家醫保價格談判也是正在中國經歷商業模式轉型的GSK 的一次嘗試。
自2015年5月, GSK中國實施新的商業運營模式,將醫藥代表的銷售指標與其績效獎金脫鉤的企業,同時不再向醫療保健專業人士支付現金報酬使其在演講中推薦葛蘭素史克的產品,轉而更多地提升與醫療專業人士進行學術交流的質量。
而這一跨國製藥企業在中國的首次轉型也被認為是這家英國最大的製藥公司在中國「革命」的開始。
「為深化醫改、推進公立醫院集中採購、降低廣大患者用藥負擔,國家十六部委共同推動了國家藥品價格談判,並率先選取部分進口癌症及重大疾病治療藥物進行談判試點。阿斯利康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吉非替尼(商品名: 易瑞沙)成為首批談判藥品之一,阿斯利康將積極配合、支持相關部門做好銜接,使易瑞沙的談判成果儘快落地,確保更多患者用上高質量藥物,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惠及更多中國患者。」20日會後,阿斯利康中國向第一財經表示。
據統計,現階段我國肺癌發病率每年增長26.9%,肺癌已成為我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病人將達到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而一項針對三級專科醫院住院肺癌患者的經濟負擔研究顯示,患者年人均總費用約為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