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氫燃料電池,抱團取暖,集群作戰

2020-11-26 億歐網

繼山東省全域打響氫燃料電池的槍聲後,江蘇蘇州市也即將接力。

香橙會研究院獲得的消息顯示,蘇州市的氫燃料電池規劃更為細緻,細緻到加氫站的具體數量、選址等等,都詳細定下來。

當很多人還在等待中央發令槍的時候,地方政府已經搶跑,成了這輪氫燃料電池投資的主力軍。

國務院辦公廳調研,就問兩個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起步並不晚。

早在2001年,中國就開始研究氫燃料電池汽車,並在萬鋼的帶領下,2002年就研製出第一輛氫燃料電池概念車「春暉一號」。

但從2010年開始,中國就基本上放棄了氫燃料電池,選擇鋰電池路線。一直到2015年,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氫燃料電池行業的「至暗期」。2016年日本豐田Mirai的面世,震驚了中國的氫燃料電池界:中國人沒做出來的事情,日本人做出來了。

然後是2018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豐田工廠。當親眼看到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汽車時,總理凝視著這款車,面色沉重。 

日本共同社拍下照片,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場景。

有人認為,總理的這次日本考察,改變了中國的氫燃料電池行業。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個「誤讀」,跟氫燃料電池汽車無關。

但香橙會研究院獲得的確切信息顯示:總理回國後,即吩咐國務院辦公廳組成調研組,對行業進行調研。

「就問兩個問題:我們能不能趕上?需要政府做什麼?」

對於國家高層沒有出來對氫燃料電池表態的疑問,此間核心人士回應說:「國家核心高層不可能明確出來表態,萬一錯了怎麼辦?」

地方政府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競標賽

地方政府似乎很快會意,紛紛出臺氫燃料電池地方規劃,開始了一輪地方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競標賽。

據香橙會研究院統計和分析,就各地出臺的氫燃料電池行業規劃來說,全國已經形成了七大產業集群的雛形。他們分別是:

 1、華東氫產業集群

華東地區是中國燃料電池乘用車研發與示範最早的地區,「十一五」期間依託國家「863」燃料電池轎車的研發與示範,由同濟大學牽頭,成功研製了樣車。2010年上海世博會示範運行了一批上汽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轎車,並開啟了上汽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布局。圍繞乘用車的研發,逐漸形成了當地制儲運及加氫站運營相關配套單位。

2、華北氫產業集群

3、華南氫產業集群

4、華中氫產業集群

5、東北氫產業集群

6、西北氫產業集群

7、西南氫產業集群

這七大氫燃料電池產業集群,各有優劣勢。其中最被看好的是長三角地區,特別是上海。

「上海布局早,不激進,穩紮穩打。整體規劃出臺也不晚,不像領導一拍板就一蹴而就,而是一點點地論證來做;而且上海的規劃很詳細,可行性更強。」此間一位不願具名的氫燃料電池產業規劃人士說。

「上海還推動長三角氫走廊,形成多個城市的聯動。此外,還成立燃料電池辦公室,推動各個部門的銜接,比領導的一句話或是批條更管用。 」上述人士續道。

上海的做法,在國際上似乎也有經驗可循。

日本在東京、大阪、名古屋建了很多建加氫站,然後通過高速公路連接;美國也是如此,在加州舊金山、洛杉磯建站,然後建高速公路連接,通過形成局部網狀發展氫燃料電池車。

顯然,長三角和珠三角也最有可能形成這種網狀模式發展。

朱棣文之問

但是,上海這樣的長三角地區發展氫燃料電池產業,也有致命的短板,首要的就是氫燃料電池行業仍然是做為危化品管理,而長三角等地市政府官員規則意識比較強,這點可能很難突破

此間行業人士舉了一個例子。

上海的一家氫燃料電池企業建了一個加氫站,邀請屬地的政府官員去考察,並請這位官員現場拿起加氫槍給汽車加氫,當時領導還蠻興奮的。但沒想到第二天,卻接到政府指示,責令該加氫站關了。

顯然,上海這樣的城市,地方政府主官很難尋求突破。

當然,氫能的安全管理也許被認為是個「偽問題」,但氫源,卻是掣肘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的大問題。

回到上述國務院辦公廳調研組的問題:我們國家跟日本氫燃料電池汽車比起來,到底落後多少?

主流意見認為,我們國家主要落後在材料上

「發展燃料電池需要解決三個層面的問題:材料——工程——產品。我們國家最落後的是材料問題,比如電堆裡的膜和催化劑等。」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副主任馬天才教授說。

馬天才作為當年萬鋼回同濟大學任教時「帶出來的第一個兵」,是國內第一批做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科學家,在行業裡有近20年的經驗。

工程方面,馬天才認為我們跟日本在技術上並沒有落後太多。「日本的氫燃料電池最早是學中國的,當時他們經常來同濟考察。」

「2008年之前沒有什麼差距,2014年豐田推出Mirai之後,才發現差距顯現。」馬天才教授說。

至於產品,工程到產品最關鍵的是做耐久性測試。目前國內燃料電池發動機還有一些關鍵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如空壓機、氫氣循環泵等。

「這裡並不是技術層面搞不定,國有企業如航天科工等都有技術積累;但是市場太小,他們產業化意願不強。」此間行業人士說。

而空壓機、氫氣循環泵這些核心零部件需要不斷地投入做測試,一般創業企業難以支撐。

但是,儘管如此,馬天才教授認為,氫燃料電池產業,燃料電池沒有問題,已經被日本豐田證明了;關鍵的還是氫的問題。

「即使是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液氫,這個成本還是很高的。」馬天才說。

這個問題其實要回到原點。

2008年後,我們國家為何放棄氫燃料電池路線?此間一位知悉內情的人士說,因為當時我們國家跟隨美國科技戰略,當時歐巴馬政府能源部長是朱棣文,是華人。

2009 年 5 月 7 日,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宣布停止資助氫燃料電池研發。

朱棣文在跟中國有關方面交流時,就提出兩個問題:氫氣的來源從哪來?成本多少?

也正是這個問題,讓中國一度打了「退堂鼓」。

誰能勝出?

顯然,時至今日,朱棣文之問,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我國氫源很豐富,不像日本需要依賴進口,但難點在氫氣的儲運上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產氫國——2012 年,我國氫氣產量約為 1600 萬噸,2017 年達到1915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 3.66%。氫能已經被納入我國能源戰略。

而氫源主要是煤制氫,水電解制氫,光伏棄光棄電制氫,以及工業副產氫等。除了工業副產氫東部化工企業有之外,依賴其他能源轉化來的氫氣,主要還是在西部、北部和西南部,這給氫氣的儲運帶來大問題。

它們,如何運到東部的加氫站? 

加氫站的氫氣來源,又主要分為兩種:場外氫和現場制氫。而場外儲運氫方式,又主要是四種,分別是高壓氣態儲氫、低溫液態儲氫、固態合金儲氫和有機液態儲氫。

這四種方式各有優劣勢。簡單來說,業內的說法是,高壓儲氫超過200km就沒有經濟性,液氫能耗高且需低溫保持,有機液態儲氫、固態儲氫技術可以關注但還不成熟。長期看,可能管道運輸更被看好。

至於現場制氫,如電解水制氫,核心是電解槽,其中的膜材料昂貴。 

因此有觀點認為,長三角珠三角這些氫燃料電池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未必會做的好,反而是一些接近氫源,有市場需求的地方,能率先殺出一條路,比如像山西、陝西,西南這些地區。

這是一條熟悉的「農村包圍城市」道路。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我國已經初步掌握氫燃料電池堆及其關鍵材料、動力系統、整車集成和氫能基礎設施等核心技術,基本形成氫能研發、製備、儲運、應用等完整產業鏈,且產業鏈上下遊協作意識增強,不同環節企業戰略合作行動顯著增加。雖與國際領先梯隊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經初步具備產業化條件。隨著技術進步,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進入商業化導入期,可在低速短程和遠距離運輸方面與純電動汽車互為補充。三大產業集群引領發展。
  • 氫燃料電池降本要過三道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有效降低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空間成本。3 國產化替代降低成本壓力 氫燃料電池系統佔整車成本的63%。這有利於在降低氫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同時。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的核心環節,燃料電池系統成本當前依然無法與動力鋰電池相抗衡。
  • 氫燃料電池構造_氫燃料電池的分類
    氫燃料電池構造   氫燃料電池的主要結構包括電極、隔膜與集電器等。電極和一般電池一樣,也分為陽極和陰級。隔膜的主要作用是把氧化劑和還原劑隔開。集電器主要起到收集電流和疏導反應氣體等作用。   氫燃料電池發電原理:氫燃料電池發電時,電池陽極上的氫會分解出電子和質子,質子會穿過隔膜達到陰極,而電子則在外部電路運行,從而產生電能。在陰極氫和氧會生成水。而只要有持續的氫氣和氧氣供應,並將反應生成的水排出去,燃料電池就能夠持續提供電能。
  • 什麼是氫燃料電池_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這種化學元素,製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  汽車應用  20輛中國自主研製的氫燃料電池轎車在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舉行赴京發車儀式,它們將在奧運會中投入運營。這20輛氫燃料電池轎車是基於大眾帕薩特領馭車型,通過改制和集成最新一代燃料電池轎車動力系統平臺而成功研發出來的。它們以氫氣為能源,經氫氧化學反應生成水,真正實現零汙染。
  • 安泰科技攜手現代汽車 拓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應用
    安泰科技攜手現代汽車 拓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應用 2020-11-05 21:20:23 來源:中國證券網
  • 氫燃料電池不是電池,但氫燃料電池車是電動車
    而有意思的是,現代所指的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現代汽車計劃6年後電動汽車的年銷量達到67萬輛的規模,包括56萬輛純電動車和11萬輛氫燃料電池車。你沒看錯,氫燃料電池車其實也是電動車的一種,它的工作原理與增程式的電動車型很相似。你可以理解為氫燃料電池車就是把增程式電動車的汽油引擎換成了氫燃料電池組,油箱換成了儲氫罐。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迎「春天」
    2020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鮑安華 攝中新網成都12月4日電 (單鵬)「實現新能源革命,就必須實現儲能的革命,要靠新能源汽車帶動。」2020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4日至5日在成都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致辭中表示,在車用氫燃料電池產業,燃料電池技術已取得重要突破,燃料電池產業鏈基本建立。清潔高效、來源廣泛的氫能是中國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則是推廣氫能源使用的突破口。
  • 氫燃料電池質子膜實現國產
    □ 大眾報業記者 劉磊 任靈芝    大眾報業通訊員 於超  11月18日,東嶽集團15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生產線一期工程正式投產,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首次實現國產化。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規劃顯示,2025年前,北京市將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9月中旬,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透露了上海市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方面的總目標:即到2023年,規劃加氫站約100座、形成產值規模近千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與此同時,上海也將於近期發布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創新方案。
  • 雲浮市迎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為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方案提出,要在雲浮、廣州、佛山、茂名等地培育形成錯位競爭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集群,並依託雲浮、廣州、深圳、佛山等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先發優勢,加強氫燃料電池與系統、儲氫系統、整車等檢測能力建設,打造氫燃料電池國家級檢驗檢測認證中心。方案的出臺,將為雲浮市氫能源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韓國政府於2019年1月發布「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圖」,旨在大力發展氫能產業,以引領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燃料電池市場發展。   根據該路線圖,韓國政府計劃到204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產量由2018年的2000餘輛增至62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充電站從現有的14個增至1200個。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一、行業事件近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兩份重磅文件下發,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提供了目標與指引,勾畫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宏偉的發展藍圖。
  •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_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   不同於傳統蓄電池以儲能的方式提供電能,氫燃料電池是通過氫氣和氧氣間的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只要具備充足的氫氣源和氧氣源(空氣源),這個轉化過程可以一直持續下去,達到零汙染排放,是一種高效、安全、清潔、靈活的新型發電技術。
  • 氫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對於一家產品尚未批量投放市場的新創企業,其中包含的無非是業內外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厚望。 就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而言,豐田是在氫能源領域投入較大、實力較強的汽車廠商。1992年以來,豐田在燃料電池電堆、高壓儲氫、燃料系統軟體、氫氣生成等方面積累了大量技術及專利,尤其是在電池電堆和高壓儲氫技術方面領先世界。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日本的氫燃料電池也有245MW的出貨量,而中國整個2019年氫燃料電池出貨量為128MW,僅為韓國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從出貨量上來看,日韓雖然都是彈丸小國,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氫燃料電池「大國」。氫燃料「餓狼傳說」現如今,這兩個「大國」正在加快搶佔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企圖再度上演當年在動力電池領域掀起的「餓狼傳說」。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新聞—科學網
    他在題為「未來出行——氫燃料電池及智能車輛技術」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氫能燃料電池目前在壽命、可靠性、使用性能上基本達到車輛使用要求,中國已初步掌握了相關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未來要加強協同創新,加快推動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全面發展。人們從萬鋼講話中不難解讀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重要趨勢,即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成重要發展方向。
  • 氫燃料電池汽車正在加速駛入商業落地「快車道」
    「2020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表示:「我們的願景目標是,到2050年,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預計氫能佔比將達10%,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3000萬輛,氫氣需求量將達6000萬噸,我國將進入氫能社會。」
  • 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化還差什麼?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前部長萬鋼,近日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新能源汽車應及時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一文掀起千層浪,特別是氫燃料電池是否具備了產業化條件,業界爭議很大。由此,我們不妨來看看,在氫燃料電池領域,中國家底兒有多厚?產業化還需要補足什麼?1、我們有什麼?
  • 氫燃料電池原理
    導讀:氫燃料電池、氫氧燃料電池,傻傻分不清楚。。。讓小編來告訴你吧,不要分清楚了,氫燃料電池就是氫氧燃料電池,只是氫燃料電池並沒有表明其陽極燃料是什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氫。
  • 中國始終站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前沿!
    近年來,我國在能源方面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將研究開發的重點逐漸轉向氫能,其中,汽車工業的氫燃料電池利用氫能研發進展較快,但我國的氫燃料電池研發技術起步較晚,基礎設施還沒有完全建成,開發速度較慢,相關技術研究還不夠成熟,尚需時間來完善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