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民教你識天象,「春分無雨劃耕田,春風有雨是豐年」

2020-12-05 敢說真話的土妞

在過去農業技術不夠發達的年代,歷代農民總結了一些農諺老話,其中一部分就是根據24節氣,來安排農業生產,預測天氣變化,可以說是相當的合時令,也相當的精準。這類的農諺老話,還可以根據24節氣時的天氣,來預測一年的氣候變化,預測一年的自然災害,還可以預測一年的年景收成,不得不令人佩服。

農村老人正是這類老話的信奉者、傳遞者。村裡的王大爺就是其中的代表,現在他依然根據農諺老話來種地。還有4天就是春分了,春分是春天的中段,春分過後天氣逐漸回暖,鄉親們忙完春耕,就要準備早春作物的播種了。這時王大爺又有話說了,他說還是過了春分看看天氣再說吧。看看王大爺信奉的,關於春分的農諺老話有哪些?他又是怎樣來預測年景收成的?

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在春季,農民最期盼的就是下雪。滴水貴如油,說的就是春天的雨水,畢竟春旱是最令農民發愁的。歷代農民通過長期觀察所得,一般的情況下,春分時節陰天下雨的話,一整個春季都是陰雨連綿。

春分無雨劃耕田,春風有雨是豐年。

歷代農民摸出了這樣的規律,春分時節如果不下雨的話,本年的雨水就不足,可能無法種田。反之本年的降水量則會比較充沛,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春分早報西南風,颱風蟲害有一宗。

如果春分時節,早早得颳起了西南風,那麼本年就容易鬧蟲災,或是刮颱風。驚蟄之後,蟄伏的蟲類開始活動。如果春分過度回暖的話,病蟲害自然嚴重。再者提前刮西南風,說明風向有異,後期很容易會有颱風災害。

王大爺說的這些春分的農諺老話,是當地比較經典實用的,別的地區不一定適用,畢竟農諺老話有著地域性。至於準不準,要看春分的具體天氣,也要看後期的氣候,以及莊稼的收穫。不過農諺老話是老祖宗經驗的總結,其中一些還是值得相信的。對此大家怎樣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圖片僅供參考,與正文無關)

相關焦點

  • 春分是下雨好還是天晴好?老祖宗留下兩句俗語,有道理嗎
    一、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無雨劃耕田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無雨劃耕田」,古人把立春當作是春天的開始,通過觀察發現,春分節氣這天的天氣可以預測後面雨水的多少。春分節氣當天下雨了,那利於春播,並且預示著這一年會風調雨順,糧食也容易豐收。
  • 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其中有關春分節氣的,有以下這麼幾句。1、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這句俗語意思不難理解,說的是如果春分這一天下雨的話,那麼接下來一段時間都會春雨連連,一直下到清明節前後。由於連續下雨,到清明的時候,農村的土路就會泥濘不堪,無法出行了。當然這是在以往農村沒有硬化路的時候,現在有了水泥路,下再多的雨也不會「無路行」了。
  • 春分的古詩詞古代描寫春分的經典詩句 關於春分的詩詞和諺語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所謂"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春分的古詩詞,希望對你有幫助。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昕穎 包華 孔瑜 圖  《春分》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 春分習俗知多少?流行「豎蛋」遊戲 校對度量衡器具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節令到春分,栽樹要抓緊。」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晝夜平分,隨著氣溫逐漸回升,許多地方草長鶯飛,春意融融。在春分時,民間有「豎蛋」、送春牛圖等習俗,農耕的大幕也進一步拉開。農時貴如金,農忙時節,各地搶抓時令,科學開展春耕、春管、備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 春分一樹花開,春風萬裡沃野
    新冠肺炎正演變成全球性的災難,人類對疫情的反擊還在繼續;交通物流、集體作業仍有阻礙,「抗疫情,保春耕」,仍是廣大農民與中化農業人工作的主旋律。 有阻礙,便必然有克服的方法。線上的種植技術教學直播、無人機飛防進行的施肥打藥、在無數通行證的見證下「使命必達」的農業物資,這是我們為農民服務的承諾,是我們為豐收而戰的決心。
  • 「勞模」田雨的雙面人生
    作為今年連軸轉的「勞模」,田雨在參演的《流金歲月》殺青後直接進組《1921》,又拍攝了綜藝《哈哈哈哈哈》,新劇《縱有疾風起》剛開拍……出道20餘年,他對角色以誠相待,仿若禪宗悟道,盡心研磨之後,生發出最鮮活的樣子來。
  • 2019朋友圈關於春分的唯美句子,描寫春分的優美句子精選!
    2、春分節氣有十分,三分塵土,二分流水,一分飛燕,一分玉蘭,一分蛙鳴,一分飛鳶,一分菜花,一分白雲,祝你春天十分快樂,十分幸福,十分健康!3、春分節氣春意濃,生活多彩沐春風。春色滿園送問候,可見你我情誼重。送一縷花香,願生活清新甜蜜,贈一片春色,願天天精彩繽紛。
  • 廈門未來一周又是雨雨雨+熱熱熱套餐!謹防強對流天氣
    五月的最後一天  也是周末  你是怎麼度過的呢?  未來幾天  在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  廈門整體氣溫高  天氣較不穩定  午後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  又是雨雨雨  廈門市氣象臺17時天氣預報  今天夜間:多雲到陰天,局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陣雨,偏南風2-3級,氣溫:25-27℃;  明天白天:多雲到陰天,午後有陣雨或雷陣雨,偏南風3級,氣溫:27-31℃;
  • 和煦春風話「春分」
    但春分卻是個特別的字眼。關於春分的記憶讓我的記憶一下子回到童年,我小時候一直以為二十四節氣的"春分"就是"春風", 因為我們老家話是區分不了前後鼻音的,也就是說"分"讀起來就是"風"。而且這個季節正好到了颳風的季節,所以叫"春風"也對,但內蒙古的春風可不是書本裡說的"吹面不寒"、楊柳依依的"溫柔"風,經常是飛沙走石"劈頭蓋臉"的"粗野"風。
  • 古詩詞中的雨,煙雨、夜雨、微雨,總有一種是你鍾情
    雨是大自然的精靈,是極其美好的事物;雨多種多樣,多層次,多境界。在古詩詞中,可謂寫盡了雨的精魂;煙雨、夜雨、微雨、好雨,等等。讓我們在古詩詞中,感受雨的美,雨的靈動,雨的精魂所在。1.煙雨定風波·三月七日 ——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 春分造句和解釋_春分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春分(chūn fēn)。反義詞有:秋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在公曆3月20或21日。此日,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長短平分,故稱。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為北半球春季的開始。春分參考例句:1、俗語云:「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割麥子後插秧。」2、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3、傳說能隱能顯,春分時登天,秋分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
  • 一首出人意料的詠雨詩,表面上與雨無關,卻又句句關聯一個雨字!
    雨是自然中最常見的一種現象,也是詩歌中最普遍的一種題材。從南北朝何遜的「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到唐代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再到宋代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可見歷代文人的筆下,不乏與雨有關的詩歌佳作。
  • 有關春分的古詩詞有哪些? 古人描寫有關春分節氣的古詩詞盤點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所謂"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春分的古詩詞,希望對你有幫助。《春分》長卿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 雨霽風光,草長鶯飛,春分之美盡在古詩中
    這句話意思是,春分,是在陰曆二月之間的日子。「分」,就是一半,由於春分日在九十天的正中間那天,所以有「分」之說。春分前一節氣是驚蟄,驚蟄之時,雷聲轟鳴驚醒蟄伏在土地中的昆蟲;春分之時,閃電便會伴隨雷聲出現,春雨紛飛,柳葉吐露,燕子回歸,草長鶯飛。為什麼閃電不出現在驚蟄,反倒春分時節才現身?
  •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時間:2020-03-20 0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
  • 唐詩中很經典的詠雨詩,雖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可謂傳神之至!
    在唐詩中,描寫雨意象的詩歌很多,可以說在很多詩人的眼中,雨具有了各種各樣的姿態與意味,他們也為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經典詩句,比如在韓愈筆下就有意境優美的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而在杜甫筆下,雨可以給人帶來好運: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亮劍中,一把歲數的王副軍長,新版像老流氓,辣田雨眼睛!
    導語:亮劍中,一把歲數的王副軍長,新版像老流氓,辣田雨眼睛!看過的觀眾朋友,都能感覺到劇中的王副軍長是個比較神秘人物,沒有過多的描述,僅僅在醫院出現過一次,但是從他說話的語氣、神態就能感覺到他肯定是個有城府和心機的人,像是個領導樣。
  • 春分是什麼意思?2020年春分是幾月幾日?
    隨著數九寒天的結束,立春也早已過去一段時間,這時候農民伯伯最期盼的就是春分的到來,春分一到,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那春分是什麼意思?2020年春分是幾月幾日呢? 一、春分是什麼意思? 春指     原標題:春分是什麼意思?2020年春分是幾月幾日?
  • 落榜才子徹夜難眠寫下此詞,無一雨字卻句句不離雨,成詠雨詞絕唱
    雨的詩意,遇到了文人的筆,就成了一首首經典詠雨作。但要寫出雨的意境,不但要夠美,還要不落俗套,難度不可謂不大。特別是在有了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和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數首經典後,詠雨要與前人媲美談何容易。
  • 仲春時節話春分!
    後來讀的書有點雜,逐漸明白「春分正欲均天下」的春分不是「春風楊柳萬千條」的春風,節氣裡的春分妙在一個「分」字。這「分」的第一層意思是白天和黑夜平分了一天的時間,西漢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