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春風話「春分」

2021-01-10 煙雨洪荒
今天是春分

今早一起來,手機裡的各種信息顯示今天是春分,二十四節氣的春分。關於春天,我們最耳熟能詳的恐怕就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了,但這裡的春一般是一個泛指,並不專指哪一天,好像春節一過就開始了。

但春分卻是個特別的字眼。關於春分的記憶讓我的記憶一下子回到童年,我小時候一直以為二十四節氣的"春分"就是"春風", 因為我們老家話是區分不了前後鼻音的,也就是說"分"讀起來就是"風"。而且這個季節正好到了颳風的季節,所以叫"春風"也對,但內蒙古的春風可不是書本裡說的"吹面不寒"、楊柳依依的"溫柔"風,經常是飛沙走石"劈頭蓋臉"的"粗野"風。大約已經直到高中,忽然有一天自己察覺感情書本上寫的節氣的"春分"不是"春風",才恍然大悟,啞然失笑。才知道原來這春分是要把春分成兩半,一半像冬天一樣冷酷無情,另一半就接近於夏天一樣的怡人舒暢。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俗話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春分,作為二十四節氣重要的組成,顯然是中國才特有的。近年來由於科學技術的廣泛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似乎反而日漸式微,連清華大學吳國勝教授都說:"傳統的古代中國是一個詩意的國度,是沒有科學的",作為一個理工科出身的人,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說法其實在當下確實也算不上偏激,比較普遍。尤其當下對於中醫是否科學的探討更是成為各種平臺大家爭論、甚至抬槓的標準話題,總是勢均力敵,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必須承認,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個例外,其中背後的科學依據,比現代西方科學曆法還科學。

今天恰逢春分,我們就講講春分。

春分,是春季一、二、三月,共計九十天的中分點。也就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這一天太陽位於黃經0°()時。所以春分這一天,太陽正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完全平等享受地球的恩賜,但是南北半球的季節取向恰恰相反,我們在北半球,是春分;那麼對於南半球的澳洲、紐西蘭等國來說,恰恰就是秋分。所以這簡簡單單的"春分"雖然不像 "春節"那樣隆重,但他卻不是只有我們中國人自己一家玩,這也算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科學接軌最好的方面吧?

比如,在伊朗北部地區,當地民眾習慣於過納烏魯茲節,也就是波斯新年(的音譯),意思就是新的一天,至今幾千多年的歷史,所以說,春分也是古老民族波斯人的傳統節日。而且,包括俄羅斯高加索等不少地區的人都過該節的傳統。聯合國教科組織在2009年確認納烏魯茲節為國際節日,定為每年3月21日。

國際廣播電臺報導在京哈薩克族大學生歡

2016年十一月底,我國的二十四節氣正式被收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受到國際承認。

在古代中國,春分屬於國家節日,經常舉辦祭祀慶典,中國古代皇帝都有春天祭日的傳統。孫武子說:"兵者國之大事也",只講了國家武備的重要。《左傳》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祭祀與武備是一個級別的大事,乃國家鳥之雙翼。祭祀作為中國古代五禮(也叫吉禮,也就是祭祀,與兇禮、軍禮、賓禮、嘉禮,合稱五禮。)之首,關乎國家的政治、文化制度。

嶽麓書社出版的1982版《左傳》

歷代帝王都喜歡通過一系列隆重、莊嚴的儀式,達成向天匯報的"天人溝通",以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周禮天子就有日壇祭日的說法。《尚書》等文獻就有關於周公建洛邑的記載,近年來有報導說,在洛陽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發現一處西周時期的祭祀遺址,可證明西周時洛陽就有祭祀活動。

《禮記》說:"祭日於壇"。孔子31代孫唐代孔穎達做疏解釋說稱:"謂春分也"。到了清代雍正年間潘榮陛著《帝京歲時紀勝》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說得很清楚,祭日應該是是皇帝的獨有權利,皇帝不說自己是天的兒子嗎?(我小時候就想不通,老皇帝已經是天的兒子了,現在的皇帝怎麼也是天的孫子吧?)那麼祭天就是兒子向他老子匯報,老百姓當然不能擅自也來個祭天,皇帝在典禮之前,會命令相關部門計算好準確時辰(這屬於天文學的範疇了)、安排好組織實施各類配套措施等,正常情況,皇帝必須參加祭天活動。而每到皇帝祭天,老百姓就給安排一些配套的演出,據說我們現在流行的孩子放風箏,就是春分祭天活動演化而來,讓風箏飛得高高的,這樣便於向"天"溝通匯報。就有點類似於現在國慶閱兵時,孩子們拿個氣球走過天安門一個道理。清代後期詩人高鼎所做《村居》,成為描寫放風箏最有名的詩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孩子放飛風箏,也放飛心靈

祭日時機已經說清楚了,但是地點呢?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的日壇應該屬於專屬祭日的地方,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具體時間定在春分的卯時,即上午5時至上午7時,正是太陽升起的時間。

2011年3月21日日壇祭日典儀在京

2011年3月21日春分,中斷160餘年的日壇祭日典儀在京恢復

春分的特定意義不是我們人為賦予的,諸如國慶、五一等,而是因為這一天太陽和地球的運動關系所致。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所以造成晝夜平分,陰陽各半。所以非常符合現在河南話表揚人的那個說法:"中"。《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時是中,表現出來但有所節制就是和,中是天地萬物的根本,也就是保持平衡,不走極端路線。對於一個人是這樣,對於國家也一樣,這就是春分帶給我們的思考和感懷。

相關焦點

  • 春分一樹花開,春風萬裡沃野
    漸暖的日光滋養著大地 和煦的春風吹綠了九州 田野上的生命 正吸收著營養 茁壯成長 抗疫情的人們 正攜手並肩 迎向希望
  • 仲春時節話春分!
    來源:殷耀國學蘋苑發布時間:2020-03-14 19:09:25轉眼間快到春分節氣,小時候一直把春分混淆當作春風,而且輕易便把這個節氣便放過了。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農村還是「二月垂楊未掛絲」的景象,邊塞之地春色總是姍姍來遲,真是「羌笛何須怨楊柳」。
  • 春分是幾月幾日?3月20日11時50分迎來「春分」!春分是什麼意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3月20日11時50分將迎來「春分」節氣。此時節,鶯飛燕舞風和煦,春來處處百花香。天津市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李梅叢介紹說,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稱為「回歸年」或「太陽年」,太陽在星空背景下的運行路線稱為「黃道」。自清代開始,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 蓮馨:三月,春風和煦,陽光正好,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蓮馨:三月,春風和煦,陽光正好,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三月,春風和煦,陽光正好,你若化作春風來,綻紫嫣紅陪你笑!
  • 今日春分丨春分至,萬物生,正是一年好時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空氣裡瀰漫著雨後泥土的芬芳,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吹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3月20日11時50分將迎來「春分」節氣。此時節,鶯飛燕舞風和煦,春來處處百花香。
  • 老農民教你識天象,「春分無雨劃耕田,春風有雨是豐年」
    還有4天就是春分了,春分是春天的中段,春分過後天氣逐漸回暖,鄉親們忙完春耕,就要準備早春作物的播種了。這時王大爺又有話說了,他說還是過了春分看看天氣再說吧。看看王大爺信奉的,關於春分的農諺老話有哪些?他又是怎樣來預測年景收成的?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 2019朋友圈關於春分的唯美句子,描寫春分的優美句子精選!
    馬上就要迎來春分節氣了,春分節氣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大家很喜歡的一個節氣。下面來看看2019朋友圈關於春分的唯美句子,描寫春分的優美句子精選!9、春分又把時光改,晝長夜短兩分開。豔陽高照春風吹,百花綻放迎春來。美好春光送祝願,一片情意滿心田。願你事業如朝陽,冉冉升起高峰攀。願你笑容如花開,日日綻放心裡甜。祝春分快樂!10、春分到,蛋兒俏,陰陽相半寒暑平。花開豔,草正綠,心情舒暢晝夜均。一年之計在於春,廿四節氣數春分,春分時節,祝你春風得意,分外美麗!
  • 今日已春分,春分到底是個什麼節氣?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昨日已春分,春分到底是個什麼節氣? 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於每年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3月20日11時50分將迎來春分節氣。此時節,鶯飛燕舞風和煦,春來處處百花香。
  • 正是春分好時光 谷歌Doodle提醒春分已至
    【PConline 資訊】3月20日消息,谷歌今日再次更新了首頁的Doodle,以提醒各位網友春分已到。今日谷歌的春分Doodle色彩明快,以花、鳥、蝴蝶等為設計元素,寓意春暖花開,草長鶯飛。谷歌春分Doodle的整體設計感充滿童趣。(點擊這裡查看更多谷歌Doodle)
  • 春分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2019春分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21日5時58分迎來「春分」節氣。此時節,百花爭寵,花柔柳困,春色爛漫,春情繾綣。  春分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陽曆3月21日左右,太陽處於黃經0度,為春分節氣開始。
  • 三月的你,如春風似陽光,節日快樂!
    三月的你,如春風似陽光,節日快樂!·澎湃號·政務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話不同
  • 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是什麼意思?
    「春風送暖入屠蘇」出自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風送暖入屠蘇」一般解釋是「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這個解釋已經約定俗成,也從來沒有人提出異議。
  • 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今天是3月19日,明日就是今年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春分是一個特殊的節氣,這一天全世界晝夜等長,智慧的古人早就發現了這一現象,總結出了「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俗語。春分意味著春天已經完全到來,這個時候和風送暖、桃紅柳綠、鶯歌燕舞。
  • 春分| 雪後初霽,桃花始開,簪花喝酒放紙鳶
    3月21日,春分,晝夜平分,傳統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它前有驚蟄,後有清明。是春天的分割線。在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蘇軾曾在《癸丑春分後雪》言道:」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 雨霽風光,草長鶯飛,春分之美盡在古詩中
    「春分」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分春」,春天的一半之意。為何這樣說?古時,人們將立春到立夏之間的日子全歸為春季,長達三個月之久,春分日則正處於這三個月的中間,所以有「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之說。
  • 春分日春分點指的是什麼?春分太陽直射在哪裡?
    春分日指的是什麼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晝夜平分。在時間周期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 0°和15°之間的位置,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但在實務上通常特指太陽真正位於黃經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
  • 2019春分幾月幾日幾點具體時間: 百花爭明媚 莫負好春光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21日5時58分迎來「春分」節氣。此時節,百花爭寵,花柔柳困,春色爛漫,春情繾綣。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陽曆3月21日左右,太陽處於黃經0度,為春分節氣開始。春分的「分」字有三個意思:一是陽光平分在南北兩半球,二是全球晝夜平均,三是把春季平分。
  • 春分的古詩詞古代描寫春分的經典詩句 關於春分的詩詞和諺語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所謂"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春分的古詩詞,希望對你有幫助。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昕穎 包華 孔瑜 圖  《春分》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 春分小記 第B03版:趵突 20180320期 濟南日報
    □段春娟  在二十四節氣中,最容易記住的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這四個節氣太陽分別直射到南北回歸線和赤道,都是標誌性的節點。這早在高中地理課上就學過了。  春分分的是什麼?一是春天。從立春到立夏,整個春季三個月,春分處在中間。
  • 春分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春分的寓意及內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春分的寓意及內涵 春分晝夜無長短,日月陰陽兩均天.今日春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第一個是立春,然後是雨水和驚蟄.在氣候學上,立春標著著一年四季之首春天的正式到來.天氣轉暖,氣溫升高,空中水氣不再凝雪,是為雨水;隨著氣溫的   原標題:春分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春分的寓意及內涵     「春分晝夜無長短,日月陰陽兩均天.」今日春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第一個是立春,然後是雨水和驚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