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現在的部分檢測實驗室靠高投入採購高品質的試劑和儀器來提高檢測的靈敏度,這種投入產出立竿見影。但是,隨著檢測量的加大,實驗室汙染導致的假陽性的問題愈發嚴重,如幽靈般如影隨行。這其實也體現了檢測的特點,不能簡單用儀器和試劑的品牌價格來評估檢測質量,檢測的核心是人和嚴格的試驗流程和管理制度。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的實驗室發生核酸汙染的案例,從我發現汙染到處理的全過程。
一、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想絕對避免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汙染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的是隨時保持警惕,儘早發現,及時處置,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2020年12月4日,周五,實驗員發現在一次qPCR實驗中雖然陰性對照成立,但是4份陰性樣品出現了擴增曲線。可以確定實驗中發生了汙染,但是從何時開始汙染的?汙染源是什麼?影響到的試驗有多少?我們需要一一排查。
二、亡羊補牢
1.停止所有實驗活動,查看當天所有的試驗結果,發現只有一個實驗受到了汙染。
2.清理試劑準備區、核樣本製備區和擴增區所有開封的試劑耗材;
3.離心管架、試管架等可重複使用的物品浸泡到84消毒液中過夜,第二天用清水清洗後晾乾使用;
4.對移液器內外表面、核酸提取儀內部先用酒精擦拭後,再用核酸去除劑擦拭,同時啟用備用的移液器;
5.對各區的生物安全櫃、潔淨工作檯和實驗臺面先用酒精擦拭後,再用核酸去除劑擦拭;
6.對實驗室地面用84消毒液進行清潔;
7.開窗通風。
實驗室一旦發生汙染,第一時間不是糾結於到底哪裡汙染了,到底誰的責任導致的汙染。絕大多數時間我們無法確定汙染源,更不能輕易排除一項汙染源。而是第一時間果斷採取清除汙染的措施。這些措施是否有效還需要後續驗證。
三、汙染清除的實驗驗證
1.在試劑準備區的潔淨工作檯面、樣本製備區的生物安全櫃內部、核酸提取儀內部和擴增區臺面分別放置開蓋裝有PBS的離心管,過夜;
試劑準備區的潔淨工作檯
樣本製備區的生物安全櫃
樣本製備區的核酸提取儀
擴增區臺面
2.用採樣拭子蘸PBS後對實驗臺面、生物安全櫃檯面和潔淨工作檯面反覆擦拭後,放入PBS中進行洗脫。
生物安全櫃的臺面取樣
取樣後的洗脫
3.用採樣拭子蘸PBS後對移液器的內外表面進行取樣,取樣後放入PBS中進行洗脫。
4.將配液的移液器和加模板的移液器換上無濾芯槍頭,在PBS中反覆吹吸10次,測試移液器內部是否存在汙染。
移液器內表面取樣
測試配液的移液器
5.測試結果
5.1測試結果發現樣本製備區的生物安全櫃內加模板的移液器內外表面擦拭拭子為核酸陽性,其他檢測都是陰性。
實驗室汙染測試結果
12.7移液器內外表面的螢光結果
5.2對樣本製備區的生物安全櫃內加模板的移液器進行清潔和擦拭後,第二天對該移液器內表面和外表面擦拭拭子進行檢測,仍有擴增分別為39.89和39.63。
12.8移液器內表面
12.8移液器外表面
5.3對樣本製備區的生物安全櫃內加模板的移液器進行清潔和擦拭後,過二天後對該移液器內表面和外表面擦拭拭子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
12.10移液器內表面
12.10移液器外表面
移液器汙染測試結果
四、持續監測
本次汙染事件中從周五發現,周一進行清理測試後,周二即完全恢復了實驗活動。雖然可以確定的是樣本製備區的生物安全櫃內加模板的移液器發生了汙染。但是由於可能造成汙染的因素很多,移液器是否是唯一的汙染因素我們很難確定。後續的幾天仍然在檢測中增加陰性對照,持續對環境等樣品進行監測,確保汙染被徹底清除。
很多檢測實驗室被持續的不定期核酸汙染所困擾,很重要的原因是未能及時發現汙染並在第一時間徹底的處理。每個實驗室都應該結合自己實驗室的情況建立規範的汙染處置規程,確保在下一次汙染發生時能儘早儘快解決。
來源:原博士帶你做檢測
編輯:Player 審校: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