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在元春省親即將省親之時,在王夫人下帖力邀之下,住進大觀園,落腳櫳翠庵。從此,妙玉的命運,就與賈府牽連在了一起。
妙玉入住大觀園之前,在林之孝家的和王夫人對話之中,曹雪芹似乎有意告訴我們,妙玉和賈府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只不過是一個官宦人家出身的小姐,又沒了師父,獨自一人住在西門外的牟尼院。然而,從王夫人迫不及待地下了帖子請妙玉進府,從妙玉知道賈母不吃六安茶,而奉上了老君眉,從邢岫煙的一句,「聞得她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裡來」,我們依然可以看出,妙玉與賈府的關係,非同尋常。
她的家族,與賈府之間,應該有著某種極為密切的關係,賈府為了她,也不惜冒了某種風險。
前八十回的文字中,妙玉的出場並不多,也不過是在賈母帶著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時候,來過她的櫳翠庵;再就是蘆雪廣聯詩的時候,李紈提到「櫳翠庵的紅梅花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如今罰你(賈寶玉)去取一枝來」;然後就是邢岫煙和賈寶玉談到自己家曾經賃了妙玉廟裡的房子住;最後就是林黛玉和史湘雲在凹晶館聯詩,妙玉為她們續詩。
屈指可數的幾次,或明或暗的出場,更是讓這位「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裡來」的妙玉,身份越發撲朔迷離。她孤僻的性格,她對劉姥姥的鄙視,她請黛玉、寶釵、寶玉喝茶時的清高甚至輕狂,也使得很多讀者對她喜愛不起來。
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妙玉也是「金陵十二釵」之一。既然位列「金陵十二釵」,妙玉就是《紅樓夢》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角色。自打「賈迎春誤嫁中山狼」之後,《紅樓夢》正式掀開了悲涼的序幕,其中那些嬌憨可人的女兒們,一個個開始了流散的命運——晴雯被攆後死在了姑舅哥哥家的土炕上,迎春出嫁後一年「付黃粱」,探春遠嫁後沒有了消息,黛玉淚盡而亡,寶釵如願做了寶二奶奶,卻獨守空房,惜春出家了,王熙鳳「反算了卿卿性命」……賈府被抄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賈府都「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了,那麼,借居賈府的妙玉,究竟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她的判詞與判曲,都隱隱透漏出一絲不祥:「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無瑕美玉遭泥陷」,終究隱藏著妙玉什麼樣的結局?在高鶚的續書中,說妙玉被強盜擄去,最後因不屈從而被殺。而脂硯齋的批語,卻透漏出來,妙玉的結局,甚至比這個還要可悲。
在靖藏本中,脂硯齋有一條關於妙玉的重要批註:妙玉偏闢處,此所謂過潔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勸懲不哀哉,屈從紅顏固能不枯骨……後面的字跡,疑似被蟲蛀去。
賈府是在京城之中,瓜州渡口在揚州京杭運河下遊與長江交匯處,足有千裡之遙。一個弱女子,是如何跑到這千裡之外的?很明顯,已經被抄的賈府,不能再給妙玉提供保護,她只能逃了出來。
一個正值青春妙齡的絕色女子,獨自逃到了千裡之外,她會遭遇到什麼?「紅顏」,無疑是妙玉的代稱,「枯骨」,指的是死者的朽骨。從「紅顏」到「枯骨」,則很明顯地表露出來,妙玉已經香消玉殞。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妙玉進賈府時十八歲),是不可能無故喪命的,所以,妙玉在瓜州渡口,必定遭遇到了極其不尋常的事。
這些不尋常的事,無疑就隱藏在妙玉的判詞和判曲中,「欲潔何曾潔」,「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以及「無瑕美玉遭泥陷」。很明顯,妙玉在臨死之前,遭受了巨大的羞辱。
在妙玉進賈府之前,林之孝家的曾經提到,她的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曾經告訴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然而,師父的忽然離世,使得妙玉孤身無依,沒有在牟尼院靜居,而是從牟尼院搬到了賈府之中;賈府被抄之後,她又從京城意欲返回家鄉——妙玉原籍蘇州,離揚州非常近。這無疑是妙玉忘記了師父「不宜回鄉」的話,意欲返鄉,輾轉來到揚州,卻不想正應了師父的話。
從靖藏本的脂批,結合曹雪芹寫給妙玉的判詞,我們可以推斷出來,《紅樓夢》中最孤傲的女子妙玉,最終的結局很可悲。她在賈府被抄之後,忘了師父的話,準備返回家鄉,卻在瓜州渡口遭遇到了不幸,香消玉殞,成為「萬豔同悲」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