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2020-12-04 化學高中

1.1.4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

(導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可用實驗的方法測定反應熱,本節課我們就以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為例來探究化學反應反應熱的測定。

〖板書〗三、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

(回顧)回顧必修2中中和熱的概念。

(總結)中和熱:在稀溶液中,酸跟鹼發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 mol H2O時所釋放出的熱量。△H<0。在熱化學方程式中體現中和熱時,H2O的計量數應為1。

〖實驗〗按課本實驗步驟完成實驗操作。

〖板書〗1.實驗操作

2.實驗原理及數據處理

(1)先分別測出鹽酸和NaOH溶液的起始溫度,求其平均值(t1)為反應前混和液的起始溫度;

(2)將兩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後讀取混合液的最高溫度(t2)為終止溫度;

(3)將兩溶液密度都近似認為1g/cm3,則兩溶液質量都為50g,此時產生的熱量Q = cm△t=c(m1+m2)(t2—t1)= 0.418(t2—t1)kJ;

(4)由鹽酸(NaOH過量)的量計算出生成H2O的量為0.025mol,所以

△H=—

kJ/mol

3.注意事項

(1)保溫隔熱效果要好,熱量損失會使t2變小,即△H偏小;

(2)要使用同一支溫度計。分別先後測量酸、鹼及混合液的溫度時,測定一種溶液後必須用水衝洗乾淨並用濾紙擦乾(將溫度計上的鹽酸衝洗到小燒杯中)。溫度計的水銀球部分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穩定一段時間再記下讀數。

(3)實驗中所用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配好後要充分冷卻至室溫,才能測量其溫度。

(4)NaOH溶液稍稍過量目的使鹽酸完全反應。

(5)將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倒入小燒杯中,不能撒到外面。

(6)兩溶液的濃度要小。

(7)用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攪拌(或上下攪拌)溶液使其充分反應。

(8)操作時動作要快,儘量較少熱量的損失。

(9)反應物的量改變後,反應放出的熱量也改變,但所求的中和熱不變。

(教學評價)

1.(2020·廣州一模)將V1 mL 1.00 mol·L-1鹽酸和V2 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後測量並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

A.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B.做該實驗時環境溫度為22 ℃

C.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00 mol·L-1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2.某化學學習小組同學擬用如圖L1-1-6所示裝置測定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圖L1-1-6

(1)實驗時玻璃攪拌器的運動方向是( )

a.上下運動 b.左右運動

c.順時針運動 d.逆時針運動

(2)該同學每次分別取0.50 mol·L-1 50 mL NaOH溶液和0.50 mol·L -1 30 mL硫酸進行實驗,通過多次實驗測定中和熱ΔH=-53.5 kJ·mol-1,與57.3 kJ·mol-1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後直接測定硫酸溶液的溫度

(3)在測定中和熱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玻璃攪拌器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減小實驗誤差

B.為了準確測定反應混合溶液的溫度,實驗中溫度計水銀球應與小燒杯底部接觸

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別與0.5 mol·L-1的鹽酸、醋酸溶液反應,如所取的溶液體積相等,則測得的中和熱數值相同

D.在測定中和熱實驗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有天平、量筒、燒杯、滴定管、溫度計

(4)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ΔH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答案:(1)a (2)b (3)A (4) 偏大

【作業設計】練習冊相關習題

【教學感悟】

相關焦點

  • 反應熱的計算-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例題1〗課本例1和例2〖板書〗2.利用蓋斯定律求反應熱:方法一是設計反應過程;方法二是方程式加合法〖例題2〗已知P4(s、白磷)+5O2(g)= P4O10(s) ΔH ═ —2983.2 kJ/molP(s、紅磷)+ 5/4O2(g)= 1/4 P4O10(s) ΔH ═ —738.5 kJ/mol試寫出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
  • 熱化學方程式-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板書〗二、熱化學方程式(閱讀)課本P3~P4內容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板書〗1.定義:表示參加反應物質的量和反應熱的關係的化學方程式。4.反應熱的幾點理解:(1)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數值只與物質的狀態和計量數有關;(2)△H是熱化學方程式中的一部分,兩者是一個整體;(3)△H的單位是kJ/mol,它並不是指1mol物質反應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多少千焦
  • 實驗測定酸鹼滴定曲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3.2.4實驗測定酸鹼滴定曲線一、實驗目的:①練習使用pH計測量溶液pH值;②學習以圖示處理科學實驗數據的方法;③探究酸鹼反應中pH值變化特點;④體會定量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7.0010.3011.3911.6812.30(4)根據實驗數據,以氫氧化鈉體積為橫坐標,以所測的pH為縱坐標繪製中和反應曲線:①0.100mol/LNaOH滴定20.00mL0.100mol/LHCl過程中的pH變化曲線:②0.100mol/LHCl滴定20.00mL0.100mol/
  • 溫度、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實驗測定,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通常要增大到原來的2~4倍。3.溫度對速率的影響與反應吸熱和放熱無關。1.解釋:使用催化劑 → 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 使部分原來能量低的分子直接變為活化分子 → 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大 → 有效碰撞次數增多 → 速率增大。2.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但反應前後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變化。
  • 化學平衡常數-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結論)①溫度不變時,K為常數,K═48.74;②常數K與反應的起始濃度大小無關;③常數K與正向建立還是逆向建立平衡無關,即與平衡建立的過程無關。〖板書〗一、化學平衡常數: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以其化學計量數為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叫做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簡稱平衡常數),用符號K表示。
  • 高中化學 | 三熱(反應熱、燃燒熱、中和熱)的比較
    1、反應熱(1)在中學化學中,一般研究的是恆壓反應熱。
  • 溶液的pH及其計算-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④測定溶液pH的方法有哪些?  (4)溶液pH的測定:a、用玻璃棒蘸取 b、不能潤溼。(有廣泛pH試紙、精密pH試紙和酸度計,精確度分別是整數、0.1和0.01)  (討論)100℃時,純水的離子積是1×10-12。則純水的pH是多少?呈酸性還是鹼性?
  • 化學平衡的圖像-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3.4化學平衡的圖像〖教學流程〗講述圖像題的解法 → 分類突破 → 例題強化。〖板書〗一、化學平衡的圖象1.解題思路:(1)看圖像,一看面(橫、縱坐標)、二看線(線的走向和變化趨勢)、三看點(起點、折點、交點、終點)、四看輔助線(等溫線、等壓線、平衡線)、五看量的變化;(2)想規律;(3)作判斷。
  • 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CH3COOH + OH―CH3COO― + H2O(總結)水解方程式和電離方程式的區別:兩者都有水的參與,去H+的反應為電離,結合H+的反應為水解。如,HS― + H2OS2― + H3O+ 電離HS― + H2OH2S + OH― 水解。(討論)從科學探究1可知,Na2CO3鹼性比CH3COONa強,為什麼呢?
  • 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3.6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教學流程〗複習必修2有關計算 → 例題解析 → 講述轉化率判斷 → 教學評價。〖板書〗一、計算模式1.轉化率:某一反應中,反應物消耗量佔該反應物原起始量的百分比。物質A的轉化率為:A的轉化率(量:物質的量、質量、氣體體積、濃度、質量分數等,要求單位一致。)
  • 《化學提高》加聚反應屬於加成反應嗎
    加聚反應是加成聚合反應的簡稱,可以把加聚反應看成加成反應的一個特例。一般來說,加聚反應可以是很多小分子物質聚合生成大分子物質的反應。
  • 人教版的化學選修3,一書難求
    孩子的班主任在群裡發了張圖片,說是讓買化學選修3,人教版的。大早上的,出門直奔圖書城。不賣課本,偌大的圖書城竟然沒有一家賣課本的,不過收穫還是有的,買課本,到新華書店,其他地方不用找,沒有。翻遍了所有的選修課本,就是找不到人教版的化學,唯一的化學選修3還是魯科版的。沒辦法,最後一站,人民路上的中原圖書大廈。東翻西找了一圈,愣是沒有,白忙活了一上午。不是我說,每次都這樣,像購書這種事,學校和老師能不能把責任擔起來?
  • 課本秘籍:高中化學必修+選修全套人教版課後習題答案,人手一份
    高中化學讀課本對複習有幫助嗎?許多同學覺得課本習題沒有用處,所以在做課後題的時候總是馬馬虎虎寫完就ok,但事實上,課本才是所有應該學習的精華。有一個好的課本複習計劃對成績太有幫助了,一定要把課本熟悉熟悉。
  • 離子鍵-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1.3化學鍵【素養目標】1.能用電子式說明物質的組成,並能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2.會分析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建立離子鍵、共價鍵、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判斷思維模型。3.從不同的視角認識物質組成的多樣性,會分析物質變化中化學鍵的可能變化。
  • 高中化學專題之中和反應熱題型總結
    >(1)根據以上數據,寫出C(s)與水蒸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 。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4)如果用60 mL 0.25 mol/L硫酸與50 mL0.55 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 核素-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例如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即穩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14C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考古學中測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測年法;二是以14C標記化合物為示蹤劑,探索化學和生命科學中的微觀運動。用氫元素的同位素H、H可以製造氫彈。
  • 哪些化學反應方程式必須寫反應條件
    (一)熱化學反應方程的書寫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一般不需要寫反應條件的。同學們知道: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反應熱的數值,通常是在25°C,101KPa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同學們要明白:無論反應是否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只要用的反應熱的數值是25°C,101KPa的條件下測定的數值,該熱化學方程式就不需要寫條件。
  • 燃燒熱和中和熱
    【注意】①其中「完全燃燒」是指物質中下列元素完全轉變成對應穩定的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②在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應以燃燒1 mol可燃物質為標準來配平其餘物質的化學計量數。
  • 共價鍵-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1.3.2共價鍵〖教學流程〗複習離子鍵及氫氣和氯氣的反應 → 提出問題(氯化氫的形成原因) → 原理性抽象 → 得出結論(共價鍵的定義) → 共價鍵的形成條件 → 構成共價鍵的粒子的特點 → 共價鍵的實質 → 共價化合物的概念 → 共價鍵的種類 → 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辨析 → 歸納總結出化學鍵的定義 → 化學反應的實質 → 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