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為勉勵重慶娃波蘭科學家學說了這句中文 說得真好!

2020-11-30 華龍網

波蘭共和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卡夏(左)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6日16時30分訊(記者 伊永軍)哥白尼、居裡夫人是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匠,他們都是波蘭人。2019年是中國與波蘭建交70周年,也正值重慶科技館開館10周年。今(6)日,「波蘭科技日」青少年科普活動在重慶科技館舉辦。來自波蘭羅茲EC1科學中心的兩位科學家帶領450多名重慶的小學生體驗了各項具有波蘭特色的科普活動。帕維烏·巴爾金斯基博士還現場學了句中文「科學從娃娃抓起」,並用這句話勉勵重慶的小朋友,希望他們從小熱愛科學。

「波蘭科技日」青少年科普活動由重慶市科協、波蘭共和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波蘭共和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卡夏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

來自波蘭羅茲EC1科學中心的兩位博士在重慶科技館帶領孩子們體驗具有波蘭特色的科普活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據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是中國與波蘭建交70周年,9月9日重慶科技館還將迎來開館10周年,本次活動將進一步促進重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文化交流。市科協願在科技活動舉辦、科技人才互訪、青少年科學普及等方面與波蘭開展深入合作。

今天的活動吸引了重慶森林實驗小學約450餘名同學積極參與,來自波蘭羅茲EC1科學中心的兩位博士帕維烏·巴爾金斯基、託馬斯· A.J.巴內希,帶領孩子們體驗了各項具有波蘭特色的科普活動。

孩子們在做有趣的科學小實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兩位博士帶孩子們了解了哥白尼、居裡夫人等波蘭著名科學家的科學成就和事跡,還帶領同學們共同製作完成超大太陽系模型,體驗到磁懸浮、低溫度、水果電池等豐富的趣味科學實驗,讓同學們在寓教於樂中度過了一段難忘的科學時光。

帕維烏·巴爾金斯基博士在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專訪時,還現場學了句中文「科學從娃娃抓起」,並用這句話勉勵重慶的小朋友,希望他們從小熱愛科學,做科學實驗時要帶著興趣去做,從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相關焦點

  • 逗貓惹狗、憨吃哈脹、磨皮擦癢……4歲混血萌寶沉迷重慶話,坐擁3萬...
    媽媽易術是重慶人,爸爸是紐西蘭人,都從事酒店管理工作。雖然才4歲,他已跟隨父母去過澳大利、緬甸、泰國等國家,小小年紀,至少飛過30多次,已經是個見多識廣的寶寶了!去年,EK回到媽媽的家鄉重慶。今年3月,他開始學說重慶話,顯示了極高的學習熱情,很快就從「零」基礎到熟練運用了。他學會了一大堆「言子兒」:「坐一悶墩兒」、「要得」、「敲棒棒」、「搞況了」。
  • 免費讀扎克伯格給娃的《寶寶的物理學》104集視頻課雙語版,附送...
    這兩年的理科生高考狀元特別牛——理綜的勢頭蓋過大科目(語數外)  搖身一變成了「高考」主角。  好比說,去年廣西高考狀元創下理科最高分,數學150,理綜290,這樣的高分真的堪稱學霸中的學霸了。
  • 約翰·塞納中文666
    ﹃趙喜娜﹄三句不離老乾媽。 看本文視頻掃二維碼   正在熱映的「變形金剛系列」首部獨立電影《大黃蜂》,截至9日票房已突破5億。大黃蜂化身行走的「圈粉利器」,成為新一代超級偶像。
  • 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
    1473年2月19日,尼古拉·哥白尼出生在波蘭西部維斯杜拉河畔的託倫城。哥白尼十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他被送到舅父家去撫養。舅父瓦滋路德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主教,在他的薰陶下,哥白尼愛上了數學和天文學。哥白尼18歲的時候離開家鄉,來到當時的波蘭首都克拉科夫,進入克拉科夫大學學習數學和繪畫。文藝復興思想濃厚的大學生活,使哥白尼渴望吸收整個歐洲的先進文化。於是,哥白尼在1496年來到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義大利留學,先後在帕多瓦、波倫亞和佛諾拉的大學裡學習法律、醫學、數學和天文學。
  • 「磁鐵飛起來了」「氣球變小了」……快帶孩子去科技館體驗波蘭...
    氣球被放入-200度的低溫液氮中,就會縮小;磁鐵溫度達到一定低的時候就會懸空,出現磁懸浮狀態……9月6日,由重慶市科協、波蘭駐成都總領事館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波蘭科技日」活動在重慶科技館正式啟動。「哇,磁鐵飛起來了!」「氣球變小了!」
  • 「怎麼肥事」、「完蛋了」等8句常用的中文口頭禪 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怎麼肥事」、「完蛋了」等8句常用的中文口頭禪 英語怎麼說?口頭禪學得地道,一開口就能給人一種高級感!   我們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口頭禪,what’s up,how you doing 等等,都是老外常用的說法。   那麼中文的口頭禪,用英文是怎麼講?   小編整理了8句中國人常用的口頭禪,以及它們對應的最最最地道的英文表達。   1、你在搞笑嗎?
  • 波蘭官方宣布耶穌加冕為波蘭國王
    【編譯/觀察者網王驍】11月19日,在波蘭克拉科夫神恩大教堂內,在波蘭總統的見證下,神父們宣布耶穌為波蘭國王。  美國Vice新聞網站評價說,這是波蘭保守派政府向人民灌輸「過時的道德觀念」的最新舉措。  據世界宗教新聞網1日報導,波蘭官方正式宣布耶穌基督為波蘭國王。宣布儀式在位于波蘭克拉科夫的神恩大教堂內舉行。波蘭宗教界和政界要員紛紛出席。
  • 中國農業大學傑出校友朱健康勉勵青年學子
    他勉勵青年學子以母校為榮,為母校增光。  朱健康教授1987本科畢業於我校土化系,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整合基因研究所所長,兼任國際著名學術刊物《Plant  Physiology》、《Plant  Molecular  Biology》副主編,在05年教育部舉行的第六批「*」受聘儀式上他批准為我校「*」講座教授。
  • 居裡夫人波蘭科學家
    278)2、畫huà 家jiā徐xú 悲bēi 鴻hóng Xu Beihong3、李lǐ 清qīng 照zhàoLi Qingzhao 4、孫sūn 大dà 聖shèngMonkey King 5、《明míng 日rì 歌gē 》Song of Tomorrow 6、 Isaac Newton,牛頓 英國科學家
  • 波蘭大蜀黍親赴世錦賽為中國女排加油 還給魏秋月做賀卡
    波蘭人約瑟夫可以說是中國女排歷史上最鐵的粉絲了,只要有中國女排的比賽,這位波蘭爺爺便會毫無懸念地出現在觀眾席上。先前的瑞士女排精英賽上,中國對陣波蘭時,這位波蘭爺爺可謂是火了一把,支持中國隊甚至多過於支持自己的國家波蘭,看來他真的是超級喜歡中國女排的了,不然也不會如此熱情地關注著中國女排的每一場比賽了。
  • 有娃之後才明白的道理,懂了5個詞,日子真得一寸寸過
    逗樂媽說:我覺得有了孩子,自己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成熟成長,生活太實際了,來不得半點虛的假的浮的,日子真是一寸寸過出來的;有幾個詞以前常說常用但是無感,自從有了孩子才真正懂了其中的深刻含義,我問,哪幾個?
  • 「主義」的濫用和「學說」的誤解,以「社會達爾文主義」為例
    -ism是英語裡一個很重要也很常見的詞綴,中文作品一般將其翻譯成「主義」,用來指稱某種意識形態或價值信念,比如liberalism一詞,表示的是一種將個人自由置於至高地位的價值主張。相應地,-ist在中文裡被翻譯成「主義者」,指的是主張某類意識形態或價值信念的人。
  • 鬧太套中文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有諷刺之意
    鬧太套中文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有諷刺之意時間:2019-09-06 16:04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鬧太套中文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有諷刺之意 鬧太套中文是什麼意思 鬧太套即not at all,諷刺之意。
  • 翻譯教馬克龍說中文「讓地球再次偉大」,差點崩潰……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1月8日,首次訪華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西安發表演講,談到氣候問題時,馬克龍用中文說「讓地球再次偉大」,隨後在推特上曬出自己反覆學習這句中文的過程。看得出來,馬克龍和翻譯員,都很拼了…… 視頻製作/觀察者網 劉琳 這是馬克龍自去年5月擔任法國總統後,首次以國家元首身份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 「我的重慶話至今說得一般拉撒,但我愛重慶」
    「雖然我重慶話至今都說得一般拉撒,但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因為我愛重慶。」從9年前第一次到重慶,重慶外國語學校的外教Jasmine就與這座與家鄉一樣的山城結下了不解之緣。而她最喜歡的是,就是每天早晨在上班路上看著重慶甦醒。
  • 在荷蘭教中文真得花心思
    在荷蘭教中文真得花心思 2013年02月18日 14:1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自我介紹之後,讓學生們學說我的名字「鄭老師」,並給每個學生1分鐘時間進行自我介紹。針對荷蘭學生比較散漫的特點,我強調了課堂紀律的重要。上課時,首先點名,學生們要用學會的中文問「老師好」;下課時,要一起用中文說「老師再見」。這樣的反覆訓練也有助於讓荷蘭學生養成遵守課堂秩序,尊重老師的習慣。
  • 說中文的洋網紅
    2016年春節過後,阿福和老婆在家裡閒著沒事可做,就想拍個視頻讓別人開心。但沒想到的是,這個用中文介紹德國蔬菜的視頻一周之內就在中國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收穫了近30萬點擊量。「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覺得德國蔬菜有意思呢?」阿福不明白。一位網友跟他說:「不是德國蔬菜有意思,是你有意思。」這句話讓阿福有了繼續下去的動力。
  • 謝娜為娃變身霸王龍,細數那些年當媽後的改變
    近期謝娜在某綜藝節目中分享自己帶娃後,只因為孩子對恐龍有很深的興趣,謝娜一個對恐龍毫無興趣的媽媽變身為對各種龍的特性了如指掌,並為了哄孩子開心,把家當作舞臺,用誇張搞笑形象的表演方式給孩子們演繹每一種恐龍的特點。
  • 留學波蘭,做哥白尼的校友!
    國際學生中,51%來自烏克蘭,10%來自白俄羅斯,因為這些國家與波蘭比鄰,生活著很多說波蘭語的民眾,他們希望通過留學波蘭獲得歐盟水平的高等教育。  幾年前,波蘭大學意識到,國際學生的比例很小,為此,波蘭科學和高等教育部決定大力為留學波蘭鼓與呼,開闢了面向海外招徠國際留學生的項目。這個宣傳項目有一個非常接地氣的中文譯名:「預備,走起,留學波蘭!」
  • 居裡夫人:波蘭與「釙」
    這當時是科學界的一件大事。因為當時好多科學家都覺得不可能再找到另外的新元素了,結果,被居裡夫婦找到了。這是為後來的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門了!居裡夫人就建議,用她的祖國,她不是在波蘭出生的嗎,就用波蘭這個國家的名字,給這個新元素命名為「釙」。有同學說,既然是為了紀念波蘭,那這種元素應該叫「波」,不應該叫「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