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1日前6周歲兒童入學、道路停車費一小時一計……生活中的這些時間坐標,似乎已經司空見慣。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只要調整一點點,可能更科學。在本次市政協會上,政協委員們建議,生活中,一些熟悉的「時間慣例」,調調如何?
時間:9月1日 困難:出生晚幾天 讀書晚一年
事例:
曹女士的兒子出生於2011年9月27日,為此她沒少因為這個時間而糾結。兒子出生前,考慮到上學問題,她本想在8月底進行剖腹產,後被家人集體否決。去年9月1日,兒子差大半個月才滿三歲,看著小區大幾個月的同齡孩子,紛紛上了幼兒園,可是兒子卻在家「蹲」了一年。
現狀:
自從我國實施9年制義務教育後,大城市的實際居住人口進一步膨脹,關於小學生入學年齡引發出種種問題。現行入學的規定,讓每年大量的9~12月這4個月出生的孩子家庭,要面對7歲才能入學的尷尬。同時,為了趕在9月1日之前出生,有的大中城市醫院婦產科都會遇到8月集中生育的問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未到生產足月的剖腹產,這不僅給醫院帶來突然的壓力,也影響到整體生育質量。
建議:
市工商聯建議,把現行小學入學年滿6周歲的規定修改為:按照(入學年-出生年)=6,就可以上小學。例如2008年出生的不管出生月份,都於2014年入學,2009年出生的全部在2015年入學,依次類推。這樣小學生入學年齡將比目前現行的規定更加合理和公平。而且,這還可以有效降低學校非正常入學的比例,提高教育公平。
時間:1小時 困難:超了1分鐘 停車多交不少錢
事例:
下午5點40分,市民李曉園下班去粉巷內的華潤萬家購物,她將車停在道路邊,收費員開始計時收費,為每小時6元錢。6點43分,李女士採購完畢,準備駕車回家。就因為這多出的3分鐘,她不得不交12元的兩小時停車費,才得以離開。
現狀:
政協委員孔令興了解到,2014年西安市機動車已經突破200萬輛,而主城區僅有停車泊位38.4萬個,停車位與機動車之比為0.37∶1,遠低於國家相關規範(1.1~1.3)∶1的標準。車位供需失衡引起的停車供需矛盾突出,佔道停車現象嚴重,現實中停車收費員和駕駛員因收取停車費引起的糾紛也越來越多,通過百度搜索「西安停車費糾紛」,就能找到相關結果約11601個。
建議:
政協委員孔令興提出停車費以每小時為計費單位不合理,應以30分鐘為計費單位,不足30分鐘按30分鐘計費較為合理。他解釋說,以30分鐘為計時單位收費,可以有效引導駕駛員遵守交通法,鼓勵「快停快走」,節約道路資源。
來源:西安晚報 編輯:白宇萍(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