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隨想,它的後門是白洞嗎?我們何不帶著黑洞去流浪

2020-10-18 幽幽龍仔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它是由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坍縮而形成。其引力十分強大,甚至連每秒30萬公裡的光都無法逃逸。黑洞內部所有的物質會慢慢聚集到一個點上,此點密度無限大、體積卻無比的小,我們稱之為奇點。在黑洞的邊沿是它的事件視界。一切跌落到這個範圍裡的物質都會被無情地吞噬,包括光。可見黑洞在宇宙中是多麼陰森、恐怖的存在。

凡是有正必有反,有陰必有陽。黑洞會吸收物質,那會不會有白洞吐出物質呢?

白洞,它和黑洞一樣是物理學家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提出的一種「假想天體」。但是,黑洞已得到證實。2019年4月10日,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人們「看見」了黑洞。可白洞仍停留在「數學模型」上,未有實證。

科學家推測出,白洞應該也具有強大的引力,四周會有封閉的邊沿,外界物質無法接近一邊界,甚至連光也只能到此為止。聚集在白洞裡的物質會從「起」點向外源源不斷地噴射。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空間探測技術突飛猛進。人們陸續發現了許多難以解釋的高能天體物理現象,比如宇宙X射線暴、伽馬射線暴等。這些高能射線暴是源自何處?白洞似乎能解釋這一切。但是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尋找。答案卻令人失望,並沒有白洞存在的證據。唯一有些相似的便是類星體。顧名思義,類星體就是看起來像恆星一樣的天體,但又是星雲團狀的。它能發出極其明亮的光線和各種宇宙射線。往往類星體離地球都有100億光年的距離。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類星體不是白洞。

白洞這個比黑洞更讓人難以捉摸的天體,只能留給後世的科學巨匠去揭秘了。

黑洞號稱宇宙的饕餮巨獸,連光都會吞噬。弱弱地問一句:「那人掉進黑洞,會有什麼結果呢?」

可惜的是離咱們最近的黑洞都有2800光年。它是麒麟座V616,質量是太陽的9到13倍,以目前的技術就連去到離我們只有4.2光年的隔壁恆星 比鄰星都要幾萬年。

想要實地探秘黑洞是不現實的了。不過我們可以做思維實驗。

當一個勇敢的太空人,告別了在宇宙飛船母艦上的同伴後,縱身一躍,衝入黑洞。在母艦上的同伴,會看見他的身影幾乎停滯在黑洞的事件視界表面,十分緩慢地墜入深淵。勇敢的太空人回望同伴時,會覺得他們身上泛著紅光,而且越來越紅。這是都卜勒效應,光的紅移所造成的。

紅色,血腥的顏色,也預示著太空人悲慘的境遇。

在墜落過程中,太空人的腳更加接近黑洞中心,所以腳受到的引力遠大於頭受到的引力。這個引力差會把太空人拉長,甚至撕裂。如果太空人多挺一會,他的眼前會出現無比絢麗的光線,各種難以描述的奇怪紋路……嗯,只能到這了。太空人早已扛不住了。最終太空人會被撕碎成粒子,而這些粒子會和其它被吸入的物質一樣匯聚到時間和空間的終點——奇點。

我們的想像再大膽一些。那個勇敢的太空人會不會完好的穿過黑洞,再由白洞出來,進而抵達另一個平行宇宙呢?或許吧,只能把問題留給後世了。

我們把宇宙文明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文明,能掌握所在行星的能源和資源。如人類必須掌握地球所有資源。

二級文明,能掌握所在恆星的能源和資源。如人類能隨意獲取太陽系的資源。

三級文明,能掌握其所在星系的能源和資源。如人類可以操控整個銀河系的資源。

現目前,我們只達到了 0.73級。當人類達到三級文明時,或許可以移居到黑洞內部,那裡面的時間、空間隨意操控。黑洞又可以源源不斷地吸取外界的能量為我所用。想要出來溜達時,打開白洞,像出家門一樣輕鬆自在。

屆時,我們駕馭著黑洞。宇宙之大,任我流浪……

相關焦點

  • 黑洞和白洞是一體的嗎?黑洞吞噬物質,白洞排斥物質?
    那麼我們假設白洞存在。顧名思義,它的性質與黑洞完全相反。白洞並不吸收外部物質,而是不斷地向外圍噴射各種星際物質與宇宙能量,是一種宇宙中的噴射源。簡單來說,白洞可以說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因此題主所說的黑洞白洞為一體是完全有可能的,即黑入白出。
  • 黑洞會變成白洞嗎?
    「黑洞會變成白洞嗎?」圈量子引力理論:「會的。」○ 黑洞向白洞過渡的藝術想像圖。
  • 白洞比黑洞更可怕嗎?
    白洞是一種理論上存在的物體,它的特性與黑洞完全相反,簡單來說:物質遇到黑洞就是有進無出,而物質遇到白洞,連進都進不去,也就是有出無進。但實際上,人類目前也只有發現了黑洞的存在,而白洞至今沒有被發現,因此我們對於白洞的了解,也僅僅是理論上而已,無實際觀測。雖然白洞的概念聽著挺奇幻,但實際上它和黑洞是一母親所生,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另一個宇宙,雖然咱們的宇宙和這個宇宙並不能建立任何信息聯繫。
  • 黑洞會吸收黑洞嗎?白洞和黑洞碰到一起會怎樣?
    這次,我們講一講宇宙中的「洞家族」:黑洞、白洞、空洞和蟲洞。科學家給黑洞的定義是:可以吸收空間內的一切物體,包括光,這就是黑洞為什麼那麼「黑」的原因,因為它是空,不是黑。黑洞的引力極其強烈,會撕裂或者吸收靠近它的一切物體。那麼,黑洞會吸收黑洞嗎?答案是不會。當兩個黑洞碰到一起的時候,兩個黑洞會互相釋放引力,最後雙雙蒸發。
  • 黑洞白洞之間的蟲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黑暗力量,可以吞噬掉宇宙中的任何物質。大到星系天體,小到顆粒塵埃。黑洞就是一個中心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線無線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跟周圍一部分什麼也沒有的區域,這個範圍之內什麼也看不見。也許有人會感到疑惑,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呢?會不會有這種可能?生命並沒有死亡,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呢?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強大天體。而最初人類並沒有能力去尋找和觀測黑洞,黑洞在人類世界是以純理論的形式出場的。為黑洞提供理論支持的人是愛因斯坦,而將黑洞呈現在人類面前的人是史瓦西。僅憑這一點,白洞就比黑洞更加難以理解,也是因為這一點,很少有人相信白洞是確實存在的。黑洞的「只吞不吐」是沒有問題的,所有進入黑洞的物質都會在黑洞的引力下不斷坍縮,成為奇點的一部分。而白洞的「只吐不吞」就有些問題了,白洞作為一個宇宙天體,只向外噴吐物質,卻不吸收物質,那麼它所噴吐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呢?物質是不可能憑空產生,也不可能憑空消亡的,所以白洞所噴吐的物質必然要有一個來源。
  • 白洞和黑洞有什麼聯繫?為什麼白洞比黑洞還要恐怖?
    宇宙中不僅存在黑洞,還有白洞,對於黑洞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或聽說一些,但是你知道白洞是什麼嗎?它與黑洞有何不同?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這兩個「洞」的含義。,白洞是黑洞反轉的產物。眾所周知,黑洞能吸收一切物質,也能吸收能量。而白洞就與其相反。人們可以這樣理解,黑洞可以吸收所有的物質以及能量,而白洞則是釋放被黑洞吸收的物質或能量。但是,白洞只能釋放出物質或能量,不能從外部吸收物質或能量。但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已知的白洞。也許現在它們僅用來解釋一些高能的天體吧。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強大天體。而最初人類並沒有能力去尋找和觀測黑洞,黑洞在人類世界是以純理論的形式出場的。為黑洞提供理論支持的人是愛因斯坦,而將黑洞呈現在人類面前的人是史瓦西。由於恆星若想坍縮為黑洞,其坍縮速度將會超越光速,所以大多數的科學家並不認為黑洞是一種能夠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天體,始終只認為它是一種理論上的天體,而後,隨著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了不需要超越光速,恆星也可以坍縮為黑洞,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
  • 白洞和黑洞屬性相反,為何有人說白洞比黑洞可怕?吞不是更嚇人嗎
    白洞和黑洞屬性相反,為何有人說白洞比黑洞可怕?吞不是更嚇人嗎?黑洞和白洞本質上都是天體的一種,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兩種不同天體,也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天體。黑洞,大家都應該聽說過,是一種質量和心裡極大的天體,引力之大甚至連光線本身也不能逃脫黑洞強大的引力,被它吞噬,所以黑洞看起來「一片漆黑」,這也是黑洞難以尋覓的主要原因,科學家們只能通過間接觀察方式尋找黑洞!簡單來說,黑洞「只吃不吐」,而白洞恰恰與黑洞相反,它「只吐不吃」。
  • 黑洞和白洞是同級別的星空巨獸,為什麼白洞幹不過黑洞?
    黑洞是太空中最具毀滅性的物體之一,它會吸走周圍的任何東西。但還有另一種同樣具有破壞性的宇宙現象,它被稱為白洞。如果這兩個物體在太空中相遇,並打起來了會發生什麼呢?這樣的事情真的會發生嗎?誰會贏?那白洞又是什麼呢?
  • 黑洞的對立面是白洞嗎?
    黑洞是最危險、最神秘莫測的天體之一,然而,宇宙中或許還有一種與黑洞相似卻完全相反的天體存在,那就是白洞。只出不進的噴泉黑洞像是個大漩渦,無論是什麼東西,只要被卷進黑洞中,都逃不過被吞噬的命運。通常,只有超新星爆發或中子星相撞才能製造如此強烈的伽馬射線暴,並且只會持續1~3秒,但這次爆發不僅沒有對應的超新星或中子星,它還持續了足足102秒。
  • 科普:黑洞,白洞
    根據我們熟悉的「矛盾」的觀點,科學家們大膽地猜想到:宇宙中會不會也同時存在一種物質只出不進的「泉」呢?並給它取了個同黑洞相反的名字,叫「白洞」。      科學家們猜想:白洞也有一個與黑洞類似的封閉的邊界,但與黑洞不同的是,白洞內部的物質和各種輻射只能經邊界向邊界外部運動,而白洞外部的物質和輻射卻不能進入其內部。
  • 黑洞神秘貪婪,那麼宇宙是否有白洞?它和黑洞又是怎樣的關係?
    說到黑洞,想必每個人都能說上那麼幾句。在茫茫的宇宙中,有超過將近幾十萬個黑洞天體。我們對它有了解,但還是有一定的局限。從黑洞理論提出以來,直到2019年人類才拍到了黑洞的首張正面照片。既然宇宙中黑洞如此多,那麼是否宇宙中是否也存在著白洞呢?
  • 白洞是黑洞的未來嗎?兩者結合會是蟲洞嗎?科學家有答案嗎
    白洞是誰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宇宙中有一種不同於其他普通類型的天體,它要比恆星的亮度高的多,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天體與伽馬射線爆發、脈衝星和垂死的黑洞有密切的聯繫,因而科學家們將其定義為了白洞。但是,有些科學家並不相信它的存在,認為它只是一紅數學模型,存在人的理想之中。
  • 白洞vs黑洞
    我們聊聊黑洞吧,存在宇宙中的可怕天體,具有無比強大的引力場,黑洞最初的形成是類似於中子星的形成過程,它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存在宇宙中一個孤立的宇宙體!那麼說完黑洞之後,我們來說一下白洞,白洞實際上是一種反黑洞星體,其實在任何物體坍塌的過程中,它的內部都會存在一個奇點,這個奇點所具有的引力是巨大的,如果當這個恆星坍塌為黑洞之後
  • 白洞與黑洞有關聯?宇宙起源又起爭議,難道它真的起源於白洞?
    白洞與黑洞有關聯嗎?宇宙起源又起爭議,難道它真的起源於白洞?從黑洞的照片出現之後,我們對它的了解也變得細緻起來。黑洞在宇宙中,是一種十分恐怖的存在,它強大的吸引力,會讓很多星體靠近它,就連光也無法逃出魔掌。
  • 白洞和,黑洞,有什麼關係?
    文/阿魚【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白洞到底是什麼呢,跟黑洞不一樣,至今為止人類對白洞的觀察仍然一無所獲。有的科學家認為它與黑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白洞之所以被命名是因為根據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它的性質與黑洞是相對的。
  • 黑洞、白洞和蟲洞
    其實,能阻擋光傳播的天體是有的,這種天體就是黑洞。黑洞不僅能阻擋光傳播,還能把光吸收。黑洞分為史瓦西黑洞、RN黑洞、克爾黑洞和KW黑洞四種。其中,宇宙中最常見的是史瓦西黑洞,這種黑洞是由質量是太陽三倍以上的恆星晚期時核燃料消耗殆盡,輻射壓急劇減弱,星體在其自身的壓力作用下坍縮形成的,它的質量一般不會超過太陽的50.2倍。
  • 白洞真的比黑洞更可怕嗎?
    黑洞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存在宇宙中,具有強大的引力場,黑洞最初的形成是類似於中子星的形成過程,它是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存在宇宙中一個孤立的宇宙體。在黑洞周圍的引力是巨大的,就連宇宙中擁有最大速度的光也難以逃逸,也會被黑洞所吸引,也就是說,只要靠近黑洞中的物質,都會被它吸引,在《時間簡史》插圖版中,就附上了一個太空人處於黑洞內部所分解的情況,當接近黑洞的瞬間,太空人的身體被拉長,隨即被吸往黑洞中,身體的結構隨機被分解,,他不是單純的組織或者是結構的分解,而是細胞的分解,自身的細胞完全被分解為分子甚至是原子微粒
  • 黑洞已經被證實,那麼存在「白洞」這種天體嗎?
    有人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為什麼?因為白洞的噴流對著誰就成灰,這個距離應該是600光年?會存在白洞這種天體嗎?這是一個問題!當然M87*黑洞的照片各位已經看膩了,上圖是太陽系冥王星軌道和M87*不可見的視界對比,旅行者剛剛飛出黑洞視界外的陰影區域,可見這個黑洞的「尺寸」有多大!其實我們並不能用尺寸來形容黑洞,真正的黑洞只是一個沒有尺寸的質點,它的表現就是一個極度扭曲的空間,在這個空間內,連光都無法逃逸!我們將這個範圍定義為黑洞的視界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