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榮:造的三把劍,一把賣出高價,一把開創歷史,一把為金庸所邀

2020-12-04 廣志博士

劍者,百兵之首,它是黃帝手中一統華夏的赫赫威名,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隱忍和堅持,亦是蓋聶手中堅定意志的體現。劍氣縱橫三萬裡,一劍光寒十九洲,多少俠客渴望手持利劍,或報國有門,或除奸討惡,劍也逐漸成為這種俠義精神的象徵。

而與此同時,鑄劍大師的名號也越來越響,古有幹將莫邪捨身鑄劍,現有鄭國榮三劍留名,鄭國榮大師一生造的三把劍,一把賣出高價,一把開創歷史,一把則是應金庸先生所邀所鑄,流傳千古

少年俠氣,龍泉現身

鄭國榮,1964年出生在浙江省龍泉市,從小不愛死板讀書的鄭國榮渴望著像古代俠客那般能夠仗劍行走天涯,於是十七歲的他便進入了市裡的龍泉鑄件廠,跟隨其中的老師傅學習相關的鑄劍技術。

鑄劍講究的是形神合一,講究苦工下的多少,渴望成為大俠的鄭國榮對這些苦活絲毫不感到煩躁,反而十分欣喜,他從磨劍開始做起,熟悉劍身、劍柄、劍鞘的結構和姿態。

每天雙手浸泡在水中直到失去感覺,聰明伶俐而又吃苦耐勞鄭國榮很快掌握了鑄劍的精髓,成為了當時廠內最年輕的鑄劍大師,此時的他也渴望著向各位鑄劍大師比肩。

隨著自己技術的不斷提高,鄭國榮的作品質量也不斷提升,也在全國有了一些名氣,開始有了一些巡演的活動,但好景不長,隨著經濟低迷,龍泉鑄件廠也不幸在大潮中倒閉了,鄭國榮因此失業,只能幫別人做一些劍身、劍柄等配件為生。

在鑄件廠的苦工並沒有白下,鄭國榮的技術也得到了業內的一致好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鄭國榮決定自己開設一間鑄劍店,他將這個店命名為古越劍鋪。

坐落於麗水境內的山腳下,雲霧繚繞的叢林中,據鄭國榮所言,他鑄劍的精髓就在於形神合一,所以他希望自己的鑄劍鋪可以遠離塵囂,放空身心,於是便選擇了山中。

鄭國榮的成名作之一的龍泉劍便誕生於此,之所以選做龍泉,一方面是劍本身特點突出,無論是鋒利度,還是柔韌性,在中國劍譜中都屬於上乘之作,並且雕刻花紋繁多,美觀度也毫不遜色,對於剛剛起步的鄭國榮來說,龍泉劍是最佳的選擇。

另一方面,鄭國榮講究自己的鑄劍時的劍心、劍魂,龍泉是他生涯起步的地方,他也希望用龍泉來宣告自己的出山。

就這樣,鄭國榮的第一把名劍誕生了,這把劍在二十一世紀初時被兩萬元的高價賣出,一時轟動全國,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鑄劍大師鄭國榮橫空出世,打響了他鑄劍生涯的第一槍。

隕鐵之下,豈非凡人

真正讓鄭國榮名列大師席位的,是一次意外的機會。在龍泉劍出名後,鄭國榮相繼製作出了幾批利刃,但均沒有超越之前鼎盛的龍泉,但好在名聲已經打響,倒也不愁日常開銷,就這樣過了三年,北京天文館的工程大師張寶林找到了鄭國榮,一番交談後,鄭國榮了解了來客的想法。

原來,在中國傳統的冶金史上,隕石鑄劍是一片空白,而反觀世界,美國和日本在這項技術上遙遙領先,於是張寶林渴望打破這一現狀,於是便找到了年輕的鄭國榮。

鄭國榮隨即答應,在國家的大是大非面前,鄭國榮的俠氣完全激發,他遠赴北京,同當時的地質學家、隕石學家、武器學家等多位人員組成團隊,收集資料,準備工藝流程,經過一個月的辛苦準備後,鄭國榮終於將六十多公斤的隕石帶回了自己的古越劍鋪。

在真正進行操作前,鄭國榮又去全國各地拜訪了多位鑄劍大師,商討鑄劍流程,一切準備就緒後,鄭國榮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鑄劍歷程,在這兩個月間,他不離工廠,整天將自己放在熾熱的火爐邊,研究著隕鐵的熔點、黏合。

靠著自己的堅韌和不言棄的精神,鄭國榮終於在百餘次的失敗後,成功將中國第一把隕鐵劍——「追風」鑄造成功,「追風」劍長不過四十四,劍寬不過四點二,輕盈鋒利。

這把隕鐵劍的成功,書寫了中國五千年鑄隕鐵劍史的開篇,對於整個中國歷史而言,意義非凡,就此,鄭國榮真正名揚天下。

得償所願,終成大師

在之後的幾年內,鄭國榮潛心研究,將自己的畢生所學編撰成冊,除龍泉劍外,鄭國榮也系統地闡述了包括清明雙刀,武士近衛,雙蛇晚清等數十把武器的鑄造工藝,連續三年榮獲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比拼的獎項,到2006年時,央視還專門為鄭國榮拍攝播出了相關的紀錄片。

但在這其中,真正讓鄭國榮感到開心的莫過於金庸先生的邀請,作為武俠小說的痴迷讀者,鄭國榮對此事相當重視,他欣然允諾金庸的請求。

在仔細思考全部小說劇情後,鄭國榮決定幫金庸鑄造楊過所使用的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也是對自己鑄劍技術的總結,這把玄鐵重劍至今仍被金庸先生所保留。

就像是古越劍鋪的鑄劍師一般,磨劍三十年,未曾煩擾,他們磨掉的是自己的心性,劍對於鑄劍者或是求劍者都是一種信仰,他們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性,將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更平靜,鄭國榮有句話說得很好:「用十年時間,做好一件事,是技藝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心性的提升。」

叮叮噹噹的鑄劍聲依舊響徹在龍泉的古越劍鋪,多少求劍者依舊在苦尋著自己的心意之劍,而鑄劍大師鄭國榮依舊在追求著自己的劍道、劍魂、劍心,他依舊和當初的那個少年一般,不在意塵囂,不在意榮辱,關乎的,無非是自己的劍和苦求的那顆心。

相關焦點

  • 鄭國榮造出的3把劍:一把為金庸所邀,一把賣出高價,一把開創歷史
    想要打造一把名劍,不僅僅需要鑄劍師千錘百鍊,更是需要耗費心血。反觀現代社會,有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想要打造一把好劍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真正的名劍還是需要用心鑄造,用原始的方法。靠著這把劍,鄭國榮登上了國際舞臺,成為了有名望的鑄劍師。第三把想必大家都聽過金庸的名號,作為眾多武俠小說的作者,怎麼能沒有一把趁手的劍呢。古語有云:寶劍贈英雄。鄭國榮給金庸鑄造了一把劍,名為玄天寶劍,並且將劍贈送給了他。
  • 鄭國榮的3把劍:一把賣出高價,一把隕鐵鑄造,一把為金庸定製
    古時候俠客們快意恩仇、闖蕩江湖,隨身佩戴的往往便是「劍」,又或者達官貴人們出行,也喜歡帶上一柄上好的佩劍,以彰顯自己的身份。劍有劍的講究。一把劍,不僅要看它是否鋒利,裝飾是否精美,揮舞是否流暢,還要看看鑄劍師是誰。
  • 鑄劍師鄭國榮:第一把龍泉劍,第2把隕鐵劍,第3把贈金庸
    毋庸置疑,在冷兵器時代的中國,劍有其獨特的地位,但隨著槍枝彈藥的出現,無往不利的名劍越來越少,能造神兵利器的鑄劍師也逐漸走向衰落。雖然司馬遷在《史記》中早已點明了生死存亡的本質——天下熙熙皆利來,天下攘攘皆利往,但是,在熱火朝天的爐火旁,仍然有人在苦苦堅持著自己的理想,他們不知疲倦地千錘百鍊,就是要打造一把絕世好劍。
  • 鑄劍師鄭國榮:第一把劍拍賣兩萬,第2把隕鐵鑄造,第3把贈金庸
    憑藉可砍、可刺、可削的多功能用途,劍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曾經長期排在兵器譜上第一的位置。首先,劍作為一種重要武器,在冷兵器時代,歷來是交戰雙方必備的有力武器,劍對於中國的歷史進程有著特殊作用和意義,古之名劍越王勾踐劍。
  • 鑄劍大師鄭國榮:打造中國史上第一把隕鐵劍「追風」,輕盈又鋒利
    在這樣幽靜的環境之下,鄭國榮全心投入於自己鍾愛的鑄劍事業。令他初具名氣的「龍泉劍」便是在此時鑄成的。龍泉劍的出現轟動了全國,在當時的中國賣出了2萬元的天價。事實上,鄭國榮所鑄的這把龍泉劍完全擔得起這樣的價錢!這把劍的劍鋒極其鋒利,可以削鐵如泥,但又不失其柔韌性。其劍身花紋繁多精良,十分美觀。
  • 他造了中國第一把隕鐵劍,也為金庸鑄過劍
    鄭老師學劍,開始於在國營劍廠當學徒,90年代中期爆發國營倒閉潮,鄭老師也因此下了崗,失去鐵飯碗的他一開始給別人做劍身加工。鐵飯碗雖不在,技術卻還傍身,給別人鑄了把劍,不僅被選作龍泉劍代表去北京參展,還被有識之士以兩萬元的高價買走——這在2001年可算一個天價,一時之間媒體爭相報導,也給了鄭老師自立門戶的信心,從而創立了古越劍鋪。
  • 龍泉舉行論劍大會 一把寶劍賣出19萬元
    獲得大師組堅韌性一等獎的鄭國榮大師作品《瑞鋒劍》,以全場最高價19萬元的價格被買家拍走。隨著兩輪比賽落幕,最終名次出爐,獲得本次比賽的4把一等獎寶劍拍賣活動開始,現場多位寶劍愛好者爭相競價,他們都希望在現場拍得一把龍泉寶劍,作為紀念和收藏。經過激烈的競拍,最終,4把寶劍均被現場觀眾高價拍走。
  • 黃金首飾500多一克,如何買到便宜的黃金首飾,賣出高價的舊首飾
    目前黃金首飾零售價510多一克,已經是歷史最高價位,最近兩年基本不會有太大的漲幅了。如果打算投資保值確實不用著急買太多黃金,如果只是平時佩戴,買個十克八克的也沒有必要太關注國際金價幾塊錢的漲跌。如果手裡的黃金比較多,賣掉一些也是不錯的選擇。
  • 最霸氣的五把中國名劍,一把被壓千年依舊光亮,一把被英國奪走
    中國自從有劍的歷史以來,劍,一直都是中國的一個符號,他是冷兵器工藝的「百兵之王」,也是武俠小說裡大俠馳騁江湖的必備物件!而中國古代的名劍尤其之多,並且其中還夾帶著很多的名人的故事,如歐冶子與他鍛造的寶劍的傳說,越王勾踐的自製用劍——越王勾踐劍!
  • 歷史上真實的怪異冷兵器:一把用鐮刀和劍組成,一把長2米印度造
    2020-04-22 09:46:31 來源: 愛上快門兒 舉報   導語:歷史上真實的怪異冷兵器
  • 中國現存最霸氣的五把神劍,一把禁止出國展覽,一把卻不在中國
    這把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劍身不見絲毫鏽斑,依舊寒光閃閃、鋒利無比。劍身鑲嵌寶石,劍首八道同心圓,最小間距只有0.2毫米,再加上這把寶劍存放千年,竟然毫無鏽跡,連考古學家都對此百思不得其解。櫑具漢劍,在中國冷兵器時代,中原大地上誕生了無數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兵器,猶如天上繁星,數不勝數,而在這千萬繁星中最為耀眼的就是唐刀和漢劍了。而漢劍的數量非常稀少。
  • 金庸武俠中有一文人,讀書讀成了絕世高手,連黃藥師都是他的傳人
    金庸通過十五部武俠小說,開創了一個令人神往的江湖。說起桃花島、光明頂、黑木崖,說起降龍十八掌、乾坤大挪移、六脈神劍,說起郭靖、喬峰、楊過,這些名詞根本不用做任何解釋。張無忌、韋小寶等角色深入人心,仿佛有血有肉。
  •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達州男子高價售賣口罩,一個口罩沒賣出去就被...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打亂了所有人的春節計劃 新冠病毒肺炎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口罩君一定沒想到 它成了最緊俏的年貨 2月3日,達州市開江公安局普安派出所接群眾舉報稱,開江縣普安鎮有人在微信坐地起價,高價售賣口罩
  • 一把由地外隕石打造的「天外神劍」橫空出世,助中華文化爭鋒天下
    (一)古人在3000多年前就掌握了使用天外隕石打造兵器的技術  在進入故事前先為大家小科普下隕石,隕石在地球以外可以說無處不在,它們實際上是一些小行星或小行星的碎塊,飄蕩遊弋在宇宙中。  1972出土的鐵刃銅鉞  在史料中記載人類歷史上最早所使用的鐵就是隕鐵,但在實際使用中卻很稀少,這可能是因為隕石在自然界中發現甚少,或者是冶煉工藝很難掌握,所以在歷史上使用的頻率很低,一直到了鐵器時代依然如此
  • 仙俠小說:縹緲之旅,鍊氣,築基這一系列的修煉境界便是由此開創
    作為當年當之無愧的鼻祖,他開創了一個時代,一個屬於仙俠世界的時代。鍊氣,築基,金丹這些神奇的修煉境界便是由他開始的。小說主要是講述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地球人類,因為某一些機緣巧合之事開啟了神秘的修真的故事。作為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小說幾乎是憑藉著一己之力開創了所謂的修真仙俠小說。而我們今天所說的修煉境界也就是從這一本小說開始出現的。
  • 南方農村的一種水果,爛在樹上沒人吃,卻在北方賣出高價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有很多特別的物產都只能在我國的的某一個區域才能看到,相比起北方,南方的水果種類要豐富的多,隨著交通和物流的發展,很多在南方普遍分布的水果,這幾年卻在北方賣出了高價,木奶果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 一把刀,一塊畫布,花一分鐘割一下,割出一幅世界名畫,賣1.8億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是世界藝術史上至為重要的時期。美國藝術家傑克遜·波洛克將各色的顏料隨意揮灑在畫布之上,並命名為《1948年,第五號》,這一「梨花帶雨」般的創作於2012年拍賣出了10億的高價。美國遍地開花的同時,歐洲的藝術土壤也不示弱,1950年,一位叫盧齊歐·封塔納的義大利藝術家開啟了他的光輝之旅:一把刀,一塊畫布,一分鐘,一幅世界名畫。
  • 金庸去世兩周年|他的出現引發了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
    文章先談到他1981年赴美講學期間到處遇見金庸迷的盛況,以及自己初讀金庸小說感受: 我認為金庸小說所包含的歷史的、社會的內容太廣泛了,也就是說金庸小說所包含的學問太廣泛了,沒有一定的歷史的、社會的知識,不認真地當作學問來讀他的書,當作學問來評價他的書,僅僅從傳奇性強烈的故事情節來讀他的書和評論他的書,恐怕是很難中肯的。
  • 酸奶大造「菌」概念 高價忽悠消費者
    酸奶大造「菌」概念 高價忽悠消費者 2008年06月24日 13:02 來源:北京商報 發表評論   專家:很多名稱不過是酸奶發酵所必需的菌群成分或英文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