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添加不同粒徑金屬鋁來改善鎂碳磚的部分性能

2020-11-26 騰訊網

通過改變MgO-C磚中所添加的金屬鋁粒徑,並根據此時鋁的分布狀態,對磚組織進行了評價,研究了與物理性能的關係。金屬鋁的粒徑越小,乾燥後及燒成後的鋁成分向結構中的分散性就越高。這些分散性的不同可以用分析EDS圖像獲得的分形尺寸表示,鋁的分散性高,磚結構均勻,性能提高,波動也降低。

(金屬鋁粉)

1、前言

MgO-C磚不易受到爐渣浸潤,抗熱震性高,所以一直被作為轉爐、電爐和二次精煉爐等精煉容器的內襯材料使用。為了提高磚組織的緻密度和強度,在MgO-C磚中添加金屬鋁、Si和B4C等金屬及碳化物。其中,添加金屬鋁的MgO-C磚的高溫強度可期待有所提高。而且,眾所周知,如果改變混合工藝,使耐火材料中金屬鋁的分散狀態發生變化,那麼會影響鋁的反應性和強度。本文著重研究了MgO-C磚中所添加的金屬鋁的粒徑發生變化時鋁的分布狀態,對其組織進行了評價,並研究了和物理性能的關係。

2、試驗方法

試驗所採用的試樣,其組成為:MgO87%、鱗狀石墨13%、外加2%平均粒徑為120μm、30μm和3μm的金屬鋁(見表1)。使用酚醛樹脂作為結合劑,混合後用真空油壓機成型為100mm×230mm×115mm的形狀,然後在250℃乾燥5h。乾燥後切割出規定的形狀,在電爐中分別於600℃、800℃、1000℃、1200℃和1400℃下還原燒成10h,測定了常溫抗折強度、高溫彈性模量、體積密度和顯氣孔率,用粉末X射線衍射、光學顯微鏡和SEM對組織結構進行了觀察。另外,對乾燥後和於1400℃燒成後的試樣,以EDS獲得的金屬鋁元素圖像為基礎,將金屬鋁的分布狀態進行了雙值化處理,採用盒式計數法通過分形分析對組織結構進行了評價。

3、試驗結果以及研究

3.1物理性能測定結果

圖1示出了在各溫度下燒成的試樣的體積密度;圖2示出了顯氣孔率。按照所添加的金屬鋁的粒徑來比較,粒徑越小則體積密度越大、顯氣孔率越低。

表1 試樣的組成及金屬鋁粒徑

圖1 各試樣的體積密度

圖2 各試樣的顯氣孔率

圖3和圖4分別示出了常溫抗折強度和高溫彈性率。所添加金屬鋁的粒徑越小,抗折強度和高溫彈性率則越大。

圖3 各試樣的常溫抗折強度

圖4 各試樣的彈性率

3.2礦物相的鑑定

圖5示出了在各溫度下燒成磚的粉末X射線衍射結果。關於1號試樣,當燒成溫度為600~1000℃時可以看到金屬鋁的峰值;溫度為1200℃時可以看到與金屬鋁生成的Al4C3的峰值;溫度為1400℃時檢測到了MgAl2O4的峰值。

圖5 各試樣的礦物相

關於2號試樣,在600~800℃時檢測出了金屬鋁;在1000℃時金屬鋁峰值消失,發現存在Al4C3、MgAl2O4的峰值;在1400℃時出現尖晶石的峰值。

關於3號試樣,在600℃時檢測出了金屬鋁,但在800℃時金屬鋁峰值消失,發現存在Al4C3峰值,當在1200℃時,明顯存在尖晶石峰值。根據該結果可知,所添加金屬鋁的粒徑越小,在低溫下鋁越容易消失,並生成Al4C3、MgAl2O4等鋁化合物。

3.3組織分析

圖6示出了在1400℃燒成後各磚的SEM圖像。不管粒徑大小,凡是添加了金屬鋁,認為有鋁存在的地方,都有孔洞形成。關於這些孔洞的形成機理,正如山口等人的報告那樣,推測如下。

(1)首先,金屬鋁被加熱到熔點以上,其表面形成Al4C3皮膜;

(2)達到熔點的鋁氣化,皮膜的內壓上升;

(3)溫度進一步升高,由於Al(g)、Al2O(g)的壓力,Al4C3皮膜破裂,Al(g)、Al2O(g)擴散到組織中。

推測這次使用的粒徑為3~120μm的金屬鋁都是按照這種擴散機理在組織中進行分布的。

圖6 各試樣在1400℃時的SEM圖像

3.4通過分形分析對分散性的評價

圖7示出了各試樣硬化後以及1400℃燒成後的分析圖像和由此獲得的分形尺寸。一般認為乾燥後的試樣圖像所獲得的分形尺寸表示所添加的金屬鋁的分散狀態,在溫度為1400℃燒成後的試樣圖像所獲得的分形尺寸表示Al4C3、Al2O3、MgAl2O4等所有的鋁化合物的分散性。關於硬化後鋁在組織中的分散性,推測的是金屬鋁的粒徑越小,分形尺寸越大,分布則更均勻。其次,關於燒成前後的分散性,它與硬化後的情況一樣,金屬鋁的粒徑越小,分形尺寸越大,並且不管金屬鋁粒徑是多少,燒成後的分形尺寸都比乾燥後大。一般認為這是由於通過上述的擴散機理,鋁元素擴散到組織中生成了鋁化合物的緣故。

圖7 各試樣的映射圖像和分形尺寸

3.5強度波動

圖8示出了根據1400℃燒成後試樣的常溫抗折強度計算出的韋布爾係數與分形尺寸的關係。

圖8 分形尺寸與韋布爾係數之間的關係

從圖中可知:分形尺寸越大,韋布爾係數則越大,強度波動降低。由此推測,金屬鋁和鋁化合物在組織中的分散性越高,則越能形成均勻的組織,抑制性能的波動。

4、結語

對添加不同粒徑金屬鋁的MgO-C磚的組織和物理性能進行了研究。金屬鋁的粒徑越小,乾燥後及燒成後的鋁成分向組織中的分散性則越好。另外明確得知,分散性的差異可以利用EDS圖像分析所獲得的分形尺寸來表示,鋁的分散性越高,磚組織越均勻,則越能提高性能,減小波動。

相關焦點

  • 金屬鋁粒徑對MgO-C磚的物理性能和組織的影響
    摘要:通過改變MgO-C磚中所添加的金屬鋁粒徑,並根據此時鋁的分布狀態,對磚組織進行了評價,研究了與物理性能的關係。金屬鋁的粒徑越小,乾燥後及燒成後的鋁成分向結構中的分散性就越高。這些分散性的不同可以用分析EDS圖像獲得的分形尺寸表示,鋁的分散性高,磚結構均勻,性能提高,波動也降低。
  • 石墨含量的不同,直接影響鎂碳磚的這些使用性能!
    鎂碳磚是以鎂砂和石墨為原料,利用各種結合劑製成的鹼性耐火材料。而石墨作為鎂碳耐火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含量對於鎂碳耐火材料的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由於石墨導熱性高、熱膨脹係數低以及石墨與熔渣之間不潤溼。因此,添加石墨大大提高了鎂碳耐火材料的抗熱震性及抗渣侵蝕性能。
  • 如何通過調控粒徑分布提升LFP材料倍率性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提出了多種辦法來提升磷酸鐵鋰材料的倍率性能,這其中納米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製備納米LFP顆粒可以有效的縮短離子擴散的距離,從而達到提升LFP倍率性能的目的。雖然納米化能夠有效的提升LFP材料的倍率性能,但是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列的問題,例如振實密度降低,影響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納米顆粒引起的團聚和分散困難等問題。
  • :通過調節高價金屬的3d金屬氧化循環能量來改善OER性能
    最近有報導稱,多金屬氧氫氧化物在析氧反應(OER)中的性能優於貴金屬催化劑
  • 鋰電池低溫性能如何改善?超全最新研究匯總!
    通過引入具有優異離子電導率的快離子導體來有效改善Li+擴散速率,為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改善提供了新思路。 2 、通過Mn、Al、Cr、Mg、F等元素對材料本體進行體相摻雜,增加材料的層間距來提高Li+在本體中的擴散速率,降低Li+的擴散阻抗,進而提升電池的低溫性能。
  • 水性鋁銀漿使用指南
    今天曼特博為您解答:1、水性鋁銀漿簡介 按照溶劑型鋁銀漿的分類來看,鋁銀漿一般分為漂浮型鋁銀漿和非浮型鋁銀漿兩種。這種叫法也自然而然的延續在水性鋁銀漿上面了。兩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能夠在同一款樹脂中呈現不同的定向排列效果,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礎上,曼特博又將其進一步細分為水性高漂浮銀、水性浮銀、水性懸浮銀以及水性沉銀,在此就不多介紹了。
  • 稀土對鋁及鋁合金的影響
    稀土的淨化作用主要表現為明顯減少鋁液中的氫含量,降低針孔率和孔隙度(見圖1b),減少夾雜物和有害元素等。主要是因為稀土與氫有較大的親和力,能大量吸附和溶解氫,並形成穩定的化合物,不會聚集成氣泡,使鋁的含氫量和孔隙率明顯降低;稀土與氮生成難熔化合物,在熔煉過程中大部分以渣的形式排除,從而達到淨化鋁液的目的。
  • 科學家發現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粒徑效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喬波濤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杲團隊合作,在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進展,在Au/TiO2體系中發現了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粒徑效應,並通過建立熱力學平衡模型,闡釋了這一效應產生的原因。
  • 從正負極材料和電解液解析鋰電池低溫性能改善
    另外,低溫充電過程中尤其是低溫大倍率充電時,負極將出現鋰金屬析出與沉積,沉積的金屬鋰易與電解液發生不可逆反應消耗大量的電解液,同時使SEI膜厚度進一步增加,導致電池負極表面膜的阻抗進一步增大,電池極化再次增強,最將會極大破壞電池的低溫性能、循環壽命及安全性能。本文綜述了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研究進展,系統地分析了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
  • 添加鋁 鈦或矽對鐵水脫氮的影響有哪些?
    【鋁道網】 前言  要想將鋼中的氮降低到所需的含量範圍比較難,這是因為在脫氣過程中及之後,氮通過和空氣接觸而滲進金屬中,因此測定不同渣中的氮化物含量就是為了探察氮化物含量高的渣並研究利用渣來脫氮的可能性
  • 影響鋁合金性能八大金屬元素_鋁合金,鋁板,鑄鋁 - 鋁道網
    ,結構不同與鋁形成的化合物也不同,因而對於鋁合金性能的影響也不一樣。5、金屬元素:鋅元素的影響Al-Zn合金系平衡相圖富鋁部門275時鋅在鋁中的溶解度為31.6%,而在125時其溶解度則下降到5.6%。鋅單獨加入鋁中,在變形前提下對鋁合金強度的進步十分有限,同時存在應力侵蝕開裂、傾向,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
  • 大連化物所發現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粒徑效應
    —載體強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進展,在Au/TiO2體系中發現了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粒徑效應,並通過建立熱力學平衡模型,闡釋了這一效應產生的原因。作為在金屬—載體界面上發生的動態過程,SMSI與金屬表面特性密切相關,而金屬表面特性通常受金屬納米顆粒(NPs)尺寸的影響,因此SMSI的發生可能存在粒徑效應。  為驗證這一猜想,研究團隊可控合成了不同粒徑的Au/TiO2催化劑,研究了其SMSI現象。
  • 基於乳化瀝青顆粒平均粒徑的透層油性能評價方法
    在國外,透層油主要用於非穩定類粒料基層,要求採用中凝液體瀝青和乳化瀝青,滲入未處治基層材料至足夠的深度,以起到聯結基層和面層的作用。Mohand,Gour等採用對6種透層油進行了試驗,測試了瀝青的強度和滲透性能,對透層油的滲透性能進行了評價,用以指導選擇透層油的類型。
  • 金屬表面處理——鋁和鋁合金
    表現相似於車紋,都是表面形成流暢的連續紋路,不同的是,車紋表現為環狀紋路,擦紋表現為直線6.批花:我們經常看到有些金屬銘牌,上面的產品或者公司標示有傾斜或者直體絲狀條紋,此為批花工藝7.批邊:類似拋光、電鍍效果,但是加工方式不同,效果不同。
  • 大連化物所發現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粒徑效應---中國科學院
    —載體強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進展,在Au/TiO2體系中發現了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粒徑效應,並通過建立熱力學平衡模型,闡釋了這一效應產生的原因。作為在金屬—載體界面上發生的動態過程,SMSI與金屬表面特性密切相關,而金屬表面特性通常受金屬納米顆粒(NPs)尺寸的影響,因此SMSI的發生可能存在粒徑效應。  為驗證這一猜想,研究團隊可控合成了不同粒徑的Au/TiO2催化劑,研究了其SMSI現象。
  • 科學家發現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的粒徑效應—論文—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喬波濤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杲團隊合作,在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進展
  • 金屬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
    二、物理性能金屬村料在各種物理條件作用下所表現出的性能稱為物理性能。它包括密度、熔點、導熱性、導電性、熱彭張性和磁性等。1.密度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稱為該物質的密度,用符號???表示。密度是金屬材料的一一個重要物理性能,不同材料的密度不同。
  • 無機填料性質對塑料產品性能的影響
    1、幾何形狀特徵不同幾何形狀的填料穎粒對其塑料製品的強度影響一般是纖維狀>片狀>柱狀>立方體>圓球形。片狀填料有助於提高製品的機械強度,但不利於成型加工。反之,球狀填料可以改善製品的成型加工性能,但卻可能使其機械強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