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習題周周練」
第九章 壓強
第2節 液體的壓強
1.液體壓強的特點
【解題依據】液體壓強的特點:
①液體由於受重力作用,對容器底有壓強;
②液體由於具有流動性,對容器的側壁有壓強;
③液體內部也有壓強,且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題目一如圖所示,在瓶的a、b兩處各扎一個小孔,並將孔封住。擰開瓶蓋,在瓶中注滿水,打開a、b兩孔後觀察到圖示的情況,這說明:水對容器的有壓強;且液體的壓強隨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如果想要證明液體的壓強與方向無關,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
【解題思路】根據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結合圖中所示的情形可做出判斷。
解:讀圖可知,在瓶中注滿水,打開a、b兩孔後觀察到兩孔都有水噴出,說明水對容器的側壁有壓強,同時看到b孔噴出的距離比a孔噴出的距離遠,說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果想要證明液體的壓強與方向無關,接下來的操作是在一個孔的相同高度周圍再扎幾個小孔。
答案:側壁;深度;在一個孔的相同高度周圍再扎幾個小孔
點評:熟知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並能結合實驗進行總結和判斷。
練習題1 在塑料瓶的側壁不同位置分別開有個小孔a、b,瓶中灌滿水後,水從小孔中流出。觀察到a孔中水流較緩,b孔中水流較急,如圖上所示。請根據本實驗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科學性問題:_________。
練習題2如圖所示,在開口的礦泉水瓶上扎一個小孔,水便從小孔噴出。隨著瓶內水面的降低,水噴出的距離越來越_______,此過程中瓶內水的密度將如何變化?______。
2.液體壓強的計算
【解題依據】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①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②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產生的壓強越大;
③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體產生的壓強越大;
④液體產生的壓強與液體(質量)的多少、容器的形狀等無關;
⑤液體的壓強公式:p=ρgh。
題目二 如圖所示,一個盛水的試管由豎直方向逐漸傾斜,在水從試管中流出前,水對管底的壓強將( )
A.保持不變 B.減小
C.增大 D.無法判斷
【解題思路】水產生的壓強只與水的深度有關,可根據題意判斷液體(水)深度是否變化及如何變化,在運用公式p=ρgh進行判斷。
解: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ρgh,隨著玻璃管的傾斜,液面距容器底的豎直高度越來越小,所以壓強逐漸減小。
答案:B
【點評】此題的關鍵是要抓住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是液體密度和深度,與液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具體可根據p=ρgh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
練習題3 如圖所示,一兩端開口的塑料軟管,用橡皮膜將下端開口紮緊(密封),將塑料軟管豎直放置時,從上端開口處倒入一定量的水,可以發現橡皮膜向下凸起(圖甲),此時若將軟管下部某處按圖乙所示適當彎曲(圖中橡皮膜未畫出),你認為橡皮膜凸起的程度與圖甲相比將會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練習題4 如圖,盛滿純淨水的密封純淨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將其倒置在水平桌面上,則水對瓶底的壓強_______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題目三 在如圖所示的「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特點」的實驗中,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水中,下列說法中,能使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減小的是( )
A.將探頭放在同樣深度的濃鹽水中
B.將探頭在原位置轉動180°
C.將探頭向下移動一段距離
D.將探頭向上移動一段距離
【解題思路】根據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進行判斷,要減小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根據p=ρ液gh,可以減小深度或減小液體的密度。
解:將探頭放在食鹽水中的同樣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變大,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變大,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大,故A錯誤;液體內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壓強是相等的,將壓強計的探頭在原處轉動180°不會影響壓強的大小,故B錯誤;將探頭向下移動一段距離,深度變大,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變大,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大,故C錯誤;將探頭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深度變小,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變小,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減小,故D正確。
答案:D
點評:通過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來反映液體壓強的大小是轉換法的運用。要想順利解答此題,必須對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有一個熟練的掌握才行,這也是我們應重點把握的知識點。
練習題5如圖所示,把下部蒙有橡皮膜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發現橡皮膜向裡凹陷,說明液體內部有______的壓強。保持玻璃管的位置不變,向水中投放一些食鹽,待鹽在水中充分溶解後(忽略液面的升高),橡皮膜凹陷程度比原來的要______(選填「大」或「小」),實驗中,這一現象很不明顯,能把這個物理規律充分反映出來的實驗儀器是_______。
練習題6 如圖所示,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1)圖甲所示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水面的_______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使用前應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方法是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該裝置_______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
(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型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通過______(選填序號)方法可以進行調節。
A.從U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
B.拆除軟管重新安裝;
C.向U型管內添加適量水。
(3)比較乙圖、丙圖和丁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______。
(4)在乙圖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同深度的鹽水,其他條件不變,則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______(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
(5)實驗過程中,主要採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最後可得到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是液體密度和深度。
題目四 在如圖所示,一重為20N、底面積為0.02m↑2的容器置於水平桌面上,所裝液體的體積是0.01m↑3,深0.3m。若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是2.7×10↑3Pa。(g取10N/kg)求:
(1)液體的密度;
(2)距容器底面向上0.1m處a點受到的液體壓強。
【解題思路】(1)已知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及所裝液體的深度,利用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可求出密度;
(2)求出容器底向上20cm處的a點的深度,利用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可得結果。
解:由:(1)由p=ρgh得:
液體的密度ρ= p/gh=2.7×10↑3Pa/10N/kg×0.3m=900kg/m↑3;
(2)容器底向上0.2m處的a點的深度:h↓a=0.3m-0.1m=0.2m,
a點的液體的壓強p↓a=ρgh↓a=0.9×103kg/m↑3×10N/kg×0.2m=1800Pa。
答:(1)液體的密度是900kg/m↑3。
(2)距容器底面向上0.1m處a點的液體壓強是1800Pa。
【點評】本題考查液體壓強和固體壓強公式的應用,數據繁多,做題時應選擇合適的公式,選擇相對應的數據,特別是液體的深度的選擇,注意深度和高度的區別,並注意單位的換算。
練習題7自來水龍頭距地面高2m,測得水龍頭中水的壓強是3.2×10↑5Pa,則水塔中水面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米?
3.連通器
【解題依據】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
特點:連通器裡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是相平的。
題目五 如圖是現代居室的衛生間所安裝的地漏結構示意圖,地面上的積水通過漏水孔和下水管排入下水道。地漏另一個更重要的用途是能阻止下水道的「臭味」通過下水管進入房間。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存水杯和隔離罩的設計用到了一個什麼物理模型?
(2)若存水杯中沒有水時,還能防止下水道的「臭味」入室嗎?簡要說明你的理由。
【解題思路】用U形「地漏」等都是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用裡面的存水將上下隔開,防止異味上行,據此來進行解答。
答:(1)衛生間安裝的防止下水道「臭味」上逸的地漏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使管中存有一定量的水,將上下隔開,防止臭味上行;
(2)若存水杯中沒有水時,不能防止下水道的「臭味」入室。因為若存水杯中沒有水時,不能將上下隔開,所以不能防止臭味上行。
【點評】以家庭衛生間中的設備為背景,考查了連通器的原理與應用,將物理知識很好地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值得我們關注。
練習題8在裝修房屋時,工人師傅常用一根灌有水的透明塑料軟管兩端靠在牆上的不同地方,按管中水面位置在牆上作出標記(如圖所示)。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所依據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原理。
練習題9某同學設計了四種廚房洗碗盆下水管的示意圖(如圖)。最合理的示意圖是( )
練習題答案
1.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有什麼關係?
2.近;不變
3.變小(提示:因為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水管彎曲後水的深度減小,水的壓強減小。所以,橡皮膜凸起程度變小)
4.不變(提示:對於一杯密封且裝滿的水,不論正放還是倒放,水的深度不變)
5.向上;大;壓強計
6.(1)高度差;不漏氣;
(2)B;(3)相等;
(4)變大; (5)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
7.解:由p=ρgh得:
h=p/ρg=
3.2×10↑5Pa/1.0×10↑3kg/m↑3×9.8N/kg
=32.65m,
水塔距地面的高度為:
32.65m+2m=34.65m。
答:水塔距地面的高度是34.65m。
(提示:一定要記住加上水龍頭到地面的高度)
8.為了找到兩個相同高度的點;連通器
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