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9年前的一個風和日麗的周五,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正發生著一件改變美國命運的事情。
美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艾倫·謝潑德作為NASA水星計劃的其中一人,正焦灼地坐在紅石火箭搭載的自由7號上。
發射前,地面工作人員緊急準備中,由於種種複雜的因素,發射時間在不斷延遲,時間在一點點流逝,謝波德的焦灼、緊張和期待,隨著一泡尿全然釋放了出來。
謝波德也"光榮"地奪得了世界唯一的《尿褲子太空第一人》的稱號。
NASA工程師千算萬算,所有精密儀器,燃料灌注,飛行時間,太空人零重力狀態的身體變化,飛船失控,火箭爆炸,所有東西都考慮到了,卻忘記考慮謝波德會在發射臺待多長時間,於是謝波德尿了。
自此,人類為期59年的太空廁所探索之旅,正式拉開帷幕。
剛開始,只是做成了安全套類型的卷邊袖口,然而就跟套有3%的意外率一樣,卷邊袖口也時常會漏尿。
但是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尿袋也已經解決不了太空人的需求。
剛開始太空人們都只在太空停留半天一天,但是自阿波羅8號的繞月飛行開始,太空人在太空一待就是好幾天。
NASA的工程師在這一方面好像不太上道,小號解決了,大號就不考慮了,所以剛開始太空人們都是用各種袋子粘在屁股上,搞定之後要往裡面加入殺菌劑免得其產生細菌釋放氣體導致便便爆炸。。。為了讓殺菌劑充分發揮作用,還得用手揉捏直到殺菌劑充分混合。
咳咳,這個畫面,大家想想。
也出於這個操作讓人太難受,不得不吃殘渣少的食物。
直到阿波羅任務結束之後,也就是1972年,做出了一款紙尿褲,可以小號大號一起解決。
直到1980年之後,NASA工程師才開發出太空第一款廁所,開始用於太空梭和空間站。
而太空人們上廁所時,要把身體固定在廁所上,然後那個口子會把他們的大號吸走,用另一個漏鬥把他們的小號吸走。
最後當他們完成任務後,他們的便便會存貯在一個袋子裡,最後送上一艘貨船撞擊地球,直到燃燒蒸發。
而第二代廁所,長這樣。
價值1900萬美元,是俄國人造的,這個廁所成為空間站的第二個廁所。但是那味道,瀰漫在空間站中,給你帶來這輩子難忘的氣味體驗。
NASA還曾經發起過一項挑戰"太空便便",最終其中一個系統通過,並獲得1.5萬美元的獎勵。
這個系統是基於一個小通道的胯部,不同的袋子或管可以連接到那裡收集廢物。它甚至可以幫助太空人在不脫掉太空衣的情況下更換內褲。
第三代,就是這一款最近剛送上空間站的最新廁所了,價值2300萬美元,耗時6年打造。
這款新型的太空廁所產生的氣流,則是一種藉助了3D列印的鈦合金雙風扇分離器產生的,這款廁所能夠自動開啟氣流循環,控制氣味的擴散。
這款馬桶在排便的同時,還可以利用特殊形狀漏鬥和軟管吸尿,而吸收的尿液則用上了另一項新的黑科技"尿液淨化機器",簡單來說就是把尿液重新變回可以飲用的純淨水。
別看這操作有點騷,可是在太空,水源太稀缺了,每年地球送上空間站的2200升飲用水費用就高達2200萬美元。
直到這個1.5元億的廁所出現,太空人們才結束了為期59年的"航天辛酸屎"。
對於太空如何上廁所的探索,相信不會止步於此,因為馬斯克可是要到火星移民的男人,到時候肯定是需要移動的航天服就能上廁所啊。
太空人們上一趟廁所,也是真不容易,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這個問題會被很好地解決,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