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批黑矮星爆炸後,宇宙徹底死亡

2020-09-03 科學書屋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新媒體專電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8月15日報導,科學家們通常認為,「大爆炸」創造了時空,讓鐘錶運行,也形成了星系、恆星和行星。但未來會發生什麼?宇宙會走到盡頭嗎?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馬特·卡普蘭在一份公報中說:「宇宙將成為一個悲傷、孤獨和寒冷的地方。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熱寂』,宇宙的主要構成將是黑洞和枯竭的恆星。」


卡普蘭在一篇預計將發表於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文章中估算了宇宙何時將變為一片死寂。為此,卡普蘭估測了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可能出現的時間。所謂的超新星爆發,是指大質量恆星在燃料耗盡、坍縮時通常可能發生的一次劇烈爆炸。根據卡普蘭的預測,這次爆炸將出現在10的32000次方(也就是1後面有32000個0,一張紙都寫不下)年以後。


然而,卡普蘭的估算並未描述大質量恆星的死亡。它們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死亡了:正如現在我們看看周圍,大恆星聚合越來越重的元素,直至成為鐵。鐵元素無法再聚合,並會累積在恆星內部,最終導致恆星坍縮和爆炸。


因此,一切結束後,最終剩下的將是更小的恆星,它們不會再發生超新星爆炸,而是成為白矮星:這就是等待太陽的命運。白矮星是什麼樣子?基本上是失去外殼的恆星留下的熄滅的核。



理論上來說,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核會逐漸冷卻,並成為黑矮星。卡普蘭說:「隨著白矮星冷卻,在接下來的數十億年間,它們的亮度會逐漸減弱,並最終硬化,成為不會發光的黑矮星。」黑矮星的成分為碳、氧等輕元素,其體積與行星差不多。但與行星不同的是,它們會達到恆星的質量。


但就算形成黑矮星,一切也不會結束。卡普蘭說,由於量子隧穿效應,黑矮星的內部將繼續發生聚變反應。因此,就算黑矮星也會產生鐵,並最終加快超新星爆發:這就是卡普蘭所說的「黑矮星超新星」。

相關焦點

  • 當最後一批黑矮星爆炸後,宇宙徹底死亡!!
    卡普蘭在一篇預計將發表於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文章中估算了宇宙何時將變為一片死寂。為此,卡普蘭估測了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可能出現的時間。所謂的超新星爆發,是指大質量恆星在燃料耗盡、坍縮時通常可能發生的一次劇烈爆炸。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份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死亡後,「黑矮星」將開始爆炸,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一切歸於虛無。以目前的恆星理論,大質量恆星急劇死亡形成超新星爆炸,是因為內部的核反應在核心產生過量的鐵如毒液一樣堆積,最後觸發恆星坍塌形成超新星。而黑矮星雖然沒有能量進行核反應,內部猶如冬眠一樣沒有任何活動。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宇宙會有終結的一天,只不過沒有人能目睹到這種在遙遠的將來發生的告別。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份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死亡後,「黑矮星」將開始爆炸,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一切歸於虛無。
  • 宇宙終結是一場黑矮星爆炸的「煙花秀」
    在了解宇宙終結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個陌生的概念—黑矮星。黑矮星從理論上來說,黑矮星是恆星演化的最後的狀態,這個時候的恆星已經不再散發出熱和光亮了,就像「黑洞」一樣隱匿在太空當中。事實上,根據計算一顆黑矮星的形成需要花費千萬億年的時間,但是目前我們的宇宙才140億歲,因此目前並不困難有任何黑矮星的存在。
  • 宇宙可能在黑矮星爆炸中走向黑暗
    近日,《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的一篇論文發現,這類恆星能以慢得超乎尋常的速度進行核聚變,並最終形成超新星一樣的爆炸。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及卡內基天文臺的天文學家Abigail Polin(未參與本研究)介紹,白矮星發生爆炸這一概念有點兒令人意外,因為,科學家們一般認為這些燃盡的恆星「會永遠地冷卻下去」。  根據這一新的研究模型,最早一批白矮星爆炸至少不會早於101100年後。
  • 宇宙可能在黑矮星爆炸中走向黑暗
    這些恆星年齡介於120億至130億年,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根據新的研究,白矮星也將成為宇宙中最後的恆星,並將一直延續到超乎想像的遙遠的未來,並最終發生爆炸。圖源:NASA AND H.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及卡內基天文臺的天文學家Abigail Polin(未參與本研究)介紹,白矮星發生爆炸這一概念有點兒令人意外,因為,科學家們一般認為這些燃盡的恆星「會永遠地冷卻下去」。  根據這一新的研究模型,最早一批白矮星爆炸至少不會早於101100年後。
  • 宇宙的終極命運:黑矮星持續爆炸,在聲聲巨響中歸於虛無!
    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份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死亡後,「黑矮星」將開始爆炸,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一切歸於虛無。 不過白矮星釋放的熱量可達數萬億年,遠遠長於當前的宇宙年齡。據卡普蘭的計算顯示,一顆白矮星要變成黑矮星至少要137億年。換句話說,我們的宇宙在理論上還沒有黑矮星的誕生。 根據卡普蘭的理論,白矮星即使變成了黑矮星,表面也不再發光發熱,但內部核反應並未完全停止。
  • 黑矮星爆炸將可能會是宇宙中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
    據外媒報導,宇宙可能始於一次大爆炸,但它很可能會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在數萬億年的時間裡慢慢消逝並最終變成黑色。現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計算出了可能會發生的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被稱為黑矮星的恆星爆炸,這些恆星甚至還不存在。
  • 黑矮星爆炸將可能會是宇宙中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
    現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計算出了可能會發生的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被稱為黑矮星的恆星爆炸,這些恆星甚至還不存在。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它們會逐漸消失,進而凍結成固體並變成寒冷、黑暗的黑矮星。據計算,這一過程將需要耗費數萬億年時間,而由於宇宙本身只有134億年的歷史,科學家們預計目前還不存在任何黑矮星。已知最古老的白矮星目前也仍在明亮地發著光。一顆黑矮星基本上被認為是一個故事的結束,但據Caplan介紹稱,在這些物體中仍有一些生命存在。
  • 爆炸的黑矮星可能是「宇宙中有趣的事情」
    這些天來,科學家們認為宇宙的熱度正在減弱,但是一項新的理論分析預測,宇宙將以爆炸的黑矮星的形式呼吸其最終的喘息。,在最後一顆恆星消失之後,最重的黑矮星將開始成為超新星。黑矮星是白矮星的冰凍殘留物,白矮星本身是低質量恆星的殘留物。該研究的唯一作者,來自伊利諾州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馬特·卡普蘭(Matt Caplan)說,這些爆炸將是「宇宙中發生的最後一件有趣的事情」,正如他在ISU新聞稿中所解釋的那樣。
  • 宇宙「終結日」被美國科學家算出,最後的「黑矮星」將見證這一切
    來自美國的物理學家卡普蘭表示,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演算,他認為宇宙是有「終結日」的,因為當最後一批恆星演化到尾聲,經過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後,宇宙就會進入到死寂的狀態之中,這個時候,宇宙將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只剩下黑洞在其中。卡普蘭給出了宇宙的「終結日」,他表示,通過演算,他認為宇宙的「終結日」是在大約10的32000次方年之後。為何超新星爆發決定宇宙終結?
  • 宇宙中最後一顆超新星爆發,竟是黑矮星造成的
    超新星是一個強大的事件,在一個短暫的時刻,一顆恆星像星系一樣發光,在最後一次絕望的嘗試中撕裂自己以對抗它的引力。雖然我們認為超新星是罕見而奇妙的東西,但科學家表示它們是相當普遍的。根據對我們星系中同位素的觀察,我們知道銀河系每一千年至少會產生20顆超新星。這些燦爛的宇宙閃光充滿了宇宙中的重元素,而它們殘留的塵埃幾乎構成了我們周圍所看到的一切。
  • 宇宙終結的最新理論:黑矮星大爆炸
    在新的研究中,卡普蘭教授和他的團隊認為,一種未來類型的恆星,即黑矮星,將是宇宙中最後一種天體,最終將爆炸成超新星,以壯觀的爆炸宣告宇宙的終結。以及黑矮星將如何獲得未來爆炸的能量?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黑矮星,簡單地說,黑矮星是相對較小的恆星,在其生命周期中許多階段的最後階段,小的或中等的恆星,其質量小於太陽質量的10倍,它們的生命最終會耗盡能量,然後引發核聚變,使恆星得以存活。
  • 黑矮星最後會變成什麼?科學家模擬10^32000年後黑矮星爆炸坍縮
    是經歷一場華麗的爆炸然後歸於沉寂,還是默默地陷入一片漆黑?物理學家喜歡藉助計算機模擬來提前揭曉答案。宇宙中有一股與引力相反的神秘力量——暗能量,它擅長把宇宙分割開,如此推算,未來每顆天體都會很孤單,即使是最亮的超新星也互相看不到對方。
  • 10¹¹⁰⁰年後,宇宙將上演一場黑矮星「煙火秀」?
    基於宇宙的最終命運是熱寂,最近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Matt Caplan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難以想像的遙遠未來,被稱為黑矮星的冷恆星殘骸將開始爆炸,成為宇宙生命史上最閃耀、最壯觀的一場最後的
  • 宇宙也有「終結日」?美國科學家計算出估值,黑矮星或成見證者!
    宇宙也有「終結日」?美國科學家計算出估值,黑矮星或成見證者!宇宙神秘莫測,迄今為止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仍然只有片面。關於宇宙的起源之謎,仍在探討中,以宇宙的範圍現狀來看,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一切都只能處於猜測中。宇宙中的星體不計其數,它們都有各自的運轉模式。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呢?
  • 在未來數萬億年後,我們的宇宙將以這種方式死亡:緩慢地灰飛煙滅
    在未來數萬億年後,我們的宇宙將以這種方式死亡:緩慢地灰飛煙滅。預計這不會很快發生,但科學家已經模擬計算出宇宙何時將會終結:大約在10的1100次方年後。這項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研究指出,在「未來數萬億年」的某個時候,當我們所知的宇宙死亡時,恆星將繼續爆炸,但不是以巨大的爆炸,而是「非常、非常緩慢地灰飛煙滅」。
  • 黑矮星爆發:等待時間盡頭的花火,為光明餞行
    有科學家認為,很久很久以後,宇宙中將出現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超新星——黑矮星超新星。黑矮星超新星,將是宇宙的最後一次閃光。它們只出現在光明的盡頭,那時宇宙中將不再有恆星,各處的溫度也已基本歸零。普通的超新星是恆星死亡的一種方式。這些恆星的質量都很大,它們爆發後內核將變成中子星甚至黑洞。但是那些較小的恆星沒有那麼暴烈。它們會緩慢停止核聚變,萎縮成白矮星。白矮星在經歷了足夠漫長的時間後,會慢慢冷卻,變成黑矮星。
  • 白矮星最終會變為黑矮星?那為何從未發現黑矮星?原來如此
    當太陽上的氫元素耗盡之後,太陽上的氫核聚變會轉為氦核聚變,而在這個過程中,太陽會發生氦閃,氦閃會在瞬間釋放巨大的能量,徹底破壞地球的生態系統。而在氦閃之後,太陽便會開始膨脹為一顆紅巨星,體積急劇增大,最終吞沒地球軌道,最後太陽會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急劇坍縮,成為一顆白矮星。
  • 牧羊人與黑矮星
    最近一直在思考宇宙與天體,聽說了一顆很有趣的星體——黑矮星。由白矮星死亡後停止發光發熱演變成的它,無論是從浮華到結果,還是從孤傲到灑脫,都沒有人能證實它的存在,因為它只是一顆理論上存在的天體。白矮星是像太陽一樣的一顆恆星的遺核,而逐漸冷卻後,會成為看不見的黑矮星。也可以這麼說,黑矮星是在白矮星完全冷卻的時間以萬億年記後的寂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