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終結,從人的生命大到宇宙的沉寂。宇宙並不會消失,在這個客觀的空間裡,它永遠不會消失,但是當宇宙中的最後一顆星星暗淡了之後,當整個宇宙一點光亮都沒有的時候,那麼永恆的黑暗就降臨了。
據說,在黑暗到來之際,宇宙中會上演一場獨一無二的「煙花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了解宇宙終結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個陌生的概念—黑矮星。
從理論上來說,黑矮星是恆星演化的最後的狀態,這個時候的恆星已經不再散發出熱和光亮了,就像「黑洞」一樣隱匿在太空當中。
我們也知道科學家是通過光亮的吸積盤來判斷黑洞的存在的,但是這黑矮星既沒有積吸盤也不散發任何的光亮,因此如果想在太空中發現它們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那現在宇宙中有黑矮星的存在嗎?
上面我們提到,黑矮星的存在是一種理論狀態, 也就是並沒有得到任何實際證據的佐證。事實上,根據計算一顆黑矮星的形成需要花費千萬億年的時間,但是目前我們的宇宙才140億歲,因此目前並不困難有任何黑矮星的存在。
當恆星處於成年期的時候,會在主序星圖上佔據一個位置。如果這個主序星的質量不夠大的話,那麼它就會變成一顆白矮星,這已經能算是一顆「死亡」的恆星了,它內部的所有的燃料都已經被燃燒完了。
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白矮星仍然保持著一定的熱量,也就是散發著餘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它都會持續不斷地將所剩下的熱量輻射出去。
白矮星的熱量越來越少,終於它不再散發出任何的光熱。最後它就由一顆白矮星變成了黑矮星。但是它已經無法再繼續發散任何熱量和輻射了,在太空中相當於一個隱身的狀態。
我們知道當恆星消耗完它內部的燃料時,它可能超新星爆炸、變成白矮星、或者成為黑洞,這主要是由恆星的質量所決定的。
對於質量較小的恆星來說,它的核心產生的核聚變不會產生很重的元素,因此只會以白矮星的小型緻密外殼的形式結束生命。然後開始散發餘熱,最後開始變得冰冷、暗淡,也就是我們上面介紹到的黑矮星。
而科學家認為,宇宙的終結就是最後這黑矮星的爆炸,或者也可以說是黑矮星超新星爆發,這個時候宇宙中的溫度和熱度都開始消失,浩瀚的宇宙就是一塊接近絕對零度的空曠之地。
黑矮星超新星是通過量子過程所形成的,稱為核吡啶核聚變。。一般來說,恆星的燃料都是熱核融合,高溫和壓力克服了原子核的天然電斥力,使原子融合成新的更重的元素。但是在黑矮星的聚變當中,量子隧穿使原子核比正常情況下更接近彼此。因此可以緩慢地將原先白矮星中的元素聚變成鐵,而鐵就是聚變所成產生的最後一種元素。
最後的這個聚變過程,是非常非常緩慢的,你即使花上幾百萬年,可能也觀察不到黑矮星上的任何聚變反應。相比之下,太陽每秒聚變的質子數超過10^38。將一顆黑矮星轉化為鐵需要10的1100次方和10的32000次方年。
當黑矮星的核心開始聚變產生鐵之後,也就是鐵成為了其主要要素之後,它就會被自身的質量壓碎,然後開始產生坍塌,由此黑矮星超新星就爆發了,它將外層的黑矮星全部拋射出去。
黑矮星超新星一般只會出現在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16到1.35倍的黑矮星中,而這些黑矮星又是由太陽質量的6-10倍的恆星中產生的。這樣的恆星約佔今天所有恆星的1%。
從理論上來說,黑矮星是恆星演化到後期的一種狀態,這種黑矮星是由白矮星所演化而成的,因此質量是比較小的。隨著黑矮星內部產生緩慢的聚變,其核心開始產生鐵,直到最後的鐵成為了主要成分之後,黑矮星就開始發生坍塌,從而黑矮星超新星爆發,宇宙就歸為一片沉寂了。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