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8日下午5點45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獲得者是: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以及Didier Queloz。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James Peebles分享了一半獎金,日內瓦大學教授Michel Mayor和日內瓦大學教授兼劍橋大學教授Didier Queloz平分另一半獎金。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
James Peebles 教授是加拿大裔美國物理學家和理論宇宙學家,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名譽教授。 自1970年以來,他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領先的理論宇宙學家之一,對原始核合成、暗物質、宇宙微波背景和結構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論貢獻。 他的三本教科書(《物理宇宙學》,1971年;《宇宙的大規模結構》,1980年;《物理宇宙學原理》,1993年)已成為該領域的標準參考書。Michel Mayor,瑞士天體物理學家,日內瓦大學天文系名譽教授。1995年,他和Didier Queloz一起發現了51 Pegasi b,這是第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51 Pegasi的運行的太陽系外行星。 Michel Mayor擁有洛桑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66年)和日內瓦天文臺天文學博士學位(1971年)。他的著名論文還包括《論太陽附近恆星的運動特性:與銀河螺旋結構的可能關係》("Essay on the kinematical properties of stars in the solar vicinity: possible relation with the galactic spiral structure"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Didier Queloz
Didier Queloz,瑞士天文學家,在尋找太陽系外行星方面頗有貢獻。在日內瓦大學讀博士時,他和米歇爾·麥耶共同發現了圍繞主序星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Didier Queloz用徑向速度測量的方法分析了飛馬座51,結果發現了一顆軌道周期為4.2天的行星。這顆行星就是飛馬座51b,挑戰了當時正統的關於行星形成的見解。
來源:張麗霞選自「數字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