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手!ALLOS與KAUST合力研發高效矽基InGaN紅色Micro LED

2021-01-17 LEDinside

據報導,德國矽基氮化鎵專家ALLOS Semiconductors宣布與沙特阿卜都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研究團隊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研發高效矽基InGaN紅色Micro LED。

據了解,大晶格失配(lattice mismatch )和量子限制斯塔克效應(quantum-confined Stark effect,QCSE)等問題限制了紅色氮基LED在實際工業應用中的使用,而ALLOS與KAUST本次合作將致力於解決這些基本問題。

圖片來源:ALLOS

值得注意的是,在Micro LED顯示領域,除了藍色和綠色LED之外,Micro LED顯示還對在大尺寸晶圓上生長紅色LED有強勁的需求,目的在於降低製造複雜性和成本。

據悉,KAUST團隊此前通過採用局部應變補償(Local Strain Compensation)和改良後的MOCVD反應器設計,在開發正向電壓(Forward Voltage)低於2.5V且高效的InGaN基紅色Micro LED方面獲得了一些突破。他們已在藍寶石襯底和Ga2O3(氧化鎵)襯底上生長出紅色LED。

圖片來源:KAUST

為了採用晶圓級(尤其是大尺寸晶圓)工程應變技術來開發潛在高性能紅色LED,KAUST團隊與ALLOS共同將研究工作延伸到矽襯底上。憑藉能夠將晶圓片擴展到300mm以及在矽襯底產線上加工的能力,雙方的合作將加快量產進程。對於Micro LED顯示器,特別是用於AR設備的單片集成Micro LED顯示器而言,這將是另一個重要的助攻。

KAUST團隊與ALLOS將充分利用各自的專業知識來處理應變問題,優化矽基氮化鎵和紅色LED的晶體生長條件,進而實現在矽基氮化鎵緩衝層上生長紅色LED堆棧(Stack)。(LEDinside Janice編譯)

相關焦點

  • 韓KAIST研發低成本Micro LED生產方法
    此外,該研發團隊表示,可以通過無線傳輸的電能為Micro LED提供穩定電源。 由於Micro LED非常低的功耗、更快的響應速度以及設計的靈活性,預計Micro LED將取代AMOLED顯示屏。但是,要達到更大的顯示器和電視的規模,這種製造技術需要能夠轉移數百萬個紅色、藍色和綠色的Micro LED。
  • 美澳「強強聯手」,計劃研發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此前試射高超音速滑翔體)澳大利亞計劃在未來,對高超音速武器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儘快研發出高超音速武器,並且讓澳軍擁有更多的選擇來遏制那些對澳大利亞利益侵犯的行為。雖然雷諾茲沒有公布美澳聯手研製高超音速武器的具體投資費用和計劃開始時間,但是從今年澳大利亞國防部編列的國防預算中就可以窺見一二,澳大利亞起碼投入了68億美元。
  • 解析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
    同理,對紅色-、綠色-、藍色-LED,施以不同的電流即可控制其亮度值,從而實現三原色的組合,達到全彩色顯示的效果,這是目前LED大屏幕所普遍採用的方法[1]。 在RGB彩色化顯示方法中,每個像素都包含三個RGB三色LED。一般採用鍵合或者倒裝的方式將三色LED的P和N電極與電路基板連接,具體布局與連接方式如圖1所示[2]。
  • 強強聯手!中俄合作研究北極並培養年輕專家,各項技術將聯合研發
    然而這些秘密光靠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完全挖掘出來的,因此中俄兩國決定「強強聯手」在一起挖掘海洋以及南北極的秘密。此外此次的合作領域還將包括極地技術,即極地條件下的導航、檢測技術和設備、海洋生物醫學技術的研發。
  • 聚積首推Micro-LED驅動晶片 最小支持0.55mm點距!
    近年來,終端顯示需求不斷攀升,顯示的載體也可謂推陳出新,micro-LED已成為顯示屏產業眾所矚目的焦點,根據LEDinside研究報告指出,預計5年內led顯示屏與穿戴式裝置將會是micro-LED第一波量產品的最佳應用範圍,使得跨領域產業鏈正火速進行串聯並加快應用布局。
  • 新氦類腦智能與默沙東強強聯手 類腦智能助力醫藥產業技術升級
    「通過與默沙東的強強聯手,基於默沙東醫藥產業領先資源、大量的行業數據,能夠通過新氦類腦智能在類腦計算、運籌學、數據科學、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算法相關人工智慧領域的積累及優勢,更好的推進整體醫藥產業的研發與成果轉化,最終打造出雙贏的效果。」
  • 雷曼光電:基於COB先進技術的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是公司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雷曼光電(300162)提問, 現在很多LED企業都在加大投資micro led,公司有技術壁壘優勢嗎?公司經過長期的潛心研發,早在2018年就率先研發推出基於COB封裝技術的Micro LED顯示產品,並量產了1.9mm,1.5mm,1.2mm,0.9mm,0.6mm等多個系列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未來還會推出點間距更小的產品。
  • Discovery探索頻道×NU SKIN強強聯手解鎖未來護膚科技
    在肌膚抗衰老領域專研30餘年的NU SKIN,近日與全球紀實娛樂領導品牌Discovery探索頻道強強聯手科技IP強強聯合 「硬核」探索未來護膚科技三十多年間,Discovery探索頻道和NU SKIN 兩大品牌在各自領域共同秉持「探索進取,科學專業」的品質去賦能人們更美好生活。
  • 強強聯手,威馬汽車與韓國MS明信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韓國MS明信集團作為韓國第一家自主研發熱成型生產線的企業,已經有40多年的自主研發、生產製造的經驗,技術底蘊豐厚。從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到配套件生產,還有整車製造生產的能力都十分成熟,還在韓國、美國、印度和中國等多個國家設廠,為現代、起亞等諸多名車提供核心零件。此次,威馬汽車與韓國MS明信集團強強聯手探索供應端、生產端、銷售端等全方位產業鏈。
  • 強強聯手Tanglewood by Manuel Rodriguez木吉他
    強強聯手- Tanglewood by Manuel Rodriguez介紹Tanglewood攜手Manuel Rodriguez設計製造」Tanglewood by Manuel Rodriguez」系列古典吉他,西班牙著名制琴廠家—Manuel Rodriguez 公司,於1905年建廠,至今已100餘年
  • 中美科學家強強聯手,造出新型鋰電池,9分鐘能充電80%
    IT之家10月9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透露,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聯手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以及相關科研人員,成功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但是,黑磷容易從二維片層邊緣發生結構性破壞,如今中美科學家強強聯手,通過高能球磨的方法獲得黑磷納米片與石墨納米片並肩平行排列,而且通過碳-磷共價鍵連接的複合材料。
  • Mini LED與Micro LED的區別是什麼
    但這並沒有組織公司和企業繼續投資和對micro-LED技術進行改進。業內人士表示,micro-LED技術目前已經非常接近於商業化量產的程度。micro-LED技術簡單介紹micro-LED與OLED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與LCD相比,micro-LED與OLED的對比就顯得更加容易理解。
  • Micro LED全彩化與波長一致性問題 他們是如何解決的?
    同理,對紅色-、綠色-、藍色-LED,施以不同的電流即可控制其亮度值,從而實現三原色的組合,達到全彩色顯示的效果,這是目前LED大屏幕所普遍採用的方法[1]。  其中若使用UV micro-LED, 則需激發紅綠藍三色發光介質以實現RGB三色配比; 如使用藍光micro-LED則需要再搭配紅色和綠色發光介質即可,以此類推。該項技術在2009年由香港科技大學劉紀美教授與劉召軍教授申請專利並已獲得授權(專利號:US 13/466,660, US 14/098,103)。  發光介質一般可分為螢光粉與量子點(QD: Quantum Dots)。
  • 強強聯手!慶鈴汽車、鑫源集團達成合作,優勢互補共創未來
    面對日趨嚴峻的市場環境和日漸「白熱化」的競爭,不少車企選擇「合縱連橫」,通過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進而取得共贏。慶鈴牽手鑫源,強強合作開啟新徵程慶鈴汽車和鑫源集團的聯手用強強聯手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強強聯手可以實現共贏,此次慶鈴汽車與鑫源集團的聯姻,對雙方而言,均是重要節點,更是新的起點,不僅將推進慶鈴汽車產業價值鏈轉型升級,也將成為鑫源集團產業拓展的「新引擎」。同時,慶鈴汽車與鑫源集團的聯姻還有利於提升重慶市汽車產業發展質量,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也將對汽車行業產生巨大影響,為國內車企合作提供了良好借鑑。
  • 復旦大學、臺灣交通大學:Micro-LED顯示全彩化關鍵技術
    文章介紹了micro-LED的結構、製備與襯底剝離技術,系統闡述了實現micro-LED顯示全彩化的主要方法:材料生長、轉移列印、色轉換。論文對三種關鍵技術的機理、實現方法、優缺點進行著重介紹,並總結了關鍵技術所面臨的挑戰及micro-LED顯示全彩化未來的發展方向(圖1.1)。
  • 廣東江西「強強聯手」合建高鐵,途徑的5地未來將有大發展
    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贛州是江西省三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魅力城市之一,被譽為贛江第一城、江南歌城、客家搖籃、紅色古都、世界橘鎮等,它擁有國際知名的旅遊品牌:紅色古都、江南歌城、客家搖籃、生態贛州,贛州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是一座適合居住和旅遊的生態城市。
  • 「乾貨」Micro LED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分析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micro LED的技術發展與市場潛力,在線君對micro LED的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梳理。    歷史   說起Micro LED,先得從顯示TFT-LCD背光模組應用說起。
  • 一文讀懂Micro LED顯示技術
    最近,LEDinside從最近臺灣固態照明研討會得到消息,Leti、德州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和PlayNitride皆在研討會上展現自己的micro LED研發成果。其中若使用UV micro-LED, 則需激發紅綠藍三色發光介質以實現RGB三色配比; 如使用藍光micro-LED則需要再搭配紅色和綠色發光介質即可,以此類推。該項技術在2009年由香港科技大學劉紀美教授與劉召軍教授申請專利並已獲得授權(專利號:US 13/466,660, US 14/098,103)。   發光介質一般可分為螢光粉與量子點(QD: Quantum Dots)。
  • 2018全球Micro LED熱點事件盤點
    開年CES 2018上,三星展出全球首個146英寸模塊化Micro LED電視,成全場焦點,全球各大龍頭廠商包括蘋果、三安光電、京東方、LG等,也都在積極研發與布局Micro LED。 回顧過去的這一年裡,Micro LED在哪些應用領域取得了新突破?各大企業在Micro LED布局與技術研發上進展如何?又有哪些新產品亮相?
  • 貝爾地板攜手齊家網強強聯手深耕O2O領域
    此次貝爾地板與齊家網強強聯手將促進雙方共贏,對貝爾地板而言,不僅能更便利的帶給消費者更具性價比、更優質的產品,也擴大了貝爾地板在國內建材市場的份額。齊家網則更可優化及豐富地板品類的產品實力,在2016年將O2O模式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