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纍纍的「一帶」序曲:絲路經濟帶後的中哈合作

2020-12-08 環球網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記者  黃文帝  趙 成

5月7日,哈薩克斯坦。冰雪消融、大地復甦的阿斯塔納喜迎習近平主席的再次到訪。

這是一片孕育夢想的大地。時光回溯到2013年9月7日,正是在這裡,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在哈薩克斯坦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提出短短20個月,已在哈薩克斯坦各界人士心中落地生根。倡議提出以來,中哈已達成合同總金額數百億美元的產能合作一攬子協議。中哈間一大批互利共贏的大型合作項目正加速推進,兩國命運共同體前景美好。

阿拉木圖要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

絲綢之路經濟帶串起中哈共同發展的美好願景。     習近平主席說,新形勢下,希望中哈雙方開拓進取,加強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框架內合作,推動雙邊關係發展取得更多新成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回應說,願通過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發展戰略同中方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的對接,推進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

從政府官員到普通民眾,從學術界到企業界,當地人士紛紛對這一互利共贏重大倡議寄予美好願景。讓我們緊隨一線記者的採訪足跡,感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律動——

阿拉木圖市長葉西莫夫說:「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將逐步深化中國西部地區和哈薩克斯坦的合作。哈薩克斯坦非常重視經濟蓬勃發展的亞太經濟圈,希望通過中國的幫助融入亞太市場,從本地區的發展中獲益。根據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倡議,未來阿拉木圖要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     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總裁馬明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發展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構建全方位的交通運輸網。哈方完全支持這一倡議,這將給兩國鐵路交通合作注入新動力。」

哈薩克斯坦國際問題專家圖列紹夫說:「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為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國家解決自身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機遇。可以預見,在這條現代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一大片新居民區與公共設施將拔地而起,為生活架起新的爐灶。」

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使哈「找到了東出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

絲綢之路經濟帶奏響中哈合作共贏的動人旋律。

哈薩克斯坦地處歐亞大陸交匯處,連接歐洲和亞太兩大經濟圈,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改善本國道路基礎設施,開發過境運輸潛力——哈薩克斯坦借力中國打造交通物流樞紐的渴望,從未像現在這麼迫切。

一年多來,在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背景下,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全方位對接互聯互通闊步提速。放眼望去,一大批互利共贏的大型合作項目正加速推進。     2014年5月,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一期投產運營。今年2月25日,「連雲港—阿拉木圖」貨運班列從中國連雲港首發,僅僅用6天時間,就抵達阿拉木圖。這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大倡議提出後,中哈實施的首個物流方面的國際合作平臺項目。哈方感嘆,這一合作使他們「找到了東出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     中哈鐵路網加速連接,目前已有兩條鐵路接軌並順利運營。渝新歐、漢新歐、鄭新歐、義新歐,一系列國際貨運班列陸續開通運營。中國製造的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日用品等,源源不斷過境哈薩克斯坦,給沿途地區帶來更多商機。

連接中國西部和歐洲西部的「雙西公路」哈薩克斯坦境內段正在加緊施工,中方企業也參與其中建設。「雙西公路」是連接亞太國家和歐洲最短的運輸通道,全程只需10餘天,通車後可大大節省運輸時間。

阿拉木圖市民在參觀渝新歐鐵路文化行主題圖片展。本報記者  黃文帝攝

雙西公路阿拉木圖至霍爾果斯段橫跨伊犁河大橋正在建設。本報記者 黃文帝攝

西起哈薩克斯坦阿特勞,東至阿拉山口入境中國,全長2800多公裡的中哈原油管道成為聯通中哈兩國名副其實的「黑色大動脈」。自2006年起全面通油,迄今已累計向中國出口原油超過7700多萬噸。

全長1000多公裡的中哈天然氣管道ABC三線穿越哈薩克斯坦全境,將來自氣源地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輸送到中國的千家萬戶,截至2014年底已累計對華供氣1000億立方米。     2013年12月,中國和哈薩克斯坦迄今在非資源領域最大的合資項目——阿克套瀝青廠正式投產運營。該瀝青廠成為哈薩克斯坦獨立後興建的第一座現代化石油加工企業,投產後其產量足以滿足哈薩克斯坦全國道路建設需求,改變了哈本國瀝青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

中哈共同建設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順利運營並繼續推進,為兩國商貿往來搭建橋梁。據本報記者了解,哈方目前正在加速建設該中心的哈方區域,預計從2016年到2018年,用兩年的時間建成多功能商務中心,集加工製造、貨物中轉、金融服務和旅遊休閒於一體。

哈薩克斯坦民眾上中國網站購物越來越流行

絲綢之路經濟帶承載打造中哈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     重溫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時的真誠話語,回顧一年多來中哈合作共贏的歷史腳步,人們越來越看清楚一個道理:優勢需要互補,合作才能共贏。

現在,上中國網站購物在哈薩克斯坦越來越流行。阿斯塔納市民馬季娜說:「現在唯一的不足就是中國到哈薩克斯坦的物流速度慢了點,從下單到收貨需要一個多月。

我們希望道路互聯互通建設快點,再快點,讓哈中兩國之間的物流通道更加順暢。

哈薩克斯坦「祖國之光」黨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努爾別克·薩亞薩特告訴本報記者。     此次訪問哈薩克斯坦,習近平主席將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共同規劃中哈各領域互利合作發展藍圖,包括推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哈薩克斯坦,被視作絲綢之路經濟帶序曲奏響的地方。讓我們共同期待,絲綢之路經濟帶在它唱響的地方,續寫合作共贏的新樂章。(完)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共建絲路綠色經濟帶 破解中亞鹹海危機
    中亞不僅處於「一帶一路」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樞紐位置,具有從內陸貫通亞歐大陸的地緣區位優勢,它還是重要的能源開發基地和潛在的糧食生產中心。然而鑑於眾所周知的鹹海危機,筆者認為只有在中亞大規模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通過灌溉方式的徹底變革,才能「退水歸海」、治理好鹹海,這一地區才能得到綠色的可持續發展。
  • 多部委密集調研 「絲路經濟帶」或出國家級規劃
    在當地學者看來,新疆做中哈跨境合作中心已有很多年,且擁有霍爾果斯和喀什兩個經濟特區,在新疆設立自貿區,很多條件已具備和成熟。  石嵐告訴記者,在新疆設立自貿區,不僅能刺激新對外開放,更重要的在於它能夠打破新疆包括西部地區向西開放的瓶頸。「以俄羅斯為主導的俄白哈關稅同盟,正在擴員,有可能擴到吉爾吉斯斯坦,如果我們再不做努力,將來可能就會面臨共同的關稅壁壘。」
  • 大道行共贏 習近平指揮「一帶一路」交響樂之華彩篇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暢想。一個月後,習近平出訪東協,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此,「一帶一路」走入世界視野,開啟了一段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新旅途。  這是一條貿易之路,它深入中亞、聯通中歐,惠及全球,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完美闡釋了「經濟全球化」這一世界性課題。
  • 如何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積極踐行「親、誠、惠、容」理念,絲路公共外交就是要努力把中國的發展與沿途各國的發展對接起來,把中國夢與沿途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夢想對接起來,讓周邊國家從中國的發展中獲得裨益和助力,也使中國從周邊國家的共同發展中獲益。
  • 絲綢之路經濟帶核能合作及其全球治理意義
    文章論述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中哈核能合作的廣闊前景,指出中國公司因秉承「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履行「行義在先」的互利合作準則,加之核能開發前沿技術支撐,而後發先至,率先成功與哈薩克斯坦合作建立了高端鈾產品——鈾燃料棒合資生產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勝出,凸顯了引領作用。
  •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題前瞻
    4月19日上午,外交部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介紹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情況。王毅表示,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Belt and Road-themed flower bed debuts in Beijing on April 18, 2019.
  • 大數據與「一帶一路」
    三、「一帶一路」與大數據 (一)「一帶一路」中國企業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建議,即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重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而在具體合作領域,主要在地面絲路、海上絲路、空中絲路、能源絲路、電力絲路、信息絲路六個方面展開合作。
  • 全國博士後聚集新疆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
    「通過本次論壇,可以了解內地省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情況,從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角度認識新疆核心區的作用,更好地發揮我校中亞經貿研究優勢,聚焦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研究。」23日,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核心區建設全國博士後高峰論壇在新疆財經大學舉行,新疆財經大學校長帕拉提·阿布都卡迪爾對記者說。
  • 烏魯木齊航空:深耕「絲路」6載 打造新疆特色航空運營商
    作為新疆目前唯一一家本土航空公司,6年來,烏魯木齊航空堅持以服務大眾出行、服務地方經濟及社會民生為己任,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不斷優化「一帶一路」航空交通網。當前,烏魯木齊航空將推進高質量發展與建設烏魯木齊西部門戶樞紐兩手抓,譜寫「空中絲路」新篇章。
  • 太平洋證券:一帶一路帶來什麼
    太平洋證券:一帶一路帶來什麼 2014-11-10 類別:策略 機構:太平洋證券 研究員:周雨 [摘要] 事件: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開幕式上宣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已經邁出實質性一步
  • 奮鬥在一帶一路·國際篇:「高山之國」的絲路青年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廣電總臺、江蘇省發改委聯合出品,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攝製的大型跨國新聞行動《奮鬥在一帶一路》於6月21日正式播出。「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夢與世界夢緊緊相連,凝聚起更多攜手前行的力量。在沿線各國,有很多國際友人也正以各種方式,在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
  • 海航旗下烏魯木齊航空:深耕絲路6載,打造新疆特色航空運營商
    作為新疆目前唯一一家本土航空公司,6年來,烏魯木齊航空堅持以服務大眾出行、服務地方經濟及社會民生為己任,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不斷優化「一帶一路」航空交通網。當前,烏魯木齊航空將推進高質量發展與建設烏魯木齊西部門戶樞紐兩手抓,譜寫「空中絲路」新篇章。
  • 【絲路國際電影節】絲路連世界 光影耀古都
    原標題: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西安落幕 絲路連世界 光影耀古都千年絲路文明共生,光影薈萃民心相通。電影,正以其親切而富於藝術性的表達,為絲綢之路增添有深度、有溫度的生動註腳。日前,以「絲路連接世界 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的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陝西西安落幕。
  • 從南太平洋到地中海,央視發布權威「一帶一路」地圖
    橫貫歐亞大陸的古絲綢之路,留給世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精神遺產。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至今已得到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這些國家的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
  •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塔吉克斯坦科學院舉辦「中塔『一帶一路』合作...
    中國網11月19日訊(記者慄衛斌)今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共同舉辦《中塔「一帶一路」合作:機遇與挑戰》視頻會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和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副院長薩伊多夫出席會議並在開幕式致辭。
  • 精選「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支點國家的意義與建議
    俄制定了專門針對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發展的戰略綱要和規劃,提出「跨歐亞發展帶」構想,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 (八)哈薩克斯坦 地處東亞、東歐、中東和南亞的十字路口,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心區域,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互通的中心樞紐。哈作為中亞區域最具影響力的國家,在亞信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獨立國協等區域性組織具有重要影響。
  • 「習旋風」勁刮APEC,「互聯互通」加碼「一帶一路」
    在當日與習近平的會面中,拉赫蒙稱,「習近平主席倡議召開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對塔方來說恰逢其時。」       從去年習近平首提「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到今年走入「務實合作環節」,再到如今對話會提出的「以亞洲為重點實現全方位互聯互通」,自此,一個新的戰略構想在世界政經版圖開始從容鋪展。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另一方面,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推進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積極與有關國家共同完善風險應對和危機處置制度安排,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加強徵信管理部門、徵信機構和評級機構之間的跨境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絲路基金以及各國主權基金作用,引導商業性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共同參與「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設。 問:請問如何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人文交流領域的合作?
  • 《中哈史》《中塔史》中文版在蘭州首發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據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王福生介紹,為了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自2016年起,甘肅省委宣傳部支持甘肅省社科院展開與絲綢之路沿線有關國家的官方智庫合作,共同編撰包括《中國—哈薩克斯坦友好關係發展史》《中國—塔吉克斯坦友好關係發展史》在內的《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友好關係史叢書》。
  • 「一帶一路」財經資訊:中國-阿曼產業園啟動
    這是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內,來自浙江的商人倪建華的心聲,也是眾多商戶的真實寫照。5年前的4月,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正式運行,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集商貿洽談、商品展示銷售、倉儲運輸、金融服務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貿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