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典型的懸疑犯罪片,融合了推理、追逃和復仇情節。儘管存在個別情節邏輯不通和人物刻畫欠缺的問題,憑藉著優良的視聽表現和精湛的表演,整體還是給人以緊張刺激的觀影感受。
王千源飾演的警察陳浩,對十年前經手的一起綁架案始終念念不忘。被綁架的孩子鈴鐺被撕票,而他本來有可能把孩子救下。十年過去了,兇手仍然沒有被找到,鈴鐺的母親白蘭肺癌晚期住院,卻始終堅持要找到兇手。
陳浩雖早已離開警局,但是每到鈴鐺的忌日,他都會去看望白蘭,並祭奠逝去的鈴鐺。這次他到案發現場給鈴鐺送花時,竟意外發現了一點線索。陳浩開始沿著線索展開調查。
不久,又一件兒童綁架案發生了,作案手法居然和十年前的一模一樣。接著,影片就開始了多線索、多時空的交叉敘事。陳浩偵查的線索、白蘭用自己的方法尋兇的線索,還有十年前的案件回顧穿插交代,最終又匯合在一起,把因果關係呈現出來,敘事方式值得稱道。
電影中的「兇手」們,都是被意外捲入事件,進而跌入犯罪深淵的普通人,人物展示出來的人性複雜性逐漸模糊掉法律和道德準則。這是典型的黑色電影人物,也是莎士比亞悲劇和希區柯克電影中常表現的主題——激情犯罪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犯罪兇手。
人物刻畫有兩個問題:一是主要人物太單薄,二是人物等級劃分不清。
片中的主要人物是陳浩,胸中懷有正義感,但又不堅定,遇到一點挫折就想放棄,受到年輕警察星星的激勵,才又重出江湖。技能同樣不突出,雖然很多時候他能發現一些其他警察發現不了的線索,但是那些線索本來就是輕而易舉都能得到的。這個人物實際上有點反英雄的意味,但是因為他的前史、他的品味、他的習慣等通通都沒有交代,所以顯得十分單薄,不夠真實可信。
人物等級劃分不清,也是明顯的問題。比如,影片對警察星星著墨不少,他上場的每一分鐘都給人以雙男主之一的錯覺,但實際上,他對劇情的推動並沒有太大作用,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次要人物。警隊裡的四個警察可以集中為1-2個。對珠珠媽、白蘭的護士長這些背景人物著墨太多,無謂地分散了注意力。
主角王千源的表演太輕,沒有演出未救到孩子的內疚感和底層人物生活的疲憊感。可能他更適合演繹《解救吾先生》中的罪犯,那種粗暴、樸實的角色類型。這種有傷痕的角色,如果讓周一圍來演,是不是會更好?宋佳和馮遠徵的表演精湛,都演出了各自人物的複雜心理。
影片最好的部分是開頭,緊張刺激,視聽水準絲毫不遜於好萊塢大片。最差的部分是結局。故事的真相在主角發現之前就已被觀眾猜到,結尾的處理平淡無力,難以令人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