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怎麼寫?可以拿部電影舉例嗎?

2021-01-12 百度知道問答

影評全稱電影評論,屬於一種特別寬泛的體裁,它和文學評論有點像,但是因為其有影像和聲音的形式,所以可評價的範圍更加廣泛。在我看來,浩如煙海的影評其實主要從兩個角度分類,內容上和技術上。技術上一般比較專業,比如拍攝、鏡頭運用、燈光、演員表演、結構形式等等。這種影評一般都是專業人士寫,需要細緻地拉片,觀看不止一遍。大眾寫的大都是從內容評價,比如電影主題風格、社會意義、思想性、情節、人物等。所以既然有這麼多方面,那寫影評之前一定要想好,你從哪個角度去寫?影評切忌泛泛而談,什麼都說就相當於什麼都沒說。我們以電影《霸王別姬》為例,因為這種經典電影各個角度其實都可以寫,所以你必須要確定你的方向,你必須一擊即中,不能空洞無物更不能拾人牙慧。寫之前可以簡單看下劇情簡介大致了解下,但是不要看太多其他人的評論免得先入為主。看之前可以先定個大方向,以便帶著問題去看,然後再細分,假定在看電影之前我們就確定了要從人物角度寫,我們選取男主角程蝶衣,看的時候最好記錄下,他在什麼時候遇到了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做出了什麼選擇,遇到震撼你的經典臺詞最好也記一下免得後面翻找,這樣一部電影看完你其實算以程蝶衣一生的線索簡單拉了個片。觀影結束我們進行分析,發現他的一生其實很長,可寫的東西也很多,如果影評字數有限就需要再確定更細的主題。如果確定不了可以給自己提問然後回答,程蝶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出身、性格等等,他與身邊人包括父母、師父、師兄弟、以及袁四爺等有影響的票友都是什麼樣的關係?每一次他做了什麼樣的選擇,他的選擇導致了什麼樣的轉折?對他最後的命運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對於他的命運你是什麼看法?在提問的時候你自己就會發現你對什麼感受最深刻,最震撼的你的地方、你最想說的話在哪裡,就從哪裡入手。可以分析這個人一生的悲劇從何而來?或者再縮小範圍,電影中反覆出現兩句話,「不瘋魔不成活」「你是真虞姬」,這兩句話什麼意思?如果就分析這兩句或者其中一句呢?我們捋順下他的人生,程蝶衣出生在妓院,從小做女孩打扮,因為年齡漸長沒法留下而被母親送到了戲班。由於外貌出色學了旦角,和師兄兩人搭檔唱《霸王別姬》,後來兩人一舉成名,而程演的虞姬讓人驚嘆,這是「真虞姬」。師兄也無數次說他是真虞姬,自己是假霸王,什麼意思呢?程入戲太深,人戲不分,甚至產生了性別障礙,真的愛上了自己的師兄。可惜他人戲不分,師兄卻分的清清楚楚,還娶了一個淪落風塵的女子。這幾乎導致了師兄弟兩個後面半生的矛盾。但是分道揚鑣的他們卻沒有各自安好,兩人遇上了時代的悲劇,命運幾經沉浮無法解綁,直到十年浩劫之後才又言歸於好,人人都以為是新的開始,可是程蝶衣卻在最後這場戲中拔劍自刎了。當年的「真虞姬」三個字成了他的讖語,他的一生和虞姬綁在了一起,虞姬的霸王死了,所以她隨著霸王而去。程蝶衣呢?他的霸王也「死了」,所以他又何去何從?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就是虞姬,虞姬就是他!虞姬謝幕了,他不用演戲了,入戲太深的人就無處可去了,最重要的是他被這個時代拋棄了,他除了演戲還能做什麼呢? 所以,他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這一生的悲劇幾乎從一開始就種下了,從他的出生,明明是個男孩,卻被當女孩養著,還在那個風塵之地,所見都是媚眼如絲的女子,而後面的學戲,師兄是給了他唯一溫暖的人,也是他的依靠,可是師兄卻不是他的「依靠」,唱完了戲,師兄去各種瀟灑,他卻永遠是孤獨的,可是他卻看不清這些。包括後來的袁四爺,一個個不過是他短暫的「依靠」,可是最後都會離開他,到了最後他依然是一個人。他收養的小四,更是給他上了一課,這世上多得是狼心狗肺的人。到了最後,他一無所有也一無所依,這時候的他與其孤獨地活著不如在戲中死去吧……在最後一場戲他終於又說回了當年那句「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何嘗不是對命運的無奈和控訴。如果分析人物,大概這是其中一個角度。如果從其他方面,步驟也差不多。總之,最重要的幾點,首先不要泛泛而談,一定要沿著某個方向深入下去;其次不要空洞無物,要談細節;最後,行文要有層次性和邏輯性,開篇可以總體概括下電影,給一個整體評價,然後再切入自己的角度一二三細緻地談,最後可以談談主觀感受,但是所有的都是來自電影本身,不能脫離電影,否則就不是影評了。

相關焦點

  • 影評怎麼寫?電影解說怎麼做?淺談影視領域創作者的自我修養
    比如哪些人物是可以放棄的,哪些段落是可以捨棄的。比如繁雜的線索是怎樣整理的,打亂的情節是如何捋順的。總之,影視領域創作者絕不是打版權擦邊球的搬運工,而原創作品就必須要融入自己的思想。電影評論的七個指導一篇高質量的影評文章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以下七個指導意見供大家參考。
  • 影評應該怎麼寫?觀後感不等於影評的三個理由
    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讓電影成為一個商業爭奪熱點變為現實。電影領域中,除了前期的電影創作和中期的電影觀賞,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電影的評論,可以理解為是對電影的發展指導。尤其是以時光網、豆瓣電影為平臺的一些國內主流平臺讓電影評論成為每一個人的工具成為可能,即便是不知道蒙太奇為何物的初中生,也可以寫電影觀後感走上熱門,被稱為精彩影評。究竟什麼是影評?至少不是觀眾的觀後感。一、影評幫助觀影者理解電影具有深度的電影往往不只是戳中觀影者的淚點、激起觀影者的興奮,而是一些社會背景後面,有思考傾向的藝術表達。
  • 爛片避雷針+專業影評寫作指南=《如何寫影評》
    球賽評論員就是那個開門的人,有了他,普通球迷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愉悅感。電影也是一樣,如果觀眾在觀影可以之前先看一下專業的影評,那麼在觀影時就能獲得更多的樂趣。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看影評的好處,網上的影評也越來越多。但是網上影評的水平參差不齊。那麼我們如何鑑別影評是否專業,如何寫出一篇專業的影評呢?
  • 《如何寫影評》:3步教你學寫影評
    在我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裡,看電影算一個。又覺得寶貴時間來之不易,每看一部電影,就有點挑,挑題材、挑評分、挑演員……很多次,我挑該看哪部電影的時間,就佔去前奏的一大半。看電影的過程,當然是愉悅的。但看完後,總覺得有些東西不吐不快。其實,跟看電影一樣,寫影評也是件有趣的事兒。
  • 影評應該怎麼寫?寫影評的13個切入點是什麼?
    直到近代,蒙太奇剪輯手法的出現,使得有故事情節架構的電影不斷產生,有故事就有人物,有人物就有情感交雜,有情感就有評頭論足,於是影評出現了。但,讀故事的評論只是普通大眾對影評的認識,專業的影評至少有十三個要說的點。
  • 自媒體影評這麼爆,你有木有動心,看看怎麼寫好一遍影評
    獨家原創好多人不知道自媒體文有多賺,一篇爆文基本都是2000十的收入;好多人不知道自媒體有多好,它能讓你一些生活感想變現,變成無限可能,甚至成名成利成大V;好多人不知道自媒體文怎麼寫,眼看著別人悄悄收菜,漸漸變大V,心裡那個急;好多人更不知道影評自媒體文有多火爆,一部熱劇,熱影的出世能讓一些自媒體小咔賺得樂哈哈。如何寫好影評文,讓它又爆又叫好吶?
  • 如何寫好影評 - 百度經驗
    雖然當下文學越來越不受重視,看電影的人很多,可是能夠寫好一篇好的影評的人確實鳳毛麟角,現在我來談談如何寫好一篇優秀的影評,如果這篇文章讓你覺得有所收穫,那麼請在下面點個讚,不勝感激。第一步,看電影能夠讓你想到要寫影評,一定是能夠觸動你的電影,當然也有可能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好吧,無論是出於怎樣的出發點,你都應該認真的看一遍電影簡介,如果這個不看你說你寫的很好,小編算你厲害。第二步,認真的將電影看至少三遍以上,這三遍不能夠就單單看三遍,第一遍是粗略的了解情節,人物主演的角色,情節的衝突點非常重要。先不說第二遍該怎麼樣做。
  • 《逐夢演藝圈》對江南以德報怨,導演給《上海堡壘》寫300字影評
    畢竟豆瓣評分2.1的電影實在太少(現在好像漲到了2.2?),而這其中也包括了正在熱映中的《上海堡壘》的編輯兼作家江南。當年江南給予《逐夢演藝圈》的評價非常簡單粗暴,一張極盡扭曲的表情詮釋了一切。而現在江南自己的作品也上映了,跟《逐夢演藝圈》差不多的爛。出於禮貌,導演畢志飛也回敬了一個影評。不過,畢大導演好像並不是那種有仇必報的性格。
  • 懸疑電影《黑洞頻率》觀看資源及影評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黑洞頻率》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獲得該電影資源。影評一:過去,現在,將來,這是人類生活的命題也是電影的重要取材源泉。三步走的故事很不錯,但同樣是三步走,它卻完全可以是另一個樣子,那就是文藝片的走向了。在我看來,兒子救父親,與父親破案實際上都是同一創意,同樣是具有商業元素的演繹,所以,影片的上部與下部我完全可以看做是同一創意下的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是並列的,並沒有產生緊密的聯繫,甚至可以完全脫離開。這給我一下很大的跳躍感,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 歐美影評網站爛番茄的創意,居然和成龍電影有關!
    很多關注和喜歡我嗎紅顏秀的朋友都知道,紅顏秀專注於歐美影視劇的安利和影評,往期的推文中也多次截圖影評在爛番茄上的各項指數!爛番茄是美國一個網站,類似於中國的豆瓣,以提供電影相關評論、資訊和新聞為主,每天獨立訪問的IP用戶大概超過了200萬。
  • 手把手教你寫好託福寫作舉例論證!
    說到論證方法,很多同學都能如數家珍,「因果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似乎是所有考生都能說道說道的三大基本論證,但所有考生真的都明白論證中的要點及陷阱嗎?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拿舉例論證來說,對於很多同學,舉例論證都可以稱之為那個最熟悉的陌生論證。
  • 時光的盛夏——《千與千尋》影評
    我是上周六看的電影,直到今天才寫影評,感慨很多,卻一直不知道怎麼寫,好久不寫影評了,找不到切入點,一直到昨晚聽到毛不易的《盛夏》,歌曲律動,歌曲好聽,這歌詞寫的,這不正就是我看《千與千尋》的感慨嗎?我最早看到《千與千尋》電影(影碟)的時候,或許是2002年或是03年的夏天。
  • 《遺落戰境》電影影評
    當初在國內上映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只是當作阿湯哥的粉絲熱愛的電影來看。現在看來,這部電影可以當作是科幻電影的成功製作。劇情較簡單,沒有什麼讓人困惑的,而且這部戲的科幻概念也沒多少創新。所以,作為科幻片,概念不能給人震撼,可算有點平庸,更遑論值得探討的劇情深意。最值得稱道的是這部戲未來感十足。銀白的基色和簡潔的線條都做得很生動,都充滿了真實的科技感。
  • 寄生——《寄生蟲》影評
    雖然跟大家誇下了海口要寫《寄生蟲》的影評,但真正到了動筆的時候我還是挺糾結的,畢竟現在網上的影評層出不窮,專業性的更是一抓一大把,再加上開學忙碌,這影評一拖就到了現在。我到底給大家寫些什麼呢?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從主題表達與拍攝技巧,人物形象和細節解讀三個部分來寫。(三部分均由電影時間順序寫,可能看起來會有點雜亂。)
  • 網際網路如何重塑影評文化?
    但光是熱點,甚至都不能回答一個基本問題:這個故事好嗎?它值得被講述嗎?當詹姆斯·阿吉(James Agee)在生活雜誌上寫一篇關於被遺忘的無聲電影喜劇演員的文章時,並沒有什麼熱點可追。然而這篇文章把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和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Lloyd)重新帶回了公眾的意識中。
  • 《流浪地球》撞向豆瓣,影評機制的鍋?
    但從不少高星星評論中可以看出,不少豆瓣用戶對於《流浪地球》還是持有很高的好感的。如此看來,在《流浪地球》這部國產科幻電影上,豆瓣用戶的分歧還是很大的,而且這種分歧中不看好的一方用戶數量並不少。
  • 《自然》雜誌登影評引爭議 稱《地心引力》偉大
    先是因為它2013年11月20日在顯著位置發表了科幻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的影評,稱它「確實是一部偉大的影片」。這篇影評讓許多對《自然》雜誌頂禮膜拜的人士感到「震撼」,他們驚呼:《自然》上竟會刊登影評?還有人在微博上表示:以後我也要寫影評,去發Nature!一家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報紙也稱《自然》雜誌「從無影評慣例」。於是這篇影評被視為一個異數。
  • 綻放在筆端的希望之花《青少年影評活動巡禮》
    許多學校,開辦了電影知識講座,舉行了影評輔導報告,搞起了影評專題廣播,把看電影和學生的思想教育、語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許多影院,組織了指評影片專場,場場座無虛席,不少學生打著電簡記筆記,有的提來了錄音機:許多家長為孩子查資料、出主意。短短的幾個月,八萬名青少年寫的七萬多篇影評,雪片似地飛進了各級評選辦公室。
  • 美國用戶如何給電影評分:計算公式 + 過濾機制
    但需要明確的是,這個公式只是IMDb維護Top 250電影榜單所使用的,並不是每一部新電影打分都採用這個方法。平常,IMDb的用戶可以用1-10顆星來為一部電影打分,最後IMDb會計算出一個加權平均星數作為得分。用最近上映的星戰外傳電影《俠盜一號》舉例,在IMDb上的得分是8.2。
  • 美麗心靈電影影評 現實與虛幻的納什
    電影的前段是平淡的敘述,看到中間才發現室友和特工都是虛幻的,在天才的腦海裡出現重影,虛幻與現實同時出現,納什出現困惑,到底要走向哪個世界,這時正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半,妻子用愛將他拉回到現實世界中,虛幻成為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