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盛夏——《千與千尋》影評

2020-12-06 月兒說娛樂

序:就不說《千與千尋》電影作品的厚度、深度、深刻的哲思了哈,也不說它超高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被英國BBC曾在2015年將其評選為「21世紀百大佳片」前幾名,更不說他在豆瓣等的打分,被無數人奉為經典、捧上神壇。今天我要講的是這個夏天,我看《千與千尋》的故事。

我是上周六看的電影,直到今天才寫影評,感慨很多,卻一直不知道怎麼寫,好久不寫影評了,找不到切入點,一直到昨晚聽到毛不易的《盛夏》,歌曲律動,歌曲好聽,這歌詞寫的,這不正就是我看《千與千尋》的感慨嗎?

我最早看到《千與千尋》電影(影碟)的時候,或許是2002年或是03年的夏天。《千與千尋》2001年在日本上映,當它成為同獲奧斯卡、金熊獎的動畫電影的時候,迅速被盜版成各種VCD碟片引進國內,我記憶中看到最早的碟片還是影院槍版(現在年輕人估計早就不知道這個概念了),電影裡面人物說的是日語,配的是中文字幕。畫面效果很差,但看完還是驚豔到我,好看!從來以為動畫片就是像《蠟筆小新》或者《聖鬥士星矢》或者《灌籃高手》,一集一集畫面定格,內容重複,沒想到能用電影語言,講的電影本身,格局不小,還夠溫暖。也才知道日本還有宮崎駿這麼一個動畫作品人。於是又借來買來了更新版本的《千尋》,陪著她看了一遍又一遍。

那時候,正是烏魯木齊的夏天,機場美食一條街旁都是一片一片賣著杏子和蟠桃的小攤販,我手裡拿著碟片,磕著瓜子,牽著愛人的手,新疆晚上晚霞如千尋動畫片一樣美,紅色映於天際,淡淡的,變成橙黃色暈染開來,天空亦退去藍色,染上霞光,澄澈透明。

再看《千尋》,已經是兒子出生,剛會跑的年紀,他特別喜歡看宮崎駿的動畫片,我以為他最喜歡看的是龍貓,可他偏偏不,他更喜歡看《千與千尋》,看到爸爸媽媽變成豬,他又是喜悅又是驚恐,總是過來摸摸還在沙發上吃西瓜的我圓圓的肚子,軟軟的還在,他又放心回頭去看,看到千尋衝下樓梯,會笑的前仰後合,光著腳丫在滿是西瓜水粘腳的地面跑來跑去,看到千尋危險會恐慌畏懼,看到相認父母會小心翼翼得不敢呼吸,一直到團員結尾,他會扭著小屁股,再去復位DVD碟機,嗯嗯,再看一遍。

為此,我們家買了正版的宮崎駿動畫的全套,他最喜歡《千尋》的粵語版本,他不認識字,但看畫面已經完全GET到劇情,聽著粵語配音,他最喜歡那句他聽得懂得粵語:「鍋爐爺爺」,然後滿院子亂叫。

一晃又是十年,他上初中來到了說粵語的地方,天天給我們講嚼著舌頭的普通話,粵語還是不會說,我再問他,明天去看《千與千尋》,他已經對電影內容完全忘光了。他熟練的拿出自己的手機,翻看《千尋》的預告片,是周冬雨和井柏然的配音,然後淡淡說了一句:「不看」。我真恨不得抽他兩耳光,當年你爸陪你看連十遍的記憶,你都忘了嗎?

我打量下他的身高,忍了,冷冷說:去,必須去,你媽也去!我選擇了日語版本,真的不是國語配音他們配的不好,是我執拗的要尋找當年歲月的一擊,和曾經一起看過的人再去赴這場與時光過往的約定。

看著電影,太多太多的恩怨糾結,五味雜陳,2個小時的電影,再看還是覺得很短,非常喜歡電影裡如此美的畫面,點點斑駁的星空,夜晚的油屋和遠在天邊的街燈,燈火輝煌,遠遠開過來的遊船,帶著對岸的燈火,緩緩駛來。還有開往沼之地的水上列車(這是導演在緬懷昭和34年,因颱風過境傷亡的百姓),列車在水面上行駛,半沒於水下,湛藍澄澈的水面上,淺淺的水面,底下的遊魚清晰可見。

認真看了宮崎駿先生的很多動畫片,一定要找點規律的話,就是他對美的追求,喜歡用少女做主要人物,電影中一定有愛、有夢想和飛行,熟悉的日本克制內斂的情緒裡有忍耐、恩慈、和包容。宮崎駿的動畫裡特別喜歡表現飛行的場景,這是一種對自由的嚮往,也許我們這些真正的飛行人才能有更深的體會。

另外,宮崎駿先生特別喜歡描述夏天的場景,少年都是短褲,少女都是裙子,裙踞飄飄,夏天和少年都是生命的旺盛的體現。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個鏡頭就是千尋在夏花中奔跑,她一路走來的這夏日風景裡,我們也不經意間與自己撞了個照面。

2001年至2019年,彈指一晃十八年,(在敵營的都解放了),當年的千尋已經變成了千尋的媽媽,貪吃的爸爸已經快變成了鍋爐爺爺,但走進影院,畫面一亮,久石讓的鋼琴一響,還是一陣顫慄從腳到頭,電影的畫質很好,看到我很多以前沒有關注的細節,錢婆婆給千尋幸運頭繩一直在千尋的頭上熠熠發光,我以為電影是一場美麗的夢,但現在再看,電影中愛和守護,一直伴隨我們多年。

「眼中之景,即心中之景」,十八年過去了,電影的畫面還是美!時光變了很多,沒有變的還是我們一直渴望追求的親情、正義、慈愛、勇氣、勤奮、和堅持,對美的追求沒有變。

看完電影,走在珠海的街上,想和兒子聊聊千尋,他早已不耐煩的要看手機裡的朋友圈,裡面有他愛著的女生發的朋友圈,這一點,他和他爸很像。看著他,還是褪不去的青澀、年輕用力過猛,自不言說,時光都有影子。再看身邊的她,他眼中的我,歲月的各種打磨,我們已經慢慢老去。

人不辭路,虎不辭山,此去經年,抬頭再看,剛剛下完雨的珠海的天空,也和新疆的一樣明亮,碧空如洗,廣闊無垠,天空飄著大朵大朵的白雲,又是南方海邊另外的一派雲淡風輕。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影評:穿過曾經的夢境,收穫我們的成長
    《千與千尋》影評:穿過曾經的夢境,收穫我們的成長那些我們走過的時光,偶然回憶起來,發生的一件件事就想夢境一樣,那些留存在腦海中的記憶,不僅證明我們經歷過,還曾經帶給了我們成長的快樂。影片千與千尋就是一個值得精細觀看的電影,女主角千尋的經歷就像夢境一般,其中那些情節所代表的深意,也值得我們去剖析和品味。這是一個關於小千和千尋的故事,小千,代表妖精世界的千尋,千尋屬於人類世界的名字。他們之間的分隔線,要從她和她爸媽穿過那個山洞,進入妖精世界算起。他們來到妖精的小鎮,面對事物的召喚時,他的爸爸媽媽沒有經住誘惑,吃掉了眼前的食物,最後變成了豬。
  • 看這篇影評之前,你絕對沒看懂《千與千尋》!
    、《尋夢環遊記》和《百變小櫻》的三篇動畫影評閱讀量都超過了600人。尋》。然而這期影評因為推送時間太過久遠,那時候我還只有不到100個粉絲,可能現在的很多朋友都沒有看過,比較暴殄天物。所以今天特地對老文章進行修繕並重製推送一期《千與千尋》影評,送給各位讀者。
  • 《千與千尋》三個角色,是宮崎駿對現實的三種再創造
    #日本動漫#之前看《千與千尋》的影評時,大多數都是「經歷」,「成長」。而大部分影評說的「成長」,「蛻變」,「接受」總覺得有些「放棄過去的自我」這種「蝦仁豬心」的言論。現在重新看《千與千尋》後,終於有一種「捅破窗戶紙」的感覺:千尋的確不想長大,但她也沒有逃避「現實」,而當她面對「未知的現實」時,依舊沒有忘記「當初的自己」——純真樸素刻印在千尋的每一個神態裡,讓她不論經歷什麼,甚至被剝奪名字之後,依舊是「千尋」。
  • 《千與千尋》影評
    於此,我看過的最好的解釋也來自於一篇影評,說是困境中的善意讓千尋大哭出聲。前幾天,我剛來北京,陌生的大環境,讓我有些膽怯。後來碰到了萬分之一的事,一個年紀很大的管理員不分青紅皂白的亂發脾氣,實在讓人委屈,回了宿舍,氣到掉眼淚。事後想想,太不值得,淚水其實,應該為那些正面的情緒所驅動,為感動,為同情,為思念而流。
  • 《千與千尋》影評:人世間的善良,始終還是多於醜惡
    《千與千尋》影評:人世間的善良,始終還是多於醜惡宮崎駿爺爺真的創造出來了太多的經典,每一部動漫電影都是許多影迷心目中,不可超越的好看的動漫電影。
  • 日本動畫電影時光網評分TOP100排行榜發布
    6月25日,時光網公布了「日本動畫電影時光網評分TOP100」排行榜,下面我們將向大家簡要解讀日本動畫電影時光網評分TOP100排行榜中TOP3的情況。
  • 抖音可時光啊不聽話總催著人長大哪首歌 毛不易《盛夏》歌詞完整
    近段時間以來,抖音上面有一首特別傷感的歌曲特別的火,很多人聽到之後都感覺十分的熟悉,但是並不清楚這首歌的名字是什麼,只知道其中的一句歌詞是「可時光啊不聽話總催著人長大」,這是首什麼歌呢?據了解,這首歌的名字是《盛夏》,一起來看一下完整版歌詞。
  • 與人類的共同成長,《千與千尋》影評
    重溫了一遍《千與千尋》,會有不一樣的感觸,人只有在脫離了現在的環境,回過頭來看,才會有所體會,才會真正發現自己的成長。
  • 《千與千尋》童話在電影中的現實夢 影評解析
    直到2001年《千與千尋》的問世,這部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日本動畫電影,徹底的改變了之前宮崎駿的風格,從早期探討戰爭帶來的危害以及保護自然重要,轉變成諷刺社會本質的現象級電影。從根本上,避免之前的單一以及滿足了觀眾的需求。這也讓他得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認可,從美國得到了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從德國柏林電影節得到了金熊獎,法國凱撒獎,甚至連香港的金像獎都統統並獲。
  • 竟然高度還原了《千與千尋》的經典場景!
    18年前,宮崎駿老爺子那部讓無數80、90後們感動的童年回憶《千與千尋》,今年的前段時間在中國重新上映了! 這次,中文版《千與千尋》由周冬雨和井柏然分別為千尋和白龍配音,宮崎駿老爺子更是親自給中國觀眾繪製了一封暖心手寫信:千與千尋,請多關照!
  • 《千與千尋》何以穩居豆瓣動畫電影榜首?看懂其中寓意,你會明白
    《千與千尋》在「豆瓣TOP250」總排名中位列第7位,同時位居動畫電影類榜首寶座。逾一百萬人次評出9.3分,好於99%動畫片、99%奇幻片。位居豆瓣動畫電影榜首時隔18年,《千與千尋》6月21日在中國重映,令廣大影迷興奮不已,引發一陣持續升溫的觀影熱潮。
  • 《千與千尋》影評:影院裡一個5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居然看哭了
    電影《千與千尋》看完了,我很慶幸選了貴的,效果更好的那家電影院,雷射屏真的好大好亮,這次重看比之前又多看到了好多細節,由於翻譯的細微不同,感受又有點不一樣。
  • 《千與千尋》中關於「名字」意義的哲學探討
    「名字」通常被賦予了超越其本身的意義,變成一種可以操控、創造甚至改變意志的力量,而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便是對「名字」的一次全新詮釋。(《千與千尋》)影片在這裡暗示人的名字是自我的縮寫,所以能夠代表自我。在《千與千尋》的故事背景裡,這更多的是一種隱喻結構,但是我們的名字仍然可以對身份和自主性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 看透《千與千尋》(一) 趕陰集 異次元空間與故事主線解讀
    趕陰集《千與千尋》(又叫做《神隱少女》)作為一部著名的動漫電影,相信各方面的解讀很多了,今天我想對他(她)進行一下靈性解讀。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與我小時候聽過的「趕陰集」的故事很類似。可以說這樣的故事陪伴了我無聊的少年時光,打磨了我脆弱的神經。所以說,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很容易被恐懼浸染,奉勸各位家長們,陪伴孩子的期間,儘量無條件的給他愛與鼓勵——嚇唬這種手段儘量別用。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句話會影響到孩子,甚至會影響到他一生。請善待孩子。
  • 宮崎駿《千與千尋》:爸媽,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我來救你們!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千與千尋》珍貴手繪搞《千與千尋》珍貴手繪搞這部老少皆宜,都覺得超級有趣好看、溫暖治癒系電影《千與千尋》,一度稱霸日本影史票房總冠軍,是國寶動畫巨匠宮崎駿勇奪奧斯卡最巔峰傑作,獲美國動畫大獎 Annie 獎最佳影片、導演、編劇、原著音樂 4 項大獎肯定。
  • 《千與千尋》影評:有人世間的一切醜惡心理,也有溫馨感人的畫面
    《千與千尋》是之前日本上映的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影片,該影片音種目前只有英語法語的,卻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響。故事通過講述少女千尋的一段誤入異世歷險過程,告訴大家應該善良,應該規則的道理。
  • ...演出」 歷史傳奇電影《蘇格蘭瑪麗女王》獨家影評 –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訊 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傳奇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首次執導電影的英國女導演喬希·羅克拍攝的《蘇格蘭瑪麗女王》散發一股獨特的魅力。首映後爛番茄影評百分百好評,更有96%的觀眾表示期待。      《蘇格蘭瑪麗女王》將在12月7日在北美上映,明年1月18日在英國上映。
  • 《鬼滅》奪日本影史第2 破《千與千尋》紀錄倒數!網淚:別超車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動畫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在日本上映45天,票房累積275億1243萬,登上日本影史第2,超越1997年《鐵達尼號》日本票房272億,距離影史冠軍《千與千尋》,還相差33億。
  • 爛片避雷針+專業影評寫作指南=《如何寫影評》
    電影也是一樣,如果觀眾在觀影可以之前先看一下專業的影評,那麼在觀影時就能獲得更多的樂趣。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看影評的好處,網上的影評也越來越多。但是網上影評的水平參差不齊。那麼我們如何鑑別影評是否專業,如何寫出一篇專業的影評呢?推薦大家看一下《如何寫影評》。
  • 再看一遍千與千尋,讓我對世界觀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看一遍千與千尋,讓我對世界觀有了全新的認識仔細看宮崎駿的各種動畫,會發現有許多不同種的主題:一種主題是提出一個深刻到無法回答的問題,例子當然是天空之城,風之谷,幽靈公主啦。個人是很喜歡這種作品的~千尋的世界觀就是成長與救贖,讓我們學會堅強講一講宮崎駿的動畫,最後一類就是千與千尋和魔女宅急便啦。它們有一個突出的特點超強的代入感。這種分類當然很多人不接受啦,比如有人會說「我對龍貓就超有代入感啊!」重點不是這個,是這兩部電影設置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