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影評:有人世間的一切醜惡心理,也有溫馨感人的畫面

2020-12-06 小螞蟻講娛樂

《千與千尋》是之前日本上映的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影片,該影片音種目前只有英語法語的,卻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響。故事通過講述少女千尋的一段誤入異世歷險過程,告訴大家應該善良,應該規則的道理。

該影片中塑造了許多人物形象,主角千尋是一個懵懂的少女,她天真爛漫,但是堅守規則,在父母吃了路邊無人食物的時候她不僅自己不吃還勸父母不要吃。她正直勇敢,敢闖敢做,後期在面對鍋爐爺爺和女巫湯婆婆拒絕工作的時候她明明心裡害怕但是卻勇敢的堅持告訴自己不怕一直堅持自己觀點,直到最後打動了鍋爐爺爺妥協了湯婆婆。同時她又知恩圖報,因為小白一直幫助她,所以小白受了傷她也拼命幫助,不惜放下先救爸爸媽媽的事情,先給小白吃藥治傷,又接過來鍋爐爺爺一張沒有回程的車票勇敢的走下去堅持救小白。

她很善良,對於孤立的無面人她一直幫助他,如見他淋雨給他開門,如給他吃珍貴的藥丸,如經歷了生死之後還肯帶著他一起出去坐車,讓無面人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同時對於湯婆婆的寶寶跟著她她也一路帶著照顧,並沒有因為對於湯婆婆的不和而去傷害別人,或者報復在她珍視的寶寶身上,這種善良與原諒的品質是最難得的純粹,彌足珍貴。同時千尋也是一個有禮貌懂事情的孩子,在獨自去錢婆婆那裡的表現上看,她落落大方的真摯的替小白向錢婆婆道歉賠罪求原諒,並獲得了錢婆婆的原諒與喜愛,送給她珍貴禮物。

對於周邊怪物的排斥與損人利己,自私貪婪她都可以勇敢的面對,不怕惡勢力,堅守初心,用愛去感化身邊的每一個人,物,而最終,也終有所獲,比如後來千尋放進來無面人吃人湯婆婆大發雷霆要怪罪,她獨面無面人救出的三隻便替她說情。比如最後湯婆婆考驗千尋將別人變成一群豬讓千尋從中一次找出自己父母千尋答對湯婆婆無奈放人之後那一群人都替她歡呼。她用自己的愛與無私感化了那一群原本無心的怪物,使他們也有了人情味道,給那一片死氣沉沉的壓迫地帶傳入了一絲陽光下的明媚。

雖然是個孩子,偶爾無助痛哭,但是卻不曾絕望,只要有一絲希望,她都能勇敢的去抓住它,堅決的走下去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不忘初心,堅強勇敢,便是劇中千尋的人物寫照。她不忘善念純真的初衷,堅強勇敢的去面對一系列陌生與打壓,頑強的掙扎,在自身難保的時候還願意對別人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別人,難怪可以走到最後獲得光明。因為即使身處黑暗之中她也不曾融入黑暗的骯髒,她的心仍然是向著光明的。這起初是和這裡的環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她的善念仍然啟發到了別人心底的善念,從而得到認可與善報。

在她的身上沒有一絲世俗的虛偽與醜惡,只有孩子的純粹與善良。陽光、向上、執著、熱忱。雖然懵懂,但是頑強。她被教育的很好,不吃無人食物,禁得住美食誘惑;不拿不需要的東西以及金子,禁得住金錢的誘惑;勇敢的在異世生活,即使被刁難做最累的活也不抱怨,經得住苦難的洗禮。

其次,作者刻畫了小白這一人物形象。在沒有千尋的日子裡小白一直是這裡所有人眼裡冷冷清清的白先生,一個冷麵無情,殺伐決斷的人物。然而卻是這樣一個世人眼中獨立特行的人物,其實也是擁有自己的愛與包容的。劇中他對千尋一直很關照,並且多方面幫助。大抵是因為曾經在這個全都無心,世俗,貪婪的地方也無從引發出他的善念,而千尋這個不一樣的到來走進了他心頭,千尋的無助與善念,執著,不同流合汙,不忘初心,愛與包容激發出他內心原本的狀態,蠢蠢欲動,爆發出來。

於是他不再是那個生活在黑暗裡任湯婆婆趨使為惡的白龍。他也有愛,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嚮往,而這些思想與嚮往與千尋不約而同,與湯婆婆背道而馳。所以他會選擇幫助千尋,因為他看透了這裡的骯髒,在千尋身上看到了嚮往的光明,所以他放棄了之前一直做的事情,放棄了舊主湯婆婆。

影片中的鍋爐爺爺,小玲也是一樣的。他們心底並不像那些怪物那麼壞,只是普通人。他們也有愛與熱心,哪怕在這個地方這麼久了,儘管浸染上了一些皮毛,但是本質一點都不壞。他們盡力幫助善良的千尋,幫助她保持自身活下去。他們是能力微弱的底層,受盡悽苦與壓迫卻沒有黑化骯髒。錢婆婆和寶寶,雖然表面也是邪惡的面孔,欺軟怕硬,自私冷酷的樣子,但是當真實走近,走進他們的內心會發現其實不然,他們都是心底向善的。冷酷陰狠只是在這個世道養成的生存偽裝,在寬鬆的環境裡卸下這一系列不需要的繁瑣之後,他的簡單,不再刻薄。也願意向善,願意幫助善良無助的人。千尋呼喚出了他們心底原來的樣子。

湯婆婆,她也是有愛的,比如對她的寶寶。對於寶寶的湯婆婆可以無止境無原則的溺愛。但是這份愛僅僅限於寶寶。在城堡裡無限囂張跋扈的湯婆婆在面對自己寶寶的時候可以忍一切。或許對於湯婆婆來說,對於城堡裡的一切自有他自己的程序規則,任何人犯了都應該承受。而工作之外家庭中的湯婆婆自然不同。在什麼環境裡對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原本便是最好的軌跡。對於千尋這個外來,湯婆婆也企圖用一貫的規則制,但是無奈千尋的初心太強,她無懈可擊。於是湯婆婆最終也只能不得已放手。

這個影片裡有人世間的一切醜惡心理,也有最溫馨感人的畫面。它用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讓觀眾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這整個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去評判其中的是非,然後自悟自答,為活在世俗忙碌的人們心頭注入一縷光亮,便是它的教育意義所在了。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影評:人世間的善良,始終還是多於醜惡
    《千與千尋》影評:人世間的善良,始終還是多於醜惡宮崎駿爺爺真的創造出來了太多的經典,每一部動漫電影都是許多影迷心目中,不可超越的好看的動漫電影。整部電影裡也有很多的人物,出現的人物角色尤為的多,每一幀的畫面也是很美好,在那個繁華的世界裡其實也是在發生著一些神奇的故事。故事的開始,是她和父母一起開車誤入了一個地址,那裡可以說是安靜得詭異因為沒有人氣,但是有著許多的美食,千尋的父母因為貪食,說先吃了等會在付錢等等。
  • 時光的盛夏——《千與千尋》影評
    序:就不說《千與千尋》電影作品的厚度、深度、深刻的哲思了哈,也不說它超高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被英國BBC曾在2015年將其評選為「21世紀百大佳片」前幾名,更不說他在豆瓣等的打分,被無數人奉為經典、捧上神壇。今天我要講的是這個夏天,我看《千與千尋》的故事。
  • 《千與千尋》影評
    於此,我看過的最好的解釋也來自於一篇影評,說是困境中的善意讓千尋大哭出聲。前幾天,我剛來北京,陌生的大環境,讓我有些膽怯。後來碰到了萬分之一的事,一個年紀很大的管理員不分青紅皂白的亂發脾氣,實在讓人委屈,回了宿舍,氣到掉眼淚。事後想想,太不值得,淚水其實,應該為那些正面的情緒所驅動,為感動,為同情,為思念而流。
  • 《千與千尋》影評:穿過曾經的夢境,收穫我們的成長
    《千與千尋》影評:穿過曾經的夢境,收穫我們的成長那些我們走過的時光,偶然回憶起來,發生的一件件事就想夢境一樣,那些留存在腦海中的記憶,不僅證明我們經歷過,還曾經帶給了我們成長的快樂。影片千與千尋就是一個值得精細觀看的電影,女主角千尋的經歷就像夢境一般,其中那些情節所代表的深意,也值得我們去剖析和品味。這是一個關於小千和千尋的故事,小千,代表妖精世界的千尋,千尋屬於人類世界的名字。他們之間的分隔線,要從她和她爸媽穿過那個山洞,進入妖精世界算起。他們來到妖精的小鎮,面對事物的召喚時,他的爸爸媽媽沒有經住誘惑,吃掉了眼前的食物,最後變成了豬。
  • 《千與千尋》童話在電影中的現實夢 影評解析
    在1983年開始導演並且監製(腳本、分鏡表的全部工作)他的第一部動畫電影《風之谷》,由於宮崎駿父親以前是飛機製造廠工作,從小宮崎駿就對飛行和天空充滿著嚮往,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總是能出現有關於天空以及飛翔的畫面,當然也包括他製作的第一部電影《風之谷》。誠然,在《風之谷》得到好評之後,堅持著自己獨有的風格,陸陸續續的推出了《天空之城》、《龍貓》、《魔女急宅便》等細膩而感人的動畫。
  • 《千與千尋》三個角色,是宮崎駿對現實的三種再創造
    》的影評時,大多數都是「經歷」,「成長」。而大部分影評說的「成長」,「蛻變」,「接受」總覺得有些「放棄過去的自我」這種「蝦仁豬心」的言論。現在重新看《千與千尋》後,終於有一種「捅破窗戶紙」的感覺:千尋的確不想長大,但她也沒有逃避「現實」,而當她面對「未知的現實」時,依舊沒有忘記「當初的自己」——純真樸素刻印在千尋的每一個神態裡,讓她不論經歷什麼,甚至被剝奪名字之後,依舊是「千尋」。
  • 一切樂語皆情語 ‖《千與千尋》背景音樂分析
    影片《千與千尋》中一共有20段背景音樂。它們連在一起構造了一種聽覺上的情節,再次展現了久石讓以簡單琴音捕捉複雜情感的獨到功力。電影開頭,鏡頭從一束花開始,是千尋一家開車去往新家的路上的一些對白,此時的背景音樂是《那個夏天》。
  • 看這篇影評之前,你絕對沒看懂《千與千尋》!
    、《尋夢環遊記》和《百變小櫻》的三篇動畫影評閱讀量都超過了600人。尋》。然而這期影評因為推送時間太過久遠,那時候我還只有不到100個粉絲,可能現在的很多朋友都沒有看過,比較暴殄天物。所以今天特地對老文章進行修繕並重製推送一期《千與千尋》影評,送給各位讀者。
  • 與人類的共同成長,《千與千尋》影評
    重溫了一遍《千與千尋》,會有不一樣的感觸,人只有在脫離了現在的環境,回過頭來看,才會有所體會,才會真正發現自己的成長。暫時脫不開身的白龍鼓勵千尋靠自己的力量與勇氣,明確自己當下應該首先是克服害怕的心理,堅定地去救出她父母。千尋她成功地做到了:混入了等級森嚴的湯屋裡找負責洗澡水的鍋爐爺爺並獲得了一份工作,千尋在湯婆婆那裡籤約工作時,本來籤是本名「荻野千尋」,被湯婆婆改為「千」。
  • 宮崎駿的溫馨治癒動漫電影
    相信大家對宮崎駿都很熟悉,他的電影可以說是讓人感覺到很溫馨很治癒了。有些電影看過之後就感覺深受其中,無法自拔。裡面有些電影的場景,會感覺到治癒很舒服,那麼這幾部電影,你都有看過嗎?藍藍的天空上,有一座神秘的城。
  • 《千與千尋》那充滿魔力的世界,將幾乎永久地留在電影裡
    2019年,更像是電影工業的小年(雖然也有現象級的《復聯4》),這一背景似乎也成就了《千尋》的市場成就。或者換句話說,去年可能佳片難覓?這話貌似足以夠得上開罪的程度,不過好在僅限於個人的觀影體驗,倒也就無關或忽視群情洶洶了。《千尋》的影評寫起來其實很難,可能是難在太過容易了。
  •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今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系列影評一舉衝上了熱搜,目前《信條》豆瓣評分為7.9分,打四星、五星的人居多,但也有少數人打一星和二星,該片於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豆瓣方顯示已經有16
  • 宮崎駿《千與千尋》:爸媽,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我來救你們!
    《千與千尋》。《千與千尋》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上映動漫大師宮崎駿,12秒的畫面需要手繪1000千尋成功救回爸媽千尋成功回到人間那些經典的畫面和經典臺詞歷久彌新01: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 無比感人溫馨的照片,背後的真相竟然如此的令人髮指
    一張張感人溫馨的照片背後竟然如此的殘忍,人類在對自然做發指事情的時候,自然也對人類展開了報復。蝸牛與青蛙溫馨相遇,青蛙一動不動看起來非常溫馨,因為青蛙被黏住了根本動不了,它將保持這個姿勢一直到死,這就是所謂的 溫馨。
  • 《千與千尋》何以穩居豆瓣動畫電影榜首?看懂其中寓意,你會明白
    明星配音陣容在宣發方面,片方也是卯足了勁,邀請國內知名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親自操刀。而去年在國內重映的《龍貓》,也選用由他設計的海報。有人聲色犬馬、紙醉金迷,有人食不果腹、艱難生存。無論是誰,在財富的巨大引誘下都難以面不改色,處之坦然。人們對金錢趨之若鶩、不擇手段的追求,逐漸泯滅了與生俱來的質樸本性,與生而為人的和善之心。
  • 世間一切,都是註定
    生命是困苦,生命是無奈,生命是一切所有的期待,所有的一切的事情,全部融合而成而已。人一輩子,所有的一切,也不過都是自己命中注定。人生一輩子,那些得不到的東西,就不要再去追尋了,因為自己命中注定不會遇到。
  • 影評:張藝謀《影》上映,影片引發故事與意境之爭,解析最後結局
    影評:張藝謀《影》上映,影片引發故事與意境之爭,解析最後結局文 / 劉森說娛樂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老謀子的新片選擇定檔930,直接拉開了今年國慶檔的序幕,而大家對於該劇關注程度也非常之高,原因之一是因為畢竟老謀子的金字招牌還在,在本來就有些讓人失落的國產電影市場,大導演的戲還是值得期待的;而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過往的期待過高,所以大導演帶給觀眾的心理落差也不是一次兩次,以至於每次大導演的戲,總有一部分觀眾以不看好的心態期待著,可以說是自我欺騙式的自我保護。
  • 他畫3個駝背老頭,道出社會人心醜惡,涉世不深的人很難看懂
    在故宮博物館內掛著一幅有500年歷史的古畫,這個畫家不僅僅畫出了3個駝背老頭,還展現了人心的醜惡,是一幅經典的諷刺圖。諷刺世界醜惡的藝術品往往會更加具有思想,會更留有空間讓人們去思考。這些諷刺作品的作家也不畏懼黑暗和壓力,拿起畫筆將最醜陋的人心展現在畫紙上。魯迅先生的棄醫投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拿起筆桿來寫下自己面對社會的壓力和見證的人心的醜陋,留下了一部部極具諷刺意味的文學作品。
  • 人體和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物質和能量變化的結果
    世間很複雜,人心也難測,自然很繁蕪,宇宙更廣袤;面對眾多的未知和空曠,如果沒有洞見和明智的科學指導思想,我們會陷於更多的迷惘、盲從、恐懼和不安中;所謂六神無主,就是指對現狀和將來的不確定性,而你所依賴的知見,是否確定就是符合實際,如果只見到人的渺小,你就陷入了卑微;如果只信奉了玄妙
  • 影評應該怎麼寫?寫影評的13個切入點是什麼?
    當然,西方對電影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各地不同的電影流派也有不同的論調。不過,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在於電影評論,就不展開敘述、以免文章無法收場。電影最初只是紀實記錄,簡單的理解就是如今的紀錄片。具體來說,所謂的記錄就是盧米埃爾兄弟的《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等。整部片子只有一個鏡頭組成,沒有影響和情節設計,更談不上故事情節和矛盾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