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影評:穿過曾經的夢境,收穫我們的成長

2020-12-06 老杉說娛樂

《千與千尋》影評:穿過曾經的夢境,收穫我們的成長

那些我們走過的時光,偶然回憶起來,發生的一件件事就想夢境一樣,那些留存在腦海中的記憶,不僅證明我們經歷過,還曾經帶給了我們成長的快樂。影片千與千尋就是一個值得精細觀看的電影,女主角千尋的經歷就像夢境一般,其中那些情節所代表的深意,也值得我們去剖析和品味。

這是一個關於小千和千尋的故事,小千,代表妖精世界的千尋,千尋屬於人類世界的名字。他們之間的分隔線,要從她和她爸媽穿過那個山洞,進入妖精世界算起。他們來到妖精的小鎮,面對事物的召喚時,他的爸爸媽媽沒有經住誘惑,吃掉了眼前的食物,最後變成了豬。千尋因為心裡的害怕,沒有像他的爸爸媽媽一樣。告訴我們,成人世界裡充滿了誘惑,金錢,財富,權利,身在其中的他們很容易迷失自我。

千尋看見自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透明。,受不了眼前的打擊,開始不相信這一切,以為自己在做夢。這是小白龍的出現,改變了千尋的處境。他給千尋一種讓身體不消失的藥物,還給千尋找工作。她告訴千尋,在這兒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的價值。小白龍把她帶到燒火爐爺爺那裡,一開始千尋工作的十分辛苦,她搬不起重重的煤塊。燒火爐爺爺告訴她,沒有人一開始工作就是很容易的,但你要學會去做,你只要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就行了。

後來千尋又在脾氣暴躁的湯婆婆手下工作,但條件是,她必須忘掉自己過去一切。她婆婆給了千尋一個新的名字「小千」。白龍告訴她,不要遺忘自己本來的的名字。這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過去,對於千尋來說,是不要忘記自己身為人類的這一事實。她還要救她的爸爸媽媽呢。她的工作是給客人洗澡,還記得她的第一個工作是給一個特別骯髒噁心的山神洗澡。千尋沒有嫌棄這個客人,而是認真對待了自己的工作。最後這個山神還給了千尋一顆藥丸,可以救他父母的藥丸。她去看了她的爸爸媽媽,他們變得越來越肥了,他對他們說不要長得太胖,不然會被吃掉的。

影片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小千與無臉男的情節,在我眼裡,一開始的無臉男單純得像一張白紙。以至於,他後面遇到的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張白紙上染色。千尋讓無臉男進入自己工作的地方,他看到人們對於金錢的喜愛,而有求必應。他用雙手變出許多金子,這裡的許多人都前來討他的歡心,好分一杯羹。所有人都喜歡他的金子,除了小千,看著因為吃了很多東西變得肥大的無臉男,小千將原本給爸媽吃的藥丸,分了一半給無臉男。無臉男什麼也不要,她只想要小千,然後他一路追逐著小千,然後千尋決定走上去找白龍的路。無臉男一路追隨,或許對於他而言,千尋真誠可愛的心才是他最想得到的吧,他一定是喜歡單純善良的千尋。

影片中千尋是喜歡白龍的,在聽說白龍受傷後,她第一時間想飛到他的身邊,或許是這一路上白龍的幫助和鼓勵讓她心生喜歡。最後千尋找到了白龍,無臉男也有了自己的歸宿,但千尋終究不屬於妖精的世界,白龍決定送她們一家人回到人類世界,但代價可能就是白龍的一生了,湯婆婆說過,違背規則的人必須付出代價。我們必須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那是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

千尋找到變回人類的爸爸媽媽,他們問千尋「你怎麼去了那麼久」,一切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她什麼也不記得了,只知道腦海裡依稀有個熟悉的身影,漸行漸遠。

本文由老杉說娛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時光的盛夏——《千與千尋》影評
    序:就不說《千與千尋》電影作品的厚度、深度、深刻的哲思了哈,也不說它超高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被英國BBC曾在2015年將其評選為「21世紀百大佳片」前幾名,更不說他在豆瓣等的打分,被無數人奉為經典、捧上神壇。今天我要講的是這個夏天,我看《千與千尋》的故事。
  • 《千與千尋》三個角色,是宮崎駿對現實的三種再創造
    》的影評時,大多數都是「經歷」,「成長」。而大部分影評說的「成長」,「蛻變」,「接受」總覺得有些「放棄過去的自我」這種「蝦仁豬心」的言論。現在重新看《千與千尋》後,終於有一種「捅破窗戶紙」的感覺:千尋的確不想長大,但她也沒有逃避「現實」,而當她面對「未知的現實」時,依舊沒有忘記「當初的自己」——純真樸素刻印在千尋的每一個神態裡,讓她不論經歷什麼,甚至被剝奪名字之後,依舊是「千尋」。
  • 與人類的共同成長,《千與千尋》影評
    重溫了一遍《千與千尋》,會有不一樣的感觸,人只有在脫離了現在的環境,回過頭來看,才會有所體會,才會真正發現自己的成長。年僅10歲的千尋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女孩子,她隨父母搬家來到一個陌生的城鎮準備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結果父母在路上開車迷了路,穿過顛簸的小路來到了隧道,而這個隧道門口有石祠位於正中央,這兒用神社不尋常的位置來暗示進入另一個世界——中世紀的靈異小鎮。
  • 看這篇影評之前,你絕對沒看懂《千與千尋》!
    所以今天特地對老文章進行修繕並重製推送一期《千與千尋》影評,送給各位讀者。《千與千尋》讓我們看完了整部動畫,首先記住的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角色,而不是電影的劇情,這才是一部電影真正的成功。人物塑造極致的豐滿傳神而且在角色的血脈中濃縮了現實世界的世界觀,體現出宮崎駿對人性的洞察力,他把對現實社會深入的思考融入了《千與千尋》的動畫中,使得這部動畫遠遠不止是簡單的一篇關於千尋的冒險成長故事。
  • 《千與千尋》影評
    我們把心愛的故事說給別人聽,重溫就成了分享。但是,就像我們不能把小王子娓娓道來,我們也不能說千尋這神奇的一路是怎樣走過來。這些不能分享的,或者無法重複,解釋不了的,組成我們終生探究的自我一部分。我做過的最可怕的夢,不是一路上有壞人在追,不是一雙慘白的手掐住脖子,而是我爬到很高很高的鐵塔上面怎麼也下不來,看見爸爸媽媽從下面經過,不論我怎麼喊他們都不肯抬頭看我一眼,像所有人一樣,他們就那麼走過去了,灰色的夢境裡只有我一個人是有知覺的,傷心到不能自已。當那些熟悉的,信任的,相信永遠不會失去,視之如生命的東西,忽然就那麼不見了,我們都能承受嗎?
  • 《千與千尋》影評:人世間的善良,始終還是多於醜惡
    《千與千尋》影評:人世間的善良,始終還是多於醜惡宮崎駿爺爺真的創造出來了太多的經典,每一部動漫電影都是許多影迷心目中,不可超越的好看的動漫電影。小編真的很喜歡宮崎駿爺爺,喜歡他創造出來的每一個人物,因為他們都是有靈魂的人物,而不僅僅是存在於動漫裡,他們切實的生活在我們的心裡,而且在教育著啟發著我們這些影迷。相信有很多人都很喜歡龍貓這個形象,因為龍貓好像就是代表了我們的童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童年裡能夠有一隻龍貓,來陪伴著自己的成長不至於那麼的困苦。
  • 日本最佳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講述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幾種愛
    在去年的6月份,萬眾矚目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時隔十幾年的時間,終於在中國內地的電影院正式上映,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在當年想必也是給很多的觀眾們帶來了深刻美好的回憶,即便它沒有真正的在中國內地上映,但是我們卻能夠通過各種的渠道了解到,並且看到這一部電影。
  • 《千與千尋》童話在電影中的現實夢 影評解析
    當他收穫如此多的獎項時,我覺得他贏在了劇情,勝在了主角。用宮崎駿自己的話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渺小狹隘的世界,相反它能夠無限延伸。那裡看似平常,也許一場雨過後第二天就變成了一片汪洋……」當然,這一句話也被加入在影片裡面,作為一個人生感悟來渲染整個故事。
  • 《千與千尋》中關於「名字」意義的哲學探討
    或者是以某種方式源自客觀現實,至少是來自我們的生活經歷。(《千與千尋》)影片在這裡暗示人的名字是自我的縮寫,所以能夠代表自我。在《千與千尋》的故事背景裡,這更多的是一種隱喻結構,但是我們的名字仍然可以對身份和自主性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 《千與千尋》:關於成長的寓言故事,字裡行間寫滿隱喻
    YOUTHYOUTH:我是真的曾經走進過你嗎創作者才華橫溢且慷慨仁慈,送給了我們一個童話世界。那大概是一場夢境,主人公千尋有了一趟奇幻之旅。於是大幕拉開,關於成長的第一個課題登上舞臺。,傷口撕裂又重合,然後長出盔甲,最後我們都變成麻木的大人。
  • 千與千尋電影解析影評
    所以宮崎駿給了千尋一個逃避現實,尋找自我的機會,那就是湯婆婆的湯屋……網上有很多人對《千與千尋》的影評,能夠看出大家是多麼喜愛它。其中,父母、電車、豬、朋友、無臉男、鍋爐爺爺…大家都有提到,我還想說的是「名字」。為什麼湯婆婆要奪走別人的名字?為什麼千尋只要記住自己的名字就能回到現實?為什麼在那裡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名字?
  • 影評應該怎麼寫?寫影評的13個切入點是什麼?
    不過,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在於電影評論,就不展開敘述、以免文章無法收場。電影最初只是紀實記錄,簡單的理解就是如今的紀錄片。具體來說,所謂的記錄就是盧米埃爾兄弟的《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等。整部片子只有一個鏡頭組成,沒有影響和情節設計,更談不上故事情節和矛盾衝突。
  • 竟然高度還原了《千與千尋》的經典場景!
    18年前,宮崎駿老爺子那部讓無數80、90後們感動的童年回憶《千與千尋》,今年的前段時間在中國重新上映了! 這次,中文版《千與千尋》由周冬雨和井柏然分別為千尋和白龍配音,宮崎駿老爺子更是親自給中國觀眾繪製了一封暖心手寫信:千與千尋,請多關照!
  • 再看一遍千與千尋,讓我對世界觀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看一遍千與千尋,讓我對世界觀有了全新的認識仔細看宮崎駿的各種動畫,會發現有許多不同種的主題:一種主題是提出一個深刻到無法回答的問題,例子當然是天空之城,風之谷,幽靈公主啦。個人是很喜歡這種作品的~千尋的世界觀就是成長與救贖,讓我們學會堅強講一講宮崎駿的動畫,最後一類就是千與千尋和魔女宅急便啦。它們有一個突出的特點超強的代入感。這種分類當然很多人不接受啦,比如有人會說「我對龍貓就超有代入感啊!」重點不是這個,是這兩部電影設置的背景。
  • 千與千尋影評:千萬不要忘記你最初的目的,忘記你是誰
    《千與千尋》在超過了20個國家上映,在日本本土票房達到了304日元,是當之無愧的票房冠軍,不僅如此,它還斬獲了無數的國際大獎,是很多人心中宮崎駿最佳的一部作品。在劇情的打磨和人物塑造以及立意上都出類拔萃的它得到這樣的成就著實是實至名歸。
  • ——《千與千尋》宮崎駿電影語錄鑑賞
    ——宮崎駿《千與千尋》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千與千尋》曾經發生的事情不可能忘記,只不過是想不起而已。人永遠不知道,誰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千與千尋》不要吃太胖噢,會被殺掉的!
  • 《千與千尋》影評:影院裡一個5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居然看哭了
    電影《千與千尋》看完了,我很慶幸選了貴的,效果更好的那家電影院,雷射屏真的好大好亮,這次重看比之前又多看到了好多細節,由於翻譯的細微不同,感受又有點不一樣。結尾的時候稍微有點不爽,片尾曲放到一辦工作人員就進來喊沒有彩蛋,好幾個觀眾都表示我們知道沒有彩蛋,就是想聽片尾曲,結果就是工作人員一邊開燈打掃,觀眾一邊在那回味………作者:顧扯淡
  • 夢境之中的神秘維度——幻夢境
    幻夢境是洛夫克拉夫特「夢境系列」作品中的一個虛構地點,這是一個巨大的,可通過做夢進入的維度,類似於星體投射。幻夢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清醒」宇宙的鏡像,在可以確定的範圍內,具有相同的行星、恆星和其他的宇宙地理特徵,然而,有許多種族、文明和生物存在於幻夢境中,而不存在於「清醒」宇宙中。
  • 夢境變為現實只是不同宇宙記憶的疊加
    又或者你突然靈光一現,發現你的真的曾經經歷過,只不過不是在現實中,而是在夢裡。很多時候,我們把這種預知未來的能力稱為「第六感」。人為什麼會有「第六感」?它又是如何運作的?科學界一直試圖想要揭開這個謎底,也試圖用各種各樣的理論來詮釋它的意義,但是兜兜轉轉似乎總是差了點什麼,那層神秘面紗從開都沒有被真正揭開過。
  • 《自然》雜誌登影評引爭議 稱《地心引力》偉大
    先是因為它2013年11月20日在顯著位置發表了科幻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的影評,稱它「確實是一部偉大的影片」。這篇影評讓許多對《自然》雜誌頂禮膜拜的人士感到「震撼」,他們驚呼:《自然》上竟會刊登影評?還有人在微博上表示:以後我也要寫影評,去發Nature!一家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報紙也稱《自然》雜誌「從無影評慣例」。於是這篇影評被視為一個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