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千與千尋》看完了,我很慶幸選了貴的,效果更好的那家電影院,雷射屏真的好大好亮,這次重看比之前又多看到了好多細節,由於翻譯的細微不同,感受又有點不一樣。
另外因為是二十年前的電影了,我長大了,影片中人物則沒有,導致我對人物的觀感都稍稍有些變了,舉個例子比如我以前看千尋的父母覺得是年紀很大的人,現在看看覺得好像也沒比我大多少………
對於無臉男的行為也比年輕的時候更能理解。
大屏幕的衝擊也是家裡不能比的,白龍回憶起來的那一瞬間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原本買的座位旁邊坐的是一個5歲左右的小朋友,是他媽媽帶來看的,老實說進電影院的時候真的是心裡一涼,故意隔開兩個位置坐了,結果小朋友比我想像的安靜很多,除了一開始提問之後都是很安靜的在看片,最令我驚訝的是結局的時候小朋友居然看哭了,我很奇怪,小孩子肯定不識字也不懂日語,為什麼還能感受到劇情。
結尾的時候稍微有點不爽,片尾曲放到一辦工作人員就進來喊沒有彩蛋,好幾個觀眾都表示我們知道沒有彩蛋,就是想聽片尾曲,結果就是工作人員一邊開燈打掃,觀眾一邊在那回味………
作者:顧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