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盲人影院:他負債14年,幫20000人「開眼」,連崔永元都來了

2021-01-14 鳳凰網

「從今天開始,電視歸你們了。」

「別別別,我們都習慣了,不看了。」

「爸,媽好了,沒事了。」

 

王偉力也沒預料到一場電影有如此大的魔力:「盲人朋友對視覺的需求竟然這麼大。」



2005年,剛開始放電影的那段時間,他每天都要應對各種意外情況。


大家正看著電影就聽到突然響起的鬧鐘聲、手機鈴聲甚至竊竊私語,有時還能聞到獨居盲人身上的各種臭味。「那時硬著頭皮在講,屋子的味道太衝了,都想捂著鼻子跑出去。」

他經常會講到電影裡的人物打扮,觀眾們也被耳融目染,漸漸重視起自己的外在形象。盲人觀眾們在儀容儀表有了很大變化,一個個衣著整潔,整個人都自信多了。

60多歲的老太太是影院的資深票友,每次來之前都會將自己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喜歡穿紅色的上衣,進門前老愛問志願者:今天的衣服搭配怎麼樣?

 

有次,王偉力講述留守兒童電影《遺落在山裡的星星》,留守孩子與病魔鬥爭的故事感動了全場觀眾。

在交流觀後感時,一位盲人就說到了自己的感受:他們想著自己是天下最苦的人,沒想到這些孩子比自己還艱難,受盡病痛的折磨還只能留守大山裡,他們應該知足了

 

打開心扉後,盲人們正重新認識外面的世界,更願意參與社會活動。

他們跟著志願者們到航天館、坦克館、藝術展品館進行觸摸活動;海邊、草原、長城和故宮都去了個遍,甚至還有盲人運動會、盲人集市等活動。

想當初他們可是連門都不太想出,如今的變化只因他們在「心目影院」邁出的第一步。為了這小小的一步,王偉力可是費盡心思呢。

4

用心當盲人的眼睛

僅僅靠聲音就想要完美地呈現電影畫面,這裡頭大有學問。

 

首先是技術層面的,講解人的旁白和電影臺詞可能會混雜。如果我的聲音太大壓住了臺詞,觀眾會聽混亂,太小聽不見,太快盲人聽不清,太慢跟畫面合不上。


王偉力使用不同方位和頻率的兩套音響,講解時「見縫插針」,避開電影對白。前方的音箱是電影對白,後面和側面的是音效的,而側後方的才是講解聲,營造出在他們身旁有人輕聲耳語的氛圍。

想要熟練巧妙地講好一部電影,快速的反應能力和語言表述是必不可缺的


每次講解電影前,王偉力就會將它先看個5、6遍,然後看影評和導演創作想法等等,準備詳細的講解筆記。他習慣性地將自己當成導演的角色,讓自己更從容地講述每個畫面。

在準備講解詞的時候,王偉力努力保持盲人的心態,站在盲人的角度去理解。


普通人一目了然的內容,恰恰是雙目失明的人極度渴望,卻又無法靠猜測得出的。

他的妻子經常蒙住眼睛充當臨時觀眾,聽著他反覆說四五遍:「大偉啊,紅色的裙子,盲人沒有概念啊。你必須找他們熟悉的東西來打比方。」

 

他有了新的講述方式,將概念用通俗易懂的物體來比喻。


「這是直升機,它像個倒扣的勺子,頭上架著一臺電風扇,把它帶到空中。」

「這是海豚,身體像水滴,尾巴像彎月亮,身上有三面小旗。」

 

講述的電影越多就越發現,他們會將影片中的美與醜無限放大。「心目影院」對電影的選擇要慎之又慎。

 

負能量的、心理壓抑的;節奏特別快的;外文片沒有中文對白的;血性、暴力、情色畫面太多的等等電影都會被放棄。因為盲人觀眾大都是50歲以上,一般會選擇偏向生活、娛樂類的國產片。

 


如果遇上了些血腥的畫面,他就用模糊隱晦的話語交代事情。比如電影中一槍爆頭的畫面,就直接說「某人頭部中槍,應聲倒下」。

 

2005年6月,心目影院放映第一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而到場的盲人觀眾只有4人。但他沒被這慘澹的現實影響,依舊用心地將最原汁原味的電影呈現出來,努力把講解電影做得更好。

 


5

苦盡甘來的14年

14年來,20000多位盲人朋友通過聽講解的方式「看」了800多部電影。


原本只能坐40多人的小屋,經常需要加座,大座椅全都被換成小塑料凳。春節和假日,過來觀影的盲人一天就有200人。「心目影院」正在慢慢變大,年租金也從最開始的9000塊漲到了60萬元

"心目影院"也得到了不少企業的支持,拜耳製藥、星巴克、農商銀行等等企業的員工成了穩定的志願者團隊,每周六輪流過來講電影。

從2008年起,「心目影院」也成了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的志願者服務基地,連崔永元也來當過志願者。

「心目影院」就像王偉力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但他也從沒意料到能走到今天的地步。

當時的公益法律法規留有空白,「紅丹丹」無法註冊為非盈利機構,因此不能享受向外界籌款、捐贈等社會組織待遇,資金全靠夫妻兩人倒貼。

 

夫妻兩人借遍了親戚朋友的錢才保住了「心目影院」。最困難的時候,兩人身上只剩下20塊錢。甚至因為欠債十幾萬,他也供不起兒子每年3萬的大學學費,後來兒子沒上大學成了志願者。

 

那時資金上困難重重,更寒心的是盲人觀眾們的不信任。


剛開始盲人們懷疑「心目影院」是想拿他們當噱頭來賺錢,甚至還想撈多點福利。「看電影怎麼不包頓午餐?怎麼不給補貼?」這些話像一盆盆冷水潑來,王偉力一度想放棄。


但他後來想通了:「盲人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社會的現實,他們沒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機會,才會懷疑一切。」



為了給觀眾更好的體驗,設備一直升級,從家用電視DVD,到環繞立體聲音響,再到美國家庭影院系統。

「心目影院」也熬過了艱難時刻,迎來新生。


2013年,因為新政策的出現,「紅丹丹」成功註冊為非營利組織。「紅丹丹」有了政府和企業支持,一年可以籌到三四百萬,推出更多公益項目。「心目影院」已累計培訓了超過4千名志願者,其中有四五百人成了長期志願者。

 

 

「心目影院不僅是作為盲人的眼目,也是做給我們這些明眼人正心的。」

 

這麼多年來,王偉力看著盲人們的故事,他也重新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

盲人們對鏡頭的激烈反應,

反倒讓他慚愧和痛心。

健全人擁有了盲人最渴望的視覺系統,

卻只盯著不如意的瑣事。


我們從不珍惜擁有的幸福,

對生活中的美好視而不見。

而盲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純粹像一面鏡子,

照出我們健全人的盲點。


相關焦點

  • 盲人影院,為17000000人開眼
    圖/微博@周雲蓬工作室 這位看不見的歌者,卻活得比誰都通透,他把生活寫成詩,然後唱成歌。 初識周雲蓬,還是因為他的那首《盲人影院》。據統計,2010年,我國人口13.41億人,其中盲人數量824萬;到了2018年,人口上升到13.95億人,而盲人的數量增加到1700多萬人。
  • 北京首家杜比影院來了:聲效秒殺IMAX影廳
    在經歷了1年的規劃及3個月的改造工程後,杜比影院終於進入了北京市場,首家門店位於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這下,終於有可以與IMAX匹敵的銀幕了。目前市面上流行以下幾種影廳:除了常規及小型VIP廳外,特效影廳包括IMAX、杜比影院、中國巨幕、4DX、ScreenX、RealD、杜比全景聲以及影院自行開發的巨幕等。
  • 昆明首家華誼兄弟影院9月15日開業
    9月15日,「春城」昆明首家華誼兄弟影院舉辦了隆重的開業慶典活動,同天,影院所入駐的昆明金地蘭亭廣場也盛大開業。金地蘭亭廣場是一個定位為「精緻時尚家庭生活中心」的商業項目,這與華誼兄弟影院投資有限公司落子昆明打造的「首家精品影院」的品牌定位不謀而合。
  • 中國有近14億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負債的?
    在當今一個全民加槓桿的時代,能加槓桿的人群基本上都加槓桿了,現在國內只有老人和孩子這兩大群體是不會負債的,這裡的老人是指55歲以上老人有3億人口,以及20歲以下的小孩子大概也有3.5億人左右,總計大約有6.5億人,剩下還有分布在各年齡段還有0.5億人,是沒有任何負債的。
  • 方舟子逐條批駁崔永元在《南方周末》專訪
    23日,《南方周末》頭版和第四版刊登了對崔永元的專訪,題為「如果是場賭博,他押對了嗎?崔永元實話實說轉基因」。崔永元認為,轉基因的兩個謊言被拆穿了,一個是科學界沒爭議,二是美國人放心地吃了二十年。對此,方舟子27日發表題為「評崔永元在南方周末的囈語」的文章,再次逐條批駁了崔永元的觀點。不過這次,方舟子將《南方周末》也視為崔永元的「友軍」,一併予以駁斥。
  • 崔永元:對轉基因食物的好壞要調查到底
    崔永元去美國就是去拿資料的,但他看不懂,他的任務就是負責把它帶回來。歡迎國內的科學家來取。我做記者該做的事。  現在兩個謊言被戳穿了,一個是科學界沒爭議,二是美國人放心地吃了二十年。然後我就想問問中國科學家,為什麼要撒謊?  我還特別希望大家攢錢去旅遊時,不用去美國,去日本就行,順便感受一下轉基因的狀況,比我做一百個片子都好。
  • [博物館裡的秘密]大陸首家IMAX影院誕生在上海科技館
    (點擊圖片查看高清組圖)  編者按:上海有多少養在深閨人不知的博物館?神奇的博物館裡究竟有多少您所不知的秘密?即日起,東方網陸續推出原創系列報導——《博物館裡的秘密》,帶您走進上海各大博物館,穿過時空的阻隔,揭開塵封的歷史,探尋背後的故事,見證上海的變遷。這個夏天,讓我們用心聆聽歷史,靜心品味文化。
  • 崔永元抑鬱症好了嗎 揭秘他為什麼生病的真相
    提起崔永元,大家第一印象會是那個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的小崔,然而,這幾年,崔永元似乎陷入了個人情緒死胡同,一言不合就爆料,放狠話,眾所周知,崔永元曾經患了抑鬱症,那麼,崔永元抑鬱症現在好了嗎?   關於抑鬱症,其實沒有準確的好與不好的說法,它隨時隨地會復發,與其個人心境有關,從目前看,崔永元似乎還是有些許抑鬱症的。
  • 崔永元為什麼沒罵葛優?葛優崔永元關係如何有過節嗎?
    崔永元在前段時間稱馮小剛是渣子,就連編劇劉震雲也被他稱作渣子,不過熱度也就持續了2天就消散了,可崔永元並沒有放棄,似乎就要吸引到大家的注意,近日,他又把女主角範冰冰拉下水了,在微博裡稱「6千萬報酬」「大小合同」「五星級酒店」「每天不少於1500元夥食費」【附:崔永元曝大小合同 陰陽合同是什麼意思?】!
  • 國內視障人士數量世界第一,盲人出行受阻卻被罵慘?
    01讓他們離主流社會遠一些盲人是弱者嗎?是。在「我們」的社會裡。電影《推拿》。沙復明(秦昊 飾)是一家推拿中心的老闆,先天失明。就連他的名字都帶著一種美好的願望:恢復光明。他不認為自己是盲人,就該待在盲人世界裡。
  • IMAX中國首家旅遊目的地影院落地北京環球度假區
    1905電影網訊6月5日,北京環球度假區和IMAX聯合宣布位於北京環球度假區的中國首家主題公園旅遊目的地IMAX影院協議。該協議將開創性的IMAX雷射放映技術引進計劃於2021年開業的環球城市大道電影院,並擴展環球與IMAX之間的長期合作。
  • 崔永元:政府可為開發商輸「道德血」
    此前溫家寶總理提到開發商應該有「道德血液」,而崔永元昨天表示,每個人其實都應有「道德血液」,如果開發商實在「道德血液」不夠,政府不妨幫著給他們「輸血」。  ■記者:崔委員,您以前說過「電視髒」的問題,今年又被炒熱,您對此還有什麼新看法?  ●崔永元:那是好幾年前了,至少六年前了。今年又熱起來,說明我年輕的時候也能說「名言」。
  • 崔永元起訴黃毅清誹謗案正式立案,網友:為什麼沒人起訴崔永元?
    鏟屎官發完微博之後黃毅清就慫了,因為目前他稱崔永元在上海養情婦的那篇微博,已經沒有了,可能是刪除了。不過他雖然刪除了那篇微博,但是黃毅清還是經常會在微博上噴崔永元,昨晚鏟屎官小崔終於動真格的了,發布微博:走法律程序效率很低,但也必須走。如果法律說,請你自己想辦法吧,我就可以直接告訴大家結果了。
  • 崔永元:寧願和社會格格不入 也不願匯入那個洪流
    離職前幾年,他主持的節目大多在零點前後徘徊,離職後,他像一匹脫韁野馬,躍過禁錮的藩籬,觀眾們習慣了他在屏幕上的幽默風雅,一時難以接受他在藩籬之外的「不羈」形象。  他會在微博上與人對罵,甚至連飆糙話;他自費百萬四赴日本、美國調查轉基因,拍攝紀錄片,被貼上反轉基因「鬥士」的標籤;他的公益基金遭人舉報,被列出六大「罪狀」;他籤下2億天價代言,表態要全部捐出,仍飽受爭議。
  • 盲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只有黑色還是連黑色都不存在?盲人會做夢嗎
    「藍色讓人感覺放鬆。」 盲人阿華滿臉洋溢著喜悅的神情,向旁人訴說著「什麼是顏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世界上約有4千萬人失明,另有2.5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視力障礙。  對於一個有視力的人來說,有時候很想知道——盲人是怎麼分辨白天和黑夜的?盲人的世界只有黑色嗎?
  • 寧波首家校園影院開業了 可容納800人票價十幾元
    「理工影院」放映室,工作人員正在放映電影。通訊員供圖上月底,寧波首家校園影院落戶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這三周,影院營運得如何?記者昨天專門做了一番探訪。只有一個放映廳,可容納800多人觀影其實,和很多市民一樣,記者也好奇大學裡的電影院和普通的商業電影院有哪些不同。記者發現,「理工影院」坐落在其中一個報告廳裡,原來就是同學搞活動、看演出的一個場地。經過兩個多月的改造,才變成了一個電影院。不像商業電影院,有一號廳、二號廳……這裡就只有一個廳。
  • 崔永元老師沒有消失,他只是忙著一件事?
    因為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前段時間崔永元老師引發了很多人關注,但是現在關於崔老師的消息越來越少了,有人感覺是崔永元老師消失了,其實他並沒有消失,只不過崔老師最近在忙一件事,那就是他要拍電影了,這個消息也經過了崔老師本人的證實,除了拍電影之外,崔老師自己還在網上隔空喊話方舟子,方舟子成為崔老師這段時間的重點關注對象了
  • 《大轟炸》即將上映之際,崔永元與主創方再起波瀾,意欲何為?
    8月17日,《大轟炸》這部電影便將登陸各大影院了。這部電影醞釀時間長達八年,匯集了劉燁、謝霆鋒、陳偉霆、宋承憲、馬蘇、吳剛等諸多影視明星,並以「重慶大轟炸」的歷史背景為題材拍攝。在近年來愛國軍事題材電影熱潮之下,諸多優秀的軍事電影層出不窮。
  • 崔永元赴美查轉基因離職央視 稱繼續罵方舟子
    崔永元:中國支持轉基因技術的專家都說,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科學界已有定論,沒有爭議,說美國人已經放心地吃了20年都沒事。到底有沒有爭議?美國人是不是放心地吃了20年?是不是沒事?就因為這個我先去了日本,後去了美國。第一次去美國是自己去的,一邊了解一邊發微博,感覺有些問題微博上說不清楚,說了大家也未必相信,所以決定用拍紀錄片的方式來說。
  • 崔永元,在今天這個時代,這樣的人似乎並不多見了
    我始終在想娛樂圈裡的這些潛規則,難道其它人都不知道嗎?為什麼偏偏是崔永元站了出來?我想原因可能如閻真先生在《活著之上》一文中寫道:「錢和權,這是時代的巨型話語,它們不動聲色,但都堅定地展示著自身那巨輪般的力量。我能螳臂當車嗎?」太多人認為螳臂當車的做法不自量力,於己沒有任何好處,便就失去了站出來發聲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