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讓我站在烈日下,告訴我,我所感受到的熱就是紅。
他們說,紅是一種灼熱的顏色,可以是溫度的灼熱,也可以是困窘或生氣時產生的灼熱。
他們把我的手放入泳池,對我說,我遊泳時感受到的,那種無所不在的清涼就是藍。
「藍色讓人感覺放鬆。」 盲人阿華滿臉洋溢著喜悅的神情,向旁人訴說著「什麼是顏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世界上約有4千萬人失明,另有2.5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視力障礙。
對於一個有視力的人來說,有時候很想知道——盲人是怎麼分辨白天和黑夜的?盲人的世界只有黑色嗎?還是黑色都不存在?
盲不代表沒有任何視覺感受
視覺有障礙,這是對盲人的定義。盲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失明,眼睛一點光亮也感受不到,另一種則是低於正常視力60%的弱視,弱視看不清東西,但是能夠看到一絲的光亮。臨床上,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5,或視野半徑小於10度,才能稱之為盲,而且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沒有任何光感。比如在北京市,完全沒有任何光感的一級盲只有23.87%。
此外,後天因為疾病而形成的視力殘障,因為之前曾看得見,因此大腦中保留了對色彩的記憶。而對於先天性的盲人來說,由於之前就沒有看到過這個世界,因此視覺上的感知是不存在的,他們不能理解色彩是什麼。相反盲人靠的是敏銳的聽覺和嗅覺。
盲人的視覺部分,尤其是先天性的盲人是缺失的,但依靠聽覺、嗅覺以及觸覺所建立起來的認知,也照樣能夠在大腦裡構建對世界的印象。
盲人的夢境裡能看到東西嗎?
換言之,盲人也會做夢。正常人的夢境是由視覺、聽覺、嗅覺以及觸覺所感受到的東西,靠記憶轉化而來。而且多數正常人的夢境其實只有視覺這一個概念,人回憶夢境往往只能想起來畫面。
那麼先天性的盲人夢境,又是什麼樣子呢?
作家海倫·凱勒曾在她的自傳中描述到,她做的夢,沒有視覺,沒有聲音,也不存在思想,異常強烈的恐懼感覺和抽象感往往籠罩著自己。她說自己在夢裡跑進了一個漆黑安靜的房子,然後感覺到了一個非常沉重的物體掉在了地上,雖然她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而且也沒有發出聲音,但是她卻能感受到地面非常強烈的震動。
而先天性失明的主持人Tommy Edison也表示,他的夢裡也沒有任何視覺影像的存在。所有的正常人,都是通過視覺的感受,而後在大腦中構築起了夢境的無盡想像,但是先天性失明的盲人,他們沒有這種構建能力,即使是在夢裡,他們所也能依靠的仍舊是感知以及觸覺等方式。
也有分析對比,說先天性的盲人不全部是黑暗,在他們的夢裡是一種支離破碎的模糊感,就好比印象派的畫風和抽象派的畫風融合到了一起那般。
而且相較於正常人的夢境,盲人的噩夢頻率更高。研究人員發現,盲人由於看不見的緣故,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加容易遭受意外,比如走丟、撞倒、摔倒等等。正因為這種情況,導致心理壓力增大,所以夢境裡所折射出的危險境地也就更多了。
不被看見,比看不見更可怕
我國的盲人數量接近2000萬,但是在人海茫茫的街頭,你有多少日子沒見過盲人了呢?你可能回想他們為何不上街呢,大街上不到處都是盲道以及各種盲人的設施嗎?
說起盲道,其實早在2006年,全國城鎮社區盲道佔比就達到了43.2%。以山東省為例,全省的盲道總長度超過了一萬公裡。數量確實夠了,但是現實的情況怎麼樣呢?
一條盲道突然中斷,並且被一些障礙物阻攔的現象很突出。
電線桿擠佔在盲道的位置上也很常見,很容易將盲人群體撞倒。
至於這種盲道上放共享單車的情況更是不少
你見到的盲道上是不是停放了自行車甚至汽車?會不會猛然出現一條斜拉著的鋼索?至於說那種修著修著就突然斷了,或者被窨井、護欄等隔斷的現象,是不是更到處可見呢?「死亡之道」、「沒有路標的馬路」、「斷頭路」等關於盲道的標籤,頻繁出現在媒體的報導中。而且,不是單一的某地,是全國各地都有的普遍現象。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很多地方的公共設施,雖然標註了無障礙通行,但事實上的情況卻是各種障礙層層阻攔。如此一來,盲人群體自然就不能單獨出門,甚至於最終不敢也不想出門了。社會看不見盲人,而正常的大眾群體自然也就無法感同身受,由此就會形成一種漠視盲人出行的惡性循環。最終,盲人成功在這個社會裡絕緣和隱形了。
北京癱患者之家創辦人文軍在大理考察無障礙住宿時,就因為無障礙路口被佔用,在另尋他路過程中掉落一地下停車場入口處,意外去世。
理解盲人的難處,並且能夠為他們創造便利的出行條件,這才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