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只有黑色還是連黑色都不存在?盲人會做夢嗎

2020-11-27 網易新聞

  他們讓我站在烈日下,告訴我,我所感受到的熱就是紅。

  他們說,紅是一種灼熱的顏色,可以是溫度的灼熱,也可以是困窘或生氣時產生的灼熱

  他們把我的手放入泳池,對我說,我遊泳時感受到的,那種無所不在的清涼就是藍

  「藍色讓人感覺放鬆。」 盲人阿華滿臉洋溢著喜悅的神情,向旁人訴說著「什麼是顏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世界上約有4千萬人失明,另有2.5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視力障礙

  對於一個有視力的人來說,有時候很想知道——盲人是怎麼分辨白天和黑夜的?盲人的世界只有黑色嗎?還是黑色都不存在?

  盲不代表沒有任何視覺感受

  視覺有障礙,這是對盲人的定義。盲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失明,眼睛一點光亮也感受不到,另一種則是低於正常視力60%的弱視,弱視看不清東西,但是能夠看到一絲的光亮。臨床上,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5,或視野半徑小於10度,才能稱之為盲,而且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沒有任何光感。比如在北京市,完全沒有任何光感的一級盲只有23.87%。

  

  此外,後天因為疾病而形成的視力殘障,因為之前曾看得見,因此大腦中保留了對色彩的記憶。而對於先天性的盲人來說,由於之前就沒有看到過這個世界,因此視覺上的感知是不存在的,他們不能理解色彩是什麼。相反盲人靠的是敏銳的聽覺和嗅覺。

  盲人的視覺部分,尤其是先天性的盲人是缺失的,但依靠聽覺、嗅覺以及觸覺所建立起來的認知,也照樣能夠在大腦裡構建對世界的印象。

  盲人的夢境裡能看到東西嗎?

  換言之,盲人也會做夢。正常人的夢境是由視覺、聽覺、嗅覺以及觸覺所感受到的東西,靠記憶轉化而來。而且多數正常人的夢境其實只有視覺這一個概念,人回憶夢境往往只能想起來畫面。

  那麼先天性的盲人夢境,又是什麼樣子呢?

  作家海倫·凱勒曾在她的自傳中描述到,她做的夢,沒有視覺,沒有聲音,也不存在思想,異常強烈的恐懼感覺和抽象感往往籠罩著自己。她說自己在夢裡跑進了一個漆黑安靜的房子,然後感覺到了一個非常沉重的物體掉在了地上,雖然她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而且也沒有發出聲音,但是她卻能感受到地面非常強烈的震動。

  而先天性失明的主持人Tommy Edison也表示,他的夢裡也沒有任何視覺影像的存在。所有的正常人,都是通過視覺的感受,而後在大腦中構築起了夢境的無盡想像,但是先天性失明的盲人,他們沒有這種構建能力,即使是在夢裡,他們所也能依靠的仍舊是感知以及觸覺等方式。

  也有分析對比,說先天性的盲人不全部是黑暗,在他們的夢裡是一種支離破碎的模糊感,就好比印象派的畫風和抽象派的畫風融合到了一起那般。

  

  而且相較於正常人的夢境,盲人的噩夢頻率更高。研究人員發現,盲人由於看不見的緣故,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加容易遭受意外,比如走丟、撞倒、摔倒等等。正因為這種情況,導致心理壓力增大,所以夢境裡所折射出的危險境地也就更多了。

  不被看見,比看不見更可怕

  我國的盲人數量接近2000萬,但是在人海茫茫的街頭,你有多少日子沒見過盲人了呢?你可能回想他們為何不上街呢,大街上不到處都是盲道以及各種盲人的設施嗎?

  說起盲道,其實早在2006年,全國城鎮社區盲道佔比就達到了43.2%。以山東省為例,全省的盲道總長度超過了一萬公裡。數量確實夠了,但是現實的情況怎麼樣呢?

  

  一條盲道突然中斷,並且被一些障礙物阻攔的現象很突出。

  

  電線桿擠佔在盲道的位置上也很常見,很容易將盲人群體撞倒。

  

  

  至於這種盲道上放共享單車的情況更是不少

  你見到的盲道上是不是停放了自行車甚至汽車?會不會猛然出現一條斜拉著的鋼索?至於說那種修著修著就突然斷了,或者被窨井、護欄等隔斷的現象,是不是更到處可見呢?「死亡之道」、「沒有路標的馬路」、「斷頭路」等關於盲道的標籤,頻繁出現在媒體的報導中。而且,不是單一的某地,是全國各地都有的普遍現象。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很多地方的公共設施,雖然標註了無障礙通行,但事實上的情況卻是各種障礙層層阻攔。如此一來,盲人群體自然就不能單獨出門,甚至於最終不敢也不想出門了。社會看不見盲人,而正常的大眾群體自然也就無法感同身受,由此就會形成一種漠視盲人出行的惡性循環。最終,盲人成功在這個社會裡絕緣和隱形了。

  北京癱患者之家創辦人文軍在大理考察無障礙住宿時,就因為無障礙路口被佔用,在另尋他路過程中掉落一地下停車場入口處,意外去世。

  理解盲人的難處,並且能夠為他們創造便利的出行條件,這才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閉上眼眼就是盲人的世界?不對,盲人眼中的世界或許是這樣的
    他們然後把我的手放入冰冷的用其中對我說,遊泳時的感受是無所不在的清涼就是藍的,這種感覺讓我們非常輕鬆,這是一位盲人患者盲戀,洋溢著體育的笑容說出來的,向旁邊的人訴說著顏色的變化。根據社會組織統計,世界上大約5000多萬人失明,另外3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智力障礙,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很想知道毛寧是如何分辨白天和黑夜的,難道馬雲的世界裡是有黑白嗎?還是怎麼都不存在?
  • 盲人眼中的世界,竟然不全是黑色?看看他們怎麼說
    視覺障礙存在好多種類型,比如有人是先天因素導致,也有人後天因事故失明,有些患者是全盲,也有的人只是部分失明。小編帶大家看看,6種不同類型的視覺障礙人眼中的世界。1、全盲患者不認識黑色對於先天性全盲的患者來說,他們沒見過黑色,不了解我們所說的『黑色』這一概念。他們眼球接收到的就是『什麼也沒有』,是空洞的。而他們眼球接收到的就是『什麼也沒有』,是空洞的。
  • 盲人是不是只能看到黑色?夢裡也是漆黑一片嗎?聽專家講解
    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如果不能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失去哪一種感知,都是一種遺憾,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一定會用盡全身的力氣去看遍這個星球上的每一件事物,這樣在以後的夢裡,也不至於全部都是漆黑一片。
  • 盲人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真的是一片漆黑,還是另有風景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通過眼睛來觀察這個世界。可是盲人們卻沒有視覺,看不到這繽紛多彩的世界。大家有沒有想過,盲人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真的漆黑一片嗎?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盲人也分很多種,有的是先天性失明,有的是後天失明,還有人是部分失明。
  • 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盲人群體,他們都去哪兒了?
    也正是因為有過這次體驗,我深深感受到盲人群體的不易,兩小時都如此困難,那他們是如何度過黑暗中那些日日夜夜呢,更何況還有著心理上的折磨。有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盲人群體,據統計,2018年我國視力殘疾患者人數達到1700多萬,相當於每80人中就有一個「黑暗中的行者」。然而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盲人數量那麼多,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見到的卻比較少?
  • 天生盲人的人做的夢是什麼樣的?超乎你的想像
    昨晚我的伴侶和我們的一位朋友在聊天,一個有趣的問題浮出水面:盲人做夢嗎,夢是什麼樣的?這就出現了更多的問題,例如盲人實際上是基於視覺做夢,還是他們的植根於他們可以利用的感官上?聲音,味道,感覺?因此,我對此進行了一些研究,這確實很有趣。
  • 盲人的夢裡會「看見」什麼?
    同樣有意思的還有色盲悖論:假設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別人眼中的紅色在患者看來是綠色的,但是別人將其稱呼為紅色,患者自然也將眼中的綠色稱呼為「紅色」。那麼患者該如何自己自己患病了?以及你如何證明自己沒有患病?情形類似,在盲人(尤其是先天性失明)喪失了視覺反饋的腦內,他們的夢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 10件盲人能看到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這些盲人看到的十件事。TOP10 Nothing「你看到了什麼?」這是大多數盲人厭倦了回答的一個問題。答案是「 什麼都沒有 」。不是黑色的,什麼都沒有。向視力完整的人解釋什麼都看不到的概念就像試圖向盲人解釋色彩的概念。您能向出生時失明的人描述顏色嗎?不會。以同樣的方式,盲人不能向出生後視力完好的人解釋「無」。但是,有一種方法看不到任何東西。
  • 盲人到底是怎麼開車的?
    如果你什麼也看不見,還會對汽車充滿熱情嗎?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但關於駕駛最棒的部分並不一定要用眼睛去看。引擎的轟鳴,輪胎的尖叫,以及汽油的飄香……失明當然不能阻止一個人內心對賽車的熱愛。這張悽美的照片正是盲人對這種感受的一個縮影。不知道為什麼,盲人可以成為一流的鋼琴演奏家,但卻在大多數情況下被禁止開車。
  • 國內視障人士數量世界第一,盲人出行受阻卻被罵慘?
    手賤點開評論區,進入另一個可怕的世界。他們說——「你都看不見了,為什麼還要出去亂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優勝劣汰吧,成本太高」「社會為大眾服務服務的都是正常人盲人沒有權利要求什麼都以盲人為主」???
  • 盲人影院,為17000000人開眼
    圖/CGTN 為了了解盲人「眼中」的世界,王偉力戴上眼罩,在妻子的陪同下出門遛彎,去感受盲人內心的那份恐懼。 為了讓盲人觀眾能更好地理解電影,每一部電影王偉力都要看上四五遍,然後精心準備串詞。
  • 拍照的盲人:那一刻 我摸到了水滴的形狀
    ­  出生後,世界在她眼睛張開的一釐米縫隙裡,只留下一個又一個輪廓。那天中午,雁雙和盲人攝影的培訓老師說,「我想拍水滴的樣子。」 ­  水滴的照片是雁雙這次盲人攝影培訓的作業。 ­  在很多人眼裡,失明意味著一直在夜裡,到處都是黑暗。但在低視力的林聰眼裡,失去視覺,並不等於失去感知世界的能力。
  • 你可能瞧不起的盲人,其實都是「眼盲心不盲」的智者
    在許多人心目中,對於盲人都有一種固有的偏見,認為他們眼睛看不見,所以他們過的就是一種有缺憾的人生。但在《奇葩大會》上,有位名叫蔡聰的盲人選手,卻告訴我們說,他和我們沒有什麼不一樣。而且,蔡聰表示,這個世界上不該有「殘疾人」這一說法。因為,殘障只是他們身體上的一個特點,卻並非是他們全部的標籤。除卻殘障人士,蔡聰還是一位公益集團的合伙人,還是一家文化公司的CEO,還是一個影響力極強的培訓師。對比許多耳聰目明的人,蔡聰的生活更豐富,更繽紛,更有色彩。
  • 首款盲人筆記本電腦面市:盲人也能上網瀏覽了
    首款盲人筆記本電腦面市:盲人也能上網瀏覽了這款盲人筆記本電腦是一款特殊的電腦,因為它不需要藉助電腦顯示器就可以上網DotBook外觀上並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腦筆記本,更像是一款可以上網的盲人鍵盤。目前已推出兩個版本,40Q變體和20P變體。40Q變體每行可以有40個字符,並配有傳統的英文鍵盤和盲文鍵盤。而20P可以在一行中有20字符,並且只有一個盲文鍵盤。同時鍵盤上自帶可刷新的盲文顯示器,方便視障人士通過用手觸摸來獲得信息。
  • 盲人旅行家?盲人帆板運動員?5年走遍世界6大洲35座城市?
    文丨易小星中國第1位盲人旅行家、當代徐霞客週遊世界的精彩故事,5年走遍世界6大洲35座城市;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博士作序推薦,行動與向前的力量,總比抱怨強大。以前我曾說不看雞湯書,但是打開手裡這本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寫盲人旅行家的書之前,我都在心裡嘀咕,看不見的人為什麼要旅行呢?旅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 國內首家盲人影院:他負債14年,幫20000人「開眼」,連崔永元都來了
    「別別別,我們都習慣了,不看了。」 「爸,媽好了,沒事了。」   王偉力也沒預料到一場電影有如此大的魔力:「盲人朋友對視覺的需求竟然這麼大。」 大家正看著電影就聽到突然響起的鬧鐘聲、手機鈴聲甚至竊竊私語,有時還能聞到獨居盲人身上的各種臭味。「那時硬著頭皮在講,屋子的味道太衝了,都想捂著鼻子跑出去。」 他經常會講到電影裡的人物打扮,觀眾們也被耳融目染,漸漸重視起自己的外在形象。
  • 盲人世博遊覽圖首亮相 立體地圖可供盲人觸摸
    早在一年前,世博會尚未開幕之時,馬皆強已開始設計製作這份盲人世博遊覽圖,他收集了跟世博相關的很多報導,做成的剪報達到厚厚的三大本。世博開幕之後,5、6月份,馬皆強幾乎每個周末都在世博園帶團,他會用心記下每個場館的位置和特徵。之後他甚至還利用休息日帶上相機,專程在世博園的每個角落裡踩點。
  • 一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為何大部分族人都是盲人?
    而且如今的交通發展也很迅速,去往世界上各個地方的飛機都有,這也更方便了遊客們的出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國也有一句話流傳了下來「一出國,就愛國」。當你在國外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才知道自己的國家是多麼的好。
  • 盲人創作小說獲獎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圖
    【盲人創作小說獲獎 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圖)】夢想這個詞,很多人談到都會雙眼放光滿眼憧憬。既然有夢想,那就付諸實踐!盲人陳光炅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盲人也能寫小說,也能得獎!他的名字叫陳光炅,12年前的一場疾病,讓他的人生從此墜入了黑暗的深淵。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
  • 一根盲人杖,走遍6大洲:我看不見世界,卻讓世界看到了我!
    看不見的路,磕磕絆絆;識不出的人,暗藏險機;所以,對於盲人來說,生活,是雙眼無視的黑暗,更是「井底之蛙」的黑暗。他們走不出黑暗,看不到世界。但是,曹晟康,卻打破了「盲人」的限制。從此,曹晟康,只有一個信念:我要活著,像正常人一樣地活著。曹晟康逃離了村子,想能夠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可是卻遭遇了騙子,將他賣給了包工頭,他兩眼滴流亂轉矇騙過關,幹了兩天活,包工頭才知道他是盲人,於是痛罵了他一頓,將他趕走了。後來,曹晟康去了貴州,拜劉姐學習按摩。曾經他在縣城學習按摩時,因為忍受不了別人的辱罵而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