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眼就是盲人的世界?不對,盲人眼中的世界或許是這樣的

2021-01-09 會成醫生科普

他們在太陽下緊閉雙眼,感覺到的顏色是紅色的,是一種灼熱的顏色,這種顏色是有溫度的,非常溫暖。他們然後把我的手放入冰冷的用其中對我說,遊泳時的感受是無所不在的清涼就是藍的,這種感覺讓我們非常輕鬆,這是一位盲人患者盲戀,洋溢著體育的笑容說出來的,向旁邊的人訴說著顏色的變化。

根據社會組織統計,世界上大約5000多萬人失明,另外3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智力障礙,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很想知道毛寧是如何分辨白天和黑夜的,難道馬雲的世界裡是有黑白嗎?還是怎麼都不存在?

盲人看不見並不代表沒有任何視覺感受

視力出行障礙,這就是盲人的定義,生活中的盲人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失明,眼睛一點光亮的感觸都沒有,另外一種是對於正常視力的60%,眼睛看不清東西,但只能夠感覺到一絲的光亮。在臨床上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5被稱之為盲人,然而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沒有光感。

因為後天疾病導致的視力障礙,由於之前能夠看得見,大腦保留了對顏色的記憶,對於先天性的盲人來說,之前就沒有見過世界,會帶著自己視覺的感覺不存在,不能理解顏色是什麼樣的,盲人依靠著敏銳的聽覺和嗅覺。尤其是先天性盲人視覺是缺失的,可以依靠傾斜以及觸覺建立其他的認知,在大腦裡構建對世界的印象。

貓人在夢裡能看到東西嗎?

盲人在睡覺的時候也會做夢,但是正常人的夢境是由視覺、聽覺、嗅覺以及觸覺能夠感受到的東西,可以依靠記憶轉化。所以說正常人的夢境裡面只有視覺的概念,人回憶夢境往往只能想起曾經的畫面。但是先天性的盲人夢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曾經有人在書中描述到,沒有嗜血,沒有神經,不存在任何思想,只有強烈的恐懼感和投降感籠罩著自己的夢境。

先天性的盲人雖然沒有固定的能力,就像是在夢裡他能夠依靠的醫院去感知和吐血等等方式,也可能分析出,對於對於先天性的盲人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夢境都是灰暗的,在他們的夢裡是一種支離破碎的模糊感,好比印象派的畫風或者抽象派的畫風融合在一起形成夢境一樣的感覺。

和正常人相比,盲人的噩夢頻率非常高,根據研究表明盲人有些看不到很多東西,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非常容易遭受的意外,比如摔倒,由於這種情況頻繁出現,導致心理壓力非常大,所以在夢境裡常常折射出危險境地。

生活中很多東西看不到比看不見更可怕

中國的盲人數量將近2000多萬,大街小巷,你會有很多日子,沒有見過盲人,你可能會想為什麼不會上街呢?大街上到處都是盲道以及各種盲人的設施,早在05年全國城鎮社區忙到比率達到了50%,拿山東省來說忙道總長度超過了1萬公裡,但是數量夠了,現實情況怎麼樣呢?

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盲道,很多人停放了自行車或者汽車,相信隨處可見,這種現象全國非常普遍。這就代表著很多地方的公共設施,雖然標註了無障礙通訊,實際上的情況是各種障礙層層阻攔,導致很多盲人不能夠單獨出門,甚至不敢出門,社會上看不見盲人和大眾,正常人自然也無法感同身受,最終導致盲人在這個世界裡絕緣。

最近有專家在北京大理等地考察無障礙住宿時,由於無障礙路口被佔用掉到了地下停車場,或者汙水井口出現意外去世。所以說呼籲社會,一定要理解盲人的途徑,並且能夠創造便利的出行方式,多多的幫助盲人朋友,才是社會的進步,會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盲人眼中的世界,竟然不全是黑色?看看他們怎麼說
    小編帶大家看看,6種不同類型的視覺障礙人眼中的世界。1、全盲患者不認識黑色對於先天性全盲的患者來說,他們沒見過黑色,不了解我們所說的『黑色』這一概念。他們眼球接收到的就是『什麼也沒有』,是空洞的。而他們眼球接收到的就是『什麼也沒有』,是空洞的。
  • 盲人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真的是一片漆黑,還是另有風景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通過眼睛來觀察這個世界。可是盲人們卻沒有視覺,看不到這繽紛多彩的世界。大家有沒有想過,盲人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真的漆黑一片嗎?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盲人也分很多種,有的是先天性失明,有的是後天失明,還有人是部分失明。
  • 盲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只有黑色還是連黑色都不存在?盲人會做夢嗎
    他們讓我站在烈日下,告訴我,我所感受到的熱就是紅。  他們說,紅是一種灼熱的顏色,可以是溫度的灼熱,也可以是困窘或生氣時產生的灼熱。  他們把我的手放入泳池,對我說,我遊泳時感受到的,那種無所不在的清涼就是藍。
  • 盲人的夢裡會「看見」什麼?
    比如當別人說頭痛的時候,我們就會理解為自我經歷當中的頭痛(他的頭痛和我一樣),但是,有沒有可能這種假設是假的呢?也就是說,他人表述的頭痛可能並不是你所經歷的頭痛。同樣有意思的還有色盲悖論:假設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別人眼中的紅色在患者看來是綠色的,但是別人將其稱呼為紅色,患者自然也將眼中的綠色稱呼為「紅色」。那麼患者該如何自己自己患病了?以及你如何證明自己沒有患病?
  • 國內視障人士數量世界第一,盲人出行受阻卻被罵慘?
    01讓他們離主流社會遠一些盲人是弱者嗎?是。在「我們」的社會裡。電影《推拿》。沙復明(秦昊 飾)是一家推拿中心的老闆,先天失明。就連他的名字都帶著一種美好的願望:恢復光明。他不認為自己是盲人,就該待在盲人世界裡。
  • 盲人旅行家?盲人帆板運動員?5年走遍世界6大洲35座城市?
    文丨易小星中國第1位盲人旅行家、當代徐霞客週遊世界的精彩故事,5年走遍世界6大洲35座城市;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博士作序推薦,行動與向前的力量,總比抱怨強大。以前我曾說不看雞湯書,但是打開手裡這本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寫盲人旅行家的書之前,我都在心裡嘀咕,看不見的人為什麼要旅行呢?旅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 盲人影院,為17000000人開眼
    圖/CGTN 為了了解盲人「眼中」的世界,王偉力戴上眼罩,在妻子的陪同下出門遛彎,去感受盲人內心的那份恐懼。 為了讓盲人觀眾能更好地理解電影,每一部電影王偉力都要看上四五遍,然後精心準備串詞。
  • 一根盲人杖,走遍6大洲:我看不見世界,卻讓世界看到了我!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一句話,刷爆了網絡,成為大家逃離996、逃離家長裡短的勇氣。雙眼所及的風景,洗刷著滿眼疲憊的血絲,眼中的新奇世界,衝擊著滿腹的枯燥。對於正常人來說,旅行不僅可以是說走就走,更是一路眼見風光無限。可是,對於盲人來說呢?
  • 盲人世博遊覽圖首亮相 立體地圖可供盲人觸摸
    會呼吸的「紫蠶島」手感柔軟意味著它能呼吸;浦江畔的那朵「蒲公英」一根根觸鬚凹凸可觸;飛碟狀的世博文化中心(網上文化中心)中間摸得到縫隙其實是它6層的觀景陽臺……即使閉上眼睛,用手觸摸這幅「觸摸世博,愛心地圖」盲人世博遊覽圖,也能清晰地了解這些世博場館的外觀以及特性。
  • 首款盲人筆記本電腦面市:盲人也能上網瀏覽了
    首款盲人筆記本電腦面市:盲人也能上網瀏覽了這款盲人筆記本電腦是一款特殊的電腦,因為它不需要藉助電腦顯示器就可以上網DotBook外觀上並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腦筆記本,更像是一款可以上網的盲人鍵盤。目前已推出兩個版本,40Q變體和20P變體。40Q變體每行可以有40個字符,並配有傳統的英文鍵盤和盲文鍵盤。而20P可以在一行中有20字符,並且只有一個盲文鍵盤。同時鍵盤上自帶可刷新的盲文顯示器,方便視障人士通過用手觸摸來獲得信息。
  • 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盲人群體,他們都去哪兒了?
    也正是因為有過這次體驗,我深深感受到盲人群體的不易,兩小時都如此困難,那他們是如何度過黑暗中那些日日夜夜呢,更何況還有著心理上的折磨。有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盲人群體,據統計,2018年我國視力殘疾患者人數達到1700多萬,相當於每80人中就有一個「黑暗中的行者」。然而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盲人數量那麼多,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見到的卻比較少?
  • 一個盲人眼中的鏡頭生活
    「色盲島」:叢林是粉紅色的,海洋是灰色的,光線太亮了;這是皮特對這個世界獨特的描述。埃克特在加利福尼亞薩克拉曼多的家中在電話中說:「當我剛開始攝影時,數位相機還沒有流行與攝影店。」 「我會去買兩卷膠捲,問十個問題。我每天都去。通過提問和獲得反饋,我學會了。」
  • 世界上最奇特的民族,有的天生就是盲人啞巴,有的像是吸血鬼
    世界上一共有56個民族,有這樣唱的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你覺得這首歌的旋律還很熟嗎?其實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我要向大家講一個有特點的民族。盲族,正如聽到名字就能想像的那樣,這個族中的人基本上可以說是盲人。
  • 盲人到底是怎麼開車的?
    我們不讓盲人開車在盲人最渴望實現的願望排名當中,開車一直名列前茅。很多視障人士在後天致盲以後,都會時常回憶起生命中曾經駕駛汽車的有趣經歷。而這時的他們比普通人更需要這種自我力量的表達和延伸。《Kika & Me》一書的作者阿米特·帕特爾博士於6年前失明。
  • 你可能瞧不起的盲人,其實都是「眼盲心不盲」的智者
    在許多人心目中,對於盲人都有一種固有的偏見,認為他們眼睛看不見,所以他們過的就是一種有缺憾的人生。但在《奇葩大會》上,有位名叫蔡聰的盲人選手,卻告訴我們說,他和我們沒有什麼不一樣。如果非要說我們的不同之處的話,那或許就是他們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和我們不大一樣吧。而且,蔡聰表示,這個世界上不該有「殘疾人」這一說法。因為,殘障只是他們身體上的一個特點,卻並非是他們全部的標籤。除卻殘障人士,蔡聰還是一位公益集團的合伙人,還是一家文化公司的CEO,還是一個影響力極強的培訓師。
  • 盲人創作小說獲獎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圖
    【盲人創作小說獲獎 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圖)】夢想這個詞,很多人談到都會雙眼放光滿眼憧憬。既然有夢想,那就付諸實踐!盲人陳光炅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盲人也能寫小說,也能得獎!他的名字叫陳光炅,12年前的一場疾病,讓他的人生從此墜入了黑暗的深淵。一個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
  • 柯羅連科《盲樂師》,天生盲人的成長感悟
    《盲樂師》中譯本《盲樂師》是一部篇幅不長的長篇小說。作者柯羅連科(一八五三-一九二一)是俄羅斯作家。關於他的生平,我們應該知之不多。巴金先生所翻譯的高爾基的《文學寫照》中,有兩篇是關於他的文章。不過我不知道。」(耿濟之先生在為張亞權先生譯本所寫的序言中也提到了此事。)託爾斯泰之所以問及這個問題,一大原因是因為這部小說吧。以音樂家作為主角的文學作品,較為著名的有德國作家託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裡斯朵夫》等。而《盲樂師》的不同之處在於,當中的這個音樂家是一個盲人。當然,中外相似,都認為盲人因看不見而尤為善聽,是以在音樂藝術方面比一般人更有天賦。
  • 最美的眼睛——盲人選手的拐杖
    最美的眼睛——盲人選手的拐杖 在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比賽上,盲人選手被組委會接受參加一年一度的馬拉松盛會,這項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對於盲人運動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個福音
  • 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
    新智元報導來源:Cell等編輯:嘯林、雅新【新智元導讀】最新研究繞過眼睛,通過動態電極刺激大腦,直接讓天生的盲人腦海中出現字母!「智子倒計時」、「缸中之腦」、「黑客帝國」,讓人分不清虛擬還是現實的直接意識輸入,或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 腦海成像術在大腦裡「畫」出字母「眼冒金星」能讓盲人重見光明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可你眼前這種「金星」和看見別的東西不太一樣,因為「金星」並不實際存在,你卻「看見」了它們,哪怕閉上眼睛還是「依稀可見」,這是眼睛出了問題嗎?我們是用「大腦」看世界每天我們用眼睛來看路、看新聞、看朋友圈、看食物、看美景。沒有了眼睛,我們什麼都看不到了。可你確定是「眼睛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