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眼睛——盲人選手的拐杖

2021-01-13 東方體育

最美的眼睛——盲人選手的拐杖

在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比賽上,盲人選手被組委會接受參加一年一度的馬拉松盛會,這項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對於盲人運動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個福音。每個人的人生,努不努力,幸不幸運,不在於你是不是四肢健全,而在於你,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能否成為下一個阿甘。

在過去幾年的馬拉松生涯中,參加過無數次各種金標、銀標、銅標的半馬、全程馬拉松賽事,有不少的盲人選手,甚至有不少的女性盲人選手,更有一批參加越野的盲人選手。從目前看來,越走上國際化的賽事,人數越是超乎想像,一般組委會控制在百來人左右(從東京馬拉松報名官網上看,組委會允許500人參加,但報名人數卻有1000+人),人數之大,非常壯觀,雖然比不過帕運會。

今年4.23上海半程馬拉松比賽——白衣天使(陪跑員)

目前,盲人選手參加賽事的人數正在不斷上升,各地的組委會廣招精英選手,特別招募全馬成績在3:10~3:30之間的精英陪跑員,相較之能陪伴盲人選手跑完全程,為之控制配速。

以下是我五體投拜的女性盲人選手,馬拉松、越野賽事到處是她英姿颯爽的身影,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今年4月9號,全程冒雨寧波四明山跑步,堅持跑完全程,賽後她自己也說,完全沒有棄賽的想法。雖然我們身處不同世界,但成長親情和人性卻從來沒有什麼不同。在賽道上,他們是一道可愛有可敬的風景線,值得我們尊敬。

4.9寧波醉美櫻花馬拉松人物照

以下是我一位十分尊敬、崇拜的大哥,一名男性盲人選手,即將參加9.17的北京馬拉松,全程將會有電視臺全程跟拍。

他是中國第一位完成波士頓馬拉松的全盲選手嚴偉。

能夠作為他的陪跑員,需要全馬成績3:10以內的,已經有北京馬拉松名額、堅持備戰訓練的各地跑友歡迎您,做嚴選手的眼睛,期待更多的跑友加入到盲人陪跑員的隊伍中。

願意作他的拐杖嗎?

希望將來這支隊伍——盲人陪跑員,越來越壯大,歡迎各路跑友加入,感恩!

相關焦點

  • 盲人輔助行走拐杖的設計
    摘要:傳統盲人的拐杖僅僅是一根普通長棍,盲人只能感覺接觸到的障礙物,使得他們在行走中充滿了安全隱患。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基於 STC單片機設計了一種盲人輔助行走拐杖,該設計模仿蝙蝠避障原理,利用嵌入式技術和超聲波測距技術,探測盲人正前方的障礙物,由單片機控制收集信息,並利用相關軟體處理,對需要進行警告的信息進行人性化語音提示。
  • 熱心街坊33年甘做盲人鄰居的「眼睛」和「拐杖」
    33年來,熱心街坊熊昌金堅持做盲人鄰居熊光林的「眼睛」和「拐杖」,讓他的路走得順暢平坦。「我牽著你走,你就不會摔倒。」熊昌金總是這樣對熊光林說。熊光林的老伴也是盲人,熊昌金則是獨居。說起「大哥」熊昌金,熊光林頓時激動起來。「沒有他,我都不敢想像自己現在是個什麼樣子。」他說。從他搬到這裡的第一天起,無論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站在門口喊一聲,熊昌金都會馬上趕來幫忙。「盲人的生活實在太艱難了。」熊昌金對記者說。他記得,熊光林搬來不久,一天早晨獨自拄著拐杖出門坐公交,當時,狹窄的路口正在施工,地上堆滿建築材料和雜物。
  • 盲人工程師發明的「智能拐杖」,能利用谷歌地圖幫助盲人導航!
    最近,一種革命性的智能拐杖WeWalk問世了,依靠科技的力量,它可以幫助盲人更好的在城市中更有效地導航。拐杖的發明者是視力受損的工程師庫爾薩特·賽蘭(Kursat Ceylan),她是土耳其非營利組織青年領袖學院(Young Guru Academy, YGA)的執行長和聯合創始人,也只WeWALK背後主要的支持者,更重要的,她也是一名盲人。
  • 盲人福音:智能拐杖相隔9米可識別人臉
    網易科技訊 5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伯明罕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正為盲人研發一種相隔9米就可識別人臉的智能拐杖XploR。XploR拐杖內置了攝像頭、面部識別軟體和GPS。研究人員的設想是把電腦功能整合到拐杖中。其中的攝像頭和面部識別軟體可以協同運作。攝像頭位於拐杖手柄的正下方,擁有270度的視角,可以儘可能多地探測盲人的周邊環境。內置的軟體將集成來自Gmail和Outlook等服務的圖片庫。還可以使用攝像頭拍照添加儘可能多的面部照片。一旦攝像頭視野中出現一個人,融入了開源視覺算法的軟體就會開始掃描他的面部以查看是否與圖片庫中的任何人匹配。
  • 盲人福音!智能拐杖來了!比導盲犬還靠譜
    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把導盲犬換成一樣智能電子設備將會為盲人帶來便利。謝天謝地,伯明罕城市大學的大學生,他們日前就研發了一款智能手杖。這支手杖由通信技術專業的幾名學生製作,名叫 XploR,不僅能探路,還能識別人臉。它和盲人經常使用的拐杖並無區別,就是一根長長的棍子,卻有導盲犬一樣的敏銳「嗅覺」。
  • 眾籌榜:專為盲人設計的智能拐杖,代替導盲犬的新型「引路人」
    每日新奇好玩對於盲人來說,出一趟門不容易,一般需要藉助拐杖或者導盲犬,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訓練有素的導盲犬,那該怎麼辦呢?為了廣大的盲人和視覺障礙人士可以更方便的出門,來自倫敦的非盈利機構 YGA 發起了一款智能拐杖 Wewalk 的眾籌項目。Wewalk 外形簡潔,整體充滿了科技感,集成了所有功能的地方就在於它的手柄部分了。
  • 盲人坐地鐵不知怎麼走 女孩用肩膀為其當拐杖
    原標題:女孩用肩膀為盲人大哥當拐杖   圖為:夏婷為盲人乘客帶路的情景(市民抓拍)   這兩天,一張照片感動著不少網友。
  • 能檢測路障語音導航,這黑科技手杖,讓盲人自信出行
    據世界組織統計,全世界盲人的數量高達4000多萬,他們每天活在模糊或者黑暗的世界裡但是這麼多盲人,路上為什麼很少見呢?還不是因為扭曲的盲道,以及盲道上的障礙物陷阱為了解決視障患者出行問題,外國發明了款智能拐杖wewalk它專門為盲人打造,不僅能夠檢測障礙物,還能接打電話,甚至能夠識別警告標示,比如紅綠燈wewalk最特別的是
  • 敢用拐杖敲打巡邏車。民警一看,原來是盲人出行遇困難
    揚子晚報網1月4日訊(通訊員 南特宣 記者 梅建明)2021年1月4日上午9點30分左右,南京市公安局特警巡警支隊武裝巡邏一大隊特警23號車在中華門翁城定點值守時,發現一名老人用拐杖敲打了巡邏車。經過民警的觀察和溝通了解,原來該名老人是一名盲人,正在用導盲棒探路,沒想到無意間敲打到巡邏警車了。考慮到老人獨自在機動車道路上行走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民警立刻將老人攙扶至人行道的盲道上,以確保其安全。民警詢問老人要不要送時,老人稱自己能回家,這條路他比較熟悉。民警囑咐老人,以後出行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儘量避免長時間在機動車道路上行走,必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向警察求助。
  • 10件盲人能看到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首先,閉上一隻眼睛。然後用另一隻眼睛專注於其他事物。確保專心。現在,此時此刻,您無法睜開眼睛看到任何東西,甚至閉上雙眼時也不會看到黑色。閉著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就是盲人看不見的東西。TOP9 光1923年,哈佛大學的學生克萊德·基勒(Clyde Keeler)發現,盲鼠的瞳孔在暴露於光線時會變小。
  • 無人駕駛技術當成盲人「拐杖」用?Strap來了,明年有望普及
    因為對於盲人來說,出門太麻煩了,還得面對各種無奈的場景,比如紅綠燈沒有提示,沒有導盲犬,盲道變成「怒江七十二拐」,不準導盲犬待的餐廳,面對無形中可能受到的軟歧視,所以有30%的盲人基本上都是待在家裡,沒出過門一步。(數據來源於時代數據《視障者基本信息調查》)而出門的盲人要遇到什麼場景?在沒有人、沒有導盲犬陪同的情況下,盲人出門危險係數太高。
  • 家書·清明專輯(一):盲人作家吳百孫寫給姨媽的一封信
    視頻:家書·清明專輯(一)盲人作家吳百孫寫給姨媽的一封信:霜打的楓葉更紅更豔 每年清明,人們總是懷著對故人的深深情意,輕輕擦拭墓碑,靜靜述說追思。浙江衛視推出《家書·清明專輯》,今天推出第一篇,盲人作家吳百孫給姨媽的一封信。古稀之年的吳百孫是位盲人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說《碼頭燒餅店》。本來耳聰目明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雙目失明。在人生最低谷,是姨媽不僅照料他生活,更是引導他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 貝克漢姆蒙眼踢出貝氏弧線 體驗盲人足球助威帕運
    當地時間8月31日是倫敦帕運會五人制盲人足球的開賽日,一大早電視臺帕運會節目就播出盲人足球的比賽規則和英國隊介紹,並請來英國足球偶像大衛·貝克漢姆親自體驗盲人足球。和在奧運會上僅僅當「船夫」而無緣上場踢球不同,這回小貝終於換上了運動服。但是第一課不是上草坪,而是和盲人足球選手共進早餐,由盲人選手對小貝進行「心理輔導」。
  • 科學家利用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字母
    長期以來,人們將視覺皮層假體(VCP)作為恢復盲人有用視力的一種策略,前提是假定通過視覺皮層的電刺激產生的小光斑的視覺感知將合併為視覺的連貫感知形式,例如視頻屏幕上的像素。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以動態順序刺激電極來在視覺皮層表面上追蹤形狀。無論是有視力的還是盲人,動態刺激都能準確識別大腦的視覺世界空間圖所預測的字母形狀。
  • 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
    新智元報導來源:Cell等編輯:嘯林、雅新【新智元導讀】最新研究繞過眼睛,通過動態電極刺激大腦,直接讓天生的盲人腦海中出現字母!「智子倒計時」、「缸中之腦」、「黑客帝國」,讓人分不清虛擬還是現實的直接意識輸入,或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 閉上眼眼就是盲人的世界?不對,盲人眼中的世界或許是這樣的
    盲人看不見並不代表沒有任何視覺感受視力出行障礙,這就是盲人的定義,生活中的盲人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失明,眼睛一點光亮的感觸都沒有,另外一種是對於正常視力的60%,眼睛看不清東西,但只能夠感覺到一絲的光亮。在臨床上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5被稱之為盲人,然而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沒有光感。
  • 科學家將大腦植入物繞過眼睛可使盲人重見光明,治癒失明指日可待
    當然,這樣的前沿技術更實際的應用場景,還是幫助盲人和視力障礙者重見光明。而且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已經證明,通過大腦植入物使盲人恢復視力,即將成為現實。,以在盲人大腦中創造出一種可以感知的視覺形式。然後,同時刺激數百個電極,研究人員通過光幻視創造了猴子能夠感知的視覺形狀,而且實驗結果表明,猴子能夠立即識別出這些特定視覺形狀,就像它們真的通過眼睛看見了一樣。
  • 女孩得怪病,認為自己天生是盲人,於是醫生弄瞎了她的眼睛……
    她叫Jewel,是一個盲人 然而,和大部分盲人不同的是,她的失明源於一個心結..... 從她很小的時候,她就不喜歡光線 她發現閉上眼睛或置身於黑暗當中,會覺得舒服多了 於是,晚上關燈以後是她最享受的時刻
  • 盲人到底是怎麼開車的?
    盲人司機史蒂夫·馬漢是聖塔克拉拉山谷盲人中心的負責人,在8年前失去了95%的視力。他解釋了為什麼開車會在盲人中引起非常強烈的情感反應。視力健全的人每天都在開車,並視之為理所當然。在現代社會中,駕駛確實是如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的活動。但對盲人來說,駕駛不僅僅是一種到達目的地的方法,更是關於自由,關於獨立的一種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