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熱心街坊33年甘做盲人鄰居的「眼睛」和「拐杖」

2021-01-13 荊楚網

圖為熊昌金(右)牽著熊光林出門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慶通訊員劉震沈嬌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鄒斌

「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歌曲《你是我的眼》描繪的情景,在武漢市武昌區白沙洲街八鋪街社區真實上演。33年來,熱心街坊熊昌金堅持做盲人鄰居熊光林的「眼睛」和「拐杖」,讓他的路走得順暢平坦。「我牽著你走,你就不會摔倒。」熊昌金總是這樣對熊光林說。熊昌金表示,他一定會兌現當年的承諾,只要身體允許,就會一直堅持護送熊光林,帶他看病,幫他取錢、換燈泡、修水管……

「我們都姓熊,你就把我當大哥」

今年67歲的熊昌金和61歲的熊光林,都是武漢重光機械廠的退休工人。1986年剛進廠時,熊昌金是電工,視力殘疾的熊光林則負責簡單的機械操作。廠領導對熊昌金說:「你身體好,又當過兵,平時要多關照熊光林。」

熊昌金承諾,他一定會盡力幫助熊光林。他對熊光林說:「我們都姓熊,你就把我當大哥。」從此,在工友們的眼中,這兩個人就像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

熱心快腸的熊昌金特別照顧「弟弟」,只要熊光林需要幫忙,他總會及時過來搭把手。去食堂、上廁所、進會場,他也都會牽著熊光林的手。

一路相扶,黑暗世界路依舊平坦

1997年,熊昌金和熊光林先後入住武昌八鋪街的安置房,熊光林特地選了一間離熊昌金家不到10米的房子。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走進八鋪街一個老舊小區。熊光林和老伴住在第一家,轉個彎就是熊昌金的家。熊光林的老伴也是盲人,熊昌金則是獨居。

說起「大哥」熊昌金,熊光林頓時激動起來。「沒有他,我都不敢想像自己現在是個什麼樣子。」他說。從他搬到這裡的第一天起,無論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站在門口喊一聲,熊昌金都會馬上趕來幫忙。「盲人的生活實在太艱難了。」熊昌金對記者說。他記得,熊光林搬來不久,一天早晨獨自拄著拐杖出門坐公交,當時,狹窄的路口正在施工,地上堆滿建築材料和雜物。他正準備跑過去幫忙,不料熊光林已被絆倒。他趕緊扶起熊光林,把他送到公交站。從那天開始,熊昌金決定,只要有時間,就要送熊光林出行。

熊光林說,盲人出行最怕遇到路口。有幾次他獨自出門,聽到急促的剎車聲和喇叭聲,站在路中不知所措。自從有了「大哥」幫忙,他的路變得順暢平坦。

20多年幫忙取錢交費,分毫不錯

記者看到,熊光林的家整潔有序。他說,家裡換門窗、買冰箱、安空調、換煤氣等,幾乎都是「大哥」幫忙張羅。

去年,熊光林被查出患有糖尿病,每月需到醫院治療、買藥。熊昌金沒有二話,牽著他擠公交、排隊繳費、檢查取藥,一忙就是大半天。

熊光林說,他對「大哥」非常信任,連自己的存摺密碼也告訴了「大哥」,要用錢時請「大哥」代取。「他有三本存摺,一本領退休金,一本存水費,一本存電費。」熊昌金告訴記者。20多年來,他每個月都會幫熊光林取錢、存錢。「每次取錢回來,我都要一張一張給他清點,確認無誤後再歸還存摺。」熊昌金說。水電費也是一角一分跟熊光林算得清清楚楚,一分錢都沒錯過。「我雖然不知道他的樣子,但我知道他是個好人,遇到他是我這一生最大的福氣。」熊光林說。

八鋪街社區居民甘女士介紹,街坊們都被熊昌金的善舉感動。「我經常看到他們牽著手出門,剛開始還以為他們是親戚,後來才知道兩個人非親非故。我要為這樣的好人點讚。」甘女士說。

相關焦點

  • 最美的眼睛——盲人選手的拐杖
    最美的眼睛——盲人選手的拐杖 在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比賽上,盲人選手被組委會接受參加一年一度的馬拉松盛會,這項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對於盲人運動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個福音
  • 熱心大叔甘做盲人鄰居的「眼睛」和「手杖」
    「我們的老年人書法班已經開班一年多了,我們會不定期地展出大家的作品,讓他們對練書法更有興趣和信心。」萬平社區書記曲平說。社區老年人認真臨摹。為了給老年人辦好書法班,萬平社區特別請來了轄區喜愛研究書法的譜牒協會趙若鵬為大家講授毛筆書法課,每周一節課,定在了周一的下午。公益書法課持續了1年多,每一次都坐得滿滿當當。
  • 盲人坐地鐵不知怎麼走 女孩用肩膀為其當拐杖
    原標題:女孩用肩膀為盲人大哥當拐杖 畫面裡,一位拄著盲杖的盲人,將手搭在地鐵站工作人員的肩上往前走,無聲的畫面裡傳遞著信任的力量。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這一幕發生在11日的宏圖大道地鐵站。   原來,11日上午10時許,宏圖大道站實習生夏婷正在站廳內值班,忽然看到一位盲人在大廳內的盲道上徘徊不前,立即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 盲人輔助行走拐杖的設計
    摘要:傳統盲人的拐杖僅僅是一根普通長棍,盲人只能感覺接觸到的障礙物,使得他們在行走中充滿了安全隱患。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基於 STC單片機設計了一種盲人輔助行走拐杖,該設計模仿蝙蝠避障原理,利用嵌入式技術和超聲波測距技術,探測盲人正前方的障礙物,由單片機控制收集信息,並利用相關軟體處理,對需要進行警告的信息進行人性化語音提示。
  • 盲人工程師發明的「智能拐杖」,能利用谷歌地圖幫助盲人導航!
    最近,一種革命性的智能拐杖WeWalk問世了,依靠科技的力量,它可以幫助盲人更好的在城市中更有效地導航。拐杖的發明者是視力受損的工程師庫爾薩特·賽蘭(Kursat Ceylan),她是土耳其非營利組織青年領袖學院(Young Guru Academy, YGA)的執行長和聯合創始人,也只WeWALK背後主要的支持者,更重要的,她也是一名盲人。
  • 盲人福音:智能拐杖相隔9米可識別人臉
    網易科技訊 5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伯明罕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正為盲人研發一種相隔9米就可識別人臉的智能拐杖XploR。XploR拐杖內置了攝像頭、面部識別軟體和GPS。研究人員的設想是把電腦功能整合到拐杖中。其中的攝像頭和面部識別軟體可以協同運作。攝像頭位於拐杖手柄的正下方,擁有270度的視角,可以儘可能多地探測盲人的周邊環境。內置的軟體將集成來自Gmail和Outlook等服務的圖片庫。還可以使用攝像頭拍照添加儘可能多的面部照片。一旦攝像頭視野中出現一個人,融入了開源視覺算法的軟體就會開始掃描他的面部以查看是否與圖片庫中的任何人匹配。
  • 你是我的眼睛 我是你的拐杖 八旬老夫妻相濡以沫60餘年成佳話
    在城區紗廠家屬區有這樣一對老夫婦,丈夫蔣仲陽87歲,因意外雙目失明,妻子周曉青86歲,半月板損傷,難以行走,但他們卻相依相守,共同走過了65年。1月21日,記者走進這對老夫婦的家中。蔣仲陽頭髮花白,戴著一頂毛絨帽,飽經風霜的臉上,滿刻歲月留下的痕跡。周曉青慈祥的眼睛總是笑眯眯,說起話來溫暖又好聽。
  • 眾籌榜:專為盲人設計的智能拐杖,代替導盲犬的新型「引路人」
    每日新奇好玩對於盲人來說,出一趟門不容易,一般需要藉助拐杖或者導盲犬,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訓練有素的導盲犬,那該怎麼辦呢?為了廣大的盲人和視覺障礙人士可以更方便的出門,來自倫敦的非盈利機構 YGA 發起了一款智能拐杖 Wewalk 的眾籌項目。Wewalk 外形簡潔,整體充滿了科技感,集成了所有功能的地方就在於它的手柄部分了。
  • 盲人福音!智能拐杖來了!比導盲犬還靠譜
    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把導盲犬換成一樣智能電子設備將會為盲人帶來便利。謝天謝地,伯明罕城市大學的大學生,他們日前就研發了一款智能手杖。這支手杖由通信技術專業的幾名學生製作,名叫 XploR,不僅能探路,還能識別人臉。它和盲人經常使用的拐杖並無區別,就是一根長長的棍子,卻有導盲犬一樣的敏銳「嗅覺」。
  • 敢用拐杖敲打巡邏車。民警一看,原來是盲人出行遇困難
    揚子晚報網1月4日訊(通訊員 南特宣 記者 梅建明)2021年1月4日上午9點30分左右,南京市公安局特警巡警支隊武裝巡邏一大隊特警23號車在中華門翁城定點值守時,發現一名老人用拐杖敲打了巡邏車。經過民警的觀察和溝通了解,原來該名老人是一名盲人,正在用導盲棒探路,沒想到無意間敲打到巡邏警車了。考慮到老人獨自在機動車道路上行走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民警立刻將老人攙扶至人行道的盲道上,以確保其安全。民警詢問老人要不要送時,老人稱自己能回家,這條路他比較熟悉。民警囑咐老人,以後出行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儘量避免長時間在機動車道路上行走,必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向警察求助。
  • 盲人藝術家阿炳與《二泉映月》:眼瞎了 心不能瞎
    想想我的父皇兄皇,我心裡就難受啊!」「再衝一壺,這茶不錯。」這就是趙構。泉旁的二泉亭就是當年地方官吏為迎接趙構蓋的,惠山泉水真的好嗎?乾隆皇帝當年做過一件事,就是給各地的名泉過秤,二泉為每兩鬥一兩零四釐,比這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稍重這麼一點。水質越清,雜質越少。
  • 鄰居愁壞!溫州一人將骨灰盒放家中7年
    近日,鰲江鎮一件因當事人長期未歸拖了七年的糾紛,在矛調中心古鰲大媽團隊的調解下,當事雙方籤署了和解協議書,得到了圓滿的解決,也讓受其困擾的街坊鄰居們舒了一口氣。這是鰲江鎮矛調分中心引入古鰲大媽調解團隊化解鄰裡糾紛的一個成功案例。
  • 「我願做孩子們的眼睛和手杖」 ——記山東濰坊盲校教師王金琴
    「我願做孩子們的眼睛和手杖」   ——記山東濰坊盲校教師王金琴   一份平凡的工作,一個平凡的人,王金琴憑著一份認真和堅持,從一個中專畢業的體育教師,磨練成一個能帶領自己的盲學生走向國際賽場、為國爭光的國家隊教練。
  • 【看圖聽故事14】鞭蠍:我有很多眼睛,卻用拐棍探路
    空格在我們身邊的角落裡,樹葉下隱藏著一種神秘又怪異的小生物。它長得很像惡名昭彰的蠍子,讓人望而生畏。它沒有蠍子的毒針,卻配備了可以噴射的化學武器。下面我們來看下這種神秘的小東西—鞭蠍。空格鞭蠍和蠍子一樣是蛛形綱的成員,屬於鞭蠍目(Thelyphonida),最大的巨鞭蠍(Mastigoproctus giganteus)可超過6釐米。
  • 長冠八哥:你是我的眼
    那麼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哪一種鳥類呢,正當我苦思冥想之際,此時突然有一隻鳥兒飛過來說「不要寫我,千萬不要寫我,謝謝!」「好,那今天就寫你了!」我暗自下了決定。這是一隻很漂亮的鳥,名字叫長冠八哥。@ebird想必我們都聽過一首歌叫《你是我的眼》,是盲人歌手蕭煌奇創作和演唱的,裡面的歌詞用來形容長冠八哥的外貌恰到好處: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人們說的天空藍,是我記憶中那團白雲背後的藍天長冠八哥主要是由黑白藍色組成的,
  • 再裝一個眼睛變楊戩如何?仿生眼給盲人和機器人朋友帶來福音
    現在,一種新的人造眼睛成功地模仿了人眼的球形形狀。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成果能帶來更清晰的機器人視覺和假肢裝置。「如果你有一個扁平的傳感器,那麼圖像就不能非常清晰地聚焦。」視網膜是彎曲的,但是電子光傳感器是剛性和扁平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香港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者將軟鋁箔變形成半球形。然後他們用電化學方法處理這種金屬,將其轉化為一種叫做氧化鋁的絕緣體。這個過程也使這種材料布滿了納米級的孔隙。結果,研究人員得到了一個彎曲的半球體,這個半球體上有密集聚集的孔,他們可以在其中「生長」鈣鈦礦納米線。
  • 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
    比「智子倒計時」還牛,繞過眼睛直接在腦中成像看過《三體》的朋友應該記得「智子倒計時」:智子可以直接作用於人的視網膜,從而讓人的視野中憑空出現字:「他睜開眼,看到了模糊的天花板,外面城市的燈光透過窗簾,在上面投出黯淡的光暈。但有一樣東西從夢中跟隨他到現實中:幽靈倒計時。倒計時仍在他睜開的眼睛前顯現,數字很細,但很亮,發出一種燒灼的白光。
  • 能檢測路障語音導航,這黑科技手杖,讓盲人自信出行
    據世界組織統計,全世界盲人的數量高達4000多萬,他們每天活在模糊或者黑暗的世界裡但是這麼多盲人,路上為什麼很少見呢?還不是因為扭曲的盲道,以及盲道上的障礙物陷阱為了解決視障患者出行問題,外國發明了款智能拐杖wewalk它專門為盲人打造,不僅能夠檢測障礙物,還能接打電話,甚至能夠識別警告標示,比如紅綠燈wewalk最特別的是
  • 10件盲人能看到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 失明 」是相對的,因為是由政府而不是醫生來決定誰才有資格被稱為「盲人」。在大多數情況下,術語「盲人」並不意味著個人根本看不見。「完全失明」是指根本看不到任何東西的人。術語「法律失明」用於視力不佳的人。他們可以看到,但視野很差。有青光眼,白內障和糖尿病等眼部和健康問題的人通常屬於此類。在本文中,我們將專注於一隻或兩隻眼睛完全失明的人。
  • 一部電梯裝出街坊共建共治共享經
    參會的有西灣東二街2號籌備組3位成員及持反對意見的3戶住戶,西村街城管科科長陳廣軍,驛站井道建設諮詢組成員柳新民,還有驛站成功經驗組、鄰裡協調組的何盛坤和陳壯亮等。用陳廣軍的話來說,這次的協調會有些「怪」:常見的是低層住戶與高層住戶的矛盾,而這一棟樓裡的反對戶從低層到高層都有。「我是一名客車司機,裝了電梯會不會影響我的睡眠和工作?!」「電梯井離我們陽臺很近,安全怎麼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