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羅連科《盲樂師》,天生盲人的成長感悟

2021-01-13 孤讀者筆記
《盲樂師》中譯本

《盲樂師》是一部篇幅不長的長篇小說。作者柯羅連科(一八五三-一九二一)是俄羅斯作家。關於他的生平,我們應該知之不多。巴金先生所翻譯的高爾基的《文學寫照》中,有兩篇是關於他的文章。另外,高爾基在對列夫·託爾斯泰的回憶中,託爾斯泰曾問他「柯羅連科是音樂家嗎」,高爾基回答說:「我想他不是音樂家。不過我不知道。」(耿濟之先生在為張亞權先生譯本所寫的序言中也提到了此事。)託爾斯泰之所以問及這個問題,一大原因是因為這部小說吧。

以音樂家作為主角的文學作品,較為著名的有德國作家託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裡斯朵夫》等。而《盲樂師》的不同之處在於,當中的這個音樂家是一個盲人。當然,中外相似,都認為盲人因看不見而尤為善聽,是以在音樂藝術方面比一般人更有天賦。眾所周知,我們古代的樂官稱為「瞽」,即是因盲人擔任之故。

《盲樂師》的主人公拋特立克出生就是盲人。所幸的是,他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母親、舅父對他也是關懷備至,又有青梅竹馬、善解人意的女伴(後成為愛妻)相隨左右——所以,就他的人生經歷而言,並沒有什麼曲折坎坷,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

不妨說,拋特立克生而不幸,但卻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小說也更主要在表現他作為一個天生的盲人的成長感悟,包括挖掘自己的潛能(也就是成為音樂家),學會接受盲者的身份,好好地生活下去。

因此,小說的一大藝術特色,就是極為細緻、真實地描寫了一個盲人的感官,對外界的感受,還有就是他的內心世界。(以科學的角度來看,或許也有紕漏不實的細節。)其中一個精彩之處,是舅父瑪克西姆向盲侄子解釋顏色,拋特立克用相應的音樂來表達色彩的印象。

這無疑會讓人聯想到法國詩人蘭波在詩歌中賦予元音顏色(法國人類學家列維·史特勞斯在《看·聽·讀》中對這首短詩進行過闡釋),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在訪談中也說過他對字母顏色的感覺(參見《獨抒己見》),還有文學上常常用到的「通感」的修辭手法。

-END-

相關焦點

  • 天生盲人的人做的夢是什麼樣的?超乎你的想像
    昨晚我的伴侶和我們的一位朋友在聊天,一個有趣的問題浮出水面:盲人做夢嗎,夢是什麼樣的?這就出現了更多的問題,例如盲人實際上是基於視覺做夢,還是他們的植根於他們可以利用的感官上?聲音,味道,感覺?因此,我對此進行了一些研究,這確實很有趣。
  • 盲人擁有正常人表情是因為天生而非後天學習
    這篇報告表示人的面部表情更多是天生固有而非後天學習。這項研究通過對比盲人和視力正常人對特定情感刺激所做出的相同面部肌肉運動來證實其結論。  同時這項研究在人類對社會交往如何做出情感反應這一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觀點:人類組織表情的能力並不是通過觀察他人而獲得的。
  • 盲人按摩師吳鐵故事走上大銀幕 勵志電影《盲舞》引關注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楊月 實習記者 章芸玥)不甘命運不公,不向厄運低頭,盲人按摩師吳鐵助殘奉獻、克服重重困難追求自己街舞夢想的故事讓現場觀眾潸然淚下。全省殘疾人兄弟姐妹在「四自」精神的引領下,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湧現出一大批具有時代特點的典型人物,盲人按摩師吳鐵就是吉林殘疾人的優秀代表,他幫助殘友、追逐人生理想的事跡質樸感人、催人奮進。吉林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潘宏峰表示,今天是第二次觀看《盲舞》這部影片,依然十分感動。感謝主創團隊為大家奉獻了一部殘疾人題材的優秀影片。
  • 相信人是天生跑者!憑藉APP 紐約一盲人獨自完成5公裡長跑
    人是天生跑者!紐約1名盲人周四在中央公園完成了5公裡的路跑,20多歲就失去視力的他,在路途上沒有其他人的協助,也沒有導盲犬的指引,他靠的是Google研發的APP,獨立完成路跑,不再受限於其他人。《路透》指出,50歲的潘尼克經營著一間導盲犬學校,盲者的導引之眼,他在20歲初期,就因基因條件而失明,他說,對於盲人來說,最安全的事情就是一直坐著,不過我並沒有一直坐著。一年前,他決定要獨自跑馬拉松,因為他發現他馬拉松的熱情當時正因為導引人員跑速較慢而逐漸喪失,始終相信人類是天生跑者的他,轉而尋求科技巨擘Google的協助,讓手機告訴他要跑向何方。
  • 世界上最奇特的民族,有的天生就是盲人啞巴,有的像是吸血鬼
    盲族,正如聽到名字就能想像的那樣,這個族中的人基本上可以說是盲人。盲族在墨西哥的原始森林中,村子不大也有300多人,但他們是盲人。實際上因為森林裡有可以在血液中繁殖的蟲子,所以盲族的人出生後3個月就會失明。雖然啞族和盲族是一樣的,但是這個族裡的人一個都不會說話,會說話也會有幾個叫聲,所以啞族都能用幾個手勢進行交流。這個家族的人天生就不會說話,你覺得不可思議嗎?
  • 一根盲人杖,走遍6大洲:我看不見世界,卻讓世界看到了我!
    可是,對於盲人來說呢?看不見的路,磕磕絆絆;識不出的人,暗藏險機;所以,對於盲人來說,生活,是雙眼無視的黑暗,更是「井底之蛙」的黑暗。他們走不出黑暗,看不到世界。但是,曹晟康,卻打破了「盲人」的限制。可是卻遭遇了騙子,將他賣給了包工頭,他兩眼滴流亂轉矇騙過關,幹了兩天活,包工頭才知道他是盲人,於是痛罵了他一頓,將他趕走了。後來,曹晟康去了貴州,拜劉姐學習按摩。曾經他在縣城學習按摩時,因為忍受不了別人的辱罵而放棄了。可是這一次,他卻十分堅決地要學習按摩,他說「我有女兒了,她的母親忍受不了自己的丈夫是個盲人,撇下女兒跑了。我不能照顧女兒成長,但我要給予她經濟上的支持,這是我的責任。」
  • 女孩得怪病,認為自己天生是盲人,於是醫生弄瞎了她的眼睛……
    她叫Jewel,是一個盲人 然而,和大部分盲人不同的是,她的失明源於一個心結..... 她開始戴上厚厚的黑墨鏡,開始學習使用盲文和導盲杖,假裝自己是一個盲人 越長大,她對失明的痴迷就越深
  • 盲人影院,為17000000人開眼
    也就是說,2010年盲人的比例是162人中有1個盲人,而2018年卻上升到82人中就有一個盲人。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著熱映的電影,仿佛在討論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時,盲人和我們一樣在渴望著電影。
  • 盲人到底是怎麼開車的?
    盲人司機史蒂夫·馬漢是聖塔克拉拉山谷盲人中心的負責人,在8年前失去了95%的視力。他解釋了為什麼開車會在盲人中引起非常強烈的情感反應。視力健全的人每天都在開車,並視之為理所當然。在現代社會中,駕駛確實是如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的活動。但對盲人來說,駕駛不僅僅是一種到達目的地的方法,更是關於自由,關於獨立的一種希求。
  • 最美的眼睛——盲人選手的拐杖
    最美的眼睛——盲人選手的拐杖 在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比賽上,盲人選手被組委會接受參加一年一度的馬拉松盛會,這項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對於盲人運動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個福音
  • 《孟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聖人的智慧!
    下面挑選了其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我們共同感悟一下聖人的智慧!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感悟: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人生得意之時,就要多為天下眾生著想,多做利益天下蒼生的善事;在人生不得志的時候,更要堅守道義,做好自己,為世人做個榜樣。
  • 英語成長勵志名言警句:人生感悟,一起走向成功的道路!
    人生感悟英語勵志名言名句1、Facts are stubborn things.事實是最頑強的東西。天生我材必有用。13 When all else is lost the future still remains.就是失去了一切別的,也還有未來。
  • 盲人醫療按摩繼續教育平臺設計過於複雜 使用者稱「無法操作」
    讀屏軟體是專為盲人或視力有障礙的人設計的屏幕朗讀軟體,但它也有局限,如果頁面太過複雜或者需要掃描二維碼等,都會讓軟體無法使用。近日,有網友向中國之聲反映,他們是吉林省吉林市的盲人按摩師,每兩年要進行一次相關專業的培訓和年審,今年受疫情影響,培訓改到了線上,還為他們專門設置了培訓網站。
  • 10件盲人能看到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這些盲人看到的十件事。TOP10 Nothing「你看到了什麼?」這是大多數盲人厭倦了回答的一個問題。答案是「 什麼都沒有 」。不是黑色的,什麼都沒有。向視力完整的人解釋什麼都看不到的概念就像試圖向盲人解釋色彩的概念。您能向出生時失明的人描述顏色嗎?不會。以同樣的方式,盲人不能向出生後視力完好的人解釋「無」。但是,有一種方法看不到任何東西。
  • 從「樹」的俗語中感悟幹部成長智慧
    樹的生命軌跡暗合著人的成長曆程。以樹為師,與樹相伴,從「樹」的俗語中感悟成長智慧,可以豐盈內心、滋養精神、完善自我,值得黨員幹部認真品味和審視借鑑。「樹怕爛根,人怕無志。」立下「弄潮兒向濤頭立」的鴻鵠志。理想信念是人生行穩致遠的定盤星和壓艙石,心中有志向,腳下才有方向,奮鬥才有力量,才不會隨波逐流、因失意而迷航。崢嶸歲月鐫刻追夢足跡,歷史長河見證圓夢芳華。
  • 武魂變異的4個女魂師,一個天生領域,一個成神,唯有她慘變「玩物」
    都說武魂能決定一個魂師的一生,而武魂又分為很多種,可以說就算你出生名門,出生在上三宗,也不一定就能吃到好「果子」。就好比這4個女魂師,她們就因為武魂變異而改變了命運,有人天生就擁有領域,也有人因此成神,而有的人卻成為了「玩物」。
  • 首款盲人筆記本電腦面市:盲人也能上網瀏覽了
    首款盲人筆記本電腦面市:盲人也能上網瀏覽了這款盲人筆記本電腦是一款特殊的電腦,因為它不需要藉助電腦顯示器就可以上網DotBook外觀上並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腦筆記本,更像是一款可以上網的盲人鍵盤。目前已推出兩個版本,40Q變體和20P變體。40Q變體每行可以有40個字符,並配有傳統的英文鍵盤和盲文鍵盤。而20P可以在一行中有20字符,並且只有一個盲文鍵盤。同時鍵盤上自帶可刷新的盲文顯示器,方便視障人士通過用手觸摸來獲得信息。
  • 《吳潔隨筆》感悟生命
    萬物在生而存活時都要經歷成長,而成長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份痛苦我們也在經歷著。正如毛毛蟲破繭成蝶一般,這就便是一種成長,只有努力過才能看到最美的自己。有次在刷微博時看到有個微博寫著,人生有三次成長。第一次是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終究有些事還是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 閉上眼眼就是盲人的世界?不對,盲人眼中的世界或許是這樣的
    盲人看不見並不代表沒有任何視覺感受視力出行障礙,這就是盲人的定義,生活中的盲人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失明,眼睛一點光亮的感觸都沒有,另外一種是對於正常視力的60%,眼睛看不清東西,但只能夠感覺到一絲的光亮。在臨床上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5被稱之為盲人,然而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沒有光感。
  • 一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為何大部分族人都是盲人?
    因為這個部落如同它的名字一般,生活在這裡的上百號人大多數都是盲人。該有人好奇了為什麼這裡的人都是盲人呢?可能就是與他們艱苦的生活條件有著逃不掉的原因。那在如此艱苦的條件裡,部落裡的大多數的人還是盲人,他們是怎麼生存下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