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人是天生跑者!憑藉APP 紐約一盲人獨自完成5公裡長跑

2021-01-13 樵客綜合資訊

人是天生跑者!紐約1名盲人周四在中央公園完成了5公裡的路跑,20多歲就失去視力的他,在路途上沒有其他人的協助,也沒有導盲犬的指引,他靠的是Google研發的APP,獨立完成路跑,不再受限於其他人。

《路透》指出,50歲的潘尼克經營著一間導盲犬學校,盲者的導引之眼,他在20歲初期,就因基因條件而失明,他說,對於盲人來說,最安全的事情就是一直坐著,不過我並沒有一直坐著。

一年前,他決定要獨自跑馬拉松,因為他發現他馬拉松的熱情當時正因為導引人員跑速較慢而逐漸喪失,始終相信人類是天生跑者的他,轉而尋求科技巨擘Google的協助,讓手機告訴他要跑向何方。

因此他和甲骨文公司團隊一同展開了研究計劃,透過手機上的鏡頭,捕捉馬拉松路徑上的繪製引導來提供協助,這款APP將會偵測跑者位置,透過耳機給予語音指引,Google研究員說,這就像是教小朋友線在哪裡一樣。

而因為疫情所鑄成的社會距離政策,更加速了對這類讓盲人更獨立自主的研究,潘尼克周四參加了一場由Google及紐約路跑協會贊助的活動,進行了這款APP的測試,他說能夠跑到這一步,真的很令人動容,他也在這次的路跑測試中,感受到了自由獨立,覺得自己跟其他跑者毫無分別。

相關焦點

  • 跑者應該知道的25條長跑黃金法則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規則最初是從一個跑者的腦袋裡萌發的。過了一段時間,那個跑者可能會告訴另外幾個跑步夥伴,於是這些想法就慢慢傳播開來。最後,萌發的想法就從思想發展成公認的理論和智慧,並被廣大跑者們所接受。 目前普遍公認的25條長跑黃金法則,你知道多少條?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長跑之王莫法拉NRC跑步之旅 激勵跑者堅定信念
    莫·法拉帶領 NRC 少兒跑步訓練營的跑者展開一系列的訓練  時至今日,已經處於世界長跑運動員前列,取得非凡成績的莫·法拉,依然堅持著每天的訓練,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邁進。每周125英裡(約200公裡)的訓練量,就是他對 Just Do It 精神的最好詮釋。
  • 寧波一高職大一大二百分百長跑,一年跑16萬公裡,繞地球4圈多
    「你們一年來參加陽光長跑26.5萬次,跑步距離合計16.3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四圈多,電子信息學院盧立偉同學一個就跑了50萬米,堪稱最強跑男!」今年7月,在浙江工商職院2020屆畢業典禮上,校長周志春細數的一組數據讓師生們驚嘆不已。
  • Google的AI項目將幫助盲人在道路上獨自行動
    Google Research的一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建立了一個新項目:藉助AI技術幫助盲人在沒有其它輔助的情況下獨自在道路上行走或慢跑。 美國著名盲人馬拉松選手Thomas Panek(已知首位依靠導盲犬跑完全程馬拉松的人),同時是視覺障礙互助組織Guiding Eyes for the Blind的CEO。Goggle的研究團隊將新技術的靈感以及立項的功勞歸功於Panek提出的思想。 團隊開發的輔助技術包括連接到網絡的智慧型手機和骨傳導耳機。
  • 跑步每次10公裡跑一天歇一天好?還是每天都跑每次5公裡好?專家給出...
    如果有人問,隔天跑10公裡好(跑一天歇一天),還是每天跑5公裡好?不用問,提問者必定是沒有跑步經驗的新手。到底哪個方案好,暫且放一下,先搞清這兩個方案的問題所在,或許更有利於對這兩個跑步方案作出理性的評價。
  • 斷臂跑神:要繞地球跑一圈,已經完成3萬6千公裡?
    今天,有跑步愛好者微博爆料:這位跑步大神,出生在夏威夷的Jason,他要繞地球跑一圈,已經跑了3萬6千公裡,還差4000公裡。
  • 加快卡路裡燃燒,每天只跑5公裡還不夠!
    然而由於氣溫偏高,長距離跑會很吃力,許多跑者會選擇5公裡等短距離訓練。 如果你剛剛開始跑步,5公裡當然是很好的入門距離,比較容易用來適應跑步生活。短距離也同樣適合每天鍛鍊時間少於1小時和那些生病恢復期的跑者們。
  • 40000公裡!69歲「硬核」老人繞跑地球一圈!
    至此,海滄長跑協會會長林致平也完成了繞跑地球第一圈40075.7公裡的目標!!從那天開始,林致平每天早晨5點左右開始跑步,風雨無阻。 林致平一天要跑多少公裡?日均將近14公裡,算下來,3天的跑量就接近一個全程馬拉鬆了!
  • 3公裡專治不爽,5公裡專治內傷?跑步,到底跑多長算好?
    最近也有一條熱門話語:「3公裡專治各種不爽,5公裡專治各種內傷,10公裡跑完內心全是善良和坦蕩!」那麼對於跑步來說,到底跑多長才算好呢?我們今天就來一探究竟。03那麼要跑多長才算好?其實進行5公裡的長跑是比較合適的。
  • 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成功完成惡水超級馬拉松
    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吳少剛以42小時51分鐘40秒成功完成這項號稱世界上最嚴酷的競賽,至此,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四大超馬已順利完成日本櫻花路250公裡超級馬拉松和美國死谷惡水超級馬拉松兩站賽事,9月他將繼續以Vibram鞋底製造的極簡跑鞋挑戰法國環勃朗峰168公裡山地超馬和希臘斯巴達松246公裡超級馬拉松。
  • 5公裡10公裡跑配速能說明啥?朋友圈敢曬12分鐘跑距離才是玩真的
    12分鐘跑的來歷「12分鐘跑」源起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提出者庫珀博士本身就是一位運動學家和運動醫學專家,他也是「有氧運動」概念的提出者,被稱為「有氧運動之父」。他的這一理念,在他的一段名言中有非常清晰的表達:「長跑運動量與健身效果的正比關係會在某一點上終止,假如一周跑步累計達到20英裡(約32公裡)以上,那就是訓練,而不是健身了。」
  • 澳大利亞研究:長跑可激活抑癌基因!科學長跑至少滿足3個指標
    初級跑步者和老年人,每次跑20~30分鐘,每周3次即可;對於減肥者來說,每次跑40~60分鐘,每周5次能有效達到減脂目的,如果能天天堅持,減肥效果自然更好。循序漸進原則長跑無關距離和速度,持續20分鐘以上的跑步就算長跑,所以剛開始練習長跑時,速度慢一點也沒有問題,等身體適應後再逐步增加速度。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原標題: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 9歲男孩馬拉松跑贏大人 專家:兒童長跑避免過早過量
    據錢江晚報3月7日報導,在上周日舉行的南京第二屆半程馬拉松賽上,一名9歲男孩成為焦點,他在5公裡迷你馬拉松比賽中跑出了32分鐘的好成績,將很多同組的大人甩在身後。如今,人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跑步。不過,有運動方面的專家提醒,長跑固然可以強身健體,但兒童參與一定要避免過早過量。
  • 田徑5千米跑和5公裡健身跑的區別在哪裡?普通跑者需要分清楚
    男子田徑5千米的世界紀錄是12分37秒女子田徑5千米的世界紀錄是14分11秒田徑的5千米跑和我們通常說的5公裡跑是有區別的,因為前者是為了挑戰身體極限,而後者是為了健身。普通人的5公裡健身跑,耗時大多在25分鐘以上,其中30-40分鐘的居多,如果哪一位朋友5公裡能跑到20分鐘,那他通常會被跑友們稱為大神級,但這個速度和真正的田徑比賽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是健身5公裡跑屬於慢跑範疇,通常體力還會留有餘量,因為健身跑步中很少有人會竭盡全力去跑5公裡的。
  • 月跑量300公裡是如何做到的?是全馬330以內跑者的標配嗎?
    ; 如果只是按照某種固定速度完成每天10公裡LSD的訓練,不能說沒效果,但效果可能沒有高低錯落,有長有短,速度有快有慢的多樣化訓練來得好; 當然,不是說每天10公裡,一個月300公裡的訓練就一定不好,有時簡單粗暴也能解決問題,但對於多數目標330的跑者,不建議採用這種訓練方式。
  • 為什麼5公裡才是跑步的關鍵距離?你能跑到哪個級別?
    前幾天,韓寒18分鐘跑5公裡上了熱搜,網友評論「配速感人」、「業餘大神」、「被賽車寫作拍電影耽誤的長跑運動員」、「挑戰一下」。於是,網友們紛紛曬起了自己的5公裡跑。比如,小編的朋友就曬了一張圓圓的軌跡圖,也是5公裡,並正能量地寫道「加把油,爭取跑進28分以內。」事實上,韓寒在高中是長跑體育生,後來放棄了訓練。直到去年才重新開始跑步,恢復跑步後的第一個五公裡也跑了30分鐘。
  • 有哪些動物能在兩小時內跑完42公裡?
    米,一小時的平均速度要達到21公裡。這麼快的速度,普通人根本完成不了。人類要想兩小時跑完馬拉松,不僅需要過硬的身體素質,還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還需要及時補充水及能量。不要看某些動物動不動平均速度達到幾十公裡,其實很多在幾分鐘高強度運動後還需要長時間休息,不然會累死。也就是說,要想在一小時內跑完21公裡,對於很多動物來說是很困難的。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盛大開賽
    賽事共設置兩個項目三個組別,分別為16.8公裡環湖跑男子組、16.8公裡環湖跑女子組及5公裡市民健康跑,環湖跑的起點為涑水東街東段,途徑伍姓湖正門——逆時針環湖一周——伍姓湖正門——涑水東街東段。健康跑起點為涑水東街東段——伍姓湖正門——環湖跑4.5公裡——吳村小鐵門。
  • 2016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
    2016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是跑哪兒大數據研究機構以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六星跑者的數據和案例為基礎,進行前沿的理論和實務研究,系統構建了中國馬拉松六大滿貫完賽者的情況。倫敦馬拉松的報名抽籤率,以六分之一的概率名列大滿貫之最,近三分之一跑者以慈善名義跑馬,因此倫敦又被冠以慈善馬拉松之名。創辦至今已經募集近7億英鎊的慈善捐款,同時它也是獎金最高的大滿貫。六大滿貫馬拉松——柏林柏林馬拉松,41,283人次參與全程馬拉松,35,999人次完成比賽,完賽率達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