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2021-01-08 東方體育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原標題: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第一次五公裡,第一次十公裡,第一次半馬,第一次全馬你還都清晰的記得那時的自己狀態嗎?跑步讓你改變了什麼?對你來說每次挑戰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總結的對不對。

一、5公裡

1、長跑的基礎裡程;

2、長跑的感覺一般會在25分鐘出現,能感受到內啡肽的分泌少量存在;

3、基礎弱的稍加訓練,基礎好的無需訓練;

4、不需要補水或者少量即可;

5、1個小時內解決戰鬥。

五公裡完成後對新手來說是階段性的突破,對老手來說則是家常便飯,隨意一跑就會超,而且輕鬆隨意。但不管是小鮮肉還是老司機五公裡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

二、10公裡

1、長跑中最舒服的裡程;

2、能夠感受到內啡肽的分泌,一般跑完都會心情大好;

3、基礎弱的稍加訓練,基礎好的無需訓練;

4、需要補水,一般5公裡之後需要,不需要補充能量;

5、2小時內解決戰鬥。

當第一次跑完十公裡,你會覺得不過如此,半馬離我又近了一步,夢想正是這樣一步步實現的。之所以說是最舒服的裡程,是因為十公裡用時的恰到好處,也因為十公裡之後的舒適感,當然這是對於有很好的跑步基礎人來講的。

沒有跑量的積累,每一次新的挑戰都不可避免的會有疲憊感、勞累感。所以在十公裡在去半馬和全馬的路上又是一個關鍵點。

三、半馬

相關焦點

  • 半馬多少公裡 半馬是多少公裡
    半馬相當於全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適合大部人參與,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馬的,半馬的參與度會更高一點。半馬是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跑半馬吧。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能一口氣遊上一個半小時,估計跑了1.5公裡,又能一口氣爬上2小時以上,那麼這兩種運動或其中一種運動你每周都能保持在這種狀態,即使在通常情況下一次最長跑距離僅為10公裡,跑半馬配速為6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
  • 疫情宅在家裡,他接連跑了100公裡、全馬、半馬……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大家都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安心待在家裡,等待疫情的結束。可對於早已養成跑步習慣的跑友來說,可謂是異常痛苦,雖然大家都理解配合當期的防控形勢,可是持續多天不能外出跑步,已經讓不少跑友都憋壞了。
  • 跑十公裡感覺還行不怎麼累,可以參加半馬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跑十公裡感覺還行不怎麼累,可以參加半馬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我是一位跑了5年步的業餘跑者,馬拉松跑了10幾個,半程馬拉松跑了幾十個了,我來分享下我的經驗吧!半馬,是全馬的過渡,而10km則是半馬的過渡!當你能夠輕鬆的跑完10km時,這時候你就會非常有欲望去跑個半馬!
  • 針對10KM、半馬、全馬 每周該跑多少公裡?
    那麼,跑者該如何確定自己的訓練距離呢?下面6個規則有必要了解一下。 訓練需要多樣化 跑者每天都以一樣的速度進行訓練,那麼他有可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嗎
  • 為什麼在跑馬拉松的圈子裡有一句話是「半馬不是馬」?
    說半馬不是馬拉松的基本都是全馬選手。 因為就全馬業餘選手來講,很多選手真正遇到體能極限是在30公裡以後,並且30公裡以後是你超越其他選手,取得成績的關鍵。 而全馬那些30多公裡在走路的菜鳥,他的前半程跑到半馬的時候,也往往是生龍活虎的。
  • 針對10KM、半馬、全馬訓練,每周該跑多少公裡?
    訓練需要多樣化 跑者每天都以一樣的速度進行訓練當跑者的速度一成不變時,身體很快就會適應這樣的強度,訓練就會陷入瓶頸期,哪怕你跑的再遠,成績也很難再取得突破。為此,跑者需要將速度訓練、間歇訓練、節奏訓練、長跑等多種形式加入到訓練計劃中,讓身體適應各種強度的比賽,才可能取得好成績。
  • 跑步的堅持: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骨子裡的倔強!
    記得第一次開始跑步就出現了小插曲,當時很小白,堅持跑了大概3公裡的樣子第二天上班膝蓋疼得厲害,並且一直疼了幾天,還到醫院拍了片子,後來才知道這個是長時間不運動,一次運動量過大了。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不得及早也容不得馬虎。幾次跑過之後逐漸能適應並享受跑步的過程,開始逐步地提高跑量。這個階段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匹配配速跟距離,切記不能超過身體的承受能力急於求成。
  • 五公裡、十公裡、半馬距離,跑步訓練大不同
    Pete Magill最近的一本書《Fast5K》講述的是五公裡訓練。五公裡與十公裡的訓練幾乎沒有區別,而五公裡與半程馬拉松則有些差異。跑者會根據目標賽事距離作訓練思維的起點,認為五公裡訓練比起練半程馬拉松不需要累積那麼多訓練量,因為五公裡競賽距離很短啊。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大嗎?非常!大!如果說跑步是一張100分的試卷,半馬是60分合格線,有點準備加上連蒙帶猜,基本就能夠達到,相比之下全馬就是90分,需要認真準備,複習知識點,努力備考。如果想要更高分,跑得更好,那就需要得出更多更多的努力。雖然表面看起來,全馬只是兩個半馬的距離,但是馬拉松的難度是逐步疊加的,並不只是簡單的半馬乘以2那麼簡單。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 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經過一段時間的備戰積累,怎樣知曉自己的能力是否已逐漸向全馬目標成績靠近了呢?  如果直接去跑個全馬,耗時耗力當然不太現實,這時你可以用10公裡或者半馬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
  • 西安馬拉松:半馬配額太少了,現在,是時候整匹馬訓練了嗎
    縱觀西馬,在情況下中總人數保持不變,半人馬的數量大大減少,而整匹馬的數量相對增加。我們都知道西安馬拉松的中籤率一直都比較低,所以讓原本打算中籤的人更加糾結,如果他們籤的是半成品馬,被選中的機率會小一些,能否靠武力完成比賽是個問題。至於小編本人,他也在為半馬做準備,他每跑10公裡,每周跑6.5公裡。鑑於的環境,我們只能毫不猶豫地選擇整匹馬。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在沒有馬拉松的日子裡,相信廣大跑者仍在堅持跑步,但是因缺少比賽的動力,相信有些人的訓練會懈怠下來了吧。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 黃埔馬:粟國雄絕殺尹順金,217奪冠,施一公院士完賽半馬
    黃埔馬粟國雄、竇發仙分獲男女冠軍;53歲施一公院士1小時36分,57歲王曉東院士1小時53分,完賽半馬,令人敬佩!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今天有三場大型馬拉松賽事同時舉辦,廣州黃埔馬拉松(2萬人)、桂林馬拉松(1萬人)、梅州馬拉松(1萬人),作為2020年最後一個周末的收官之馬,也成為眾多跑友的年度收官之戰。
  •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2017-10-27 21:36  PronghornSports
  • 蓬萊八仙100公裡超級馬拉松——2021全球首場國際超馬協會認證賽事...
    項目組別百公裡超馬、56.1公裡跨年跑、50公裡迎新跑、半程馬拉松、10公裡組、5公裡組。4) 半程馬拉松 2021年1月1日9:30-12:305) 10公裡組 2021年1月1日9:30-11:006) 5公裡組 2021年1月1日9:30-10:30註:報名百公裡超馬項目組的選手需分兩場完賽:56.1公裡跨年跑+
  • 減脂跑步,每天跑5公裡和隔天跑10公裡,哪個減脂效果更好
    如果單純以減脂效果來說,每天跑5公裡和隔天跑10公裡,沒有哪個更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關鍵看減脂者個人體重、跑步能力、傷病情況、鍛鍊經歷,是否兼顧其它鍛鍊目的等情況。一、減脂要從調節飲食結構和運動兩方面入手。
  • 70歲,半馬成績1小時59分,是什麼水平?
    他月跑300+公裡,在七十歲時迎來人生首馬。  跑步跨越了年齡的限制,改變了他的生活。  他真正給我們詮釋了,什麼叫人生的無限可能,只要熱愛與堅持,就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  今天,咚小姐就為大家分享一位七十歲跑友@多歡心爺爺的故事。
  • 男女組均創賽會最好成績 第四季黃石半馬迎來「破紀錄日」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時龔 攝)湖北日報訊(記者楊然)12月15日9時,2019黃石磁湖國際半程馬拉松在黃石市人民廣場鳴槍開跑,1.7萬餘名跑友在冬日暖陽下盡享運動樂趣。經過激烈角逐,半馬男女組冠軍均打破賽會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