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跑馬拉松的圈子裡有一句話是「半馬不是馬」?

2020-12-05 騰訊網

說半馬不是馬拉松的基本都是全馬選手。 因為就全馬業餘選手來講,很多選手真正遇到體能極限是在30公裡以後,並且30公裡以後是你超越其他選手,取得成績的關鍵。 而全馬那些30多公裡在走路的菜鳥,他的前半程跑到半馬的時候,也往往是生龍活虎的。特別是一些沒有經過全馬系統訓練的,或者沒有怎麼跑過全馬的小白來講,他們不懂得體力分配,往往前半程就把體力耗盡了,後半程就只能勉強維持了。

對於馬拉松的跑者而言,能夠挑戰完成一次馬拉松便是某一階段的終極目標,半馬很多時候只是一個過渡,也是我們衡定自己跑步能力的一個尺標。雖然都叫「馬」,卻是差了一個天。很多朋友都不敢挑戰全馬,覺得半馬更適合自己,真的是跑不了全馬,而不是說半馬更適合,既然已經跑了半馬了,誰不想跑個全馬展現一下自己的實力,但真的不能隨便挑戰的,從難度係數上來說,半馬真的和全馬不是一個馬!

全馬是42.195公裡,半馬也就是20公裡多一點。全馬還半馬都屬於長跑類的運動,那全碼事碼半碼就不是碼這個意義,這個問題有什麼意義嗎?是馬又怎麼樣?不是馬又怎麼樣?不都是跑步嗎?我們跑步的時候,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跑步的長短公裡數,這才是最重要的,畢竟身體是自己的,自己的身體適合跑多長的距離,自己是最清楚的。

本來,馬拉松運動本身考驗的就是運動員的耐力,人家能跑全程,你為啥「半程」,跑不完別摻和,不用人說自己都覺得難為情!半途而廢不受人待見或每人待見就在情理之中了 。

相關焦點

  • 半馬多少公裡 半馬是多少公裡
    半馬相當於全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適合大部人參與,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馬的,半馬的參與度會更高一點。半馬是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跑半馬吧。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大嗎?非常!大!如果說跑步是一張100分的試卷,半馬是60分合格線,有點準備加上連蒙帶猜,基本就能夠達到,相比之下全馬就是90分,需要認真準備,複習知識點,努力備考。如果想要更高分,跑得更好,那就需要得出更多更多的努力。雖然表面看起來,全馬只是兩個半馬的距離,但是馬拉松的難度是逐步疊加的,並不只是簡單的半馬乘以2那麼簡單。
  • 西安馬拉松:半馬配額太少了,現在,是時候整匹馬訓練了嗎
    西安馬拉松註冊正式開始。縱觀西馬,在情況下中總人數保持不變,半人馬的數量大大減少,而整匹馬的數量相對增加。我們都知道西安馬拉松的中籤率一直都比較低,所以讓原本打算中籤的人更加糾結,如果他們籤的是半成品馬,被選中的機率會小一些,能否靠武力完成比賽是個問題。
  •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2017-10-27 21:36  PronghornSports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 深圳南山半馬今年到底怎麼玩,組委會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一直沸沸揚揚還要跑的南山半馬,終於在11月24日揭開了蓋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今年賽事將通過2020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線上賽啟動儀式、2020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線上賽、少年迷你馬拉松等多元化的創新辦賽模式,讓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衝破地域限制,覆蓋全國。
  • 跑十公裡感覺還行不怎麼累,可以參加半馬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我是一位跑了5年步的業餘跑者,馬拉松跑了10幾個,半程馬拉松跑了幾十個了,我來分享下我的經驗吧!半馬,是全馬的過渡,而10km則是半馬的過渡!當你能夠輕鬆的跑完10km時,這時候你就會非常有欲望去跑個半馬!
  • 梅州馬拉松:陳華威2:22奪冠破賽會紀錄,殷曉雨半馬三連冠
    (圖片來源▲梅州電臺新聞臺)中國馬拉松的2020賽季,順利落幕。撰文/燈芯絨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12月27日,廣東省內又一場銀牌賽事,梅州馬拉松鳴槍開跑。半馬方面,經過激烈的角逐後,錢鼎彬獲得男子半馬冠軍,成績為1小時07分37秒。第二三名則由曹晨和劉帆獲得,兩人的成績分別為1小時09分26秒以及1小時10分19秒。
  • 黃埔馬:粟國雄絕殺尹順金,217奪冠,施一公院士完賽半馬
    黃埔馬粟國雄、竇發仙分獲男女冠軍;53歲施一公院士1小時36分,57歲王曉東院士1小時53分,完賽半馬,令人敬佩!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今天有三場大型馬拉松賽事同時舉辦,廣州黃埔馬拉松(2萬人)、桂林馬拉松(1萬人)、梅州馬拉松(1萬人),作為2020年最後一個周末的收官之馬,也成為眾多跑友的年度收官之戰。
  • 莫·法拉赫參加宣布參加大北跑,布拉格半馬意圖創造世界紀錄
    在此之前,即便是他在田徑場上的巔峰時刻,莫·法拉赫也非常喜歡參加大北跑半程馬拉松系列賽。在2019年,跑出了59:07的超過歐洲半馬紀錄的成績,但由於賽道不符合規範,他的成績不能算作紀錄成績。
  • 重慶「半馬」開跑 來看看「跑步經濟」有多火
    原標題:重慶「半馬」開跑 來看看「跑步經濟」有多火   11月29日8:30,2020重慶半程馬拉松在巴南區人民政府廣場鳴槍起跑,4900名跑者沿著長江江畔奔跑
  • 我為什麼跑馬拉松?
    馬拉松,不是想跑就能跑馬拉松的流行,也與這項運動看起來門檻較低有關,踢足球、打籃球還得買顆球呢,還免不了在拼搶中受傷,摔得一身狼狽,但只要腿沒毛病,誰還不會跑兩步?規則也簡單,速度為王,公平公正。有這樣想法,或者說誤解的人不在少數,實際上,馬拉松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不是你想跑就能跑。▲ 圖片來自:Unsplash首先,馬拉松是一項長距離的的田徑項目,全程馬拉松總長 42.195 公裡,半馬也超過 21 公裡,就連最短的迷你馬拉松也在 5 公裡左右。
  • 53歲的「愛馬士」首馬就跑進世界級水平!
    昨天,施一公在黃埔馬拉松的半馬賽場上,以1:35:27的成績完賽,在這場年度收官之戰上刷新了半馬PB。    從11月開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施一公就已經跑了4場半馬和一場全馬。  11月1日,施一公被聘為錫馬形象大使,以1小時38分的成績完賽半馬。
  • 成馬有i,眾神且暖 | 跟著寶馬跑成馬2
    3月19日,同一天,在山城重慶,在嘉陵江邊,明明有條大平路,而且重慶馬拉松還是國際田聯認證的銀牌賽事,功利一點來說,重馬成績的分量其實更重、更有利於報其他比賽。就算不是我的首馬,但能在家門口跑一次全程,或許是每個跑者的嚮往,畢竟,用儀式感來定格對這座城、對跑步的熱愛,用PB來為這一場馬拉松劃上刻度,用跑後多天的酸痛區別這一場和其它場的不同,想想還是有點小激動。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先來聊聊小編的看法吧。最高一次跑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跑半馬主要取決於你自己平時是否進行其他運動,以及離你半馬的距離。有些朋友分享了類似的經驗:我的情況很像你,以前最遠跑過7公裡,今年9月份被朋友拉到衡水半馬,得知中籤後也沒有進行系統訓練,加大跑量,只在操場上跑了10公裡,用時一小時,然後隔兩到三天跑了5公裡,我想,這不是什麼大問題,要不是後半程邊跑,怎麼也能在關門時間前跑完。
  • 「豪華」盲人U跑團跑進深馬
    【深圳商報訊】(記者 鄧小群)30名盲人、133名志願者和19名香港成員,組成「豪華陣容」的U跑團,8:30衝上深馬跑道,一根粉紅絲帶成為他們前行的指引,這讓這支由盲人和志願者組成的視障跑團十分引人矚目,第一次參加深圳馬拉松的他們,在短短的6公裡體驗賽中,讓他們與這個城市一起呼吸、奔跑。
  • 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經過一段時間的備戰積累,怎樣知曉自己的能力是否已逐漸向全馬目標成績靠近了呢?  如果直接去跑個全馬,耗時耗力當然不太現實,這時你可以用10公裡或者半馬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
  • 2020南山半馬12月12日啟動,賽事亮點搶先看!
    11 月 25 日,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官方微信"潤賽"發布" 2020 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以下簡稱 2020 南山半馬)啟動的消息。據悉,2020 南山半馬將於 12 月 12 日舉行,並增加少年迷你馬拉松賽。
  • 莫法拉時隔一年再獲半馬冠軍
    9月12日,英國長跑名將莫法拉在北愛爾蘭舉行的一場半程馬拉松中,以60分27秒的成績奪得冠軍,這是他繼去年9月英國大北跑後,時隔一年再獲半馬冠軍。這一次,莫法拉轉戰北愛爾蘭安特裡姆海岸半程馬拉松,他的參賽目標,是刷新自己在2015年創造的英國半馬紀錄59分32秒。本場比賽規模不大,基本上是本土精英選手參賽。莫法拉是唯一一個能跑進60分大關的選手。安特裡姆海岸半程馬拉松的賽道設置在沿海的公路,賽道相對平坦。不過,比賽沒有設置兔子,全程都是選手交替領跑,開跑沒多久,包括莫法拉在內的四位英國選手組成第一陣營,交替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