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01馬拉松是挑戰人類運動極限的最典型運動
馬拉松全程42.195公裡,對跑步來講42公裡是一個巨大的行程,有很多人跑幾百米就喘成了狗狗,不要說跑42公裡了,對多數眼裡馬拉松42公裡就是個天文數字,這需要超人的體力和耐力,也需要堅強的意志和不同尋常的毅力,馬拉松是挑戰人類運動極限的最典型運動。
●02半馬和全馬不是一個概念
在跑步進階的過程中,當你克服了3公裡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5公裡,克服5公裡之後,就離10公裡就一步之遙了,當一個人能拿下10公裡,那麼他跑半馬的可能性就非常高,這好像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一個人如果徵服了半馬,從實際情況來看,半馬距離跑全馬還有巨大差距,這差距對很多人來講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這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03半馬是健身跑步的極限距離
如果一個人的跑步極限是半馬,那證明他所做的跑步訓練,一定不是針對馬拉松的跑步訓練,因為半馬是低強度跑步訓練的極限距離,比如一個40歲以下成年人,如果他堅持跑步一年以上,積累了500公裡以上的跑量,單次跑步能達到10公裡,那麼他嘗試一下低速跑半馬,多半是可以成功的,但這個距離多半已經到了極限距離。
●04專項訓練的差距
跑全馬的人往往接受了針對於馬拉松的各種專項訓練,比如間歇跑、腿部力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呼吸訓練、lsd跑訓練等,普通的跑者很少進行這麼專業化的訓練,他們往往是通過累積跑量來提升跑步水平的,在專項訓練方面是涉及不多的,這是半馬選手和全馬選手實力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
●05協調性的差距
半馬選手和全馬選手還有一個差距就是協調性的差距,協調性在跑步中至關重要的,協調性來自於正確的跑姿和給力的核心力量,全馬跑者不僅會具備出色的力量,他們往往更具備出色的協調性,良好的協調性讓跑步既輕鬆又省力,所以有時候協調性比力量的作用更大,半馬跑者在力量方面比較容易和全馬跑者的拉近距離,但在協調性方面的差距是很難短時間消除的,因為協調性往往有天賦的成分。
結束:
半馬和全馬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其最大的區別在於半馬之內的跑步還處於健身跑步的範疇之內,而全馬跑步則是進入了挑戰身體極限的範疇之內。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在文章開頭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