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10KM、半馬、全馬訓練,每周該跑多少公裡?

2021-01-14 騰訊網

關於每周的跑步距離,讓很多跑者感到困惑。如果跑步距離不足,就很難讓自己進步,比賽成績難以保證。如果跑步距離較長,又容易導致訓練過度,帶來更大的副作用。那麼,跑者該如何確定自己的訓練距離呢?下面6個規則有必要了解一下。

malspb

比賽距離越長,訓練距離就越長

備戰馬拉松和備戰5K的訓練距離肯定是不一樣的。只有奠定一定的跑步基礎,才能在目標賽事中取得好成績。但是,不管備戰多長距離的比賽,訓練至少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長跑訓練,二是速度訓練,三是恢復性訓練。

malspb

長跑訓練的速度比目標速度要慢,但跑步的時間和比賽耗時差不多。速度訓練主要是提升速度,比目標速度要快。恢復性訓練屬於輕鬆跑,主要是促進身體在動態中恢復。

目標提高,訓練距離增加

如果跑者的比賽目標只是完賽,那麼按照正常的訓練即可。一旦將自己的目標成績提高,那麼跑者就需要進行更長距離的訓練。因為只有增加訓練量才能讓身體適應高更強度的比賽,才有可能提升成績。

訓練需要多樣化

跑者每天都以一樣的速度進行訓練,那麼他有可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嗎?答案是否定的。當跑者的速度一成不變時,身體很快就會適應這樣的強度,訓練就會陷入瓶頸期,哪怕你跑的再遠,成績也很難再取得突破。為此,跑者需要將速度訓練、間歇訓練、節奏訓練、長跑等多種形式加入到訓練計劃中,讓身體適應各種強度的比賽,才可能取得好成績。

距離增加需循序漸進

跑者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增加跑步距離,但是並不是一次性增加到位的。正常情況下,每周的訓練距離延長不超過上一周的10%,連續增加三周之後,第四周的距離有所減少,以便恢復身體。

聽從身體

跑者制定了訓練計劃之後,應該嚴格按照計劃進行訓練,跑步距離不能減少。但是,也要聽從身體的感覺。因為有很多因素會導致身體無法處在100%的狀態,訓練時就無法實現目標。當跑者感覺身體不在狀態時,就要及時調整計劃,讓身體得到調休。

健康的跑者永遠能戰勝受傷的跑者

不管平時的訓練多麼刻苦,最終的目標就是以健康的身體站在起跑線前,去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所以,跑者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健康的跑者永遠能戰勝受傷的跑者。

malspb

基於上述六個規則,對於不同距離的比賽,跑者的每周訓練量推薦如下:

5K賽:普通跑者32-40公裡,精英跑者110-130公裡

10K賽:普通跑者40-50公裡,精英跑者130-160公裡

半馬:普通跑者50-65公裡,精英跑者160-180公裡

全馬:50-80公裡,精英跑者160-225公裡

-End-

相關焦點

  • 針對10KM、半馬、全馬 每周該跑多少公裡?
    我就要 愉快的跑步 關於每周的跑步距離但是,不管備戰多長距離的比賽,訓練至少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長跑訓練,二是速度訓練,三是恢復性訓練。
  • 半馬多少公裡 半馬是多少公裡
    半馬相當於全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適合大部人參與,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馬的,半馬的參與度會更高一點。半馬是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跑半馬吧。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 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如果直接去跑個全馬,耗時耗力當然不太現實,這時你可以用10公裡或者半馬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  此外,還有新手、老將的區別,比如有些人特別是年輕人,10公裡跑到40分可能不成問題,但日常比較少進行半馬以上的訓練,跑量不足耐力不夠,跑全馬往往後半程就會跑崩。  在表格當中,最準確的還是用半馬成績估算全馬成績,越接近42公裡的最好成績越準確。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原標題: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 西安馬拉松:半馬配額太少了,現在,是時候整匹馬訓練了嗎
    縱觀西馬,在情況下中總人數保持不變,半人馬的數量大大減少,而整匹馬的數量相對增加。我們都知道西安馬拉松的中籤率一直都比較低,所以讓原本打算中籤的人更加糾結,如果他們籤的是半成品馬,被選中的機率會小一些,能否靠武力完成比賽是個問題。至於小編本人,他也在為半馬做準備,他每跑10公裡,每周跑6.5公裡。鑑於的環境,我們只能毫不猶豫地選擇整匹馬。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大嗎?非常!大!如果說跑步是一張100分的試卷,半馬是60分合格線,有點準備加上連蒙帶猜,基本就能夠達到,相比之下全馬就是90分,需要認真準備,複習知識點,努力備考。如果想要更高分,跑得更好,那就需要得出更多更多的努力。雖然表面看起來,全馬只是兩個半馬的距離,但是馬拉松的難度是逐步疊加的,並不只是簡單的半馬乘以2那麼簡單。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先來聊聊小編的看法吧。最高一次跑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跑半馬主要取決於你自己平時是否進行其他運動,以及離你半馬的距離。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能一口氣遊上一個半小時,估計跑了1.5公裡,又能一口氣爬上2小時以上,那麼這兩種運動或其中一種運動你每周都能保持在這種狀態,即使在通常情況下一次最長跑距離僅為10公裡,跑半馬配速為6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
  • 跑十公裡感覺還行不怎麼累,可以參加半馬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跑十公裡感覺還行不怎麼累,可以參加半馬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我是一位跑了5年步的業餘跑者,馬拉松跑了10幾個,半程馬拉松跑了幾十個了,我來分享下我的經驗吧!半馬,是全馬的過渡,而10km則是半馬的過渡!當你能夠輕鬆的跑完10km時,這時候你就會非常有欲望去跑個半馬!
  •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2017-10-27 21:36  PronghornSports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在沒有馬拉松的日子裡,相信廣大跑者仍在堅持跑步,但是因缺少比賽的動力,相信有些人的訓練會懈怠下來了吧。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 為什麼在跑馬拉松的圈子裡有一句話是「半馬不是馬」?
    說半馬不是馬拉松的基本都是全馬選手。 因為就全馬業餘選手來講,很多選手真正遇到體能極限是在30公裡以後,並且30公裡以後是你超越其他選手,取得成績的關鍵。 而全馬那些30多公裡在走路的菜鳥,他的前半程跑到半馬的時候,也往往是生龍活虎的。
  • 五公裡、十公裡、半馬距離,跑步訓練大不同
    針對這個問題:5K,10K和半程馬拉松訓練之間的主要區別是什麼?皮特·馬吉爾Pete Magill表示:「不多,好的,這應該是我們的秘密。」Pete Magill最近的一本書《Fast5K》講述的是五公裡訓練。五公裡與十公裡的訓練幾乎沒有區別,而五公裡與半程馬拉松則有些差異。
  • 體重減1公斤,全馬成績能提高多少?
    體重減1公斤,全馬成績能提高多少?不管結論如何,在意體重的跑友不少人為了減脂而跑步的。一、 體重和縮短跑步時間的假說公式1、假說1:1kg=3分鐘日本一教授說1kg=3分鐘,體重每增減1公斤,全馬成績就增減3分鐘。但是大家水平高低不同,不能一刀切吧?
  • 9名院士雲集「黃馬」,53歲施一公半馬136:放鬆自己,享受跑步
    當被問到為何只參加半馬比賽時,施院士還解釋說:「之前在廣馬跑全馬,是因為在11月份做了充足的訓練,而這次黃馬訓練時間有限,所以選擇了跑半馬。我到這就是放鬆自己就是享受跑步」而當談到如何日常跑步時,施院士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只要自己感覺為限,不要跑到自己很勞累,只要把跑步堅持下來,對工作特別有好處。
  • 跑步的堅持: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骨子裡的倔強!
    記得第一次開始跑步就出現了小插曲,當時很小白,堅持跑了大概3公裡的樣子第二天上班膝蓋疼得厲害,並且一直疼了幾天,還到醫院拍了片子,後來才知道這個是長時間不運動,一次運動量過大了。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不得及早也容不得馬虎。幾次跑過之後逐漸能適應並享受跑步的過程,開始逐步地提高跑量。這個階段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匹配配速跟距離,切記不能超過身體的承受能力急於求成。
  • 疫情宅在家裡,他接連跑了100公裡、全馬、半馬……
    不過這可難不倒執著的跑友,在跑友圈裡,可謂是能人輩出,有了困難,就因地制宜的解決困難它:來自西安的抖音跑友@程大度,堪稱跑步超級發燒友,自從疫情嚴峻宅在家後,不安分的他在家開啟了瘋狂跑步模式,今天在家跑了整整100公裡,這個超長距離,讓人想都不敢想。
  • 黃埔馬:粟國雄絕殺尹順金,217奪冠,施一公院士完賽半馬
    廣馬過後,黃埔馬拉松成為廣州市有一場2萬人規模的超大規模賽事,其中馬拉松6000人,半馬6000人,迷你馬8000人。作為很「壕」的馬拉松,黃埔馬拉松的福利獎勵也是十分吸引人,男女冠軍直接獎勵汽車一輛,同時還有3萬元的破中國籍選手賽會紀錄獎:來看一下黃埔馬拉松歷屆冠軍成績,國內選手全馬最好成績是粟國雄、何引麗去年創造的:賽道方面,全馬除了10公裡有一段高架橋的爬升,後半程的賽道還算比較平坦;而半馬則起伏比較大。
  • 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
    在跑步學院北京馬拉松訓練營的學員裡,有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的小飛哥;只求完賽不求成績,卻不小心PB44分鐘的佛系跑者曹琳;成馬上一不小心跑出最好成績346的Jennifer;還有練了3年終於歷經波折完成首馬的亞新……當然還有很多堅持跑步的同學,比如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的助教碩哥,還有人人都愛的快樂跑者石哥
  • 2020南山半馬12月12日啟動,賽事亮點搶先看!
    11 月 25 日,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官方微信"潤賽"發布" 2020 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以下簡稱 2020 南山半馬)啟動的消息。據悉,2020 南山半馬將於 12 月 12 日舉行,並增加少年迷你馬拉松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