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半馬全馬成績計算方法: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化

2021-01-20 網易

  關注慧跑,助您輕如羽、跑無傷

  

  在周日舉行的瓦倫西亞馬拉松比賽中,肯亞運動員基比沃特·坎迪在半馬比賽中打破了卡姆沃羅在2019年哥本哈根半馬創下的58:01的半馬世界紀錄,其最終成績為57:32,平均配速達到2分43秒。

  

  而基普喬格則是在2018年柏林馬拉松創造了2:01:39的世界紀錄,其平均配速換算下來達到2:53,也就是說坎迪半馬每公裡用時比基普喬格全馬每公裡用時快9-10秒左右。

  

  

  

  全馬前半程與後半程

  配速一致性代表著能力

  馬拉松是一項大強度長時間的極限運動,在42.195公裡的比賽中保持穩定的配速這絕對需要科學訓練和良好耐力作為基礎的,特別是在速度比較快,比如4小時以內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

  我們通常將比賽分為前半程和後半程,也就是說前半程的耗時如果與後半程耗時相同,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情況,有些選手甚至後半程比前半程更快,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在大多數情況下,大眾跑者乃至精英選手後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掉速,在一定範圍內的掉速是允許的,也是正常現象,因為馬拉松消耗巨大,後程體力下降很普遍,而如果掉速太多,則是能力不足,精疲力盡的表現。

  

  

  比賽情況下

  全馬用時絕不等於半馬用時乘以2

  前文已經講了全馬比賽前半程與後半程配速越穩定越好,但這絕不等於在全力以赴的情況下,全馬比賽用時就等於半馬比賽用時乘以2;

  半馬比賽體力消耗從理論上說,最多只有全馬的一半,甚至比全馬的一半更少,這就意味著半馬的難度最多只有全馬的一半或者一半不到,而同樣的道理,全馬的難度比半馬的難度的一倍還要更多。

  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語,半馬怡情,全馬「傷身」就是這個意思,當然,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全馬也不會產生所謂傷身。

  

  那麼在全力以赴的情況下,全馬成績和半馬成績呈現怎樣的關係呢?丹尼爾斯跑步公式給出了一個估計值,見下表。

  從全馬5小時到2小時,在半馬耗時乘以2的基礎上,增加7分鐘到5分鐘不等,約等於全馬耗時,也即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延長10秒至8秒不等。總的時間增加率從2.5%到4.5%左右。

  總的來說,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下降基本都在8-10秒左右,速度越快,相比半馬,全馬總延時減少,但由於速度加快本身後跑完全馬耗時縮短,所以總的時間延長率卻在增加。

  全馬與半馬成績關係及時間延長現象

  

  

  

  這張表對於跑者有什麼樣的指導價值呢?

  舉例來說?

  如果你具備半馬130,也即1個半小時的水平,那麼理論上你就具有310以內的水平;

  如果你全馬能跑進130,而全馬你只能跑到315以外,那麼說明你的全馬耐力還是不夠的,你需要很好地加強你的基礎有氧能力。

  換個角度分析?

  如果你全馬具備300水平,那麼你的半馬邏輯上說就應該具備125水平;

  如果你全馬能跑進3小時,半馬跑不進125以內,說明你的速度能力需要加強(這種情況實際上也較少發生)。

  因此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來預測自己的半馬或者全馬能力。

  

  

  由坎迪半馬世界紀錄

  預測未來全馬世界紀錄

  從這次坎迪打破半馬世界記錄來說,基普喬格全馬世界紀錄的成績為坎迪半馬成績的兩倍多396秒,差不多6分36秒左右,坎迪的平均配速也比基普喬格全馬配速每公裡快9秒左右,從理論上說,對於世界記錄水平,二者等比差距不應該那麼大;

  對於半馬58分鐘以內,全馬2小時多一點點的情況下,全馬耗時與半馬耗時乘以2的差距應該只有330-320秒左右,而不應該差距達到396秒,這一方面說明坎迪這次的半馬破記錄成績極為兇悍,瓦倫西亞比賽有多達4人打破半馬世界紀錄就是證明。

  

  另一方面也說明全馬世界紀錄還有相當的提升空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基普喬格或者其他人就可能再次打破世界紀錄。

  根據坎迪半馬紀錄乘以2加上約320-330秒的時間延長,理論上來說,世界紀錄理論上應該達到2:00:26-2:00:36左右,比現有世界紀錄提高1分鐘。

  事實上,基普喬格已經於2019年非正式比賽環境下,成功實現了破2,接下來我們期待的就是在正式比賽中,有誰,或者就是基普喬格本人再次打破世界紀錄,因為半馬世界紀錄已經打破,這表明人類的訓練水平仍在不斷提升,這是我們對於全馬破世界紀錄充分信心的理由。

  相信基普喬格人生的又一個目標就是在正式比賽中實現真正意義的破2,正如基普喬格的名言——人類沒有極限。

  當然上述分析只是一種理論推測,能否打破世界紀錄,以及世界紀錄打破幅度影響因素非常之多,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的完美結合。

  

  

  加強大強度有氧訓練

  希望跑進330、300水平的跑者都是成熟跑者,他們平時跑量較大,雙休日也會進行更長距離的拉練,對於希望提升自己PB成績的跑者來說,其長距離拉練除了要進行所謂輕鬆跑訓練以外,也要進行「大有氧訓練」,所有大有氧訓練是指配速達到馬拉松配速,強度較高,時間較長,距離較長,比如15、17、19、22、25公裡等等訓練。

  這時的訓練就不僅僅是以輕鬆跑配速去跑,而是要以比賽配速去跑,甚至要以比全馬比賽快5-10秒的速度去跑,這種高強度的有氧訓練對於提升耐力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有跑者會問,這不就是參加半馬比賽以賽代練嗎?

  是的,要麼參加半馬比賽,要麼就是自己參加線上賽,很多專業選手頻繁參加半馬比賽,幾乎每周都參加半馬比賽就是典型的以賽代練。

  有強度的長距離有氧訓練對於成熟跑者而言,提升耐力的作用要優於常規的輕鬆跑訓練,但要注意並不說不要輕鬆跑訓練,而是要根據備賽周期,合理安裝長距離輕鬆跑或者長距離大有氧跑。

  

  

  總結

  半馬的難度比全馬難度小一半還不止,在半馬比賽中加快速度,比全馬速度快8-10秒,是正常的節奏。

  成熟跑者可以通過更多高強度半馬訓練來提升自己的耐力,但要注意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過度訓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跑圈裡有很多教練、運動學家發現並總結了一些配速計算公式,可以做為訓練和比賽目標設定的參考。 美國執教經驗超過五十年的著名教練Jeff Galloway 也嘗試過很多類似的計算公式,幫助自己的隊員設置合理的配速目標,而且他還從自己的訓練實例中收集數據,用十年的跑者數據和完賽成績
  • 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
    在跑步學院北京馬拉松訓練營的學員裡,有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的小飛哥;只求完賽不求成績,卻不小心PB44分鐘的佛系跑者曹琳;成馬上一不小心跑出最好成績346的Jennifer;還有練了3年終於歷經波折完成首馬的亞新……當然還有很多堅持跑步的同學,比如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的助教碩哥,還有人人都愛的快樂跑者石哥
  • 跑步減肥的正確方法 跑步呼吸秘訣分享
    建議跑友們在跑步過程中儘可能的把呼吸重點放在深呼氣/深吐氣。  3、與跑步動作配合,節奏很重要­  跑步時通過周期性、有節奏的呼吸,會讓我們感覺跑得更輕鬆、更協調,建議採用2-4步一吸氣,2-4步一呼氣的方法練習。
  • 從年齡、性別看5km跑步平均成績,你達標了嗎?
    5公裡對於跑步初學者來說是個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而對馬拉松跑者而言,則是個非常基礎的訓練量。一般來說,5km是個大部分人稍加鍛鍊就能達到的跑步距離,也是很多初跑者剛開始階段為自己設立的訓練目標。許多跑者的5K成績落在30-40分鐘之間;而對於步行者,5K大約要走45-60分鐘。扣除健康水平這種個人差異大的因素,我們可以依照年齡和性別初步了解預期達到的5K成績,如下表。初跑者的平均速度如果你每公裡配速5分整,那麼5K可預期在25分鐘左右完成,但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
  • 跑步訓練:短時間變得更快的3種方法
    但是,如果在比賽開始前只有幾周時間,則可以將以下一些速度技巧納入常規的跑步鍛鍊中。1.將您的長跑變成質量在每周的長途跑步中增加輕度的快速的收尾,這是教您的雙腿疲勞時如何快速跑步的好方法。長期來看,增加一點速度可以使長期運行達到新的水平。
  • 降低預測過程計算成本,這些NLP模型壓縮方法要知道
    因此,這篇文章主要著眼於在基本模型預訓練後可以用於降低預測過程計算成本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方法:數值精度約簡:通過降低計算過程中使用的浮點數精度(浮點約簡)和量化,來加速計算。計算融合:在計算圖中選擇節點並進行合併的技巧。
  • 氣象環境兩類衛星配合 提高我國氣象預報預測精細化水平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1月19日,我國成功將環境一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將與在軌運行的環境一號A、B衛星三星組網運行,與我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相互配合,提高我國氣象預報預測精細化水平。
  • 細胞分裂跑法,發展你的有氧基礎耐力,提升你的跑步成績!
    大家好,這裡是跑步時光機,本專欄的內容主是解決在跑步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比如如何挑選裝備?遇到傷病該如何恢復和預防?如何輕鬆備戰馬拉松?如何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如何通過跑步瘦身等等,讓大家能夠科學無傷的跑步,跑得長長久久。今天的話題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有氧基礎耐力?
  • 訓練強度越高比賽成績越差?實驗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鐵三訓練年數,目標比賽成績,目標比賽成績與全場男女冠軍相比的百分比;目標比賽成績與年齡組冠軍相比的百分比;總訓練量;比賽負荷量;比賽遊泳時間;比賽自行車時間;比賽跑步時間  訓練安排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鐵三愛好者的訓練周期和內容安排。
  • 如何訓練跑步能力:從原理到方法讓你徹底搞明白!
    專家們常說跑步是有氧運動,而一看到「有氧」這個詞,大多數跑友就陷入「我大概能猜到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我解釋不清楚」的境地,小編帶你深入了解什麼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懂了這些原理,你就明白你該什麼訓練了。 一、人體真正能直接利用的能量不是糖和脂肪,而是它!
  • 墨跡天氣以氣象科學技術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據悉,該課題是基於2022年北京冬奧對天氣服務要求更加精準的需求開展的,由北京市科委給予立項支持,墨跡天氣牽頭,聯合北京市氣象臺及北京大學共同負責整個課題的研究內容、技術方案設計與實施,旨在提升針對冬奧賽區/賽道的精細化預報準確率水平。
  • 跑步配速到底有多重要?怎麼提升配速?
    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友對於跑步配速這個名詞都不會陌生。配速,是指在完成一段跑步過程中,每跑1公裡所用時間的平均值。簡言之,就是你跑步時的速度快慢。配速,指的是一次跑步過程中,平均每公裡耗時,單位是:x分x秒/㎞。速度,指的是完成一次跑步過程,平均每小時或每分鐘,運動了多少距離,單位是:㎞/小時。馬拉松計算平均配速的公式是時間除以距離。
  • 怎樣才是合理的訓練? 馬拉松訓練的三個重要點
    一、半馬、全馬的科學訓練方法  「科學」訓練應該是符合人體健康規律的、全面而又因人因時而異的訓練。這種訓練主要包括:  (一) 專項基礎階段:賽前60天開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氧耐力水平為基礎,定時、定距、持續地進行耐力跑,配速低於或接近比賽的目標成績。每周的運動量要大中小有機結合,大運動量為突破,中運動量旨在保持,小運動量有助於調整。
  •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平時要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想達到目標成績,就要有相應的配速能力,如果在平時都無法隨意駕馭目標配速,那麼在比賽中跑崩,狀態差等問題出現也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了。今天,馬拉松助手給大家總結了各階段配速對照表還有三種提高馬拉松成績的最佳訓練方法。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對跑步老鳥來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一些跑步教練甚至會把十公裡的跑步成績,視為評判個人路跑能力的重要標準,用來判斷你的馬拉松潛力。先跟大家科普一下,大家所熟知的10000米和十公裡有區別的。10000米以米為單位,指的是在標準田徑賽道上進行的徑賽長跑。距離依內圈最短距離,嚴格確定為10000米。
  • 大家跑步都能瘦?為何就你不會瘦?跑步消耗多少熱量如何計算?
    小夥伴們都想要開始減肥了,那麼跑步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但是有的小夥伴就會奇怪了:為什麼有的人跑步他就能瘦而有的人怎麼跑他也不瘦呢?這確實會給很多人造成疑惑!不過今天Chris不想在這裡教大家如何跑會更瘦,但是Chris想要給大家講的是如何通過計算自己的跑步強度所消耗的熱量,從而來調控自己的飲食,然後讓我們減肥更加的迅速更加的可視化!
  • 進化吧大白:運營的精細化思維與精細化運營的不同?
    什麼是運營的精細化思維?運營的精細化思維,具體是指對一個運營手段(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的精細化分解執行。正如運營大咖(黃有璨)說過:一個特別特別靠譜的運營在著手解決問題開展工作的時候,會盡力讓70%以上的事情變得對自己可知可控的,只留下30%的不確定。而一個靠譜成長還沒有那麼高的運營,則有可能正好相反,他會把70%的事情付諸於不確定。
  • 研練基礎訓練組織法:能力短板人人都有「活帳本」
    基礎訓練還有哪些『欠帳』?」年初開訓,該集團軍黨委堅持問題導向,發動各級對照戰鬥力標準反思檢討,著重查找基礎訓練存在的短板,並逐項逐級拉清單、建帳本,在邊反思研究邊實踐論證中找準「發力點」。「『靶心』清晰了,用勁才不會偏向。」某團團長張宏昌拿著年初黨委會整理下發的「問題清單」介紹說,以前抓基礎訓練都是「粗線條」,現在制訂的基礎訓練方案更加貼近實戰,更加精細了。
  • 冬季跑步幾個注意事項,提升訓練效果,降低受傷機率!
    冬天到了,你會堅持跑步訓練嗎? 很多人會在夏天跑步,到了冬天就會停止跑步訓練。冬天天氣冷,大多數人喜歡躲被窩,不喜歡鍛鍊,健身訓練的人數也會直線下降。冬天跑步訓練極大的自律性,不僅需要身體擺脫惰性,還需要抵抗寒冷的天氣跑起來。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那麼對於業餘跑者,如果時間有限的話,如何訓練去提高馬拉松成績呢?達子根據自己給跑友們的建議就是:去提高自己的10公裡成績,因為在他剛跑步的那段時間就是這樣做的。來看看達子的經驗分享:相信不少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