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I. 序言
II. 研究方法
III. 報告正文
1.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概述
2.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發展現狀
2.1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發展階段
2.2中國馬拉松大滿貫發展現狀
3. 大滿貫全球大數據
3.1性別分析
3.2地域分析
3.3國家分析
3.4人口vs 完賽人數分析
4. 中國大滿貫六星跑者大數據
4.1人群畫像
4.2 中國六星跑者數據分析
4.2.1 年齡段
4.2.2 首場完賽大滿貫
4.2.3 完賽周期
4.2.4 地域分布
4.2.5 所屬行業
4.2.6 教育背景
4.2.7 達致BQ
4.2.8 與跑哪兒關聯性
4.2.9 星座分析
5. 大滿貫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序言
法律聲明
2016《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所有文字內容、圖表及表格的版權歸跑哪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及原作者所有,受中國法律智慧財產權相關條例 的版權保護。未經跑哪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書面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本報告的部分和全部內容用於商業目的。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報告所有使用的數據來源於專項調研及公開資料,發布的調研數據部分採用樣本調研方法,其數據結果受到樣本的影響。由於調研方法及樣本、調查資料收集範圍等限制,部分數據不能夠完全反映真實市場情況。本報告只提供給客戶作為市場參考資料,跑哪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對該報告的數據準確性不承擔法律責任。
公司介紹
跑哪兒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通過網際網路跑步賽事平臺提供賽事技術解決方案、提升中國跑步愛好者參賽體驗的高科技企業。業務涵蓋體育旅遊賽事全生態,既涵蓋C端客戶的參賽旅遊需求,又涵蓋B端客戶的賽事基地以及體育旅遊目的地運營需求,並開發上線了賽事運營SaaS系統。
2016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是跑哪兒大數據研究機構以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六星跑者的數據和案例為基礎,進行前沿的理論和實務研究,系統構建了中國馬拉松六大滿貫完賽者的情況。本次調研報告跑哪兒在大滿貫全球大數據的性別、地域、國家、人口和完賽人數的基礎上,對中國大滿貫六星跑者的年齡段、首場完賽大滿貫、完賽周期、地域分布、所屬行業、教育背景、達致BQ、星座分析、與跑哪兒的關聯性的9個指數在各個維度上做出的綜合分析,形成了可動態量化的數據,對中國大滿貫六星跑者的演化規律和發展趨勢都做了精闢分析。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World Marathon Majors)是由六個全世界規模最大、最知名的馬拉松賽事構成的系列賽,包括:東京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以及紐約馬拉松。這些賽事的組織者聯合起來共同努力馬拉松這項運動,同時提升跑步愛好者對於大滿貫這種精品賽事的興趣。
本書的研究成果有助於企業和熱愛跑馬拉松的人提供專業的數據信息,更深入地認識當前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中國跑者的情況,填補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在中國的空白,助力中國馬拉松產業的健康發展,值得相關人士借鑑。
II. 研究方法
本報告通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兩種方法,結合調研數據、客戶訪談和其他行業公開信息進行報告撰寫,其主要涉及的方法和數據來源如下:
(一)定性研究
行業深度訪談
通過對目標群體、行業專家、行業協會及組織、渠道進行深入訪談,對相關行業主要情況進行了解,並獲得相應的數據。
桌面研究
通過對部分公開信息進行比較,最終獲得行業規模的數據,以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 勢等觀點。
(二) 定量調研
問卷在線調研
通過跑哪兒社區,對目標人群進行一對一調研,獲得教育背景、運動生活方式、產品使用行為習慣等數據。
(三) 跑哪兒監控數據
Runnar.net
通過跑哪兒移動智能終端用戶行為監測系統的數據進行分析,獲得年齡、地域、BQ成績等數據。
(四) 公開信息
行業及企業組織公開信息
公開信息主要包含政府數據與信息、相關的經濟數據、行業公開信息和行業資深專家公開發表的觀點。
III.報告正文
1.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概述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World Marathon Majors)是由六個全世界規模最大、最知名的馬拉松賽事構成的系列賽,包括:東京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以及紐約馬拉松。這些賽事的組織者聯合起來共同努力馬拉松這項運動,同時提升跑步愛好者對於大滿貫這種精品賽事的興趣。基於馬拉松大滿貫賽事官網的公開數據,跑哪兒對2016年六大賽事的相關數據做逐一統計分析。
六大滿貫馬拉松——東京
2016年的東京馬拉松,共吸引了160萬的現場觀眾,36,173人次報名參賽全程馬拉松,34,697人次完成比賽,完賽率高達95.9%。其中男性27,464人次,女性7599人次,男女比例3.6:1。其中4-5小時完賽人數最多,10,362人次,佔比29.9%; 其次是5-6小時,佔比29%。男女賽會紀錄分別為:2:05:42和2:21:27
六大滿貫馬拉松——波士頓
2016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共吸引了50萬的現場觀眾,30,741人次獲參賽資格,27,488人次參與比賽,26,629人次完賽,完賽率達96.9%。其中男性完賽14,463人次,女性12,166人次,比例1.2:1。其中18-39歲年齡段人數最多,10,748人次完賽。
波士頓參賽國達到了99個,本土參賽選手21,764人。其餘參賽國中,加拿大2,210人最多,其次是英國、墨西哥,分別為441人和303人。
亞洲兩個團體中國和日本對比中,中國(大陸)報名了192人,與義大利並列排名第八名,對比2015年增加98%,完賽161人。日本報名322人,對比2015年增加32%,其中288人完賽。
六大滿貫馬拉松——倫敦
2016年的倫敦馬拉松,共吸引了75萬的現場觀眾,53,152人次參與比賽,45,206人次完成比賽,完賽率85%。男性選手32,272,女性選手20,880,比例1.55:1。其中30-39歲跑者最多,10,491人次。
倫敦參與國及地區達到了114個,本土選手48,342人次。其餘參賽國中,法國667人最多,其次是美國、義大利,分別為560人和411人。亞洲兩大團體中國和日本對比中,中國(大陸)報名了150,對比2015年增長到6倍;日本報名95人。
倫敦馬拉松的報名抽籤率,以六分之一的概率名列大滿貫之最,近三分之一跑者以慈善名義跑馬,因此倫敦又被冠以慈善馬拉松之名。創辦至今已經募集近7億英鎊的慈善捐款,同時它也是獎金最高的大滿貫。
六大滿貫馬拉松——柏林
柏林馬拉松,41,283人次參與全程馬拉松,35,999人次完成比賽,完賽率達87.2%。男性選手26,772人次,女性選手9,227人次,比例2.9:1。其中45-50歲跑者最多,8,560人次。
柏林馬拉松參賽超國和地區有122個,本土報名參賽選手達16,896人次。其餘參賽國中,英國最多2,704人次,其次是丹麥、法國,分別為2,226人和1,497人。亞洲兩大團體中國和日本對比中,中國(大陸)報名1,331人,男女比例2.3:1,對比2015年人數增長90%,完賽1000人,完賽率75.1%;日本報名307人,完賽271人。
柏林馬拉松,因平坦的賽道和極為合適的天氣、氣溫,列大滿貫PB賽事之首,一直保持著六大滿貫最快成績紀錄。男女賽會紀錄分別為:2:02:57和2:19:12。
六大滿貫馬拉松——芝加哥
2016年的芝加哥馬拉松,39,313人次完成比賽,完賽率高達81.3%。男女比例1.2:1. 芝加哥參賽國達到了108個,非本土參賽國中,墨西哥人數最多1,738人次,其次是加拿大和英國,分別為1,138人和695人。亞洲兩大團體中國和日本對比中,中國(大陸)報名555人,對比2015年增長89%,人數總排名第五。日本報名216人.
芝加哥馬拉松的賽道是環形路線,以優秀的賽事管理,以及對普通選手周到的照顧,而建立起自己在世界馬拉松中的地位。男女賽會紀錄分別為:2:03:45和2:17:18
六大滿貫馬拉松——紐約
2016年的紐約馬拉松,51,999人次參賽,男性跑者30,285人,女性跑者21,714人,男女比例1.4:1。 其中51,394人次完賽,完賽率98.8%。完賽者當中30-44歲年齡段跑者最多,24,782人次,佔到完賽總人數48.2%。
紐約馬拉松155個國家參賽,本土參賽選手達28,548。 其餘參賽國中,義大利人數最多2,708人次,其次是法國和英國,分別為2,583人和1,537人。亞洲兩大團體中國和日本對比中,中國(大陸)參賽481,男女比例2.4:1,對比2015年增長103%,日本參賽638人次。
作為每年最後一場大滿貫收官賽事,紐約馬拉松更像一場世界馬拉松年度大趴,比賽過程之豐富、賽道趣味、民眾同樂,追求平等與自由的精神,讓人們在這裡體味馬拉松的全部。男女賽會紀錄分別為:2小時10分34秒和2小時24分25秒。
2.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發展現狀
2.1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發展階段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是世界頂級馬拉松巡迴賽,自2006年設立。初期,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包含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和紐約馬拉松。
從2013年開始,新增了東京馬拉松。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和四年一次的夏季奧運會馬拉松也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一部分。
2015年,雅培冠名,大滿貫正式更名為雅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2016年,大滿貫加大全球的步伐,在市場推廣方面蓄力。從東京馬拉松開始,大滿貫在每一站的官方博覽會現場設有展臺。同時,大滿貫六星跑者還能得到精美的六星獎牌。一系列的舉措,使得大滿貫在全球的影響力迅速提升。
2.2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跑哪兒研究院採用微觀和宏觀的調研方法,歸納出推動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在中國發展的四大主要因素,即:人均GDP收入增加、居民消費轉型;國家體育旅遊政策利好;馬拉松運動在國內的廣泛普及;以及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的影響力擴張,促成大滿貫賽事在中國快速發展。
2.2.1 中國邁向「旅遊社會」
當前我國經濟仍在快速發展,體育行業絕對值空間巨大;而我國體育服務業在體育行業佔比不超過20%,美日等均超過50%,體育產業結構有待優化,體育服務業空間更大。
體育行業爆發時機已至。從美國居民消費結構隨人均GDP變化的數據,可見消費升級趨勢下,居民消費中的醫療、娛樂休閒等在人均GDP為3000-30000美元階段不斷提升;日本在人均GDP3000-30000美元階段,文教娛樂消費佔比持續提高。
我國2008年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但城市化水平低於日本歷史對應時期20多個百分點,消費升級滯後於日本;2011年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文教娛樂消費佔比上升的勢頭形成。根據國際旅遊規律,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就會步入成熟的度假旅遊經濟。2015年我國人均GDP已達8000美元。
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1.2億人次,旅遊花費10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0%和16.7%。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數據顯示,自2012年起,中國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對全球旅遊收入的貢獻年均超過13%。201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境外旅遊消費繼續位列世界第一。
2.2.2 馬拉松在中國的發展
作為國際上普及度最高的長跑項目,2011 年以來我國馬拉松賽事增長迅速,2016 年在中國田徑協 會註冊備案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達到323場,同比增長141%,參與人次達到400 萬。全國馬 拉松賽事數量從2010 年的13 場到2016 年的 323 場,6 年間增長近 25倍。中國田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杜兆才曾表示,2020 年全國馬拉松及各類路跑賽事目標為超過 800 場,參賽人數將超過 1000 萬人次。
2.2.3 政策支持
國務院46號文件《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其中明確提出要完善市場機制,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領域,拓寬體育產業投融資渠道,推廣和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體育產業發展。2014年國務院46號文出臺以來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強,預計體育行業將迎來增速約為11%-22%的黃金十年。
如果說國務院46號文中設置的2025年「五萬億」的發展目標,僅僅是引爆產業發展的導火索;那麼國家體育總局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則非常具體地為未來五年的有序發展,提供了可以參照的實現路徑。
規劃中強調:大力發展「體育+」,積極拓展體育新業態。引導和支持「網際網路+體育」發展,鼓勵開發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主體的體育生活雲平臺及體育電商交易平臺。與旅遊部門共同研製《體育旅遊發展綱要》,開展全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推介,打造一批體育旅遊重大項目。
2.2.4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品牌知名度
過去的2016年,全球舉行了數萬場馬拉松賽事,每個周末都有數場馬拉松賽在同一天舉行。而這些賽事也吸引了人數空前龐大的中國跑者參與,形成了規模上億的「馬拉松旅遊經濟」。
據跑哪兒平臺統計,2016年通過跑哪兒報名全球馬拉松賽事人群中,企業高管、行業精英和白領成為主力。這些人選擇的賽事幾乎包攬了國際和國內的馬拉松賽事,全年參賽總數超過10場的比例相當高。而其中會把大滿貫賽事作為「必跑」的比重更是相當大。經調研、訪談以及數據整理分析,大滿貫在眾多賽事當中脫穎而出,跑哪兒研究院給出如下理由:
一、最高水平的賽事組織和賽道體驗。
二、賽事周各具特色的互動活動。如早餐跑、專為兒童設計的迷你跑、全家參與的家庭跑、娛樂味十足的輪滑賽、啤酒節等等
三、舉辦城市的魅力。用腳步丈量城市是每個渴望參與六大滿貫跑者的夢想
四、組委會、贊助商及合作夥伴賣力的宣傳。如阿迪達斯通過自身強大的銷售網絡、推廣渠道宣傳其贊助的波士頓、倫敦等大滿貫賽事。
五、大滿貫系列賽(World Marathon Majors)的營銷理念。將單個的賽事,通過大滿貫「打通關」的理念串聯成系列賽,集六大賽事組織方之力,利用網際網路,達到聚合營銷的效果。
3. 大滿貫全球大數據
3.1 性別分析
經跑哪兒研究院統計,截止目前全世界完成六大滿貫的人數總計1,251人,其中男性991人,佔比79.3%; 女性260人,佔比20.7%。
3.2 地域分析
經跑哪兒研究院統計,除南極洲,其他六大洲均有跑者完成馬拉松六大滿貫。其中歐洲以681人居首,二三名分別是北美洲334人,亞洲142人。
3.3 國家分析
經跑哪兒研究院統計,目前,總計有來自63個國家及地區的跑者完成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排名前六位的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墨西哥。義大利是非大滿貫主辦國當中,六星跑者最多的國家, 中國以38人次位列第11名。
3.4 人口vs 完賽人數分析
經跑哪兒研究院統計,中國要想達到義大利的六星跑者佔總人口的比例,按照目前的人口數量(13.9億)計算,完賽六大滿貫的人數應該為2,224人。參照現有的六大滿貫完賽人數38人,未來有近60倍的增長空間。
4. 中國大滿貫六星跑者大數據
4.1 人群畫像
跑哪兒研究院基於調查問卷、公開信息分析,詳細描繪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中國六星完賽者的人物畫像,包括年齡、職業、教育背景、大滿貫完賽時間、BQ成績等。
總體來說,目前完成大滿貫的跑者以中年高學歷男性為主,佔比約為75%,是社會各領域的意見領袖,居住地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另外,完成大滿貫六站的周期為兩年時間,首站選在柏林馬拉松。男性的大滿貫平均成績接近波士頓的BQ成績,而女性距離BQ還有一定差距。
4.2 中國六星跑者數據分析
4.2.1 年齡段
在已完成大滿貫的中國跑友中,女性佔比25%,男性佔比75%,男性相對更熱衷於出國參加馬拉松賽事。女性跑者40-44歲人數最多,佔女性總數的一半。男性跑者45-49歲人數最多,佔男性總數43%。跑哪兒研究院分析得出,45-49歲的跑友在各年齡階段中人數最多,佔總人數的36.1%。此年齡階段跑友大都已婚,家庭穩定,收入處於中上水平,是團隊的領袖,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4.2.2 首場完賽大滿貫
選擇柏林馬拉松作為大滿貫首場的人數最多,比例高達58%。跑哪兒研究院分析得出原因如下:
1)國慶大假。比賽時間是9月的第四個周日,靠近國慶節,參加完馬拉松後可以連接國慶順便遊歐洲。請5天假不僅可以跑一次大滿貫,還可享受長達半個月的假期。
2)賽道和氣候適合跑出PB。柏林馬的賽道圍繞著主城區,平坦易上腳,且城市風光多變,沿線樂隊眾多,氣氛歡快輕鬆;25公裡後每5公裡還有按摩,補給充足,天氣舒適,賽道難度小;初次參加全馬的跑友能夠輕鬆完賽,老友極易實現PB!
3)柏林馬拉松在六大中中籤率偏高。對中國跑友更是愛戴有加,從2016大滿貫比賽的實際參賽人數看,參加柏林的中國跑友已達到首位,共計1,331人。
4.2.3 完賽周期
跑哪兒研究院分析得出,在中國六星跑者當中,有人僅用211天完成完成大滿貫,耗時最短。其策略是從第一年柏林馬拉松開始,到第二年倫敦馬拉松結束。也有在一個自然年內(2016年)完成六站大滿貫,從2月份東京開始到11月紐約結束,耗時253天。
一年內完成大滿貫的六星跑者佔總人數的16%,接近半數的六星跑者選擇在兩年內完成大滿貫賽事。
4.2.4 地區分布
中國六星跑者主要集中在北、上、廣、四川、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佔據總人數的84%。其中,來自北京的六星跑者數量最多,是排名第二的廣東地區的兩倍。
4.2.5 所屬行業
經跑哪兒研究院分析,中國六星跑者來自10個不同的行業,其中從事金融業的跑友人數最多,佔比16%。接下來是房地產和體育行業,各佔14%。
4.2.6 教育背景
在所有中國六星跑者中,有商學院背景的,佔到總人數的41.7%,經跑哪兒研究院分析,其中長江商學院、北大MBA/EMBA的人數最多,分別佔全部有商學院背景的1/5。
4.2.7 達致BQ
經跑哪兒研究院分析,在38名中國六星跑者當中,有9名男性跑者成績達到BQ水平,佔總人數24%,佔男性跑者的33%。與之對應,3名達到BQ水平女性六星跑者佔到總體的8%,佔到女性跑者的30%。
4.2.8 與跑哪兒關聯性
在所有中國大滿貫六星跑者中,跟著跑哪兒參賽團跑過大滿貫賽事,佔總數的70%。其中由跑哪兒聯合創始人田同生推動的六星跑者完成賽事數量累計高達92場次,平均每人每兩場馬拉松就有1場大滿貫賽事和跑哪兒相關聯。
4.2.9 星座分析
跑哪兒研究院對完成所有六星跑者的星座進行了統計,排名前三位的是白羊座、金牛座和天秤座,分別佔到總人數的20%、16%和13%。
5. 大滿貫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跑哪兒研究院認為,總體上看,大滿貫在中國將從小眾走向平民化。中國參賽者大滿貫中籤率會短期內升高並逐漸走向平穩。
2017年首場大滿貫東京馬拉松剛剛結束.東京馬拉松因其地理優勢以及賽事品質將會越來越受到中國跑者青睞。柏林馬拉松,這個PB之城,比賽時間又恰逢十一黃金周,將成為中國跑者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滿貫,未來2-3年參賽人數有望突破3000人,成為最大國際軍團。其他幾站賽事的中國參賽人數預計會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長。
跑哪兒研究院認為中國六星完賽者數量有望在2年內突破100人。女性跑者力量崛起,大滿貫參賽者呈年輕化趨勢,18-35歲年齡段參賽者成為主力軍。
波士頓馬拉松,通過BQ成績參賽的跑者比例逐年升高,將佔到中國參賽人數的80%以上。通過慈善方式參加大滿貫的人數也將逐年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