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年長的六星跑者新目標:7天「跑」完7大洲馬拉松

2020-12-03 銳圖

他是中國最年長的六星跑者。

登過珠峰、跑過戈壁,獲得了無數馬拉松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六星跑者」殊榮,甚至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和北極,都留下了他奔跑的足跡。

他擔任六家公司的董事長,投資的事業版圖橫跨投資、金融、體育、科技、網際網路等眾多領域,是無數人眼中成功的投資人。

他在退休之後繼續深造,並成功獲得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這一切「奇蹟」,都是他在60歲退休之後創造的。作為最「資深」的綠城業主之一,他說:「人生,六十歲才開始呢。」

「你可以選擇朝著任何方向跑,快慢由自己掌握。如果感覺到了風,就迎著風跑,如果發現了新的風景,就聽從你的腳步去追尋。」——美國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曾這樣去描述奔跑的美妙。

對於68歲的「跑男」——陳燮中博士來說,跑步不僅是自由、是享受、更是用腳步書寫人生的一種方式。

他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你站立的每一個地點,都是起點,只要還在賽道上,就應該向前跑,無論快慢,無論晨昏。」

跑過的每一個終點,都是再出發的起點

2018年4月16日,全球六大馬拉松盛典之一——美國波士頓馬拉松大賽,迎來了第122屆賽事。

就在這一天,這座位於美國東海岸的城市,迎來了122年以來最惡劣的天氣。氣溫低達零下一度,降雪轉暴雨雷電加六級逆向大風,使參加比賽的選手們遭遇了最嚴峻的考驗。

傾盆大雨之下,沿途設置的點心、水果、蛋糕等食物全部泡湯,無法食用,水也成了冰水,意味著運動員們在全程無法進行補給。

最終,有3000多人放棄比賽,1000多人接受治療,80多人被送往醫院急救。

68歲的陳燮中博士,就是其中的跑者之一。

坡度起伏的賽道,對他己經撕裂的右膝蓋骨關節,造成了嚴峻的挑戰。嚴寒的氣溫,甚至使他的臉部肌肉失去知覺。

但最終,他堅持了下來,並以5小時28分的成績跑完全程,並獲得官方賽事獎牌。

在終點,他和跑友們展示中國國旗的照片,登上了波士頓馬拉松官方網站的頭條。

更重要的是,陳燮中博士成功實現了全球六大馬拉松賽事——東京、波士頓、芝加哥、紐約、柏林、倫敦的大滿貫,成為無數馬拉松愛好者所羨慕的「六星跑者」。

而這一切,都是在2010年他退休後實現的,那一年,他已經60歲。

2013年,在復旦大學EMBA班攻讀研究生的陳燮中博士,因為偶然的機會,報名參加了全球商學院第8屆戈壁越野挑戰賽。

作為其中年齡最大的參賽者,陳燮中博士和年輕的同學們一起,在3天時間裡越野奔跑112公裡。這次比賽,復旦隊在全球30多家商學院中名列第四,而陳燮中博士是復旦B隊中跑得最快的學員之一。

「年輕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通過這次比賽,陳燮中博士的體重降了6公斤,原來偏高的血壓、血糖也恢復到正常數值,運動帶來的健康、快樂和自信,深深鼓舞了陳燮中博士。

在隨後的五年裡,陳燮中博士除了完成「六星跑者」的壯舉,還成功完成南極馬拉松、北極馬拉松兩大極地馬拉松挑戰賽,成為馬拉松民間跑者中的「明星」選手。

在未來,陳燮中博士還計劃挑戰全球最艱難的「777賽事」(7天、7大洲、7場全程馬拉松),迄今為止,中國只有8個人完成這一挑戰。

出發沒有遲早,重要的是選擇在路上

事實上,陳燮中博士60歲以前的人生,就已經足夠成功。

青年時期的陳燮中博士,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成為內蒙古一個偏僻農場的工人。

由於突出的表現,被工廠推薦到長春地質學院讀大學,成為一名工農兵學員。畢業後,陳燮中被分配到吉林省地質局,成為一名國家幹部。

1984年,全國恢復高考之後,陳燮中博士毅然決定參加考試,並成功被中國地質大學經濟學系錄取。畢業歸來後,歷經深造的陳燮中博士,成為全國地質系統裡最出色的人才之一,其推動制定了浙江省地質局倉庫定額、大修標準等規範制度,在四年裡從科員被提拔為正處長,連升四級。

在專業職稱上,更是實現從助理工程師到高級經濟師的躍升,其時,陳燮中博士也僅僅才邁過而立之年。

讀書改變了陳燮中博士,而持續不斷的學習,猶如馬拉松一樣,已經成為貫穿在陳燮中博士一生中的「賽道」。

2010年2月,陳燮中博士退休,開始面臨頤養天年的老年生活。但陳燮中博士的內心裡,卻並不想就這樣老去,而是重新拾起了書本。

5個月後,陳燮中博士成功考取了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又報考了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

學識的增長、眼界的開闊,使陳燮中博士激發了更大的智慧和潛能。作為投資人,他投的企業己有數家在A股和香港H股上市,並擔任了六家公司的董事長,其投資的事業版圖,橫跨投資、金融、體育、科技、網際網路等眾多領域,成為成功的投資和管理人。

陳燮中博士曾這樣評價自己跑過的每一次馬拉松:「我不是跑得最快的那個人,但我一定是跑得最快樂的那個人」。而這句評價,其實也是對他人生道路的生動形容。

在路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著名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在《達摩流浪者》中曾經寫道:「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在路上,一個人將『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在人生之路上,已經68歲的陳燮中博士,每天的安排依然滿滿當當。每天早晨六點起床,開始跑步。7:30吃完早餐之後,就開始一天的工作,一直到凌晨十二點才睡覺。

這種忙碌,似乎與「退休生活」的狀態格格不入,但卻讓陳燮中博士感覺到充實。他說,中國的長者,首先需要接觸社會,傳統的長者生活,就是買買菜、看看報紙、打掃衛生,生活得漸漸狹小和封閉。真正美好的長者生活,應該要有新的理想和目標,這些理想和目標無論大小,重點是你努力完成了,就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悅和快樂。

「一個人在青年、中年、老年,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快樂,老年的快樂,在青年和中年時期,不一定能感受得到。年輕時,可能有房貸、孩子教育等各種壓力,難以去真正放鬆的擁抱生活,享受生活,退休後,就能自由的去做自己熱愛和喜歡的事,特別快樂。」

作為最「資深」的綠城業主之一,綠城和綠城的業主家人們,也在陳燮中博士奔跑的過程中,給予了他深深的溫暖和感動。

陳燮中博士回憶說,有一次,他在海南參加馬拉松比賽,當自己精疲力竭時,突然看到數十個陌生的人們,舉著有著自己照片和姓名的廣告牌,大聲為自己加油吶喊。

原來,這高舉「歡迎浙江運動達人陳燮中博士參加海南國際馬拉松比賽」的橫幅,是綠城海南藍灣小鎮物業公司丁桂華總經理和業主自發組織的助威團。在遙遠的海島上,看到綠城的工作人員和業主們,就像看見了自己的親人。

同樣,在陳燮中博士的感染下,很多綠城的朋友、業主家人,也和他一起,加入到跑步的人群中。

在杭州馬拉松比賽時,很多從未參加過馬拉松的鄰居,也和陳燮中博士一起開始了奔跑。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馬拉松的魅力,陳燮中博士還特別創辦了亞美體育公司,並協助舉辦了杭州女子馬拉松比賽等體育賽事,號召更多的「宅男宅女」們,能加入到跑步健身中來。用跑步改變自己的人生。

是的,就像傑克凱魯亞克所說的那樣,「在路上,一個人將『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相關焦點

  • 2016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
    中國大滿貫六星跑者大數據4.1人群畫像4.2 中國六星跑者數據分析4.2.1  年齡段4.2.2  首場完賽大滿貫4.2.3  完賽周期4.2.4  地域分布4.2.5  所屬行業4.2.6  教育背景4.2.7  達致BQ4.2.8  與跑哪兒關聯性
  • 7天跑完七大洲7個馬拉松,還有4個中國選手參加
    在7天之內完成七大洲的7個馬拉松,這個挑戰聽起來有些誇張,但真的有人完成了!世界馬拉松挑戰賽(World Marathon Challenge)是一項極限挑戰,挑戰者需要在7天之內完成包括南極洲聯合冰川、南美州的彭塔阿雷納斯、北美州的邁阿密、歐洲的馬德裡、非洲的馬拉喀什、亞洲的杜拜、大洋洲的雪梨在內的七大洲7個馬拉松。
  • 7天7大洲7場馬拉松 三位中國勇士徵服人類極限
    北京時間2月7日,2019年世界馬拉松挑戰賽(World Marathon Challenge)在美國邁阿密落幕,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41位跑者全部完賽,其中3位來自深圳的勇士曹峻、羅飛和蒲愛民順利完成壯舉,他們在7天之內在7大州完成7場馬拉松(簡稱777挑戰賽)。
  • 7天7大洲7場馬拉松賽事落幕 選手稱肌腱凍壞(圖)
    中新網1月26日電據外媒報導,來自全球各地的12名業餘選手日前完成一項「7天跨越7大洲跑完7場全程馬拉松」的賽事。12名參賽者自1月17日起由南極開始,轉戰智利、美國、西班牙、摩洛哥及阿聯,跑遍艱辛環境,最終在24日的雪梨馬拉松結束挑戰,成就這項驚人的創舉。
  • 馬拉松營養補給指南:帶你挑戰7天7大洲7場全馬!
    7天,168小時   7大洲,139000公裡   7場全馬,296公裡   一場難度極高的挑戰賽   一項世界級難度的極限運動   聞名跑圈的最虐賽事
  • 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成功完成惡水超級馬拉松
    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吳少剛以42小時51分鐘40秒成功完成這項號稱世界上最嚴酷的競賽,至此,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四大超馬已順利完成日本櫻花路250公裡超級馬拉松和美國死谷惡水超級馬拉松兩站賽事,9月他將繼續以Vibram鞋底製造的極簡跑鞋挑戰法國環勃朗峰168公裡山地超馬和希臘斯巴達松246公裡超級馬拉松。
  • 世界上最難跑的馬拉松 撒哈拉"地獄"馬拉松登頂
    隨著陳盆濱跑完七大洲極限馬拉松,成為首位贏得世界極限馬拉松賽事冠軍的中國人。「極限馬拉松」一下子成為跑友中的熱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什麼是極限馬拉松、世界上又有哪些知名的極限馬拉松呢。
  • 跑完全程馬拉松後再回過頭跑五公裡是種什麼體驗?
    馬拉松是所有熱愛跑步行業的跑者的崇高追求,更是推動邁開腳步的主要源泉,可以毫不避諱的說,小編對於馬拉松的熱愛可以比上最愛的零食,在零食麵前馬拉松永遠排NO.1,對於各地的馬拉松賽事也會密切關注,奈何小編能力不佳,至今都沒有能力參與馬拉松比賽。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大部分的跑者都是從為了健康、減脂減重開始跑步的。但隨著跑步經驗越來越多,參加比賽,期待跑出個人最佳就又成為跑者新的目標。 對比賽而言,設置一個適當的、符合跑者個人能力的完賽目標很重要,但這一點卻並非如想像般容易。
  • 比全馬跑者耐力更好的人 是馬拉松攝影師
    對於跑者來說一場馬拉松跑多遠?最短5公裡最長42.195公裡耗時多久?最快1小時59分40秒最慢6個小時對於另一群人來說一場馬拉松跑多遠?42.195公裡乘以2耗時多久?白天·馬博會和最可愛的人馬博會的核心,是將鏡頭對準品牌方、賽事方、跑者。如果攝影師沒有接到品牌方的要求,對準後兩項即可。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跑者馬拉松完賽時間平均每年都以+6秒的速度變慢。愛跑步的人在變多,參加馬拉松的跑者在變多,賽事也在數量和質量上逐年上升,但是海外運動媒體在聯合大數據機構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卻得出了一個意外的結果——跑者們在越跑越慢。
  • 月跑量300公裡是如何做到的?是全馬330以內跑者的標配嗎?
    而330相對而言,實現起來難度就要低一些,也是許多成熟跑者希望通過努力可以逐步實現、並且更為實際的目標。 事實上,能達到330左右,按照中國田協現行大眾跑者水平等級,已經是跨入精英跑者行列了。
  • 我為什麼跑馬拉松?
    要說這幾年國內最火的運動,馬拉松不是第一也肯定能排進前三。▲ 跑馬拉松成了演藝圈新風尚 圖片來自網絡馬拉松,這項遠可追溯至公元 1 世紀傳聞,近也在現代奧運會史上擁有姓名超過 100 年的古老運動,是怎麼突然在神州大地成為新寵的?跑馬拉松有多火?
  • 犀牛一起跑,非洲五大猛獸馬拉松!
    2018年參加五大猛獸馬拉松的中國跑友大合影還好,半馬關門時間將近7小時,時間寬裕,非常適合初級跑者,跑不過羚羊被關門,也是NB的經歷!在2018年的非洲五大猛獸馬拉松中,有近十位中國跑友選擇飛上去揮上一桿! ....而且價格遠比你想像的便宜太多,2000多塊人民幣就有機會成為高爾夫的極限傳奇,何樂而不為呢?
  • 有一種亞高原,叫作「英裡高」 ——寫給蘭州馬拉松跑者
    首先恭喜你,得到了蘭州馬拉松的邀約。不是每一個跑者都有這樣的機會,你可以視為,這是一座高原城市向你發出的挑戰,而你也心甘情願地接受「虐待」。    英語裡形容高原城市有一個詞,「MILEHIGHCITY」——海拔高度為一英裡的城市,你可以想像把一英裡的長度豎起來,那絕對是一座高山了,就是這個樣子。
  • 從南極跑到北極 這個中國跑者要瘋狂一把
    1個人、300天、600個馬拉松、24000公裡……這就是耐力跑者白斌未來10個多月要完成的極限挑戰——從南極跑到北極。3月2日,元宵佳節,白斌和他的團隊正式從南極開始奔跑,他自己說,元宵節有團圓圓滿的意味,他也希望南北極之旅圓滿成功。
  • 燃燒大數據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跑者馬拉松完賽時間平均每年都以+6秒的速度變慢。會有一個適合跑馬拉松比賽的氣溫區間,但一旦氣溫高過了這個區間,氣溫越高天氣越熱,跑者的最終平均完賽成績也會越慢。數據表明,一場馬拉松比賽的成績,有30%可以與比賽日的氣溫直接掛鈎。
  • 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 跑馬拉松全長多少公裡
    導語:和短跑比賽不同,馬拉松是一個漫長的長跑過程,你需要更好的體質,更強的耐力,才能支撐你跑完全程的馬拉松。馬拉松有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那麼,一般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呢?根據標準,跑馬拉松全長多少公裡?一起來了解。
  • 資深跑友王樂:跑馬拉松需要「攀登不止」精神
    COLMO洗衣機無錫馬拉松就是自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馬拉松賽事,央視全程直播,意味著國內停辦的大型馬拉松賽事正式重啟。來自全國各地22000+名選手集結錫城,用奔跑詮釋國民抗疫的精神與勇氣,用熱愛詮釋挑戰自我的馬拉松精神,和COLMO洗衣機共鑑高光時刻。作為一個資深馬拉松跑者,經歷了大半年的等待,王樂受邀以RUN COLMO太空艙跑團成員的身份,參加了這次2萬多人的競技。
  • 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 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跑者招募
    現正式招募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跑者。本次活動由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指導、珠海市華發公益基金會主辦、華發體育承辦,旨在通過「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行動」這一大型平臺,用宣導喚起白海豚保護意識,用行動踐行環保理念,並用奔跑開啟2021公益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