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亞高原,叫作「英裡高」 ——寫給蘭州馬拉松跑者

2020-12-05 蘭州新聞網

    首先恭喜你,得到了蘭州馬拉松的邀約。不是每一個跑者都有這樣的機會,你可以視為,這是一座高原城市向你發出的挑戰,而你也心甘情願地接受「虐待」。

    英語裡形容高原城市有一個詞,「MILEHIGHCITY」——海拔高度為一英裡的城市,你可以想像把一英裡的長度豎起來,那絕對是一座高山了,就是這個樣子。最著名的「MILEHIGHCITY」是美國的丹佛,美職籃的丹佛掘金隊有一款球衣,上面就印著這幾個字,掘金隊的球員和丹佛的市民,都以這個高度和這個名字為榮。

    我們來換算一下,1英裡=1.609公裡=1609米。所以,市區海拔在1500米到1550米之間的甘肅省會蘭州,就是中國的「MILEHIGHCITY」了,我們姑且稱之為「英裡高」之城吧。「英裡高」之城,空氣比平原要稀薄,含氧量低,日曬更強烈,所以不能算是適合跑馬拉松的地方。

    其實,當你需要連續奔跑42.195公裡的時候,又有哪一條線路是輕鬆的呢?即便是一路下坡的馬拉松,也是可以讓你的肌肉抽筋到爆的。所以,既然接受挑戰,就別再懼怕海拔,你需要做的,是讓自己的身體做好準備,從缺氧和日曬的不舒適感覺中,去心安理得地體驗「英裡高」的酸爽。

    而且,無論怎樣,即使是在「英裡高」之城,也總該有一個目標。

    比如,跑出自己的馬拉松生涯6月份PB(個人最好成績PersonalBest的縮略),甚至是馬拉松生涯夏季賽事的PB,也許比4月份和10月份的PB慢,但是同樣充實。在這個月份裡,你很難在其他城市找到另外一個像蘭州馬拉松這麼友好的賽事,蘭州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2016年終點前大約兩三公裡的地方,我跑過那裡的時候,聽到馬路旁邊一個老大爺衝著我前面的女選手喊:「你,是第32名!」又過了一小會兒,我聽到後面又傳來一句,「你,是第33名。」顯然是告訴我後面那位女選手的,我不確定他數得是否準確,但這絕對是我見到的最體貼最「大數據」的加油方式。

    比如,跑出自己的黃河PB。這時,你需要對抗的,不是黃河,而是在銀川馬拉松、鄭開馬拉松、鄭州馬拉松、東營馬拉松等等賽事,以及未來的包頭馬拉松和濟南馬拉松賽上奔跑的自己。你願意把最好的自己呈現在蘭州的黃河兩岸嗎?

    比如,跑出自己的海拔1000米以上賽事的PB。你需要對抗的,同樣不是海拔,而是在呼和浩特馬拉松、銀川馬拉松、昆明馬拉松、貴陽馬拉松等等賽事上奔跑的自己,蘭州馬拉松固然是這些賽事中海拔最高的,但是你沒有理由不試試「以弱勝強」。

    好吧,即使跑步再勵志,即使跑步的過程產生再多的內啡肽和多巴胺,但是,與絕大多數團隊項目、球類項目和速戰速決的體能項目相比,馬拉松與也是一個耗時漫長相對枯燥的項目,我們需要為自己選擇的馬拉松賽賦予更多的意義,以及自我超越的樂趣。

    更不要說,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更願意把最好的自己留給蘭州。他們也許就是蘭州人,生於斯長於斯,英裡再高,也是他們的家;他們也許是另外一群遠道而來的跑者,完全藐視甚至忘記「英裡高」,他們要調動自己全部的能量,跑一場PB之戰。

    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設定一個目標並為之而努力了?在蘭州,在這座「英裡高」之城,值得!

    我抄錄《奧林匹克憲章》的一句如下,「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生活哲學,它追求身體、意志和精神方面的整體平衡和超越,將運動與文化、教育結合在一起。奧林匹克主義尋求創造一種建立在奮鬥之上的樂趣,良好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於世界基本倫理原則的尊重。」

    創造一種建立在奮鬥之上的樂趣,就像在「英裡高」之城蘭州實現自己的目標,不容易,但是更快樂。每一個站在蘭州馬拉松起點的跑者,不要假裝無欲無求,請樹立目標,喚醒身體,在蘭州發現更好的自己。

    最後一個建議,記得在目標實現的次日清晨,找一家靠譜的麵館,進去讓拉麵師傅抻一碗10的牛肉麵,隨便你願意把它叫作細滴還是毛細。

    信不信由你,這碗麵條的總長度——不會低於1500米,也不會高於1550米。

    這就是蘭州的高度,是蘭州給「英裡高」跑者最巧妙最友好的獎勵,恭喜你,得到了。(本文作者譚傑,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新體育網專職編委,蘭馬跑者)

相關焦點

  • 兩千英裡的馬拉松怎麼跑?從極限運動員身上找尋人類耐力的奧秘
    有無數種毀掉斯科特·尤雷克(Scott Jurek)2189英裡長跑的可能,最終摧毀他意志的卻是一節不起眼的樹根。正值尤雷克挑戰徒步穿行「阿巴拉契亞小徑」最快記錄的第38天,這條山間步道沿著美國東海岸蜿蜒而行,從喬治亞州北部延伸到緬因州的卡塔丁山頂。身為史上最出色的超級馬拉松跑者之一,尤雷克此時陷入了麻煩。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發現了最準確的完賽成績預期都和一英裡跑有關。 一個簡單的一英裡跑測試,就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出跑者在5公裡、10公裡、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賽中,每英裡跑步配速逐漸降低的幅度。Jeff教練把這個測試稱為『魔法一英裡』跑(Magic Mile,以下簡稱為MM跑),很多跑者也已經從這個測試跑中受益。 一英裡約等於1.61公裡,是北美跑者常用的配速計算單位。
  • 世界上最難跑的馬拉松 撒哈拉"地獄"馬拉松登頂
    隨著陳盆濱跑完七大洲極限馬拉松,成為首位贏得世界極限馬拉松賽事冠軍的中國人。「極限馬拉松」一下子成為跑友中的熱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什麼是極限馬拉松、世界上又有哪些知名的極限馬拉松呢。
  • 比全馬跑者耐力更好的人 是馬拉松攝影師
    對於跑者來說一場馬拉松跑多遠?最短5公裡最長42.195公裡耗時多久?最快1小時59分40秒最慢6個小時對於另一群人來說一場馬拉松跑多遠?42.195公裡乘以2耗時多久?同時在現場你會見到各類造型別致的跑者、跑團。誰是最可愛的人?馬拉松跑者們面對鏡頭,從來都是慷慨。
  • 2016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
    2016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白皮書》是跑哪兒大數據研究機構以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六星跑者的數據和案例為基礎,進行前沿的理論和實務研究,系統構建了中國馬拉松六大滿貫完賽者的情況。中國大滿貫六星跑者大數據4.1 人群畫像跑哪兒研究院基於調查問卷、公開信息分析,詳細描繪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中國六星完賽者的人物畫像,包括年齡、職業、教育背景、大滿貫完賽時間、BQ成績等。總體來說,目前完成大滿貫的跑者以中年高學歷男性為主,佔比約為75%,是社會各領域的意見領袖,居住地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 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 跑馬拉松全長多少公裡
    導語:和短跑比賽不同,馬拉松是一個漫長的長跑過程,你需要更好的體質,更強的耐力,才能支撐你跑完全程的馬拉松。馬拉松有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那麼,一般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呢?根據標準,跑馬拉松全長多少公裡?一起來了解。
  • 100英裡超級馬拉松不是夢 名教頭:人人都能完賽
    北京時間5月20日,100英裡(約合160.9公裡)的超級馬拉松一直被認為是鐵人的運動項目,但是在金牌教練賈森-庫普看來,事實並非如此,在自己最新出版的書籍裡,庫普闡述了一種觀點,只要學會比較的技巧,即每個人都能夠完賽100英裡超級馬拉松的比賽。
  • 帶著抖音去跑馬拉松是什麼體驗?
    你參加過馬拉松賽事嗎?無論答案是有或者沒有,這裡有一份馬拉松的賽事寶典,給你呈現不一樣的精彩。在下拉頁面裡,還有關於頭部馬拉松賽事的相關信息、參賽者的個人體驗,更有影集玩法和抽獎活動。跑馬的故事裡有運動的健康,有榮譽的的分享,還有愛情和浪漫,不信你就接著往下看。馬拉松愛好者「瑟瑟Runner」在杭馬賽事當天發表一條視頻,內容是關於將杭馬賽道變成婚禮禮堂,因為特殊的參賽日記,該條視頻也獲得6.9萬的點讚量,還獲得無數網友的祝福,原來馬拉松還可以秀恩愛。
  • 視頻|8000跑者歡樂開跑 2020營山馬拉松熱度不減
    11月8日早上八點半,隨著一聲清脆的鳴槍聲,2020營山馬拉松在南充市營山縣新時代廣場正式開跑。這場賽事由營山縣人民政府主辦,營山縣教科體局承辦,吸引8000餘名川內外跑者匯聚於此,用腳步丈量營山城市美景,在運動中度過一個有趣、健康的周末。
  • 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成功完成惡水超級馬拉松
    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吳少剛以42小時51分鐘40秒成功完成這項號稱世界上最嚴酷的競賽,至此,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四大超馬已順利完成日本櫻花路250公裡超級馬拉松和美國死谷惡水超級馬拉松兩站賽事,9月他將繼續以Vibram鞋底製造的極簡跑鞋挑戰法國環勃朗峰168公裡山地超馬和希臘斯巴達松246公裡超級馬拉松。
  • 跑完全程馬拉松後再回過頭跑五公裡是種什麼體驗?
    馬拉松全程26英裡398碼,折合為42.195公裡。馬拉松是所有熱愛跑步行業的跑者的崇高追求,更是推動邁開腳步的主要源泉,可以毫不避諱的說,小編對於馬拉松的熱愛可以比上最愛的零食,在零食麵前馬拉松永遠排NO.1,對於各地的馬拉松賽事也會密切關注,奈何小編能力不佳,至今都沒有能力參與馬拉松比賽。
  • 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千米?
    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千米? 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千米?
  • 跑者|在馬拉松比賽終點求婚的那個人,是我……
    編者按對於你來說,馬拉松意味著什麼?對於絕大多數跑者來說,馬拉松就是生活。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位在馬拉松比賽終點求婚成功的跑者,六年來,馬拉松陪伴他走過了人生多個重要階段。在馬拉松比賽終點求婚的那個人,是我……那是15年太馬的終點,是我人生的第二個全馬。
  • 100英裡超級馬拉松,最新世界紀錄:11小時19分13秒
    馬拉松,42.195米對我們普通大眾已經是超極限運動了,有人覺得跑馬拉松還不過癮,還要挑戰100公裡,100英裡,還要追求最快的完賽速度。33歲的美國選手扎克·比特爾(Zach Bitter)於上周六在威斯康星州州的密爾沃基(Milwaukee),在室內443米的跑道上連續跑了378圈,以11:19:13的成績一舉打破100英裡(160公裡)的世界紀錄,將此前的成績提高了近10分鐘。Bitter前半程耗時5:40:38,後半程跑得更快,用時5:38:35。
  • 我為什麼跑馬拉松?
    ▲ 跑馬拉松成了演藝圈新風尚 圖片來自網絡馬拉松,這項遠可追溯至公元 1 世紀傳聞,近也在現代奧運會史上擁有姓名超過 100 年的古老運動,是怎麼突然在神州大地成為新寵的?跑馬拉松有多火?有這樣想法,或者說誤解的人不在少數,實際上,馬拉松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不是你想跑就能跑。▲ 圖片來自:Unsplash首先,馬拉松是一項長距離的的田徑項目,全程馬拉松總長 42.195 公裡,半馬也超過 21 公裡,就連最短的迷你馬拉松也在 5 公裡左右。
  • 中國最年長的六星跑者新目標:7天「跑」完7大洲馬拉松
    他是中國最年長的六星跑者。登過珠峰、跑過戈壁,獲得了無數馬拉松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六星跑者」殊榮,甚至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和北極,都留下了他奔跑的足跡。對於68歲的「跑男」——陳燮中博士來說,跑步不僅是自由、是享受、更是用腳步書寫人生的一種方式。
  • 2020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 保護中華白海豚公益跑者招募
    現正式招募2020橫琴馬拉松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跑者。*拉至下文查看招募信息2018-2019年橫琴人壽橫琴馬拉松比賽現場,「中華白海豚保護公益行動」作為賽事其中一項公益環節,百餘位海洋衛士穿著印有保護中華白海豚元素的文化衫,揮動著保護白海豚的旗幟,一邊奔跑、一邊隨手拾起遺留在跑道上的垃圾,成為馬拉松現場最為矚目的跑團。
  • 成都馬拉鬆開賽在即!來自小學生的100封信「暖化」了跑者
    這是因為來自五湖四海的跑友在成都馬拉松賽事包發放現場領取賽事包的同時,收到了來自成都市鹽道街小學和成都市實驗小學的100名小學生們手寫的愛心信件,為參加成都馬拉松的跑者們加油。100封手寫信件溫暖跑者:「還沒開跑,就被成都暖化了!」
  • 來跑步吧,跑者的壽命比平常人多19年!
    美國《跑者世界》前主編、1968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Amby Burfoot剛發表文章說美國跑步者羅欣博士的研究發現,馬拉松跑者心血管病和冠狀動脈病發病率較低,且壽命延長19年。:對54名男性馬拉松跑者心血管病患病率及壽命的觀察性研究》,文章的結論是,羅欣醫生的馬拉松跑友比同年齡美國男性(1975年年滿40歲的成年人)平均多活19歲。羅欣和這些跑友的相識可以追溯到四、五十年前。自1969年起,他們每個星期天早晨都會在加州Palos Verdes鎮相約一起跑個6英裡(約10公裡)。大家會在跑後一起吃早餐,於是他們就自稱「早餐俱樂部」。
  • 只能死撐10公裡,非要挑戰馬拉松?跑者不一定非要跑馬啊……
    於是大部分跑者,跑到一定程度就會去參加馬拉松比賽。 似乎如果不去參加就不是一個真正的跑者。 在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跑量都是有氧慢跑,而速度訓練一般會控制在20%左右。 而在一些重大比賽或高強度訓練之後,慢跑常常是專業運動員調整身體和恢復體能的第一選擇。 既能減少傷病,還能讓自己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