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你,得到了蘭州馬拉松的邀約。不是每一個跑者都有這樣的機會,你可以視為,這是一座高原城市向你發出的挑戰,而你也心甘情願地接受「虐待」。
英語裡形容高原城市有一個詞,「MILEHIGHCITY」——海拔高度為一英裡的城市,你可以想像把一英裡的長度豎起來,那絕對是一座高山了,就是這個樣子。最著名的「MILEHIGHCITY」是美國的丹佛,美職籃的丹佛掘金隊有一款球衣,上面就印著這幾個字,掘金隊的球員和丹佛的市民,都以這個高度和這個名字為榮。
我們來換算一下,1英裡=1.609公裡=1609米。所以,市區海拔在1500米到1550米之間的甘肅省會蘭州,就是中國的「MILEHIGHCITY」了,我們姑且稱之為「英裡高」之城吧。「英裡高」之城,空氣比平原要稀薄,含氧量低,日曬更強烈,所以不能算是適合跑馬拉松的地方。
其實,當你需要連續奔跑42.195公裡的時候,又有哪一條線路是輕鬆的呢?即便是一路下坡的馬拉松,也是可以讓你的肌肉抽筋到爆的。所以,既然接受挑戰,就別再懼怕海拔,你需要做的,是讓自己的身體做好準備,從缺氧和日曬的不舒適感覺中,去心安理得地體驗「英裡高」的酸爽。
而且,無論怎樣,即使是在「英裡高」之城,也總該有一個目標。
比如,跑出自己的馬拉松生涯6月份PB(個人最好成績PersonalBest的縮略),甚至是馬拉松生涯夏季賽事的PB,也許比4月份和10月份的PB慢,但是同樣充實。在這個月份裡,你很難在其他城市找到另外一個像蘭州馬拉松這麼友好的賽事,蘭州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2016年終點前大約兩三公裡的地方,我跑過那裡的時候,聽到馬路旁邊一個老大爺衝著我前面的女選手喊:「你,是第32名!」又過了一小會兒,我聽到後面又傳來一句,「你,是第33名。」顯然是告訴我後面那位女選手的,我不確定他數得是否準確,但這絕對是我見到的最體貼最「大數據」的加油方式。
比如,跑出自己的黃河PB。這時,你需要對抗的,不是黃河,而是在銀川馬拉松、鄭開馬拉松、鄭州馬拉松、東營馬拉松等等賽事,以及未來的包頭馬拉松和濟南馬拉松賽上奔跑的自己。你願意把最好的自己呈現在蘭州的黃河兩岸嗎?
比如,跑出自己的海拔1000米以上賽事的PB。你需要對抗的,同樣不是海拔,而是在呼和浩特馬拉松、銀川馬拉松、昆明馬拉松、貴陽馬拉松等等賽事上奔跑的自己,蘭州馬拉松固然是這些賽事中海拔最高的,但是你沒有理由不試試「以弱勝強」。
好吧,即使跑步再勵志,即使跑步的過程產生再多的內啡肽和多巴胺,但是,與絕大多數團隊項目、球類項目和速戰速決的體能項目相比,馬拉松與也是一個耗時漫長相對枯燥的項目,我們需要為自己選擇的馬拉松賽賦予更多的意義,以及自我超越的樂趣。
更不要說,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更願意把最好的自己留給蘭州。他們也許就是蘭州人,生於斯長於斯,英裡再高,也是他們的家;他們也許是另外一群遠道而來的跑者,完全藐視甚至忘記「英裡高」,他們要調動自己全部的能量,跑一場PB之戰。
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設定一個目標並為之而努力了?在蘭州,在這座「英裡高」之城,值得!
我抄錄《奧林匹克憲章》的一句如下,「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生活哲學,它追求身體、意志和精神方面的整體平衡和超越,將運動與文化、教育結合在一起。奧林匹克主義尋求創造一種建立在奮鬥之上的樂趣,良好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於世界基本倫理原則的尊重。」
創造一種建立在奮鬥之上的樂趣,就像在「英裡高」之城蘭州實現自己的目標,不容易,但是更快樂。每一個站在蘭州馬拉松起點的跑者,不要假裝無欲無求,請樹立目標,喚醒身體,在蘭州發現更好的自己。
最後一個建議,記得在目標實現的次日清晨,找一家靠譜的麵館,進去讓拉麵師傅抻一碗10的牛肉麵,隨便你願意把它叫作細滴還是毛細。
信不信由你,這碗麵條的總長度——不會低於1500米,也不會高於1550米。
這就是蘭州的高度,是蘭州給「英裡高」跑者最巧妙最友好的獎勵,恭喜你,得到了。(本文作者譚傑,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新體育網專職編委,蘭馬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