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隨筆》感悟生命

2020-12-05 西部文學風兒

什麼是生命?我所認為的生命是生而存活。萬物在生而存活時都要經歷成長,而成長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份痛苦我們也在經歷著。正如毛毛蟲破繭成蝶一般,這就便是一種成長,只有努力過才能看到最美的自己。

有次在刷微博時看到有個微博寫著,人生有三次成長。第一次是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終究有些事還是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也許成長就應該是這樣吧!也許成長就是不盡意,也許成長就是讓我們去跨越一道道障礙,只有揮灑著淚水,忍受著痛心去跨越才能使我們的生命經歷一次洗禮,進入到一片嶄新的天地。

感悟生命!我們的生命是什麼?或許如蘆葦,有時很堅韌,它可以用智慧、耐力、勇敢去努力存活著,去改變大自然改變所有那些不利於它的現狀。有時卻很脆弱一個地震,一場山洪,一陣暴風雨便可讓它瞬間消亡。我們存在於世間猶如蜉蝣一般渺小,小的好像從來沒來過似的。悄悄的降生,快快的成長,瞬間老去消亡。

有時候我在想,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幹什麼?是為了轉一圈又回到沒來的時候一樣嗎?如果不是那又是為什麼呢?我試想,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只是為了體驗一番,它或許就像一場遊戲一樣,只要遵守大多數人定的遊戲規則便可以在這個範圍內隨心所欲的活著。我們要去經歷去體驗別樣的東西,去認識去了解不同的人,去體驗去享受精彩的世界。快樂的也許如此吧!但是人生也有很多的無奈與痛苦。快樂與痛苦也許天生就是相伴而生的。而每一次痛苦都是一種成長!它帶著我們向人生的另一條路走去。

我發現身邊的人都在循環著一個怪圈,我也在這個怪圈之中,我很想掙脫,卻無法掙脫出來。一直向前走著走著,仿佛可以看到自己人生,下來的每一大步。只有細節上的不同,我們都在那些細節上迷茫、彷徨、選擇、奔波。人剛出生時呱呱落地,然後牙牙學語接著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或者開始社會上奔波工作,工作後忙著結婚生子,然後拼命的工作養育孩子。等到孩子經歷過他們所經過的所有,孩子工作後他們也該老了,然後幫著自己的孩子帶孩子,直到生病老去。這就是一個怪圈誰都逃不脫,好像是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約定形成的一種默認規律吧!我思考了很久很久,也許我的世界只能看到這麼大。直到有一天我在火車上遇到一位老伯,他給我講了他的故事。他年輕時候也像大家一樣接受教育,工作後他很努力,終於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等到孩子工作後他變賣了公司去一個風景宜人的地方,開了一個客棧和夫人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他的人生是我所嚮往的,畢竟年輕需要奮鬥,去開闊眼界,去積累知識,去累積財富,到一定程度放棄那些,去享受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

人生在世應該去體驗很多種不同的東西乃至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要在一個地方去只追求一種東西,人生很短暫,我們要去把握好,一切的一切都去珍惜,去尋找去追求所有積極向上有意義健康的東西,然後做到釋然,開心就好。一切的一切也都會過去風輕雲淡,就像不曾來過似的。

作者簡介:吳潔,女,出生於1993年,陝西西安人,現為西安理工大在讀研究生,曾就職西安市公安局滻灞分局辦公室、任安康市高新區食藥監局信息辦主任。自幼酷愛文學,筆耕不輟,先後在陝西日報、安康日報等主流媒體,新華網、中國文明網等新媒體發表多篇散文及新聞作品。曾獲全國語文教師讀書競賽「百傑獎」,論文《安康市青年公務人員精神狀態調查報告》被評為全省高校優秀論文。

相關焦點

  • 法院文苑‖生活隨筆感悟——生命與美麗
    法院文苑‖生活隨筆感悟——生命與美麗 2020-06-06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隨筆,對於生命的感悟
    在沒有為人生留下遺憾以後,兩個人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去了天堂。 在聽完主持人介紹這個大概故事情節的時候,我整個人深深地被震撼到了。在我們在生命中不落下最後一筆,是永遠看不到人生的真正全貌的 上面的這兩段話就是我聽完以後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 然後主持人問我們你們為什麼要列遺願清單?
  • (人生感悟隨筆)
    (人生感悟隨筆)胡順安過客,顧名思義就是匆匆而過的人。這是一個冷酷的字眼兒。早期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我沒有在乎,更沒有多想和做些研究。後來的幾次經歷,讓我對這個詞有了慘痛感。我開始駐足,對這個讓人非常遺恨的詞進行了關注。
  • 教育需要對生命的感悟
    教育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對生命的感悟。只有學生真正懂得了對生命的尊重,他們才會理解生活的意義。也唯有如此,教育才有意義,才能稱之為教育。如果千篇一律地進行大同小異的複製,那麼AI產品在未來毋庸置疑將廣泛地代替人而存在。道理很簡單,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比比皆是。然而,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動機,這樣的潛在的危險一再地被刻意忽略。
  • 蘇軾對生命的科學感悟
    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那麼,對生命的感悟、闡釋,就成為作者最富靈性的文字。蘇軾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受人們喜愛的文人之一,就是因其那些從靈魂深處流出來的對生命科學感悟的文字,感染和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 對生命與死亡的一點感悟。
    這幾年,我接連送走了父親、大舅還有幾位家族裡的老人,每一次在送別他們時,都會讓我心生感慨、感悟頗多。當我看到死者以同樣的姿勢,安安靜靜的躺在門板上,略顯僵硬的屍體就像一具木偶,任由裝殮師給穿上一層層的壽衣,再抬進棺材裡擺正放平。在棺蓋合上的那一刻,靈堂裡哭聲大慟悲啼一片。
  • 方舟已在港口:《牛津筆記》與張力奮的生命感悟
    他從中感受到呼吸聲、心跳以及生命之火。還有就是中國曾經有過非常悠久的隨筆和小品的傳統,往往是以小見大,在常人常態的感知感悟後襯出一個時代的東西。其實我在後記裡也有提到,我們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都是值得記錄的,其實都是很獨特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我的書中寫很多普通人。我在做一個小的社會實驗,因為這些人,二十年三十年以後他們還在,有可能他們當中就有些非常偉大的人出現。體恤和感知一個人的個體生命一定是在他還是普通人的時候。
  • 親近大自然,是對生命的一種感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婷婷隨筆」圖片來源:攝圖網全文共645字,閱讀需要1分鐘遠離這城市的喧囂,尋覓一份內心的釋然。因為,生命本應該是一種修行,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看看自然中的每一個卑微的生命,可真的比人們無私多了。多想靜靜的做一棵草,一個嫩芽。在大樹下面,任憑風吹日曬,也要倔強地生長著。
  • 「感悟生活」生命的抒情詩——品讀《沈從文談藝術》
    這一本《沈從文談藝術》的隨筆集也是因緣湊巧,在第一次造訪「西部書城」買到的,與先生的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這一本隨筆集,有演講稿,有書信稿,有序言稿,還有的是生前未完成的遺作。今天,再拿起這些文字,怎不令人感慨,那一段被塵封的歲月,洗盡鉛華,又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大概是是生命獨有的溫情與力量,破土而出,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 古人對生命的感悟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這是王勃寫《滕王閣序》時的一句話,生命是無常的,快樂到了一定程度,悲傷也就來到,就像月亮,從虧到盈,從盈到虧,是不斷變化的,世間的事物也是如此,興衰起伏都是有定數的。這些都是宇宙自然的法則,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人應該順天應命,在繁華時,存一份敬畏之心,在落寞時,留一份淡然之態,做到榮辱不驚。
  • 生命的感悟
    生命的過程註定是一段路途,註定由激越到安祥,由絢爛到平淡。這段路途不管有多長,重要的是我們曾攜愛走過。象雄鷹眷戀著藍天,溪流愛慕著江海,鮮花追逐著陽光,而芨芨草卻偏愛著貧瘠的荒原。雖然有時會有浮雲,也時而會有險灘,只要心中充滿希翼、充滿渴望、充滿愛,你一路的風景就不會寂寞,同樣會景色旖旎,風光無限。
  • 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一個生命在指導另一個新生命如何在這個時間行走,讓我想到「傳承」二字,那是生命的傳承,生命孕育新的生命,並傳遞其生存技能,不斷延續。一句感嘆從心底油然而出,「這就是生命的真諦吧」。生命並不會因為一個人肉身的離去而終止,它會以精神的狀態被延續下去。
  • 情感,來源於我們對生命的感悟
    也許文學對於我來說,是積累起來的一種對往事的回味,是生命深處一次次感悟。誠然我知道,在高遠的夜空中,今夜的星光依然明亮,華燈下的夜景還是那般迷人,可我卻無法釋然為愛我或我愛的人寄予我靈魂的守望。我喜歡在文字搭建的情感平臺上,在某些淡定而又安謐的夜晚寫著它們,一段心情就那麼自然地鋪墊在稿紙上,讓思想的野馬自由馳騁在文字的曠野裡。
  • 重慶大學生辦生命體驗活動:不同人生經歷感悟生命意義
    當天,由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辦,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工作者協會承辦的「感悟生命,感恩生命—清明校園生命體驗活動」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行。大學生們通過孕育體驗、老人體驗、殘障體驗、「死亡」體驗和遙寄思念環節,體驗模擬孕育、年邁、殘障和死亡等場景,感受不同的人生經歷,感悟生命意義。
  • 關於生命,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之隨筆:美好
    我輕輕地來,正如我輕輕地去,生命,不過是一抹淡淡的色彩。不管不想隨風去,身心舒暢天道理。不在追尋活著的意義,因為活著本身就是意義,亦不再思考幸福的秘密,因為當你不再追問幸福是什麼的時候,你就是幸福的。這個春天如此特別,生命如此美麗,我在這裡。
  • 感悟生活的美好,發現生命的意義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感悟生活的美好,發現生命的意義日常生活中,因為思想不一致和家人爭吵,家人希望我們怎麼怎麼樣,而不是按著內心的想法生活,久而久之,家人之間不再坦誠,彼此無法得到認可。假如彼此認可,就會感受到每個人對不同生活的熱愛,也不至於到老了的那一天,感覺生命留有遺憾。彼此認可,得到家人支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會感受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 句子,句句道盡人生的感悟和對生命的體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人生是多種多樣的。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人思考生命與人生的意義,因為這個世界的物太多,人太多,所以對人生與生命的認識也就有了多種多樣,人只有自己經歷過自己的人生,才會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感悟,別人的人生經驗也可以是我們人生的指路牌。
  • 《Life is a game》:回歸生命的起點,從頭再來,重新感悟
    而在《Life is a game》中,卻可以從頭再來,讓你回歸生命的起點,重新體驗這場未知的人生路。在遊戲中,一切的開始源於生命,而生命的起源便是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你會經歷長大,會認識朋友,會不得不面臨兩難的抉擇,會不得不離開你的父母去追尋自己的世界;同樣地你也會老去,甚至死亡…遊戲的整體畫風很乾淨,以像素去展示每一處細節。
  • 體驗「死亡」感悟生命 這群大學生過了次別樣的清明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4月6日18時40分訊(記者 馮司宇)隨著白布揭開,躺在地上的「死者」重見光明,他們相互擁抱感覺又重新認識了生命。今(6)日上午,「感悟生命,感恩生命—清明校園生命體驗活動」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行。活動由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辦,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工作者協會承辦,參與者通過各式體驗遊戲重新感悟了生命,並明白要珍惜眼前生活。
  • 20條情感感悟:有些人是腦海裡永恆的記憶,完整了我們的生命!
    5.情感感悟: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遇見了,卻來不及相識;相識了,卻來不及熟悉,卻還要是再見。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見。6.情感感悟:渴望有那麼一天,你能再次主動和我聯繫,即使只是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