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生命的感悟

2021-01-10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興盡悲來,識盈虧之有數。-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這是王勃寫《滕王閣序》時的一句話,生命是無常的,快樂到了一定程度,悲傷也就來到,就像月亮,從虧到盈,從盈到虧,是不斷變化的,世間的事物也是如此,興衰起伏都是有定數的。這些都是宇宙自然的法則,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人應該順天應命,在繁華時,存一份敬畏之心,在落寞時,留一份淡然之態,做到榮辱不驚。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鮑照《擬行路難》

人的命運是上天註定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怎麼能整天坐著嘆息發愁呢?既然命運是無法改變,人應該積極樂觀,順應天道與自然,何必為未發生的事憂愁呢?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荀子.榮辱》

一個人若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他就不會埋怨別人,一個人若是知道自己的天命,他也就不會怨恨上天。最可怕的是哪些不知自己也不知天命的人,總是埋怨別人,抱怨老天。

時命不將明主合,布衣空染洛陽塵。-綦毋潛《早發上東門》

自己的天命與明主不合,小小布衣不過是空染洛陽的灰塵罷了,不要在妄想功名利祿了。這句話表達作者落榜之後對功名仕途的失望之情。

道因窮理悟,命以盡性知。-呂溫《同恭歲暮寄晉州李協律詩》

天道因為徹底窮追宇宙的奧秘而有感悟,天命因為透徹了解人類的本性而得以知道,這裡強調人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在外加強學習文化,在內提高個人修養,以便人能夠認識自己,了解宇宙的規律,感悟人世的浮沉。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史記.伯夷列傳》

上天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卻常常疼惜那些善良之人。所以人活著要多做好事,終有福報的。

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纏縛。-辛棄疾《賀新郎.和吳明可給事安撫》

感悟人生,如同春蠶,是自己把自己纏繞束縛的。人的命運很多時候是自己的性格所決定的,煩擾,痛苦,傲慢,抱怨,正是這些把自己束縛,所以不能看到外面廣闊的天空。在困難面前,變得柔弱,膽小,不敢奮鬥爭取,所以一生都在自我狹隘的思維中度過。

莫之為而為之者天也,莫之於而至之者命也。-《孟子.萬章上》

非人力所為而做成的,這是上天的力量,非人力所為而達到的,那是命定的力量。也就是說人要順應自然,順應天命,不要強行去改變一些東西。在作者的眼中,天道給予人類,早已註定你的命數,富貴,功名,財富,姻緣,這些都是不可更改的,人應該深受其正,接受上天的安排。命裡有的終須有,命理無的莫強求。

人生蹤跡如流水,到處渟洄不自持。-郭嵩燾《楊海琴以所藏春明依圖摹贈楊性農》

人這一生所留下的蹤跡如流水,到處淤積倒流奔竄流淌無法控制,就像時間和機遇都是難以掌握的。但是不管如何,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困難,禍福,煩擾,這些都是未來寶貴的記憶,在寂寞孤獨時,在百無聊賴時,想起昔日的往事,想起曾經的崢嶸歲月,年老的你怎麼能不感慨?

相關焦點

  • 蘇軾對生命的科學感悟
    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那麼,對生命的感悟、闡釋,就成為作者最富靈性的文字。蘇軾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受人們喜愛的文人之一,就是因其那些從靈魂深處流出來的對生命科學感悟的文字,感染和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 教育需要對生命的感悟
    教育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對生命的感悟。只有學生真正懂得了對生命的尊重,他們才會理解生活的意義。也唯有如此,教育才有意義,才能稱之為教育。如果千篇一律地進行大同小異的複製,那麼AI產品在未來毋庸置疑將廣泛地代替人而存在。道理很簡單,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比比皆是。然而,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動機,這樣的潛在的危險一再地被刻意忽略。
  • 道盡生活之美的5首詩詞佳句,感悟生命珍惜當下
    而在詩詞佳句裡,離愁別恨又佔據了多數內容,關於感悟人生的則不多見。今天就給大家分析幾句感悟生活之美的詩詞佳句,看看古人都是如何珍惜生命,並且活在當下的。0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生活之美自然是包含著人生中的各種幸事,古人曾認為人生有四大喜,分別是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個洞房花燭夜。作為四喜之一的新婚大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正是形容這個。
  • 對生命與死亡的一點感悟。
    這幾年,我接連送走了父親、大舅還有幾位家族裡的老人,每一次在送別他們時,都會讓我心生感慨、感悟頗多。當我看到死者以同樣的姿勢,安安靜靜的躺在門板上,略顯僵硬的屍體就像一具木偶,任由裝殮師給穿上一層層的壽衣,再抬進棺材裡擺正放平。在棺蓋合上的那一刻,靈堂裡哭聲大慟悲啼一片。
  • 法院文苑‖生活隨筆感悟——生命與美麗
    法院文苑‖生活隨筆感悟——生命與美麗 2020-06-06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的感悟
    生命的過程註定是一段路途,註定由激越到安祥,由絢爛到平淡。這段路途不管有多長,重要的是我們曾攜愛走過。象雄鷹眷戀著藍天,溪流愛慕著江海,鮮花追逐著陽光,而芨芨草卻偏愛著貧瘠的荒原。雖然有時會有浮雲,也時而會有險灘,只要心中充滿希翼、充滿渴望、充滿愛,你一路的風景就不會寂寞,同樣會景色旖旎,風光無限。
  • 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一個生命在指導另一個新生命如何在這個時間行走,讓我想到「傳承」二字,那是生命的傳承,生命孕育新的生命,並傳遞其生存技能,不斷延續。一句感嘆從心底油然而出,「這就是生命的真諦吧」。生命並不會因為一個人肉身的離去而終止,它會以精神的狀態被延續下去。
  • 情感,來源於我們對生命的感悟
    也許文學對於我來說,是積累起來的一種對往事的回味,是生命深處一次次感悟。誠然我知道,在高遠的夜空中,今夜的星光依然明亮,華燈下的夜景還是那般迷人,可我卻無法釋然為愛我或我愛的人寄予我靈魂的守望。我喜歡在文字搭建的情感平臺上,在某些淡定而又安謐的夜晚寫著它們,一段心情就那麼自然地鋪墊在稿紙上,讓思想的野馬自由馳騁在文字的曠野裡。
  • 重慶大學生辦生命體驗活動:不同人生經歷感悟生命意義
    當天,由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辦,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工作者協會承辦的「感悟生命,感恩生命—清明校園生命體驗活動」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行。大學生們通過孕育體驗、老人體驗、殘障體驗、「死亡」體驗和遙寄思念環節,體驗模擬孕育、年邁、殘障和死亡等場景,感受不同的人生經歷,感悟生命意義。
  • 感悟生活的美好,發現生命的意義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感悟生活的美好,發現生命的意義日常生活中,因為思想不一致和家人爭吵,家人希望我們怎麼怎麼樣,而不是按著內心的想法生活,久而久之,家人之間不再坦誠,彼此無法得到認可。假如彼此認可,就會感受到每個人對不同生活的熱愛,也不至於到老了的那一天,感覺生命留有遺憾。彼此認可,得到家人支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會感受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 句子,句句道盡人生的感悟和對生命的體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人生是多種多樣的。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人思考生命與人生的意義,因為這個世界的物太多,人太多,所以對人生與生命的認識也就有了多種多樣,人只有自己經歷過自己的人生,才會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感悟,別人的人生經驗也可以是我們人生的指路牌。
  • 《Life is a game》:回歸生命的起點,從頭再來,重新感悟
    而在《Life is a game》中,卻可以從頭再來,讓你回歸生命的起點,重新體驗這場未知的人生路。在遊戲中,一切的開始源於生命,而生命的起源便是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你會經歷長大,會認識朋友,會不得不面臨兩難的抉擇,會不得不離開你的父母去追尋自己的世界;同樣地你也會老去,甚至死亡…遊戲的整體畫風很乾淨,以像素去展示每一處細節。
  • 《吳潔隨筆》感悟生命
    什麼是生命?我所認為的生命是生而存活。萬物在生而存活時都要經歷成長,而成長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份痛苦我們也在經歷著。正如毛毛蟲破繭成蝶一般,這就便是一種成長,只有努力過才能看到最美的自己。有次在刷微博時看到有個微博寫著,人生有三次成長。
  • 體驗「死亡」感悟生命 這群大學生過了次別樣的清明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4月6日18時40分訊(記者 馮司宇)隨著白布揭開,躺在地上的「死者」重見光明,他們相互擁抱感覺又重新認識了生命。今(6)日上午,「感悟生命,感恩生命—清明校園生命體驗活動」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行。活動由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辦,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工作者協會承辦,參與者通過各式體驗遊戲重新感悟了生命,並明白要珍惜眼前生活。
  • 從10首詩中看古人對生與死的深刻感悟
    不把生命物質的終點當成是終點,而是有更高的追求。這和我們今天的死亡教育觀點不謀而合——幫助人們正確面對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與死是人類自然生命歷程的必然組成部分,教育人們坦然面對死亡。死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問題,因為它和我們每個生命息息相關。詩詞是民族的瑰寶,亦是漢文化思想的精髓。那麼古人在詩詞中抒發了哪些對生與死的深刻感悟呢?
  • 20條情感感悟:有些人是腦海裡永恆的記憶,完整了我們的生命!
    5.情感感悟: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遇見了,卻來不及相識;相識了,卻來不及熟悉,卻還要是再見。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見。6.情感感悟:渴望有那麼一天,你能再次主動和我聯繫,即使只是寒暄。
  • 揭秘生命陽光館誕生歷程 讓遊客感悟生命美好
    5月10日,生命陽光館的迎賓員迎接遊客前來參觀。新華社記者程敏攝新華網上海5月10日電(記者葉鋒張建松賈楠)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活動周10日啟動,為世博園增添了一抹溫暖的亮色。上海世博會創造了159年世博史上的多項第一,其中一項尤為引人注目:首次設立殘疾人館--生命陽光館。「設立殘疾人館,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的結果,」生命陽光館館長曹子平1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古人身上的荷爾蒙 可以穿越時空
    時間是個殺手,它不舍晝夜,剝奪我們的生命,但它抹殺不了我們的精神成果,有人把幸福詮釋成有房有車、有名有權、有錢有勢。其實幸福更是一種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無欲無求。歷史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重重疊疊之下,它抽象成了一種心情。我們一定要好好運用這種心情。」
  • 散文點點看|行走中的生命感悟
    行走中的生命感悟 ——劉東霞旅遊散文集 《且行且吟》序 程旭榮 庚子年初春的一天,劉東霞給我打電話,說想出一本旅遊散文集子
  • 楊麗萍談新作《十面埋伏》:感悟自己生命走入冬天
    原標題:楊麗萍感悟自己生命走入冬天 從描繪風花雪月的民族舞蹈轉入充滿實驗性的舞蹈劇場,回望個人的創作歷程,保養得宜的楊麗萍卻感觸生命的短暫和易逝,「我現在特別像冬天,生命走到了一個冬天的感覺。」 談《十面埋伏》:小彩旗自願加入當群演 與楊麗萍此前編導的舞劇不同的是,《十面埋伏》是一部充滿實驗性的作品,該劇融合了行為、裝置藝術、民樂及傳統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