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談新作《十面埋伏》:感悟自己生命走入冬天

2020-12-06 人民網

原標題:楊麗萍感悟自己生命走入冬天

楊麗萍前日坦言不想被神話。
  信息時報記者
  朱元斌 攝

楊麗萍編導的最新力作《十面埋伏》將於8月21~22日登陸順德演藝中心大劇場。前日,楊麗萍在廣州接受媒體採訪,對於這個兩千年前的故事,她坦言時至今日一點也不過時,「古今中外,不同的時空裡,十面埋伏的故事從未停止,而比刀槍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埋伏。」從描繪風花雪月的民族舞蹈轉入充滿實驗性的舞蹈劇場,回望個人的創作歷程,保養得宜的楊麗萍卻感觸生命的短暫和易逝,「我現在特別像冬天,生命走到了一個冬天的感覺。」

談《十面埋伏》:小彩旗自願加入當群演

與楊麗萍此前編導的舞劇不同的是,《十面埋伏》是一部充滿實驗性的作品,該劇融合了行為、裝置藝術、民樂及傳統戲劇。《十面埋伏》嘗試打破傳統舞劇的敘事方式,將兩千年前的一組人物從故事中提煉出來,運用舞蹈和綜合舞臺手段,刻畫每一個角色在特定時間、空間、處境下的內心衝突與糾葛。「大家都知道劉邦和項羽在烏江邊一決勝負,也知道霸王別姬的千古愛情絕唱。雖然兩千年了,但到今天你不覺得過時,這個社會還是在紛亂、在徵戰,每個人頭上還是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作為劇中最特別的舞美設計,舞臺上兩萬把剪刀懸掛於演員頭頂。楊麗萍分析說,「剪刀可以是家庭用品,也可以變成兇器,剪刀也常被用來形容情緒,剪不斷理還亂。剪刀懸掛在你頭上,沒有侵臨你,但是卻讓你感覺到威脅,處處充滿埋伏,其實最可怕的是內心的埋伏。」全劇除了剪刀之外,在舞臺上看不到一把刀劍,連虞姬自刎,傳統的手法是用劍,但該劇用的是項羽的血,從他身上拉出一絲血,用他的血來自盡。

談到是否在劇中為小彩旗安排角色,楊麗萍透露創作時小彩旗在拍電視劇,等她回來後《十面埋伏》已經開始巡演了。「她想跳,我說你現在也是個明星了,又沒有給你安排角色,但她堅持要跳,說『我就喜歡這種一會在天上,一會在地下的感覺,人要能上能下,把自己的心靈修煉得特別純粹』。」楊麗萍最後就安排她跳群舞,「混在人群裡,你找不到她。」至於自己為何也沒參演,楊麗萍說:「這個作品真的不適合我,作為編導自己不適合不要硬上。」

據悉,《十面埋伏》這輪巡演尚沒有在廣州演出的計劃,為方便廣州觀眾,演出當天17:30可以憑票在中山紀念堂正門,乘坐免費巴士往返。

憶個人創作:從風花雪月到生命嘆息

《十面埋伏》是楊麗萍的轉型之作,回顧從藝以來的創作,她說,她的作品總是涵蓋了自己當下的心理體驗、生命感悟。「我是從山清水秀的大理成長起來的,小時候看見村民歌頌太陽,歌頌晚霞,插秧也有歌舞表演,睡覺時夜不閉戶,這麼和諧的生活,特別美好。到後來世界變了,但我內心一直保持著童年的美好,所以我的舞蹈裡面,一直都是太陽啊,月亮啊,孔雀啊,風花雪月。」

創作《藏迷》、《雲南的響聲》時,她開始思考民族藝術這麼偉大,怎麼傳承下去,「那些舞蹈都是完全來自民間的,包括音樂、歌舞的樣式,極其傳統,只不過給它們打上光,讓它們亮起來。」而現在,創作《十面埋伏》是因為「我看到戰爭在延續,人性還是這麼邪惡,我希望藉助兩千年的故事,了解黑暗,也尋找光明。同時,也是完全顛覆了原來的創作,想通過這次的實驗,讓自己重新找到一種藝術的角度」。

已經58歲的她常常被驚嘆駐顏有術,但她卻說自己已經在「奔8(80歲)!」「我現在特別像冬天,生命走到了一個冬天的感覺。每個人都有生命的終結,我特別不喜歡別人神話我,沒有人會永遠不老,永遠不死,但精神可以留在這個世界。我的肉身會消失,但我的舞蹈會給人一種美好的回憶。我覺得這種精神上的布施也特別美好。」(記者 謝奕娟)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廣西花山巖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巖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詳細】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鬱鬱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詳細】

相關焦點

  • 不生育的楊麗萍,被《紐約時報》稱讚為中國的孔雀公主
    最近幾天,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分享的視頻下方出現了這樣的評論:「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生不出孩子就是失敗。」一石激起千層浪,戚薇、李若彤、陳德容、陳數等女星紛紛發文否定這一看法。
  • 楊麗萍來渝為大朱舞劇《一場》站臺:我對這部作品前所未有的期待
    「這一次大朱自己做了編導,他的舞臺身份第一次實現了切換,因此我對他的《一場》前所未有的期待。」25日下午,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青年舞者大朱(朱鳳偉)舞劇處女作《一場》發布會上,著名舞蹈家楊麗萍誠懇地說。25-26日晚,這部由楊麗萍藝術指導、鞏中輝監製、大朱導演並主演的作品將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連演兩場,該劇全國巡演也就此拉開序幕。楊麗萍與大朱(左二)等為《一場》巡演祝福作為舞者身份的大朱,是楊麗萍多部舞劇御用男主角:《春之祭》裡的「祭司」、《平潭印象》裡的「君山王」、《十面埋伏》裡的劉邦等,無一不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 世界上有一種美叫做楊麗萍的背影 網友:楊麗萍是真仙女鑑定完畢
    有溫度 有態度地對當前娛樂熱點進行報導,大家好,這裡是娛樂地頭蛇,歡迎小夥伴們多多關注,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世界上有一種美叫做楊麗萍的背影 網友:楊麗萍是真仙女鑑定完畢關於孔雀舞,楊麗萍的微博上也發出了自己巡演的照片,臨上臺前,攝影師給她拍了一張背影照,12月11日晚,楊麗萍在微博曬出這張背影照,並配文寫道:"這是我的背影嗎?有點陌生。"也許是許久沒有出臺跳舞了,楊麗萍看到自己的背影圖也是很感慨,所以才會說很陌生。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孔雀公主楊麗萍,遭女網友評論無兒女不算成功
    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的人也不一樣,就像楊麗萍回應中說的那樣:只要自己認為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 楊麗萍雖然已經62歲了,但是她對舞蹈的熱情宛若一個少女,對舞蹈的熱愛更是融入生命的熱愛。 為了追求完美,楊麗萍曾自斷兩根肋骨驚呆世人,為了保持身材也是在飲食上克制自己,看過楊麗萍的孔雀舞應該都知道,她是用靈魂在跳舞。
  • 楊麗萍不生孩子被罵:按自己意願活著,才是對自己最大的犒賞!
    呵呵,我們早就不是了、要學會懂得尊重別人的決定,因為那是別人的人生……」而楊麗萍對於此事,有一條回應:只要自己認為自己過得好,沒有傷害他人,就可以。關於尊重別人的說法,我就不贅述了。我想說的是,人生苦短,一個人,不能為了迎合別人、世俗眼光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
  • 楊麗萍陪客一口不吃,拿空碗做樣子被指活得太累
    視頻中明顯寫道這次用餐是某品牌的花餅邀請楊麗萍來試餐的,楊麗萍坐的桌子上也有特別多的甜品糕點,搭配金銀餐具,這一餐整體看起來精緻又可口,可謂盡了地主之誼,但楊麗萍拿起的碗中卻是空空如也,也難怪網友詬病了。只見楊麗萍拿起碗筷做一番樣子後就放下了,旁邊老闆娘還意味深長的看了她一眼。
  • 雲南餐企雲海餚被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告了 索賠百萬
    昨日,知名雲南餐企雲海餚被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告了,要求賠償100萬。只因雲海餚一門店涉嫌裝修時將楊麗萍的作品形象做成壁畫、牆畫和隔斷。02涉嫌侵權,楊麗萍索賠100萬元楊麗萍認為雲海餚這一「侵權」行為是在「搭楊麗萍知名度的便車」,讓公眾誤以為餐廳和自己存在代言等聯繫,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楊麗萍要求「雲海餚」銷毀相關侵權製品,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100萬元。
  • 「孔雀女神」楊麗萍腫得住院,這次嚴重了!據說腿腫的嚇人!
    近日,有媒體爆出楊麗萍因練舞而導致小腿骨折,在照片中不僅小腿腫脹,更是臉色蒼白。已經安排醫生對楊麗萍進行了手術。此次楊麗萍摔倒已導致小腿四處骨折,尚未知道手術之後能否復原。楊麗萍有句名言:「別人跳的是舞,我跳的是命」。
  • 金星為之欽佩,為跳舞不生孩子,楊麗萍的人生有多瘋狂?
    楊麗萍和孔雀舞,永遠是捆綁在一起的話題,在1979年的時候,楊麗萍就主演了舞劇《孔雀公主》,而"孔雀公主"這個稱號,就成為了楊麗萍的代名詞。楊麗萍的孔雀舞是那麼純淨且富有感染力,在表演的時候,她仿佛已經不是楊麗萍了,而是一直在天地間自由自在的孔雀。正是因為這樣的忘我,楊麗萍的舞蹈才能讓所有人都身臨其境,受到大家的歡迎。
  • 情感,來源於我們對生命的感悟
    我是一個喜歡用一切文字來傾訴內心感動的人,那些飄動在心頭上的某種感想,就這樣在文字的起伏中把自己帶到最初的情感上來。也許文學對於我來說,是積累起來的一種對往事的回味,是生命深處一次次感悟。誠然我知道,在高遠的夜空中,今夜的星光依然明亮,華燈下的夜景還是那般迷人,可我卻無法釋然為愛我或我愛的人寄予我靈魂的守望。
  • 學訓詞、談感悟、記囑託、踐行動
    學訓詞、談感悟、記囑託、踐行動 2020-09-16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旬女藝術家如仙子下凡,再舞《孔雀之冬》演繹生命之美
    從《孔雀公主》、《雀之靈》到《雀之戀》,即將年滿60的楊麗萍以獨特的舞蹈語言和不同階段的生命之美,賦予舞臺上的孔雀不同的絢麗與神韻。2012版舞劇《孔雀》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人性和愛的故事,楊麗萍在原舞劇《孔雀》的基礎上修改整合,把舞劇《孔雀》升級為《孔雀之冬》。
  • 教育需要對生命的感悟
    教育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對生命的感悟。只有學生真正懂得了對生命的尊重,他們才會理解生活的意義。也唯有如此,教育才有意義,才能稱之為教育。如果千篇一律地進行大同小異的複製,那麼AI產品在未來毋庸置疑將廣泛地代替人而存在。道理很簡單,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比比皆是。然而,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動機,這樣的潛在的危險一再地被刻意忽略。
  • 61歲真把自己活成了孔雀?楊麗萍穿羽毛裙,終於信了她不吃米飯
    楊麗萍幾乎是中國沒有人不認識的一個舞蹈家,幾乎只要看過楊麗萍跳孔雀舞的人都會忘不了楊麗萍的樣子,雖然在國際上享有著令人難以觸及的成就。但是為了跳舞,楊麗萍確實付出了很多讓人難以想像的東西,為了能夠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孔雀,她幾乎也把自己活成了一隻孔雀,不吃米飯也不生孩子,堅持保持最佳的身形,以至於61歲依舊有令人難以觸及的好身材。不僅如此,楊麗萍一直都留著大概5、6CM的指甲,遠遠看起來還有點類似於國外很多女明星喜歡的長款美甲。配上一件白色的連衣裙以及一頭長直發,到現在楊麗萍的皮膚也維持著很好的狀態。
  • 舞神再惹爭議,楊麗萍參加試吃活動卻一口未吃,網友:真是活受罪
    勿需置疑,作為名人,其身上散發的耀眼光環都會產生巨大的效應,而這些效應在生活各方面都會有著深遠的影響,它能帶動人群,刺激民眾消費,因此,一些商家看中了這一點,請名人代言廣告,邀請名人出席各類活動等,商家目的無非就是想借名人頂級流量,給自己創造巨大的經濟利益,而名人願意接受邀請,當然也為了商家給出價格不菲的出場費
  • 蘇軾對生命的科學感悟
    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那麼,對生命的感悟、闡釋,就成為作者最富靈性的文字。蘇軾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受人們喜愛的文人之一,就是因其那些從靈魂深處流出來的對生命科學感悟的文字,感染和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 花十幾萬做指甲,20年沒有自己洗過澡,楊麗萍過得什麼生活
    結束了第一段婚姻,在幾年後的一次聚會中,劉淳晴遇到了楊麗萍並對她一見鍾情,隨即開啟了猛烈追求的模式,之後楊麗萍和劉淳晴在1995年結婚,楊麗萍同劉淳晴兩個人的確是彼此相愛的,一直都沉醉於彼此的甜蜜之中。
  • 楊麗萍生來不會繞圈圈 從小跟著螞蟻學跳舞(圖)
    繼《雲南映象》之後,楊麗萍又一部原生態歌舞《藏謎》將於下月22、23日在上海大劇院演出。近日來滬的楊麗萍,一身誇張的民族服飾,黑布繡花坎肩,大紅大綠的平底布鞋,兩個垂肩的圓錐形銀耳環,隨著她的一舉一動,丁當作響,清瘦依然。
  • 楊麗萍不生孩子引非議,網民多管閒事,夏蟲不可語冰?
    對於這種不太友好的留言,楊麗萍作出的回應很雅致:人會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誰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輕的,你的氣息是美好的,就會散發出來一種特殊的味道。只要自己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謝謝大家的理解和愛,望我們都能自在,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