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電影解析影評

2020-12-06 普通人看世界

在日本的神話故事中,「神隱」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通往奇幻世界的代名詞,意即「被神怪隱藏起來」,受其招待,或遭誘拐、強擄,而從人類社會消失、行方不明。但在其神秘面紗底下,「神隱」其實帶給了一處秘密基地、一方逃逸路線,讓疲憊的芸芸眾生,短期或長久失蹤,棄除既定的主角桎梏,從家庭、工作場所,甚至人際網絡掙脫,自由呼吸。當千尋隨著家人即將般往鄉鎮中的時候,對於一個在城市中生活了十年的「千金小姐」來說,無疑是一種不滿與緊張;當父母不顧千尋的想法,任性地進入神秘隧道並擅自吃他人的食物的時候,可想見對於自己孩子千尋的想法,父母已經習慣了忽視。所以宮崎駿給了千尋一個逃避現實,尋找自我的機會,那就是湯婆婆的湯屋……

網上有很多人對《千與千尋》的影評,能夠看出大家是多麼喜愛它。其中,父母、電車、豬、朋友、無臉男、鍋爐爺爺…大家都有提到,我還想說的是「名字」。為什麼湯婆婆要奪走別人的名字?為什麼千尋只要記住自己的名字就能回到現實?為什麼在那裡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名字?我想,名字其實就是自我,因為有自我,所以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是特殊的,如果失去了自我,那麼每個人將會是一樣的,就像沒有意志機器人,毫無好處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是不是越來越多了呢?

再來說一下「無臉男」,很多人都覺得它很可憐,但很純真。是的,人本性純真善良,壞人只是吞噬了壞的思想,進而誤入歧途。當今社會中其實有很多像無臉男這樣的青少年,他們本性不壞,只是缺少他人關心;他們沒有朋友,所以內心極度空虛,渴望友情;他們善良純真,所以很容易誤入歧途;我想,只要多一些人關心他們,他們都將成為錢婆婆的得力助手。

還有當無臉男跟隨千尋搭乘奇幻列車去找錢婆婆的時候,你也許很理所當然的認為車上是有乘客的,但是,他們是誰呢?從哪裡來將去哪裡呢?為什麼會搭乘這趟列車呢?也許他們也是神隱到這個世界的,來那裡逃避現實的負擔,尋找心靈的休憩。拿公事包的白領,做苦力的工人…也許此刻作者只想讓他們停下來,享受寧靜的一刻。

有一個小細節不明白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河神」,它是千尋得到河神丸子的契機,大家也都看出了千尋的善良。但是,為什麼好好的「河神」會變成「腐爛大王」呢?看到從河神身體裡拖出來的一大堆廢品和泥漿,我明白了,是水資源汙染。在當今社會,被這樣汙染的水源越來越多,大家也都司空見慣了,所以,還是繼續汙染嗎?要所有的河神都變成腐爛大王嗎?相信大家看過之後會明白的。

小時候很怕黑,以為夜晚會有鬼神出沒,怕它長得恐怖,怕被它吃了。但宮崎駿呈現給我們的鬼神世界確實如此「可愛」。大家都勤奮的工作,努力的賺錢,小小的貪心,也是人知常情。而一些洗湯的神仙們樣貌就更可愛了,就像那個長得像個大蘿蔔的神仙,身體笨重,眼睛小小的,一副憨厚可掬態,它也是站在千尋這邊的。相信很多小孩會因為看到了它們而不再害怕鬼神了。

電影中的很多很多細節場景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從中我們體會的不僅僅僅是一個十歲小女孩所就應體會的,我們還能夠看到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在社會主角的狠狠烙印之下,現代人的無所遁逃於天地間的悲哀體現其中。

日本在動畫方面的發展有目共睹,而大多數動畫都是講述少女情懷的少女動漫,大致上就是一個可愛的女孩子如何對心儀的男孩子表達愛慕之情。然而,宮崎駿大師的作品卻不是這樣,他獨樹一幟,呈現給大家的是屬於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該體會,該思考的空間。他沒有用多麼華麗的電腦手法來繪製多麼奇妙的意境,他筆下的一切都是樸實的,使人猶如身臨其境。他筆下的人物主角鮮活有個性,仿佛真人在眼前,又仿佛是某種人的代替品。他在以一種神奇的藝術手法講述一個個社會問題,透過一個個搞笑的夢幻場景帶給我們歡笑與啟示。如:千尋下樓梯,剛開始很慢很留意,到最後幾乎是跑下去的。

當我回憶起童年的時候,也許是和其他人一樣的;學走路、學說話,過家家、去遊樂園,看電視、去上學……也沒有什麼個性的經歷,就這樣長大了。在這樣的都市中長大,其實我們已經網絡自己的童年是多麼珍貴,多麼有好處了。然而,宮崎駿大師給了我們一個童年,一個意味深長的童年,那就是《千與千尋》,又名「神隱少女」。

整部電影故事與故事銜接緊湊,畫面流暢自然,人物刻畫生動活潑,動作表情刻畫細膩,大師對場景的繪製與布置十分令人佩服,色彩處理明亮不花俏。配樂方面也使電影氛圍到達極致。我有注意服裝,可惜日本和服居多,款式不盡相同,值得欣賞的是服裝與人物之間的關係,刻畫的相當逼真;但湯婆婆的珠寶卻是刻畫的十分細膩逼真的。夢境與現實,現實隱藏夢境,夢境反映現實。

在影片結尾處,小白龍的名字被記憶起來,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千尋的父母恢復了,千尋聽從琥珀川的意見,回去的時候沒有回頭,因為任何離別都經不起回憶,回憶像個深淵,將人墜入其中,身難自拔,於是就再也不想回去了,回去的路也在漸行漸慢的過程中變得迷失方向。

這部電影講完了,當然還有其他的講法,我個人很喜歡這部電影的。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影評:千萬不要忘記你最初的目的,忘記你是誰
    千與千尋影評:故事講述的是講述了少女千尋與父母一同搬家的千尋因為迷路誤闖進了一個靈異小鎮發生的故事。父母未經允許而吃了小鎮的東西變為了豬,千尋為了拯救父母在白龍的幫助下進入小鎮的澡堂並得到一份工作,在這裡經歷困難和危險,得到了心靈的歷練。
  • 千與千尋:不可以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老師的經典代表作之一,該電影講述了單純的少女千尋意外來到奇異的世界後,經歷重重磨難最後救回自己受到詛咒變成豬的父母親的故事。《千與千尋》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該片榮獲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等十多項以上日本國內外電影大獎,在電影屆中佔據不可撼動的地位,享有盛譽。10歲的千尋跟隨父母親從城市裡搬往新家,在搬家途中誤打誤撞地進入了一個神秘的城鎮——一條專門給神仙提供服務的熱鬧非凡的浴場街。
  • 《千與千尋》童話在電影中的現實夢 影評解析
    宮崎駿的改變並不大,在很多人物塑造裡面都能看出,其實還是離不開他往常想要表達要愛護環境的想法,包括被汙染了的河神,當千尋幫他洗濯的時候,掏出的各種垃圾,以及淤泥……都是現實的寫照。在電影中,千尋從城市搬向鄉村,第一次收到的花卻是同學送的離別花,看得出千尋很珍惜這束花兒,很珍惜過去發生的故事,她在父母的車上陷入回憶因而傷心不止。
  • 時光的盛夏——《千與千尋》影評
    我是上周六看的電影,直到今天才寫影評,感慨很多,卻一直不知道怎麼寫,好久不寫影評了,找不到切入點,一直到昨晚聽到毛不易的《盛夏》,歌曲律動,歌曲好聽,這歌詞寫的,這不正就是我看《千與千尋》的感慨嗎?我最早看到《千與千尋》電影(影碟)的時候,或許是2002年或是03年的夏天。
  • 「與」的中道和豬的救贖:從《奧德賽》到《千與千尋》
    電影的主旨險些迷失在這些譯名中。原標題中的「與」(と)是連詞,連結著兩個名字:「千尋」是本名,來自家庭;「千」是工作後的名字,來自社會。千尋被剝奪原名、賦予新名時,只有十歲。之所以這麼早就要工作,是因為爸媽在進入油屋的神秘世界後因貪吃和冒犯變成了豬。為了自己不變成動物,以期保留拯救爸媽的可能,籤約時,湯婆婆抓走了「荻野千尋」的其他三個字,只留下「千」作簡稱,她靠奪走名字控制人。
  • 無臉男為什麼要吃人吃青蛙 千與千尋無臉男為什麼變壞
    無臉男為什麼要吃人吃青蛙 千與千尋無臉男為什麼變壞  電影《千與千尋》正在上映中,電影中的無臉男一開始很沒有存在感,後來他去澡堂大發雷霆,還吃人,這是為什麼?無臉男為什麼吃青蛙?  千與千尋無臉男為什麼吃人  《千與千尋》中無臉男吃人和青蛙有兩個原因,一是想學說話,二是誤以為自己只要夠髒夠有錢千尋就會主動來找自己,所以無臉男不停吃人吃東西,努力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想讓千尋幫自己洗澡。
  • 《千與千尋》影評:人世間的善良,始終還是多於醜惡
    《千與千尋》影評:人世間的善良,始終還是多於醜惡宮崎駿爺爺真的創造出來了太多的經典,每一部動漫電影都是許多影迷心目中,不可超越的好看的動漫電影。隨著年紀的長大,其實小編也是愈發的喜歡這一部,關於千尋和自我的故事,以及要保持純良的心性的故事。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也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獲得了許多的獎項,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告訴我們的主旨就是要保持純善,而且不要忘記了自己和本心。整部電影裡也有很多的人物,出現的人物角色尤為的多,每一幀的畫面也是很美好,在那個繁華的世界裡其實也是在發生著一些神奇的故事。
  • 時隔18年,才在中國上映的動漫「千與千尋」,你真的看懂了嗎
    《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擔任導演和劇本的動畫電影,於2019年6月21日才在中國內地上映,此時距它在日本上映已過去了18年。該片講述了十歲的小女孩千尋跟隨父母搬往新家,途中誤入一座神廟,意外來到了一個神明的世界——浴湯街,一段奇幻之旅就此拉開序幕。
  • 淺談《千與千尋》——在神身上看到人性,才能相信人身上擁有神性
    淺談《千與千尋》——在神身上看到人性,才能相信人身上擁有神性神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無所不能的,無論再艱難的事情,只要是神都能夠做得到。回想我們小時候讀到的神話故事,無論是中國的女媧造人,還是國外的亞當夏娃,神的作用只有兩個:創造人和教化人。
  • 看這篇影評之前,你絕對沒看懂《千與千尋》!
    、《尋夢環遊記》和《百變小櫻》的三篇動畫影評閱讀量都超過了600人。尋》。然而這期影評因為推送時間太過久遠,那時候我還只有不到100個粉絲,可能現在的很多朋友都沒有看過,比較暴殄天物。成為至今唯一一部非歐美製造的動畫電影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動畫電影。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 宮崎駿豆瓣評分9.3「千與千尋」裡這些隱含現實意義你看明白嗎?
    尤其「千與千尋」以9.3高分佔據豆瓣電影宮崎駿系列榜首。小編現在就來說說隱含在」千與千尋「裡的幾點現實意義,看一次容易忽略的點。其一,」千尋和父母一起通過一個隧道來到一個擁有神明的詭異世界,父母卻因為飢餓誤食了供奉給神明的食物,變成豬「。
  • 《千與千尋》影評:穿過曾經的夢境,收穫我們的成長
    《千與千尋》影評:穿過曾經的夢境,收穫我們的成長那些我們走過的時光,偶然回憶起來,發生的一件件事就想夢境一樣,那些留存在腦海中的記憶,不僅證明我們經歷過,還曾經帶給了我們成長的快樂。影片千與千尋就是一個值得精細觀看的電影,女主角千尋的經歷就像夢境一般,其中那些情節所代表的深意,也值得我們去剖析和品味。這是一個關於小千和千尋的故事,小千,代表妖精世界的千尋,千尋屬於人類世界的名字。他們之間的分隔線,要從她和她爸媽穿過那個山洞,進入妖精世界算起。他們來到妖精的小鎮,面對事物的召喚時,他的爸爸媽媽沒有經住誘惑,吃掉了眼前的食物,最後變成了豬。
  • 千與千尋:胖寶寶究竟是不是湯婆婆的兒子?其實宮崎駿已給出答案
    後來,千與千尋還曾獲得了「十項大獎」,比如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對於這部動畫,筆者覺得實在是太經典、太有深意、太治癒、太有價值了,細細想來筆者前前後後一共看了不下10遍。看了千與千尋後,很多人大都會有一個疑惑:湯屋裡的胖寶寶究竟是不是湯婆婆的兒子?
  • 千與千尋,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宮崎駿的用心良苦你讀懂了嗎!
    千與千尋這部動漫很多人都記憶深刻,千尋他是一個小小的10歲的女孩子,但是她卻經歷了不一樣的事情,解決了不一樣的困難,最終他成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看過這部動漫的人都知道,千尋在救小白的過程中可謂是提心弔膽,萬一他遲一分鐘或者一秒鐘,小白他可能就失去自己的性命,最後小千尋給小白吃了一個丸子,就是這顆丸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把小白從死門關拉回來。
  • 千與千尋多年的秘密解開:父親吃的不是肉圓而是腔棘魚的胃袋
    千與千尋作為一部超經典的動畫IP,其相關的謎團有很多依舊讓人好奇,而近期在網友的追問下,一個非常有趣的秘密被當時的負責人揭秘了,那就是千尋的父親吃的不是肉圓,而是腔棘魚的胃袋。千與千尋這部動畫中最讓人胃口大開的畫面莫過於是千尋一家三口誤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因為父母貪吃的原因而變成了豬(不能吃太多哦!吃太多會變成豬的!)而當時父母吃的那些食物,一直都讓很多觀眾好奇都是些什麼。
  • 《千與千尋》那充滿魔力的世界,將幾乎永久地留在電影裡
    2019年,更像是電影工業的小年(雖然也有現象級的《復聯4》),這一背景似乎也成就了《千尋》的市場成就。或者換句話說,去年可能佳片難覓?這話貌似足以夠得上開罪的程度,不過好在僅限於個人的觀影體驗,倒也就無關或忽視群情洶洶了。《千尋》的影評寫起來其實很難,可能是難在太過容易了。
  • 鬼滅之刃票房破324億日元打敗千與千尋成為日本史上最高票房動畫
    曾經由宮崎駿在2001年播出的《千與千尋》在日本創造了316.8億日元的票房成績問鼎冠軍,《冰雪奇緣》、《你的名字》等動畫曾嘗試打破由《千與千尋》創造的票房成績,不過均未成功,目前排名5名的電影名字分別是《鬼滅之刃無限列車》、《千與千尋》、《鐵達尼號》、《冰雪奇緣》和《你的名字》。
  • 詩人酒館|李威:永遠做一個千與千尋
    出版詩集《讓一隻羊活下去》,詩見於《星星》、《綠風》、《詩潮》、《草地》、《環球人文地理》、《青年文摘》等刊物,是網絡詩歌論壇《第七行》創建人之一▎永遠做一個千與千尋女兒明天要回讀書的遠方了今晨,如這十天中大多數天一樣不能陪女兒沐著清晨的陽光一起靜靜吃一頓早餐說我是為工作,為事業這是謊話,老爸此刻正堵在路上
  •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經典之作究竟要表達什麼?大家都有不同的解讀
    《千與千尋》是一部非常出名的日本動畫電影,有宮崎駿執導,在2001年上映。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想法。這部電影的角色基本都是隨著千尋四處尋找自己的父母而陸續出現的,基本上每個角色有對應了社會上的一種現象。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坊寶寶……當時看的時候就感覺非常不舒服,但是苦於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但是現在有了適合的詞彙,那就是「巨嬰」。
  • 解讀·《千與千尋》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我已經在路上
    歡迎觀看今天的電影欣賞,一部出自宮崎駿先生經典作品《千與千尋》說道宮崎駿先生,《龍貓》《風之谷》《天空之城》等眾多經典的作品被越來越多的人們知曉,其中的《千與千尋》作為本期的對象,講述了一個可以說是揭露人性的貪婪,揭露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亦或是告誡人們堅守本心,勇敢前行。